喜歡「過家家」的娃更聰明?看似幼稚的遊戲,體現了娃4個能力

2020-12-23 糰子媽育兒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孩子愛玩的遊戲有很多,有時只是簡單的你追我跑,有時是躲貓貓、或者是跳房子、丟手絹「過家家」等等。

以前還沒有多種多樣的玩具,孩子們可能在一起「玩泥巴」就會很開心了。

在這麼多遊戲中,不同年代的孩子們對過家家的喜愛,似乎沒有減弱過。而這樣在大人眼中看似簡很無聊幼稚的遊戲卻不簡單。

「過家家」遊戲有什麼神奇之處?

兒童心理學家Joan E Herwig通過觀察證明:經常玩「過家家」遊戲的孩子,在生活中即時執行能力和延期滿足能力也會更強。

過家家之所以跟其他遊戲有些不同,是因為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除了鍛鍊動手能力以外還有以下各方面能力的鍛鍊,也是孩子具備這些能力的體現。

孩子為何喜歡玩

1)「過家家」體現和鍛鍊了孩子社交能力

這個孩子愛玩的遊戲也像是一種角色扮演,比如扮演姐姐、老師、媽媽爸爸等不同角色,就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模擬場景。

孩子會以一個與平時不同身份,模擬與他人對話的場景。不同的角色該怎樣說話、說哪些話,這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鍛鍊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2)孩子的觀察力和模仿能力

孩子在過家家的時候會把生活中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一切帶融入其中,她通過觀察後模仿身邊的所發生的事情。

例如給寶寶換紙尿褲的動作、大人做家務的動作,不同人物角色有特點的表現等等,細心觀察再照著樣子做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

3)在遊戲中懂得了換位思考

過家家遊戲中寶寶自己也能玩,他們可以一人分飾多個角色,並用不同身份進行對話。

孩子在理解了不同角色之後,並用對應的行為以及思維方式體會這個角色的心境,下意識學會了換位思考。

這會讓他在與家人共處中,在其他人際交往是時具備共情的能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高情商。

4)激發孩子想像力

在與小夥伴一起玩過家家的時候,他們不僅會模仿身邊發生的事,還會各種場景,甚至是想像一些生活中不存在的事情。

這樣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在玩耍中大腦運轉有利於智商和情商的發育。

孩子具備以上這4種能力,無論是在學習、工作、生生活中都是他進步優秀的條件,所以家長在孩子玩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孩子玩過家家有「門道」

用「過家家」解決問題、教授知識

很多家長還沒發現,我們可以用過家家這個遊戲解決很多問題。例如孩子害怕打針、不想上學、對分離恐懼等等,可以通過相反的決定色扮演的方式來緩解他的情緒。

讓寶寶扮演醫生、老師、家長,我們來扮演孩子,讓孩子體驗這些角色的「善意」之處,他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還有平時孩子不喜歡聽的知識,也可以加在遊戲過程中,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保障安全但不幹涉

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家長不需要過多幹涉孩子的設計、或者物品擺放方式等小細節,因為這是他自我意識成長時刻。

家長用心陪伴很關鍵

當孩子拉著我們玩過家家的時候,不能抱著手機在一旁敷衍他,也別嘲笑孩子的行為幼稚,這是了解孩子內心,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好機會。

糰子媽心裡話:

孩子的成長總會帶給我們驚喜,對於孩子的行為還有他說的話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平時喜歡玩什麼遊戲?

相關焦點

  •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每天吃過晚飯過後,優優都會帶上自己的塑料小鍋、小鏟子下樓玩,小區裡的小夥伴也很願意和優優一起玩過家家,有時候優優也會扮演成大人的角色。看著優優扮成媽媽的樣子照顧其他的「寶寶」吃飯時,優優媽媽覺得孩子可愛極了。雖然看起來過家家的遊戲有一些幼稚,但是孩子們卻樂此不疲。優優媽媽和老公分享孩子過家家的趣事時,優優爸爸卻覺得有一些無聊。「咱們不如給孩子報名個興趣班吧?
  • 別小看「過家家」!你瞧不上的職業體驗遊戲,卻能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過家家的好處太多太多了,對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共情能力以及克服焦慮恐懼情緒等等都非常有幫助。心理學界把它定義為是寶寶遊戲的最高水平。但是,很多人對「過家家」至今都有很深的誤解:但是,真相併非如此!相反,過家家其實很有「營養」。
  • 娃愛扔東西、倒著爬?這4種行為其實是聰明的體現,家長不用擔心
    娃的語言系統、社交能力以及道德感等等,都要優先發育。 至於跑跳、攀爬、走路等等技能的學習,在生長規律裡都是延後的。 期間通過觀察感知物體被丟出後的運動軌跡,還能鍛鍊大腦的額葉,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 所以娃喜歡扔東西其實是他在成長發育的體現,這件事值得父母高興。家長非但不用擔心,還應配合孩子,找一些合適的活動,比如丟球,來跟孩子互動,幫孩子進一步的鍛鍊發育。
  • 父母和寶寶玩5個益智遊戲,娃更聰明
    想要孩子聰明,那麼,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的智能培育與開發是很有必要的。從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來看,腦細胞在胚胎期形成,胚胎後期一直到4周歲是腦細胞成長、發育、分化的過程,這一階段稱為大腦快速發育期,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那麼,如何給新生兒做智能開發 ?從寶寶出生到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寶爸帶的娃更聰明?4件事丈夫並非「有意為之」,作用卻不小
    但孩子由誰來帶聰明程度會略有差別,這個帶孩子的人也有些令人意外。 慧慧媽希望她以後是個聰明伶俐的女生,因此起名字時帶了慧字,孩子性格很好愛學習,但媽媽總覺得她不夠機靈,膽子小。 另一個女孩兒婷婷,性格更活潑外向一些,上課偶爾會搗亂總是提出問題,但他很聰明而且情商高。
  • 媽媽和奶奶誰適合帶娃?家裡這個人帶娃更合適,帶出來的娃更聰明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 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
  • 給4歲+娃的卡牌遊戲,孩子玩很嗨
    (娃的笑點我不懂了)02玩 法遊戲設定就是養雞、下蛋、孵蛋的故事,看似平靜,時不時還會來點小刺激。▌怎麼玩:1、遊戲是2~4個人一起玩。遊戲前,洗好牌,每個人摸四張。2、然後輪流出牌,根據自己所出的卡牌組合決定是下蛋、孵蛋還是偷蛋。
  • 研究表明,爸爸帶的娃更聰明!那麼如何讓爸爸愛上帶娃?
    您是否曾經帶娃崩潰過?你曾經不斷地抱怨娃爹不負責任,只知道在手機上玩遊戲嗎?你們嘮嘮叨叨的抱怨下,如果娃爹真的站起來說要帶孩子,你們會不會踏實放心的到臥室去休息?抑或仍是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們,或是豎起耳朵聽著外面的動靜?後一種可能更好些,因為我以前也是個「無所適從」的老媽。
  •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400個神奇遊戲,帶娃玩出超強專注力!
    ,越聽越聰明西遊記|成語|古詩|寓言|童話|百科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培養孩子的專注力400個專注遊戲「玩不膩」一般來說,3歲幼兒能集中做事3到5分鐘,在遊戲的狀態下,注意力可達20分鐘,可見,遊戲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方式。所以一些專門培養專注力的遊戲,寶爸寶媽們都可以帶孩子玩起來!比如這套擁有超過400個神奇遊戲的書本,就是專門為訓練娃的專注力而產生。
  • 想讓娃規範書寫英文,這9個遊戲絕對不能錯過!
    達媽這次分享的遊戲是通過手部精細化動作訓練,以及26個英文字母的逐級描紅遊戲,讓娃學會規範的英文字母以及單詞的書寫。咱們學習寫漢字從偏旁部首學起,娃的英文書寫得從一個個的字母開始。字母書寫熟練規範了,接下來寫單詞、句子、文章才會順利。
  • 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李玫瑾:父母做好3方面,將來娃會很聰明
    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李玫瑾:父母做好3方面,將來娃會很聰明我們都知道,幼兒時期的正常發育和健康成長非常關鍵;這段時期的培養,會對他成年後乃至今後的一生,都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寶寶出生的頭三年,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是為什麼呢?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不論是漢語,還是英語,對他們來說都是外來語,所以他們學習漢語與英語的能力大致相同。只要家長在這段時期用心教孩子第二語言,孩子的習得機制就會與母語高度一致。」許多孩子剛剛學習啟蒙英語,也就記住幾十個單詞,家長卻絲毫不理解這一點,四處炫耀,殊不知這是自討無趣,也可能會讓娃失去對英語的興趣。3.
  • 常吃魚的娃更聰明?但這6種魚,寶媽一口也別給娃吃
    因此,聰明的大腦是幫助孩子實現夢想的有利條件。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除了會受遺傳基因的影響以外,後天的發育、教育,包括飲食都是脫不了干係的。因此有很多家長想盡各種方式,幫助孩子補充營養提高智力。很多人認為想要讓孩子更聰明的話,要讓孩子多吃核桃多吃魚。
  • 為安心打遊戲,寶爸派4大神獸看娃,寶寶:我要找媽媽
    為安心打遊戲,寶爸派4大神獸看娃,寶寶:我要找媽媽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寶爸開心地打開手機,準備好好玩一會兒遊戲,可沒想到卻被妻子要求照看一下寶寶。為了能夠安心打遊戲,這位寶爸靈機一動:自己看不了孩子,可以交給其他東西看管嘛!寶爸把寶寶的放在地板上,然後招來4大神獸,就這樣把孩子託管給它們了。
  • 盤點西安室內兒童樂園 明天就帶娃去耍起
    進門後就可以看到分區很明顯,有過家家區域,廚房、購物、家居應有盡有。這裡也有很大一片的海洋球遊玩區域,在裡面玩也不怕摔倒,再往後走一點,還有滑梯和蹦床。這裡絕對能讓娃玩個痛快。大白鯨世界人均:103元地址:太華北路369號萬達廣場2層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09:00-18:00華寶個人覺得適合小一點的孩子來玩,裡面的遊樂設備相對來說比較幼稚,大一點的娃的選擇比較少,綠色植物很多,環境乾淨整潔。
  • Peppa pig迷看過來~家有粉豬迷,這些遊戲娃一定喜歡~
    風靡全球的《Peppa pig》是很多孩子的心頭愛,More媽身邊遇到的小朋友,上至六七歲,下至兩歲多,沒有一個不喜歡的,還男女娃通吃。你還在給娃留意各種佩佩豬周邊遊戲嗎?家庭情景劇除了用面具,還有手指偶。有彩色和塗色的,讓娃先給演員們換上新衣服吧!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媽媽帶娃是讓孩子開心,爸爸帶娃是讓自己開心
    有這樣幾位爸爸,周末本應在家陪孩子玩,卻變成了父親坐在懶人沙發中打電動遊戲,而他的孩子們則站在一旁,為老爸服務:大女兒舉著酒瓶,二女兒拿著毛巾,小兒子拿著遊戲碟片;另一位老爸更是奇葩,原本是陪著兒子在廣場餵鴿子,然而老爸卻坐進了嬰兒車打電話,小朋友被圍在鴿子中間;更是有老爸把孩子當成「肉墊」,用來放滑鼠,自己則坐在床邊辦公……視角二:
  • 等了一年的童話小屋/帳篷來啦,情商培養分房睡過家家,家有倆娃更歡樂!
    1、分齡玩法大不同,伴隨式玩物孩子會爬會走後,就逐漸進入了空間敏感期,喜歡鑽進鑽出;2歲左右,語言能力大大增強,開始發展想像力,並且體驗角色扮演,會「照顧」他們的玩具了;3歲前後,孩子對擁有獨立空間尤其渴望,並開始發展更多社交能力。
  • 同樣是未婚未育的愛豆,帶娃能力卻相差甚遠,原因在這裡
    雖然都是未婚未育,但愛豆們的帶娃能力卻各不相同,網友不禁感嘆:帶娃也需要天賦啊!天賦異稟組NO.1陳飛宇節目中一個片段是他帶一對雙胞胎去小賣部,哥哥不小心把掛在牆上裝滿桌球的袋子戳破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個桌球灑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