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 " 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它涵蓋一切反工業化流水作業的音樂,用 " 小眾 " 一詞也難以將本期 30 位女聲歸為一類,她們當中有偶像歌手,有選秀熱門,還有香銷玉殞的薄命紅顏。然而她們至少擁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懷有唱作的才和情,拒絕在趨炎附勢中順流而下,守著腳下一隅生根,發芽,開出名叫自我的小花。
陳粒 -《歷歷萬鄉》
用 " 酷 " 來形容一個人好像已經很土,但陳粒就是那種很酷的女人,頂著一頭彩發登上這期文周的封面,嘴角無笑意,眼神凌厲。今年《奇妙能力歌》一夜之間聲名大噪,人們都說另一個陳綺貞出現了,然而恰恰只有這首溫和,其他的歌都流露出踏遍萬水千山不停歇也不回頭的江湖氣。她的風格比頭上的漸變發色更為豐富,野路子,摸不透。
祁紫檀 -《南海姑娘》
僅憑肉嗓就能做出迷幻音樂的姑娘不知道是不是只有祁紫檀一家。獨樹一幟的穿著獨樹一幟的唱腔獨樹一幟的颱風,出離派少女祁紫檀堅守著那份獨特並在自己的世界裡左右搖擺著。網易雲只有她的這一首翻唱,編輯在此推薦另一首:《出離》。
雷光夏 -《老夏天》
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雷光夏出生於臺灣一個藝術家庭,95 年出了一張專輯《我是雷光夏》,內容收錄她高中時代以及大學早期的作品。後期發布多張專輯,也從事詞曲創作和配樂,在民謠作品中融入古典音樂元素是她的特色之一。2010 年,雷光夏以電影《第 36 個故事》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2011 年獲得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
林二汶 -《北京道落雪了》
林一峰和林二汶兄妹倆是香港著名的才子才女。林二汶小時候受哥哥影響而開始學習吉他,後來因幫哥哥所創作的歌曲錄製樣本唱片而受黃耀明賞識並試音成功,與搭檔盧凱彤組成 at17 組合。林二汶擅長敲擊樂和編唱和音,是組合中的主/和音,吉他手和敲擊樂手,從第一張專輯時已經開始曲詞創作,近年嘗試編曲和監製等工作。
姜昕 -《春天》
最近一次看到姜昕演出,是去年北京一所高校的學生晚會上,她穿著白襯衫球鞋和牛仔褲,抱著吉他站在舞臺中間唱《純粹》,看著她的眼眶和皺紋,感慨挽著褲腳的裝束和這樣的場合,已經不再適合眼前的人,她最好的青春和才華永遠只屬於 90 年代。
張淺潛 -《另一種情感》
跟姜昕在同一個時代展露才華的張淺潛,做過模特,會畫畫、會多種樂器,以最佳搖滾/個性女歌手的名氣有過不到十年的活躍期。現在她依然在唱歌,排在音樂節夜幕降臨前的場,小小的人影在舞臺中間縮成團,秋寒中聲音顫抖,不時停下來搓手,不禁想起現在的微博上她敏感、情緒化,生活和事業管理得一塌糊塗的樣子。張淺潛說:" 在我的歌裡,我表達的是對女性在社會和歷史中的位置的關注,以及對女性獨立的嚮往。"
蔡健雅 -《費洛蒙》
新加坡華語歌手、詞曲作者和音樂製作人蔡健雅,是華語圈裡從來沒有脫離主流視線、拿最主流的音樂獎拿到手軟,卻依然牢牢把握著自己個性的一個典例,女聲中除了她,大概還有莫文蔚能做到在流行的漲退中保持獨具一格。2005 年,蔡健雅與經紀公司解約,跟母親一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開始進入獨立製作階段。獨立之後的創作空間更加自由,這首《費洛蒙》就是她 13 年專輯中的歌曲。
花粥 -《遠在北方孤獨的鬼》
花爺像是華語獨立女聲裡一縷流氓的清風,長相純美聲音可愛的她,在豆瓣嬉皮笑臉地唱了三年歌,號稱專治吹牛逼的老中醫,演繹了幾十首曲調相似的口水流氓歌曲,大多數歌詞的簡單粗暴程度與其聲線和曲風形成嚴重精神分裂般的差異,也有一些歌曲嚴肅地抒情。花粥姑娘今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乍見之歡》,一如既往 " 裝著清新的逼 "。
陳綺貞 -《失明前我想記得的 47 件事》
小清新教母級人物陳綺貞是許多人聽獨立音樂的入門歌手。陳綺貞 1998 年籤約魔巖唱片,2003 年離開公司,正式開始了獨立音樂人之路,文青國歌《旅行的意義》就是她運用極少的資源創作的,當時甚至連印刷、搬運 CD 都靠自己,這首歌可謂是開創了獨立女歌手的一種路線。現在的陳綺貞主要退居幕後,為其他音樂人作曲。
陳珊妮 -《來不及》
擁有創作歌手、唱片製作人、畫家、攝影師多重身份的陳珊妮幾乎為如今活躍在樂壇的港臺音樂人都寫過歌做過詞,為包括《艋舺》在內的許多電影和舞臺劇做配樂,無論是個人作品,或是為其他歌手製作的歌曲,歷年來都獲得諸多肯定,在臺灣樂壇的地位舉足輕重。
吳卓玲 -《踩在棉花上》
英語系優秀畢業生吳卓玲既是樂手又是製作人,既是唱片採錄者又是英文書籍譯者,曾組建星期三旅行樂隊。吳卓玲的聲線極具個人色彩,公益專輯《紅色推土機》中曾有她獻聲的《泥娃娃》,一首童謠混入吳式陰冷。吳卓玲大多數時候保持著一種高貴的獨立姿態,音樂因此而有一種女性化的冷靜視角。
邵夷貝 -《未來俱樂部》
小毛在 15 年新專輯《新青年》裡完成了告別青春期並昂首闊步做新青年的洗鍊。可以承擔後果,挑戰規則,不心存僥倖,被生活教育也和生活和解。雖然告別了青春期的那種 " 高興 " 也要換種蒼老的法子繼續自得其樂。在年輕與蒼老之間,坦然,再與之言和。
黃小楨 -《貝阿提絲》
黃小楨的音樂以講述女生的心情故事為主。來自臺灣的她,在美國學習心理學期間籤約音樂製作公司 " 友善的狗 ",開始創作。1998 年是她最紅火的一年, 6 月演唱知名飲料廣告歌曲,8 月在一個女性創作之夜上演唱,引起了熱烈討論,10 月出版個人首張專輯《賞味期限》。友善的狗倒閉之後,黃小楨歷經諸多周折才出版了早就錄製好的第二張專輯,之後便了無聲息了。
竇靖童 -Blue Flamingo
2012 年,15 歲的竇靖童在 YouTube 上傳了第一首歌 With You,一時引起整個網絡的關注,有人讚賞她的音樂才華,有人感慨她傳奇的父母。隨後的幾年她又發表了 Blue Flamingo 和 My Day 兩首歌,年紀尚小略顯稚嫩,但已經包辦詞曲創作和彈唱,視頻裡的樣子輕鬆自如。期待聽到她再長大一點的歌,不管她是誰的女兒,相信只有作品會說話。
曾軼可 -《每個路人熄滅一盞燈》
華語唱作女聲裡,不得不提 09 年超女中飽受爭議的曾軼可。她引發了業界關於原創的一場大論戰,爭論其 " 情懷 ",爭論其創作功底和演唱技巧,嚴格來說,曾軼可不算獨立音樂人,其作品也多數不可褻玩,但她的出現,對重新定義原創、獨立和小眾這些概念拋出了好的引子,從她以後,越來越多創作型歌手走上了選秀舞臺。
王若琳 -《親密愛人》
王若琳是臺灣著名音樂製作人王治平之女,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她從小浸淫各種語言各種樂風各種年代的音樂,14 歲就開始了創作,並在 16 歲開始表演。她的專輯以翻唱著名,用自己一副有磁性的嗓子演繹出獨特的 Johanna 爵士情歌。
羅琦 -《隨心所欲》
以唱情緒見長的羅琦又硬又美又性感。這三個詞在今天的女孩子們身上基本無法雜糅或兼備。羅琦的美不是普通的美,也不是高於普通的美,是幾乎夠不到的美。
範曉萱 -You Don 't Trust Me At All
範小姐的右臂上有一條紫火龍,一朵扶桑花,一長串電影膠片。已經很難再把眼前烈焰紅唇的花臂少女和 13 年前 " 嚕啦啦嚕啦啦嚕啦嚕啦咧 " 的洗澡歌萌妹子聯繫起來。也許不再唱兒歌只是 " 年紀大了 " 的一個不得不的決定,範小姐卻憑藉一張精煉的爵士配置輔以極度生活化表達的藍調爵士專輯《絕世名伶》華麗轉身,滿是深情款款的洋場熟女範兒。就這麼一股腦地跳進了小眾風格裡來。這首歌的爵士鋼琴和人聲配合十分出彩。
阿肆 -《浮光掠影》
阿肆是當下冉冉升起的一個唱作女聲,古靈精怪中帶點都市年輕女孩的小情緒和少女心,正中其主力消費群體的下懷,然而第一二首歌的耳目一新過後,新鮮感慢慢就散了,現場表現不及錄音室效果,13 年籤約摩登天空到現在突破也不多,炸雞少女的創作和演唱功力,還有待慢慢磨鍊。
魏如萱 -《香格裡拉》
簡單有力這四個字足夠形容現在的娃娃。若要問渾身閃著靈氣的她什麼是美?她才不會矯情到又是 " 記憶中的街區 " 又是 " 歷史橫向尺度裡的地方形態 " 這些的,她會直截了當地說 " 美貌通通都會過去,但如果裡面沒有東西,你就完了 "。那就像娃娃一樣做一枚自由奔放身心舒暢的女子,又純淨又美好剛好順應香格裡拉的所指就再好不過了。
吳虹飛 -《小龍房間裡的魚》
清華工科女,《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黃段子女作家,搖滾樂手 …… 這是自嘲 " 活得像個笑話 " 的阿飛的多重身份。至於小龍嘛,是阿飛心中十幾年如一日的吉他英雄,她愛他愛得幾乎變成了他的樣子,做了 15 年搖滾樂隊,出了 4 張唱片。小龍是雙魚座,胳膊上有兩條魚的紋身。大概就會有這樣一首歌:其實你從沒有看過我的身體,其實它和靈魂一樣美麗。
佟妍 -《杭州》
佟姑娘心中的大把情懷再依託那種 " 回到塵土中的 " 天然做舊的嗓音表達出來,淺淺的中音,淡淡的沙啞,還真不是菸酒嗓卻也殺傷力巨大。這首杭州,拿三弦打了個底,聽上去真有點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味道。從白血病中恢復過來的佟妍將於四月底發行新專輯《七竅玲瓏心》,願她遠離傷痛,生活幸福。
曲婉婷– Anxiety
2012 年,電影《志明與春嬌》熱映,一個叫曲婉婷的女歌手隨之名聲大振。旅居加拿大的曲婉婷 2009 年籤約當地音樂公司時即發行過一張 Demo,隨著電影上映,她推出第一張專輯《我的歌聲裡》,獨特的唱腔得到聽眾和業界的廣泛認可。曲婉婷也憑藉其唱作實力,成為近年來原創領域一個重要的名字。
筠子 -《青春》
詞曲作者汪峰擔心演唱者筠子無法真正領會這首歌,而筠子版《青春》的母帶完全驚豔到了汪峰,這本是一個關於青春和愛的故事,最後卻以筠子的自殺告終。汪峰是真的失去了,筠子是真的忘記了。
田馥甄 -《十萬嬉皮》
2014 年 12 月 6 日,田馥甄在臺北小巨蛋 " 如果 IF 巡迴演唱會 " 上翻唱了萬青的《十萬嬉皮》。這不僅讓石家莊的萬青在臺灣扎紮實實地火了一把,Hebe 也被網友大讚 " 女神有顆搖滾的心 "。" 嬉皮士 " 一詞由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東海岸的中產階級青年為追求自由主義反對主流文化而發起的文化運動而來。而《十萬嬉皮》這首歌不僅十分寫實還具有普世價值觀。新的演繹褒貶不一,但無疑從偶像派轉型的田馥甄正身體力行地追逐和詮釋著獨立音樂精神。
何欣穗 -《分心》
來自臺灣的何欣穗 99 年出道,擔任過 "Headline"" 穗好 " 樂團的主唱,2005 年自己獨立發行 EP《米》,並積極將自己的作品推廣向日本,她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應該是《海角七號》的插曲,目前何欣穗仍活躍在一些音樂節和 Live House 中。
aniDa-《啤酒女孩的命運》
香港的 aniDa 小清新起來,一點也不輸給臺灣。遊走於 Live Shows 與 Live Shows 之間的她喜歡從書本、電影和好音樂中汲取靈感,從創作到演唱無不是一出 " 香港獨立音樂女生情緒小品 ",aniDa 並不太知名,關於她的音樂,各大網站複製來複製去就這一句話:" 唱出知性女孩迷失特區城市的情感觀察。"
曹方 -《透明對白》
2003 年,曹方經小柯發掘後,從幕後一路做到幕前,曾因清新被人言 " 臺灣有陳綺貞,大陸有曹方 "。從《黑色香水》叛逆搖滾的感覺,到《遇見我》的十足抒情,再到《淺彩虹》中電子元素的融入,她一直在創作上摸索並嘗試突破自己,但也總是不溫不火,沒有更大驚喜," 戲路過窄 " 大概是她和多數華語獨立女聲共有的困境。
程璧 -《給貓夏的你》
滿足了對森系少女所有幻想的旅日音樂人程璧,擁有一張無邪的臉。憑藉 2014 年發行《詩遇上歌》進入大眾視野的程璧說,她有兩個審美方向,一個是沉靜,一個是生動。今年春天的新專輯找到莫西子詩擔當製作,就是更多地追求生動,歌曲裡涉及了日本的民俗、節氣、風物,還有中國的現代詩歌。程璧把 " 生動 " 解釋為:盎然的生意,蓬勃和自由。
30首歌單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