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 森林裡飛出「綠富美」

2020-12-27 新華報業網

  「你看,這就是茶園,我們的茶葉特別受歡迎,根本不夠賣。」9月4日上午,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華豐村村民高桂梅指著鳳凰茶廠裡的茶園告訴記者,過去只會守著這片好環境,現在學會了利用這份好資源,「村裡林下經濟搞得火熱,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本來就不衝突!」

  什麼是林下經濟?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託,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採集業、旅遊業等。「我們這裡樹多林多,今年還獲評了『國家森林鄉村』。」華豐村黨總支書記孫陽介紹,他們將鳳凰山合理利用起來,依託豐富的林業資源,因地制宜地加入「綠色」產業。

  「以茶廠來說,我們通過『林+茶』模式,在鳳凰山3號山開發了30多畝茶園,加上其他山頭的茶園,總共100多畝。」村民劉光明介紹說,「平時由附近村民過來打理,每年增收幾十萬元。」

  記者了解到,茶廠種的是小葉綠楊春,村裡將茶園分給鳳凰山林場職工承包經營,大大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茶葉獲得了無公害證書,特別好銷。「林下種茶,夏能遮蔭、冬成溫室,還能涵養水土,茶園和森林伴著島嶼霧氣氤氳,又形成了新的景觀。」高桂梅說。

  思路活了,道路寬了,華豐村村民又動起了民宿的腦筋。「目前有6戶搞了民宿,一年大家能增收十多萬元呢!」高桂梅說,「我們這裡空氣好,每逢節假日民宿都住得滿滿當當的。」

  林下經濟要「混搭」著玩。「未來4號山將打造露營、卡丁車等項目,1、2號山會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孫陽介紹,通過發展林下經濟,不僅吸納了村裡剩餘勞動力就業,還促進了多種產業的協調發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如今,華豐村通過深挖「森林+」產業內涵,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讓森林的「綠」與林下經濟的「火」相映成趣,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村子成了真正的「綠富美」。

  記者 鄭宇彤 陳源浩 鄭露莎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靠山靠水靠雙手 發家致富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靠山靠水靠雙手 發家致富奔小康 2020-08-28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地生四金 盤活綠資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一地生四金 盤活綠資產經濟日報  作者:祝惠春 白海星  2020-09-24 從安徽省桐城市中心出發,驅車10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0-1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從南京上空俯瞰,奔騰的長江旁是蜿蜒的綠道,長江二橋至三橋間的主城濱江風光帶,勾勒出山水城林的生態之美;魚嘴公園、綠博園、萬景園等景點,如同一枚枚綠寶石鑲嵌其間。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魚米之鄉江蘇,長江流淌出河網密布、孕育著繁華興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②|老家河南,今朝更出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全面小康質量高成色足、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全國脫貧攻堅重點工作區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持續進行中第二站我們來到河南圖為2019年通車的運寶黃河大橋。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莊浪:造林加速度...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莊浪:造林加速度 共建新家園 2020-12-22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山孟堡村:古堡新韻前程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山孟堡村:古堡新韻前程美 2020-12-14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宋倩的城市鄉村
    示範園裡,回鄉創業的八零後宋倩,靠著種瓜闖出了新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4日推出《宋倩的城市鄉村》。  清晨五點,宋倩的汽車會準時啟動,從石家莊市區開到40公裡以外的正定縣南樓鄉廂同村,需要50分鐘。  常年穿梭在大棚之間,宋倩的皮膚已經被太陽曬得黝黑。16個甜瓜種植大棚,她每天都會仔細地檢查一遍。
  • 好山好水百姓富,龍陵走出「綠富美」
    近年來,保山市龍陵縣找準生態與富民的契合點,走出了一條「生態好、產業強、百姓富、可持續」的「綠富美」發展之路,鼓脹了農民「錢兜子」。 從山水綠到產業綠
  • 國社浙一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特輯
    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從美麗鄉村到美麗城鎮,從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到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富民、惠民、安民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協奏曲響徹之江大地。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看浙江如何一步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清水河縣:大棚裡種出甜蜜新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清水河縣:大棚裡種出甜蜜新生活 2020-07-06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阜城:「創森」創出「綠富美」
    長城網記者 吳新光 攝東麗公園、長安公園、中捷公園、阜豐公園、八景公園、水霞溼地公園、西安大街遊園、荀園……行走在阜城,記者感受最深的是這裡公園多、滿眼綠、環境美。在荀園,戲迷票友吹拉彈唱,怡然自得。公園內建有荀慧生漢白玉坐像、戲迷大舞臺及荀慧生紀念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0)推進鎮域經濟發展 打造魅力塔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0)推進鎮域經濟發展 打造魅力塔源 2020-12-0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幸福觸手可及,也讓我們有了努力的方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幸福觸手可及,也讓我們有了努力的方向 2020-08-0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重慶:華溪村的甜蜜生活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華溪村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近年來村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後的華溪村正在小康路上加速奔跑,用勤勞的雙手釀造著越來越甜蜜的生活。坐擁優質的生態環境,華溪村決定打造「甜蜜產業」,加大蜜蜂養殖,進行蜂蜜精深加工,通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武邑縣韓王思公村:「第一書記」李紅展拄...
    通過在村子周邊大規模種植速生楊,發展林產業和林下經濟,樹木則作為最主要的銷售產品。此後幾年,韓王思公村遍植速生楊林,面積最多時達五百餘畝,成為當地有名的林業大村,不少外地木材商慕名前來尋求合作,村民人均年收入比原來翻了兩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如東:我和我的家鄉 攜手同奔小康
    由廠商派單,整個南通地區大疆品牌的植保無人機培訓都被安排在他的農場裡進行,一年多以來,僅在南通地區就培訓出了將近50人的專業飛手隊伍。桑宏說,下一步他將致力於農村植保無人機飛手的培訓和推廣運用,讓植保機在科技興農的小康路上「飛」出好風景。鄉土課堂近日,岔河鎮成人學校聯合相關部門在殘疾人扶貧葡萄種植基地,開展主題為「傾情幫助殘疾人、脫貧解困奔小康」葡萄種植培訓,岔河鎮成人學校校長常永蘭詳細講解了葡萄種植技術、產業鏈延伸、銷售技巧等內容。
  • 南通:開拓「強富美高」實踐新境界 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滿意答卷
    今年以來,南通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圍繞「三個全方位」,搶抓多重國家戰略機遇,凝心聚力,奮力衝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全市經濟經濟總量預計突破萬億,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廣大幹部群眾用拼搏汗水書寫了「強富美高」新南通的時代答卷。1個多月前的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的首站就來到了南通。漫步江邊,一邊是江濤拍岸,一邊是鳥語花香,總書記點讚南通40多年來發生的滄桑巨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谷裡的眺望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谷裡的眺望 2020-07-13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