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在新年第一天的青春,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死於心梗?

2021-01-18 騰訊網

新的一年剛剛開頭,我們卻已經見證了許多悲劇

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消息,年僅25歲,死因疑似是心梗猝死。

知乎上也有爆料,是跨年夜31日晚上,被人硬勸拼酒,導致突發性心梗。

1月2日,孫僑潞最新一條微博,是孫僑潞媽媽寫的,也是對外界的回應和證實。

「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誰知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

新年的第一天,

一個25歲的青春生命,白髮人送黑髮人

無論是誰,此情此景設身處地,都無法不動容。

從頻頻發生的加班猝死,

「心梗」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和年輕人綁在一起

那麼,心梗究竟是什麼?

你是否經歷過心梗的感受?

心梗指的是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發生閉塞,心臟細胞供血中斷,使得心臟細胞發生壞死的一類疾病。

其實光說醫學上的定義可能很難理解,對於普通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判斷心梗?如何進行預防和自救?

心梗是什麼感覺?

男性:持續胸痛和大汗

急性心梗發作症狀很明確,主要是持續胸痛和大汗;

女性:放射痛和噁心乾嘔

女性患者則主要是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對少見,有時「自己都說不清楚」。

「心臟部位區突發性的劇烈疼痛,呈壓榨、緊縮的感覺,有時會伴有瀕死感疼痛程度非常劇烈,甚至前胸和後背都有痛感。」

年紀輕輕為什麼會得心梗?

為什麼猝死和心梗,會越來越被年輕人掛在嘴邊?

首當其衝的原因,當然也是年輕人被吐槽的第一原因——糟糕的生活習慣。

熬夜、作息不規律、大量抽菸、喝酒飲食習慣不好,如過度飽餐或高脂飲食,這些都可能是誘發心梗的因素。

巨大的生活壓力才是根本原因。沒有積蓄存款,上有老要養,下有小要上學,996無休止的加班,報復性熬夜,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給年輕人其他的選擇。

而且,心梗具有突發的特性,「大約10%的心梗猝死年輕人(45歲以下),ta們本身沒有器質性心臟病」。

哪怕體檢沒有出現任何數值異常,依然可能出現「三年前體檢正常,三年後心梗死亡」的杯具

我們究竟如何抉擇?

事件發生後,有眼尖的「觀察帝」更多關注到,孫僑潞的耳朵上有一道褶皺,醫學上稱為「耳褶心徵」。

許多「考證帝」更是順藤摸瓜,找到了許多明星「耳褶心徵」的例子——

許多人都覺得可以依靠這一點進行自我排查。

但是很可惜,真相是「耳褶心徵」於心臟是否有問題並無關聯,依靠這一點進行自我排查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說實話,自己是否真的是不健康生活習慣,難道自己心裡沒有數?

說到底,正視有可能「撲面而來」的心梗風險,及時對生活習慣做出調整,遇到症狀及時就醫才是正道

熬夜到一定時間出現心臟異常

熬夜熬到「心跳加速」、「心跳少一拍」等,其實這時候身體已經出現透支,這種情況是難以通過補覺來恢復的。

突然暈倒找不到病因

暈倒除了飢餓導致低血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心臟供血不足,也就是心梗的前兆。

日常心慌、手心盜汗、脾氣暴躁難以控制

長期勞累會容易導致情緒失控,反過來又會導致人自暴自棄,熬夜、暴飲暴食放縱發洩,最終導致惡性循環。

2021,新的一年,一個新的開始,

小編相信,這是一個足夠好的

開啟新的生活方式的理由。

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健健康康。

畢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相關焦點

  • 二十八號還更新狀態,新年第一天心梗去世:孫僑潞,意外來得太快
    《巴拉巴拉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被其母親證實,於2021年第一天心梗去世。在孫僑潞的身上有幾個數字特別扎心:她才二十五歲,她2020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還更新了狀態,她在新年的第一天去世。二十五歲,人生像花骨朵一樣剛剛綻開,不用在糾結學業問題,也還不用操心生老病死的問題的年紀。
  • 25歲女演員心梗去世,刺痛了3.5億年輕人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641天沒有想到,新年第一天刷到的微博,竟然是關於「死亡」與「離別」。2021年1月1日,一則讓人痛心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女演員孫僑潞於2021跨年夜,疑似心梗猝死,年僅25歲。很多人不知道孫僑潞是誰,但許多90後和00後的觀眾都知道,她就是《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
  • 新年伊始,25歲青年演員去世,為什麼這個病會「青睞」越來越多年輕人?
    根據孫媽媽的通告,孫僑潞死於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全稱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它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種重要併發症。但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心肌梗死的發生開始年輕化。
  • 意外死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在元旦第一天不幸突發心梗去世。都說人生世事無常,可是面對越來越多的人和我們道別,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太脆弱了,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尤其在我們進行了一次有關「你經歷過哪些健康危機或生離死別」的徵集後,看著大家的回答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就已經足夠幸運。
  • 年輕人心梗發病率越來越高,4行為或是罪魁禍首
    一提到心梗,大家腦海中浮現的便是:這是一種「老年病」,年輕人得心梗的可能性肯定很低,或者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其實這樣想就錯了,近年來年輕人得心梗的機率越來越高,無論是先天性的還是後期環境影響,都成為了年輕人死亡的原因之一。什麼是心肌梗死?
  • 25歲心梗去世,心梗盯著年輕人不放?年輕人要預防急性心梗猝死
    最近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的扮演者孫僑潞因為心梗去世了。近年來因為心梗去世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為何心梗開始慢慢盯上了年輕人。之前,我們都一直認為心梗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但是最近幾年已經有很多剛過20歲的年輕人就因為急性心梗猝死的病例發生。
  • 連續兩位20+年輕人猝死,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2021,開年第一天,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25歲; 1月4日凌晨1點半,某知名公司員工下班回家路上疑因心梗突發,深夜猝死,年僅23歲…… 兩條年輕的生命的逝去,不僅是對兩個家庭的重大打擊,也在警示我們心肌梗死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
  • 《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是的,很多人覺得,年輕人身強力壯,而急性心梗是個中老年疾病,只有上了年紀才需要擔心(尤其是年輕女性,有雌激素的保護,更是不易患病)。 可事實上,有關年輕人因心梗猝死的報導已屢見不鮮,大家曾一致認為的「老年病」正逐漸向年輕群體擴散。
  • 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從疲勞到猝死僅六步,快來測測你的疲勞值!
    近日,《巴啦啦小魔仙》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去世,年僅26歲,讓人覺得十分惋惜和悲傷。心梗死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疾病,每年都有非常多的人死於心梗,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約100萬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會發病,只是中老年人發病的概率更高。但相關研究顯示,近十年來中青年出現心肌梗塞的比例逐年增加。
  • 80後脫口秀演員賴寶心梗猝死,4個因素,容易導致心梗
    前段時間,《今晚80後脫口秀》策劃、撰稿人賴寶突發心梗去世,人生從此定格在40歲。這一噩耗,不僅讓賴寶的親朋好友難以置信,同時也給現代人敲響了生命的警鐘,心梗已將魔爪伸向年輕的中青年人群。
  • 關於心梗的最早記載:史說他因掉入茅廁而被嗆死,其實死於心梗
    因為他掉入糞坑,後人都認為他是被大糞嗆死的,但是通過他得病的來龍去脈和死前的某些症狀來看,我有了最新發現:晉景公死於心梗! 為什麼說晉景公其實是死於心梗?
  • 25歲「小魔仙」心梗去世!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抓住
    指導專家:曾昭華主任醫師 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心血管內科 新年的第一天,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傳來:《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
    有時意外就是這麼讓我們措手不及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猝死,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晚上加班的時候,運動的時候…… 清華IT男猝死馬桶;33歲女子健身房猝死;90年出生小夥路邊攤吃麵,心臟驟停猝死等等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的消息
  • 很多心梗患者,其實並非死於心梗!一位73歲老人的心梗「後遺症」
    下支架、開通血管,現代醫學幫助很多心梗患者死裡逃生,卻也有不少患者受困於神出鬼沒的第二道「鬼門關」——心梗後遺症「室速」。 很多心梗患者,其實死於「後遺症」 室速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梗「後遺症」?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年輕人對猝死的焦慮與惶恐,它就像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1、猝死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猝死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 28歲小夥肩膀痛,查出心梗!5種痛或是心梗前兆,年輕人也要警惕
    結果,過了幾天還是不好,並且感覺到肩膀更疼了,於是小李去醫院檢查,結果檢查之後,經過多項檢查顯示三根冠狀動脈大血管,基本上兩根冠狀動脈血管被堵塞了一般以上,診斷出心梗。為什麼左肩疼卻診出心梗呢?醫生:5個地方疼或是心梗前兆,年輕人也要當心心梗的症狀主要是疼痛,很多人在心梗發作的時候會出現胸口疼的情況,其實還有一部分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的症狀,身體上其他部位也會出現不同的疼痛現象。
  • 25年女演員去世,老年病心梗纏上年輕人?當心生命殺手 !
    提到心梗,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老年人,但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新聞頻頻曝出,也讓許多網友感慨:少熬夜,保健康。我們常常都會抱著僥倖的心理,總覺得疾病離我們很遙遠,但意外總是那麼的猝不及防。心肌細胞不可再生,心梗搶救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預期到發生時再後悔,更應該在事發前做好防範,避免意外發生。
  • 急性心梗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年輕人?因為他們根本不認識這個病,而且自我感覺良好
    2016年十一長假期間,「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心肌梗死去世,年僅44歲;2014年1月2日,47歲的小馬奔騰公司老總李明死於心梗;2012年8月2日,年僅25歲的浙江電臺主播郭夢秋在家中突發心肌梗死去世。近年來,不斷有人年紀輕輕就因心梗而猝死的新聞頻頻曝出,引發關注。
  • 多位20+歲女性接連猝死!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年輕人對猝死的焦慮與惶恐,它就像是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1、猝死真的越來越年輕化了?  猝死是指:平時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 繼25歲《巴啦啦小魔仙》女星後,又一23歲拼多多員工猝死,「心梗」為何找上年輕人?
    二十多歲,本該是朝氣蓬勃、精力旺盛的年紀,為什麼會如此突然地畫上了生命的休止符?「猝死」這兩個字,實在讓人觸目驚心。殺死他的「元兇」,同樣也是心梗(myocardial infarction)。掃碼可領取紀錄片《馬拉度納》☟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還年輕,怎麼可能會被「心梗」找上門,而事實上呢,年輕人心梗猝死,並非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