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在很多人看來是老年病
但是從近幾年來看
心肌梗死
的確年輕化了
2021年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去世的消息,該微博證實,25歲的孫僑潞死於心肌梗死。近年來,心肌梗死呈年輕化趨勢。2016年十一長假期間,「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心肌梗死去世,年僅44歲;2014年1月2日,47歲的小馬奔騰公司老總李明死於心梗;2012年8月2日,年僅25歲的浙江電臺主播郭夢秋在家中突發心肌梗死去世。近年來,不斷有人年紀輕輕就因心梗而猝死的新聞頻頻曝出,引發關注。其中,孫僑潞是最新、最年輕的一例,尤其令人震驚。
從47歲、44歲,到25歲,因為心肌梗死引發猝死的案例不斷年輕化,引起大家的強烈關注。著名心血外科專家勵峰說,很多年輕人就栽在首次的急性心肌梗死上,因為在這之前,他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毛病,更或是不認識這個病。
視頻:從臨床上來看心肌梗死年輕化
每次看到年輕人心梗猝死的新聞,我們總是心頭一緊,然後繼續熬夜,敷最貴的眼霜,熬最晚的夜……但是,我們的身體真的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強大嗎?心肌梗死之前有沒有一些徵兆?作為「鴨梨山大」的年輕人,如何工作、健康兩不誤?本期節目我們請到了上海著名心血管外科醫生勵峰,為大家詳細科普心肌梗死的發病機制和預防方法。
心肌梗死一般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狀動脈出現急性堵塞,心臟肌肉因缺少血液供應出現壞死,使得心臟功能受損的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簡單來說,我們心臟會跳動,離不開強勁有力的心臟肌肉在不斷地收縮、擴張,而滋養這些心臟肌肉的血管就是從左心室伸出來的兩條血管形成的枝枝叉叉,看起來有點像倒置的皇冠,醫學上叫做冠狀動脈。
二、心肌梗死為何如此兇險?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認識一下我們的血管。正常的血管口徑大,管壁光滑柔軟而且彈性好,輸送血液能力很強,但是隨著年齡增長,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在血管內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像粥一樣的白色斑塊,白色斑塊越積越多,血管的口徑就越來越窄,柔韌性也隨之降低,血管開始硬化,這就是動脈粥樣硬化,被稱為「埋在血管裡的定時炸彈」。一般情況下,血管從十幾歲開始老化,當存在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時候,這種衰老就會加速。粥樣硬化後的動脈受到刺激,比如劇烈運動、過度疲勞、天氣變化等誘因,會發生斑塊脫落,堵塞血管,引發各種急性病症。
當滋養心臟的冠狀動脈發生堵塞時候,問題就嚴重了,特別是負責心臟收縮的肌肉沒有了血液供養,馬上就會停止工作,引發心肌梗死。所以,簡單來說,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厲害的一種。對於很多不認識這個病的患者來說,如果早期沒有好好預防,發病時又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那很可能生命時鐘就此停擺,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了。
三、心肌梗死為何年輕化了?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07 年到2009 年,25 歲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特別是35 到44 歲人群的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三年中增加了31.8%。
急性心肌梗死年輕化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個是處於不健康的社會環境,例如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一個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很多人從青年甚至少年時期開始就有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缺乏運動、胡吃海喝、吸菸、熬夜、酗酒等等。身體長期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就很容易出問題。舉例來說:
吸菸是引發心梗的一大殺手。中國男性一直是世界上吸菸率最高的人群之一。2010 年全球成人菸草調查的中國項目調查顯示,中國15 歲及以上男性吸菸率是52.9%,女性吸菸率為2.4%,而且有7.38億不吸菸人群在遭受二手菸的危害。菸草包括二手菸是所有慢病的共同危險因素,是心肌梗死年輕化的權重排序第一的危險因素,也是完全可逆的成本最低的可控因素。其中,中國參加的52個國家的Interheart Study數據顯示,急性心肌梗死年輕化影響因素中,排位第一、權重最大的就是吸菸。大家不妨查下,英年早逝者大多為菸民。
過量飲酒是中青年人心肌梗死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英國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大量飲酒會損傷血管壁、誘發血小板聚集等,從而引發或加重心肌梗死。目前認為,飲酒與急性心肌梗死的關係與數量有關,時間越長、酒精的積累越多則影響越大。
更多心梗的症狀和預防內容請鎖定
今晚6點寧波電視臺2套
《十萬個為什麼》
——急性胸痛之心梗篇
欄目組將在今晚(2月1日)
19:30-20:00邀請
上海著名心血管外科醫生 勵峰
就冠心病(心肌梗塞)
在線回答各位粉絲
歡迎大家掃碼進群
向上海專家面對面提問
已在粉絲群的童鞋無需重複入群哦
-END-
《十萬個為什麼》
寧波電視臺2套
每周一至周四18:00、21:45播出
掃碼關注我們
和健康專家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