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前常有徵兆 專家劉寅:高危人群需警惕

2021-01-17 瀟湘晨報

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天津市胸科醫院內科行政副主任兼心導管室主任、心內二科CCU病區科主任劉寅在線直播,為大家講解關於心肌梗死的致病因素與日常預防等問題。

劉寅表示,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種急性發作狀態,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死亡。心肌梗死有多種危險因素造成,例年齡、性別和遺傳背景等。近些年心血管病趨於年輕化,是因為現今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年輕人承受生活、工作壓力造成了不良生活習慣的產生,同時伴隨著暴飲暴食、飲酒、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幹預與控制的不足,造成了心肌梗死的早發。

對於心肌梗死發病前的一些徵兆,劉寅指出,心肌梗死最主要危險是猝死,前期都有一些不典型症狀,但常被忽略。例如,近期出現活動耐量的下降,一活動就出現胸悶、憋氣甚至胸部疼痛,休息後可緩解的頸部、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或消化道症狀等,這些症狀其實是心肌梗死早期症狀。

如發現胸痛患者,應採取正確的施救措施,首先讓患者靜臥或平臥,施救時保持鎮靜情緒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患者如果沒有出現低血壓、頭暈症狀,意識清晰,患者可在疼痛時含化硝酸甘油,但是不能多次使用,往往會造成低血壓。患者發生胸痛時,家屬應選擇撥打120,請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接送病人。

對於約三分之一的老年心梗患者是沒有明顯的心前區或胸骨後疼痛的原因,劉寅認為,老年人活動耐量比較低,往往被其他一些症狀所掩蓋,長期的伴有糖尿病的病人可能疼痛的表現不是很突出,往往以憋氣甚至心功能不全的這些表現體現出來。此外,胸痛患者平臥位感覺到不舒服,需要坐起來進行症狀的緩解,氣短同時伴有大汗也是另一特點,需要高度重視。

對於高危險因素人群,預防心梗的發生控制一些危險因素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降低血壓並控制在合格範圍內;其次,控制血糖,合理調整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過度飲酒、吸菸,合理安排工作生活降低壓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劉寅提到,如果發生心梗或疑似心梗,需要及時打120急救電話到院就診。如果當地未完善胸痛中心建設,可以去急診科或進一步去心血管內科急診,通過急診心電圖、血清標誌物,進行診斷和鑑別診斷,使得病人得到及時的治療。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心梗前的12個徵兆,要記牢!
    心梗預兆三:牙痛 牙痛,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確實存在牙病,特別容易誤診漏診。所以,高危人群牙痛,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問題。 心梗預兆四:頭暈 高危人群經常頭暈,或長期頭暈,要小心是心梗的徵兆。
  • 警惕!8大徵兆預示心梗,3類人症狀不明顯
    8.如果感覺疲勞頭暈,休息之後也不能緩解,要提高警惕。三類人心梗發作症狀不明顯專家指出,急性心梗發作時,除了胸悶、胸痛等常見症狀外,有三類人群症狀不明顯,容易出現誤診延誤救治。高血壓也是急性心梗發作的危險因素,因此有長期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要嚴格遵守醫囑服用高血壓藥,控制好病情。此外,向定成介紹,其所在的專家研究團隊曾對2000多個案例進行研究,發現青年男性(≤45歲)吸菸者患心肌梗死的風險是不抽菸者的7倍。
  • 25歲女演員心梗離世…此病冬季高發,有這12個徵兆萬萬警惕...
    入冬之後,各大醫院救治的心梗病人逐漸增多,其中不乏青壯年人群。 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心血管內科專家提醒,近年來,在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下,年輕人也多見急性心梗患者,而且年輕人一旦發生心梗,病情更為嚴重,猝死率往往是老年人的兩倍,不可掉以輕心。
  • 警惕!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2、臍周疼痛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一個初冬,老高一早出門遛彎,回來之後就開始肚子疼。開始以為是鬧肚子,到洗手間蹲了很久,也沒什麼成果。疼痛越來越強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肚臍周圍。老高實在扛不住了,打120到了附近醫院的急診。
  • 心梗發作有何預兆?專家教你識別與梗後急救
    楊清提醒,第一,熬夜後出現頭暈、頭痛症狀,應及時關注血壓指數;第二,高血壓患者熬夜後出現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應關注熬夜所導致的血壓升高幅度,並及時就診;第三,出現胸悶、胸痛,或心前區出現壓榨性疼痛並伴隨胸部緊縮感,超過15-20分鐘仍不好轉,需高度警惕;
  • 【網絡闢謠】警惕!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2、臍周疼痛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一個初冬,老高一早出門遛彎,回來之後就開始肚子疼。開始以為是鬧肚子,到洗手間蹲了很久,也沒什麼成果。疼痛越來越強烈,而且疼的地方很怪,是肚臍周圍。老高實在扛不住了,打120到了附近醫院的急診。
  • 從鼻子到肚臍,每處疼痛需警惕
    本報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崔玉豔 程守勤) 在「世界心臟日」到來之際,近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東南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等共同主辦的第16屆心臟血運重建暨急性冠脈症候群診治進展研討會在寧舉辦。專家呼籲,社會各界應加大公眾心臟疾病防範健康教育力度,注重早期幹預,鼻子以下至肚臍以上的每一個痛處,都可能是急性心梗的徵兆。
  •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早知道早救命!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在臨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佔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
  • 市胸科醫院主任醫師劉寅:生命至上是我的追求
    劉寅為患者進行手術。 天津北方網訊:今天上午,天津市政協委員、市胸科醫院主任醫師劉寅邁入天津禮堂,出席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開幕式。每一個手術都是挑戰1995年,劉寅和他的同事第一次用支架救活了33歲的心梗病人張建剛,從此踏上了如履薄冰的心梗救治之旅。22年堅守臨床一線,救治眾多急性心梗和冠心病人。
  • 中大醫院連續17年舉辦急性冠脈症候群診治學術大會
    另外,最近季節更替早晚溫差大,也是心梗的誘發因素。生活習慣不好 心梗也會盯上年輕人與會專家指出,在我國中青年出現心肌梗死的比例逐年增加。和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發生心肌梗死通常起病急驟,症狀兇險,多無先兆不適而突然發病,易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早期猝死率高,需引起人們的關注。
  • 25歲女演員在跨年夜因心梗去世!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
    2  臍周疼痛  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  3  腳底疼痛  一個山東的老人,急性心梗發作,在張健醫生這裡做了支架手術,開通了血管。  5  左腿酸麻脹疼  左腿酸脹,對於高危人群,也要警惕心梗。一位山東女性患者,術前幾個月,她的左腿一直酸麻脹疼,針灸拔罐都沒什麼用。直到體檢發現心血管堵塞,做了手術,術後患者的腿居然不疼了。
  • 25歲心梗去世,心梗盯著年輕人不放?年輕人要預防急性心梗猝死
    最近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的扮演者孫僑潞因為心梗去世了。近年來因為心梗去世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為何心梗開始慢慢盯上了年輕人。之前,我們都一直認為心梗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但是最近幾年已經有很多剛過20歲的年輕人就因為急性心梗猝死的病例發生。
  • 急性心梗到來前,身體7個地方會感到疼痛,還請及時就診!
    日常生活中,急性心梗很容易會奪掉人們的生命;急性心梗起病比較急,通常會有持續性且劇烈性的胸骨後或心前區鞥同;並且身體的腹部、上肢、頸部也會出現疼痛等等,所以我們平時需要了解和掌握心梗的症狀,避免失去寶貴的生命。身體這7處疼痛,可能是急性心梗的信號,還請及時就醫!
  • 急性心梗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年輕人?因為他們根本不認識這個病,而且自我感覺良好
    2016年十一長假期間,「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心肌梗死去世,年僅44歲;2014年1月2日,47歲的小馬奔騰公司老總李明死於心梗;2012年8月2日,年僅25歲的浙江電臺主播郭夢秋在家中突發心肌梗死去世。近年來,不斷有人年紀輕輕就因心梗而猝死的新聞頻頻曝出,引發關注。
  • 25歲「小魔仙」孫僑潞因心梗去世 年輕人出現這6個徵兆需警惕
    資料圖片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孫圳)的媽媽發微博證實女兒已於1月1日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網友惋惜的同時,也產生疑問,年紀輕輕為何會突然心梗呢?「不規律的作息時間,例如長時間熬夜玩遊戲,工作;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長時間或過多吃高糖高熱高脂肪的食物;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以及長時間高度緊張的娛樂遊戲等都可能增加心梗的發病機率。」汪芳說。
  • 又一著名演員突然離世,心梗徵兆一定要留意
    心梗,尤其是急性心梗,絕大多數都會提前一兩個月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醒我們。但人的內臟有肋骨的重重保護,所以疼痛定位不會像皮膚表面那麼準確。疼痛傳遞的位置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是胃疼、牙疼、嗓子疼、肩膀疼。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應該提高警惕。心梗的徵兆,一定要留意!
  • 【醫學科普】乾貨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
    【醫學科普】乾貨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當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發下面這些部位的疼痛應該警惕急性心梗可能。01典型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 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才25歲!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然後驚訝的發現,一些心梗的症狀,完全出乎意料,所有人都一定要牢記。  張健醫生說,他接觸的心絞痛患者,有很多都會出現聽力下降,有的雙耳嗡嗡響,術後馬上症狀消失。 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
  • 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才25歲!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
    2  臍周疼痛  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現臍周疼痛,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  3  腳底疼痛  一個山東的老人,急性心梗發作,在張健醫生這裡做了支架手術,開通了血管。  5  左腿酸麻脹疼  左腿酸脹,對於高危人群,也要警惕心梗。張健醫生的一位山東女性患者,術前幾個月,她的左腿一直酸麻脹疼,針灸拔罐都沒什麼用。直到體檢發現心血管堵塞,做了手術,術後患者的腿居然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