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易誘發心梗

2020-12-20 瀟湘晨報

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11月25日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事發當日,共有9輛救護車緊急前往救治,但最終仍無力回天。馬拉度納生前最後一句話是:我感覺不舒服。

無獨有偶,11月26日,在演員高以翔意外猝死一周年前一天,其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同樣是因為心臟疾病猝死,享年63歲。

而近年來,鳳凰網前總編吳徵、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等多位名人都因此病不幸離世。讓人唏噓之餘,也為我們敲響警鐘,關注心梗猝死。

健康殺手 心梗死亡率高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高漢華介紹,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心臟疾病。

如果把心臟看作是人體的「發動機」,冠狀動脈就好比發動機提供燃油的管路,心肌梗死則是由於油路堵塞導致的發動機故障,它的本質是冠狀動脈的供血突然中斷,造成相應部位的心肌缺血,心肌細胞長時間缺血缺氧發生壞死。

急性心肌梗死常常發生於凌晨時段(0時到6時),它需要立刻採取急救措施,否則死亡率高。以現有的醫學條件,急性心肌梗死如得到及時的正確治療,大部分患者能轉危為安。

心梗年輕化 寒冷天更易發生

高漢華介紹,近期氣溫下降,血管遇冷易痙攣,人體需要抵抗低溫的時候,會把血液從皮下血管送到身體內部保存能量。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大腦和心臟的負擔加重。同時,寒冷還會直接刺激腦血管和心血管,導致腦動脈和冠狀動脈痙攣,容易發生腦梗死或急性心肌梗。

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加大、吸菸、喝酒、熬夜、運動缺乏、膳食結構改變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不利因素長期作用,導致越來越多中青年職場人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當血管管腔堵塞程度超過50%以上,影響血流以後就是冠心病。即使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典型,但心肌梗死的風險正在不斷累加。有時劇烈運動、精神壓力、過度疲勞、激動就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冠心病引發的心肌梗死近年來還呈現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首先,從危險因素來看,吸菸是個非常重要但被忽視的因素,煙霧中所含的細小顆粒會傷害血管和心臟;其次,年輕人多自認為身體健康,容易忽略病情;再次,相對來說,心梗一旦發生,年輕人相對老年人缺氧的更為敏感,對年輕人心臟的打擊更大,病重率較高。

牢記急性心梗標誌性症狀

「心梗病人倒下去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內,肯定是有不適表現,不一定有胸痛,但有其他症狀。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狀是胸骨後壓榨樣疼痛,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開始並不是以典型症狀出現,而是以其他前驅症狀出現,往往沒引起患者甚至醫生的足夠重視。」高漢華說。

心梗有哪些前驅症狀?高漢華提醒,以下胸痛屬於急性心梗標誌性症狀:胸痛部位常位於胸骨後或心前區,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或至頸部、咽部、下頜、上腹部、背部上方等;胸痛為壓榨樣疼痛、發悶、緊縮性可有瀕死感。

此外,心梗也有不典型症狀,包括胸外疼痛,如上臂、肩、背、下頜、牙齒、上腹等;部分人可表現為消化道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痛;頭部不適,如心悸、眩暈、暈厥;嚴重者可直接表現為突發急性左心衰、肺水腫、休克。「其中有幾種胸痛形式一定要注意:無明顯誘因的胸痛,突發的心絞痛加重,胸悶、心慌、乏力,以及與體力有關的其他部位疼痛,如上腹、下頜、牙痛、左肩背、上肢、甚至足跟痛。」高漢華表示。

對於某些早期冠心病患者來說,可能並沒有什麼臨床症狀,但在體格檢查時可以發現心電圖(靜息、動態或運動負荷試驗)中有心肌缺血的表現。這類患者表面沒事,但可能突然轉為心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能發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個別病人也有可能猝死。

相關連結

心梗救治,牢記兩個「120」

如果身邊的家人突發心梗,怎麼辦?高漢華介紹,心梗救治,請牢記兩個「120」——「有胸痛,請撥打120電話」,「心梗救治,爭取黃金120分鐘」。

超過20分鐘的胸痛、氣短,請馬上撥打120。

心梗可能出現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如心悸或心臟驟停,牙疼,突發氣促。也就是說,一旦出現胸悶、胸痛、氣短、大汗淋漓等可疑症狀,超過20分鐘不緩解時,要想到心梗的可能性,馬上呼叫120。

把握黃金120分鐘。

1、平躺、自救等待救援。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懷疑心梗時,可服用硝酸甘油等藥物。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吸氧,實在沒有氧氣,就把窗戶打開,保持病人呼吸道暢通,讓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在醫療保護下儘早到達醫院,可明顯改善預後。

2、在120分鐘內開通梗死血管。急性心梗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若能在發病後120分鐘內開通梗死血管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呼叫120後要送至最近且設置有通過國家級或省級認證胸痛中心的醫院,胸痛中心可以為急性心梗患者提供快速而規範的診療通道。因此,一旦確診出現血管急性閉塞,醫生會建議患者及家屬立即進行介入治療或溶栓開通閉塞血管,此時,患者和家屬一定要儘快做出決定,並相信醫生,把有限的時間節省下來。早一分鐘開通血管,早一分鐘救命,不要猶豫,聽從心血管醫生的專業建議!

五點注意預防心梗

高漢華介紹,心肌梗死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低、肥胖症、熬夜、疲勞、過量的酒精攝取及高度的慢性壓力。

高漢華提醒,防範突發心肌梗死,日常生活注意這5點:

1.戒菸限酒。吸菸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易引發血管損傷,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2.提倡健康飲食。遵循「四少三多」的原則,少糖、少鹽、少脂肪、少澱粉;多蔬菜、多水果、多蛋白質。避免暴飲暴食。

3.積極運動鍛鍊。避免久坐,可考慮散步、遊泳、快走、打太極拳等運動。

4.定期體檢。要注意定期檢測血壓、血脂、血糖、尿酸,控制體重,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5.自我減壓。壓力不能過大,不能持續時間過長。規律的生活作息,對緩解壓力有幫助。

此外,有慢性疾病者要控制好三高。「對於既往就確診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要注意預防心梗的發生。」高漢華說,只有把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好,才能維持心臟和血管的健康,也才能把心肌梗死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鄭海燕

【來源:惠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心梗怎麼引起的 引發心梗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提示:說到心肌梗塞這個問題,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會感覺到害怕,的確如此,心梗的發生不僅會引發一系列的危險損害,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的風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 說到心肌梗塞這個問題,相信很多老年人都會感覺到害怕,的確如此,心梗的發生不僅會引發一系列的危險損害,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的風險,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那什麼是心梗怎麼引起的?引發心梗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什麼是心梗怎麼引起的?
  • 小心是心梗發作
    心梗並非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人認為,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專利」。對此,郭麗冬表示,近年來心肌梗死已出現年輕化趨勢。吸菸、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等都是其危險因素。此外,心肌梗死的發生還受以下因素影響:情緒激動、緊張、焦慮、憤怒等情緒有可能會誘發心梗。
  • 越年輕的心梗越易猝死!A型性格很危險,是你嗎?
    吸菸、大量飲酒吸菸和大量飲酒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促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吸菸會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還可使血小板易在動脈壁黏附聚集,從而導致血栓形成,增大患心梗的風險。吸菸者比不吸菸者的發病率增高2~6倍,且與每天吸菸的數量成正相關,二手、三手煙也是心梗的危險因素。
  • 冬季心梗高發 臉上可能有3個「暗示」
    心梗又稱急性心肌梗死,它發病急、死亡率高,並有年輕化趨勢。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  心梗「來臨」,臉上可能有3個「暗示」,希望你一個都沒有。因此大家在出現面部蒼白這一現象後,不要大意,也要考慮到是否是患上了心梗的原因!  寒冷的冬季,是心梗的高發季節,為了避免心梗來到自己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的要注意一些細節,預防急性心肌梗死。
  • 80後脫口秀演員賴寶心梗猝死,4個因素,容易導致心梗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萬人死於急性心梗,相當於1分鐘就會有1人死於急性心肌梗死,據推測,到2030年,在我國,心梗的致死率將排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首位,每18-20秒將會有1人死於心梗,這將是多麼可怕的數據。 面對越來越年輕化的心梗,做好日常防護顯得十分重要。那麼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因素會誘發心梗呢?這4大因素容易導致心梗,看看你是否與這些因素沾邊。
  • 這6個誘發心梗的因素,你得了解
    心源性猝死出現的概率是比較高的,主要是心梗這種疾病逐漸年輕化,而且近幾年來該疾病的發病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加上現在很多人都存在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著健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可能會讓心梗形成。在心梗發病的時候沒有得到合理的救治,有可能就會引發心源性猝死。哪些因素會導致心梗?
  • 丈夫突發心梗,妻子竟然這樣做,確挽救了丈夫生命!
    誘發心梗的九大原因「三高」是造成急性心梗的主要元兇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使心臟負荷增加,然後心臟就會慢慢的擴大,心肌慢慢變肥厚,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就容易受傷,損傷以後血栓、脂質就容易沉積,冠狀動脈血管就很容易硬化,一旦硬化達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形成堵塞,堵塞以後就是心肌梗死
  • 心梗的症狀初期表現是什麼,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能預防嗎?
    很多人想知道,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為什麼會突然心梗?心梗的症狀初期表現是什麼,能否先知先覺而主動避免呢?在了解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梗的症狀初期表現是什麼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心梗是怎麼回事。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肌梗塞是這麼回事所謂「梗塞」,就是供血血管堵塞,導致組織缺血壞死的疾病。
  • 冬季是心梗高發季節,出現這5個前兆,可能是心梗來臨
    現在越多越來的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威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心肌梗死進入金金耿的死亡名單上,已經沒有了年齡和職業之分,很多因為心梗突發倒下的年輕人歷歷在目,中老年人死亡率更高,根據有關報導,我國青島血管疾病患者高達3億左右死亡率穩居走位,今天就跟大家來講解一下心梗疾病發作前會出現哪些表現
  • 要注意,這六個因素是促發心梗的常見原因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過勞死」,而其根本原因就是心梗。因為長期過勞會加速心肌耗氧量,同時還可誘發冠狀動脈異常收縮、斑塊破裂,從而誘發心梗。需注意的是,過勞指的不僅僅是體力勞動,連續高速運轉的腦力勞動也同樣屬於過勞行列。2、情緒波動。
  • 過敏也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記一例阿司匹林過敏導致的心梗
    不是心梗,那是什麼呢?醫生綜合考慮是冠狀動脈痙攣引發的心肌梗死。但是什麼引起了冠脈痙攣呢?答案是:阿司匹林過敏!可能是過敏反應釋放的介質誘發痙攣。血管痙攣會導致缺血,短暫的痙攣僅表現為心絞痛,而痙攣持續不緩解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 熬夜抽菸壓力大都是心梗誘因 冬季打好心臟「保衛戰」
    揚州發布記者 王詩韻氣溫驟降,天氣一冷,血管收縮,心絞痛、心梗等患者明顯增多。僅急性心梗,蘇北醫院心內科上月就接診37例。隨著冬天的來臨,天氣越來越冷,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也隨之到來。壯年男子心梗休克一個月接診37例心梗前兩天,蘇北醫院急診科來了一輛120急救車,42歲男子到院時已經出現心源性休克。「心臟主要大血管堵了兩根,病情比較危急,通過搶救,開通血管,目前患者已經脫離了危險。」
  • 連續兩位20+年輕人猝死,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同時,急性心梗往往還容易致使患者並發抑鬱症。報告明確指出,我國急性心梗患者抑鬱患病率為21.7%,明顯超對照組患病率10.4%一倍以上。 重度抑鬱症可是誘發心臟病的最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患有心梗的朋友更應該積極樂觀,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降低心梗發生的機率,更有助於身心健康哦。
  • 25歲心梗去世,心梗盯著年輕人不放?年輕人要預防急性心梗猝死
    最近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的扮演者孫僑潞因為心梗去世了。近年來因為心梗去世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多,為何心梗開始慢慢盯上了年輕人。之前,我們都一直認為心梗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但是最近幾年已經有很多剛過20歲的年輕人就因為急性心梗猝死的病例發生。
  • 歌手黃安一則微博引發熱議:心梗高發,胸口悶痛不要忍!
    「過勞、暴飲暴食、寒冷刺激、情緒激動、吸菸、大量飲酒以及便秘等都有可能引起心梗的發作,」四院心內科主任徐正平介紹說,「當然,前提是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基礎」,他說,冠狀動脈硬化早期症狀不明顯或無自覺症狀,所以很多人出現心梗症狀時常常疑慮自己並沒有心血管病史怎麼會心梗?而臨床有部分患者,明明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病史,在出現心前區悶痛等症狀時以為能「堅持一下」就能挺過去而導致病情延誤。
  • 球王馬拉度納去世:身上4個部位頻繁疼痛,或許心梗發來的警報
    心梗雖然是歐美地區的高發疾病,但國內的上升率也不容小覷。 據數據顯示,10%的心梗患者無法及時就醫而死亡,有一半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心梗。
  • 心梗冬季高發,有跡可循嗎?專家:牙痛、脖子疼也要排查
    由於當地警方沒有發現任何犯罪或暴力的跡象,這一切的發生最後都指向了突發心梗。有研究證實,氣溫與心血管病死亡率密切相關,其中心梗發生的諸多原因之一有「寒冷刺激」,冬季便成為心梗的多發季節。泰州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人醫」)專家表示,大多數心梗在發生前是有跡可循的,只不過某些症狀相對隱匿,需要特別注意。
  • 心梗前的12個徵兆,要記牢!
    心梗預兆十一:臍周疼痛 張健醫生曾遇到一個50歲左右的患者,早晨遛彎回來後肚臍周疼,以為是鬧肚子,但疼的卻越來越強烈。到醫院後,醫生結合天氣寒冷、體溫不高、年齡和症狀,查心電圖發現心梗。血栓抽吸手術後,臍周疼痛就消失了。所以臍周疼痛,對於心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懷疑心梗前兆。
  • 8大徵兆預示心梗,3類人症狀不明顯
    三類人心梗發作症狀不明顯專家指出,急性心梗發作時,除了胸悶、胸痛等常見症狀外,有三類人群症狀不明顯,容易出現誤診延誤救治。廣州總醫院心內科主任向定成介紹,有糖尿病病史、中風病史、年紀較大對疼痛感沒那麼明顯的三類人群,在心梗發作時不容易出現明顯症狀,因此在呼叫120時,要提高做心電圖的意識和必要性,及時排查是否心梗發作引起身體不適。
  • 為何「老年病」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不少網友深表惋惜,心梗相關話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心肌梗死發病年齡越來越提前  識別心梗早期症狀很關鍵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臨床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發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約100萬人。每18秒到20秒,就有心梗事件發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