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突發急性心梗心跳停頓倒地,醫院走廊現生死時速

2021-01-18 大洋網

死亡離你有多遠?可能只有6分鐘。 日前,一名患者在深圳市二院分院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檢驗科走廊,因突發性急性心梗突然摔倒且心跳呼吸停頓。幸好有多名醫護人員在場,立刻為患者實施搶救,6分鐘後,患者恢復心跳呼吸,轉急診科繼續搶救,予建立雙靜脈通道,加氯化鈉、多巴胺靜滴,16分鐘後,患者血壓及心率恢復正常,生命體徵平穩,不到半小時,現場醫務人員將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隨後轉鹽田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治療。目前患者恢復良好。據了解,這種程度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高達85%以上。


險!患者就診時心臟驟停倒地不起

多科室醫護人員近30分鐘生死搶救

據悉,12月25日上午10時32分,64歲的患者歲女士,因胸骨後灼燒樣痛2個月,就診前一天被小孩撞到胸口,出現前胸部持續性隱痛,故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市二院分院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內科門診就診,10時46分,患者在該院檢驗科門口等候上洗手間的愛人時突然倒地。檢驗科窗口技師招湛靜發現後立即將患者放平並呼救,門診醫生杜宇、林宏、雷桂娥、肖家軍、陳瑛和護士許秀、戴梅聞訊第一時間趕到,職業的敏感讓現場醫務人員馬上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杜宇和林宏迅速上前,摘下患者口罩,半跪於患者身旁緊急查體,發現患者口嘴青紫,頸動脈搏動未觸及,聽診患者無心跳、呼吸,她判斷為心臟驟停,立即與林宏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搶救措施。門診護士長袁玉嬋就近推來搶救車、除顫監護儀及氧氣裝置等搶救設備,醫教科科長陳大勇和急診科醫護人員支援搶救。急診科醫生謝高華立即給患者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和球囊面罩輔助呼吸、除顫,6分鐘後患者恢復心跳及呼吸,轉急診科繼續搶救,予建立雙靜脈通道,加氯化鈉、多巴胺靜滴,16分鐘後,患者血壓及心率恢復正常,生命體徵平穩,不到半小時,將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市二院分院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院長助理、醫教科科長陳大勇趕到現場後,第一時間向患者家屬詢問病史,結合當時情況,初步診斷該患者可能為急性心梗,引發多種心律失常,心臟驟停。鑑於病情緊急危重,立即啟用危重病人搶救綠色通道,根據患者家屬意願,迅速囑撥打鹽田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急救電話,隨後轉鹽田人民醫院胸痛中心做進一步治療。

醫生提醒

不明原因胸痛須警惕心梗

從患者發病到搶救恢復心跳並送鹽田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治療,只經過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時間就是心肌」,陳大勇表示,突發性心肌梗塞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搶救不及時,時間稍微延誤幾分鐘,很可能會對患者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甚至是導致患者死亡,很幸運的是,這次患者倒在了醫院,而不是家裡。他提醒到,如出現胸悶不適或胸痛,甚至上腹、肩背痛,伴噁心嘔吐、全身乏力、直冒冷汗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但是有時因疏忽便容易與腸胃炎混淆。若頻繁發作,或持續不緩解,切勿大意,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到最近的胸痛中心就醫,把握120分鐘的黃金時間,儘快得到有效救治,避免錯過最佳搶救時機。另外,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要定期進行血壓、血脂和血糖等危險因素的檢查,患有冠心病或動脈粥樣硬化人群,一定要規律服藥、複診,控制病情,降低心梗發作可能。


據了解,市二院分院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近3年成功搶救急性心梗36例,包括本次案例的搶救及時得益於醫院的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據介紹,在新區教育和衛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二院及新區醫療健康集團的牽頭下,該院每年定期組織急救技能競賽,要求全體醫護人員需100%參與並考核合格,新進員工崗前培訓均需通過CPR考核。醫院每季度會組織全院各臨床科室開展急救應急演練,熟練掌握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

同時,在該院護理部主任鄒梅霞的牽頭下,醫院各護理單元的搶救車、急救儀器設備管理規範,為了達到急救設備合理分布,鄒梅霞親自繪製全院急救儀器設備分布圖,全院所有醫護人員均知曉最近的搶救儀器位置,以便突發情況下能第一時間取用,為搶救患者爭取寶貴時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軒慧  通訊員:劉玲玲、鄒梅霞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羅林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區:返崗援鄂護士急施援手 突發心梗暈厥患者...
    半島記者 王鑫鑫5月5日清晨7時左右,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院區,一位來院就診的患者突然暈倒,市立再次上演「生死時速」!危急時刻,醫院的醫護人員、安保人員迅速反應、及時救治,齊心協力幫助患者脫離險境,轉危為安。
  • 北海一36歲女子突發心梗,病發年齡刷出市人民醫院新低
    36歲寶媽突發心梗心跳、呼吸停止超過3分鐘,九死一生!一起來了解醫務人員如何從死神手中搶人9月23日晚7時許,一名36歲女患者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從外院轉入北海市人民醫院搶救,經過急診科、心血管內科、介入室等多科合作,目前患者病情平穩。這也是該院接診最年輕的女性心梗患者。
  • 患者在門診外突然倒地,中山醫院「急救地圖」抓住黃金6分鐘
    醫學院路,患者突然倒地! 12月18日下午4:10,一位來醫院做血透的女病人在西院區門診入口醫學院路路邊休息,等候陪護的親屬時突然暈倒在地(紅圈處),2號門保安王春來、薛佔生發現情況,立刻一邊呼叫增援,一邊請距離最近的3號樓19病區醫護人員趕來搶救!
  • 2小時10分鐘,這是一場「生死時速」!
    2小時10分鐘,這是一場「生死時速」!,從到長慶潮鳴中心就診,到懷疑心梗,再到市一醫院完成心臟支架植入共計用時2個小時10分鐘,通過網際網路+智慧醫療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女性急性心梗患者。
  • 年輕男子突發心梗心跳驟停,中大八院上演生死大搶救!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吳海東記者2021年1月1日從中大八院獲悉:深圳市福田區一年輕男子突發心肌梗死,心跳驟停近半個小時,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急診科牽頭,多學科協作,頂尖技術支持,心肺復甦、電擊除顫、氣管插管、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體外經皮臨時心臟起搏、體外膜肺(ECMO
  • 急性心梗患者突發呼吸困難,竟是因為這種藥
    急性心梗後出現呼吸困難,是心衰嗎?患者49歲男性,主因胸痛3小時就診。患者3小時前突發胸骨後壓迫樣疼痛,持續不緩解。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否認肺部疾病。急診心電圖檢查示:II、III、aVF及V1~V3導ST段明顯抬高,見圖1。
  • 心梗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醫生用3分鐘實現逆轉
    「患者是急性心梗,需要立即進行急診支架植入手術!」近日,我院胸痛中心接診了一名60歲的胸痛患者林叔,心電圖提示廣泛前壁心肌梗死。胸痛中心立即啟動,得益於優化、高效的救治流程,在林叔呼吸心跳都已經停止的情況下,醫護團隊開展搶救並在3分鐘內完成支架植入手術。最終成功救治林叔,讓他轉危為安。
  • 25歲「小魔仙」心梗去世!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抓住
    指導專家:曾昭華主任醫師 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心血管內科 新年的第一天,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傳來:《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
  • 38歲男子急性心梗,檢查還沒做完心跳驟停!搶救37分鐘挽回生命
    近日,東莞市清溪醫院接診了一名38歲男患者,他在心電圖檢查過程中呼吸心跳驟停,經近40分鐘搶救才挽回生命。6月14日凌晨5點,一名男子來到東莞市清溪醫院急診科就診,他今年38歲,說自己胸口痛,急診科醫生謝海露判斷他的心臟可能出了問題,立即給他做心電圖檢查。可檢查還沒做完,男子病情突變,沒了呼吸和心跳,謝海露醫生立即進行搶救,並呼叫主任陶明君支援。
  • 生死競速 廣元這家醫院將PCI手術縮短到20分鐘,刷新國內新紀錄
    廣元觀察 高志農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9月14日,廣元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急診團隊成功將一名心跳驟停的急性心梗患者從死亡線救回。正常PCI手術時間是50分鐘左右,此次PCI手術僅用了20分鐘,刷新了國內急診PCI手術時間新紀錄。
  • 94歲阿婆突發心梗化險為夷,因為家人及時做了這件事
    心梗,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頭號殺手,近日青年突發心梗猝死的新聞再次引發關注,沒有在第一時間識別出病兆,並及時送往有資質的醫院搶救,往往是耽誤救治的重要原因。94 歲的潮汕人張阿婆近日突發胸痛,但因為團結孝順的一眾子孫平日就有意識地學習急救常識,並全力配合醫院搶救,讓老人化險為夷,順利救治。
  • 98後小夥突發心梗,竟是因為他有這5個壞習慣
    急性心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簡稱,又稱急性心肌梗塞,致病原因是血管裡的斑塊破裂或脫落,形成的「血栓」徹底把血管堵死了,導致心肌缺血並發生壞死,是猝死的最常見疾病。
  • 直播|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徐亞偉:急性心梗,智能前行
    夏季入伏後,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人們出汗多,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造成人體血黏度升高、心臟負荷增加,嚴重可導致心梗。而急性心梗,可並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會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我國近年來心梗患者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45歲以下人群發病率亦逐年上升。那麼,急性心梗發病有什麼症狀?有沒有辦法可以預防呢?
  • 連續兩位20+年輕人猝死,為何心梗會纏上年輕人?
    2021,開年第一天,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25歲; 1月4日凌晨1點半,某知名公司員工下班回家路上疑因心梗突發,深夜猝死,年僅23歲…… 兩條年輕的生命的逝去,不僅是對兩個家庭的重大打擊,也在警示我們心肌梗死的發生有年輕化的趨勢
  • 心梗男子病情兇險 醫生「生死時速」45次電除顫緊急施救-急診,患者...
    東方網通訊員沈莉11月26日報導:11月24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憑藉快速的應急能力和過硬的業務技術和密切的團隊合作,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顫患者,為其進行了心臟介入手術,打通右冠狀動脈中段完全堵塞的血管,期間歷經45次電除顫和氣管插管等,將其從"死神"手中奪回。目前患者情況穩定。
  • 牙痛胳膊肩背痛別大意 可能是急性心梗前兆 聽聽醫生怎麼說
    突發急性心梗,做對哪4步就能提高救治率?為什麼冠心病裝了支架,還要繼續吃藥?沒有心臟病,是不是就不會心衰了呢?突發急性心衰,該如何正確處理?我也確實曾經遇到不少患者來到診室和我說,程醫生,我是看了你寫的心血管科普書覺得自己都對得上,所以趕緊來掛號看看~我也特別希望,能讓更多兒女為父母聽上這堂課,給父母最好的愛,陪父母度過最有質量的晚年。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為父母開始學習吧。突發急性心梗,一定有徵兆首先,我們來聊一下心肌梗死。
  • 高山老人突發心肌梗死,兩地聯動緊急搶救
    2020 年 12 月 9 日,家住興山北大門、77 歲的胡爺爺突發急性心梗,隨時可能猝死。危急時刻,多虧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與興山縣人民醫院緊急聯動轉運,僅僅 40 分鐘就開通閉塞血管,助爺爺轉危為安。
  • 疫情之下的生死搶救
    B鏡頭240歲男性心梗 驚險闖關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在大連市三院心內一醫生辦公室響起。「急性心梗,速來!」「收到!」放下電話,值班醫生蘭偉浩一路狂奔趕往急診室。患者是40歲男性,面色青白,情緒平穩。但心電圖結果一點也不「平穩」: ST段提高,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醫學科普】乾貨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
    【醫學科普】乾貨 | 急性心梗的10個常見的疼痛部位及圖解!當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發下面這些部位的疼痛應該警惕急性心梗可能。01典型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常伴有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瀕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
  • 患者就診時突發心跳驟停,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全力救治——40餘天...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楊寧經過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40多天的接力搶救,48歲的陳先生轉危為安。7月3日,記者從湘雅醫院獲悉,陳先生目前在康復科治療,恢復良好。5月18日深夜,陳先生因腹痛來到湘雅醫院就診,做心電圖檢查時突發心跳驟停,失去了意識。生死時刻,急診科李佳醫生等醫護輪番上陣,為陳先生進行了心肺復甦。經過1小時持續胸外按壓、緊急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路、電擊除顫、用藥……陳先生終於恢復了自主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