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主任醫師程蕾蕾。
作為一名心臟科醫生,對於中老年人高發的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常見心血管問題,從臨床檢測到診斷,我都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執業20多年來,我遇到各種受心血管問題困擾的患者,非常惋惜地發現大家常常對於一些危險信號不以為意,以致於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悲劇。
例如,
突發胸悶胸痛,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自己打車來醫院,結果來不及搶救……
持續牙痛一直吃止疼片緩解,心血管問題不斷惡化導致不治……
覺得血壓控制得很好,自主停藥導致疾病不斷加重……
擅自用某些中藥泡酒,導致烏頭鹼中毒,引發急性心衰……
拿感冒不當回事,硬扛,一不小心變成病毒性心肌炎,住進了監護室……
心臟兩處堵塞要放三個支架,質疑醫療決策延誤治療時機,導致不幸……
這些本來都可以避免的悲劇,僅僅是因為缺少一點健康常識,或者是身邊少個明白人給提醒一句。一個瞬間做下的小決策,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帶來誰也不想看到的局面。
心臟器官重要而複雜,一些危急時刻出現的損傷甚至影響終生,自我診斷的失誤、就醫方式、時間等等細節出現差錯,可能最終人是送到了醫院,醫生已經有心無力,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中國現有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近3億,每10個因病致死的人裡就有4個心血管疾病患者。這類病如此高發、複雜、兇險,我想,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來說,聽這樣一門課,是為父母聽,某種程度上也是為自己聽,而我也確實集中了臨床上大眾天天問、常常錯的幾個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識點,努力做到最精準通俗的講述。
後續幾講中,我會為大家講解以下幾個問題。
突發急性心梗,做對哪4步就能提高救治率?
為什麼冠心病裝了支架,還要繼續吃藥?
沒有心臟病,是不是就不會心衰了呢?
突發急性心衰,該如何正確處理?
希望能把這些最常見的症狀和處理方式清晰講述給大家,讓大家受益。
最後我還要多說一句。
醫生這個職業裡有句行話叫,醫生有三寶:語言、藥片、手術刀,是說治癒疾病,除了藥片和手術刀,醫生如何和病人說話也很重要,說不說,說什麼,怎麼說,也是一種治療,我深有體會。
在這裡,我想說,對於每一位兒女也是一樣。
老人們都有自己固守的觀念,節儉是習慣,怕為兒女添負擔也是習慣。所有父母養育兒女都是為了目送兒女離開,能夠過上自己喜歡的人生,而兒女能夠在父母晚年做的呢?他們病了給買買藥、帶著去趟醫院、病了在床前照顧?
我覺得,對父母最好的愛,不只是這些,更是幫助他們防患於未然;也不只是藥片和手術,而是耐心聊聊這些健康常識,是陪伴的話語。
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科普,我常覺得醫生診室和手術室能夠給到病人的幫助是有限的,防治防治,預防更加重要,更多人需要的其實是醫學的常識。我也確實曾經遇到不少患者來到診室和我說,程醫生,我是看了你寫的心血管科普書覺得自己都對得上,所以趕緊來掛號看看~
我也特別希望,能讓更多兒女為父母聽上這堂課,給父母最好的愛,陪父母度過最有質量的晚年。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為父母開始學習吧。
突發急性心梗,一定有徵兆
首先,我們來聊一下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發病徵兆
說到急性心梗,大家可能並不陌生。經常看到微信朋友圈裡刷屏的關於老人突發心梗怎麼辦的帖子。我的一些朋友紛紛轉給我,說自己父母上了年紀多多少少都有些心血管問題,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等,問我到底應該怎麼辦?我能感受到大家的擔心焦慮,心梗確實複雜、兇險,但發作前一般是有前兆的。
其中最典型的徵兆是胸骨後、心前區的疼痛,這種疼痛表現為壓迫性、緊縮性疼痛,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甚至更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狀,比如肩背痛、牙痛、上肢酸脹和上腹部疼痛等,每次持續3-10分鐘不等,同時能感覺到出汗或胸悶、乏力,發作時覺得快撐不過去了,緩解後就如正常人一樣,沒任何不適。
也正是因為這種一過性,很多人不當回事,該幹嘛幹嘛,結果突發加重不能緩解,導致心肌梗死,輕者致殘,重者猝死。
所以,普通人一旦出現持續性的胸骨後、心前區疼痛,或者感覺到肩背痛、牙痛、上肢酸脹,卻找不到病因,平時沒有腸胃疾病卻突發腸胃炎、嘔吐,不管這些症狀是否與心臟有關,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到醫院去看心臟科專科大夫;而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一旦出現輕微的胸部不適,就應該去醫院就診檢查。還要注意一點,當出現疼痛症狀時,即使最近剛做過心電圖或者彩超,結果顯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仍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評估。
我曾經有一個朋友的父親,一直覺得胸悶、胸痛……趴一會兒緩解了,也就沒當回事兒。有一天他正在超市閒逛,突然覺得胸口發緊、渾身冒汗,實在是撐不住,就打車回家,想躺一會兒就好了,結果怎麼都不舒服,就打電話給我的朋友說:「我胸口不太舒服,你說會不會有什麼事兒啊?」我的朋友當時手頭工作很忙,也沒有在意,就說:「爸您喝點兒水,躺會兒就好了,下班我早點兒過去看您。」
朋友的父親在家躺了好一會兒,覺得胸痛越來越厲害,就決定去醫院看看,從他家走到最近的地段醫院其實只需要10分鐘,老人家費了全身力氣,才挪動到醫院,可是,剛進掛號廳就一頭栽倒,再也沒有醒過來。
我的朋友接到通知以後,整個人徹底懵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個再平常不過的電話之後,就和父親天人永隔了。
事後,她無數次和我說:「我還是一個健康資訊編輯呢,我明知道胸痛、胸部發緊是心梗的症狀,我為什麼就沒有提醒父親一定要平躺,立刻打120,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為什麼就沒有第一時間趕回家,陪父親去看醫生呢?心梗發作2小時內就醫是黃金時間,這些我天天爛熟於心的話為什麼當時就沒有說呢?」
這些遺憾只能成為遺憾了。我們醫生每天都要面對很多這樣無力回天的遺憾,真心希望這樣的悲劇能少一點。家有老人尤其是父母有冠心病的兒女們,請一定為他們記住我在前面提到的這些心梗發作前徵兆:
持續性的胸骨後、心前區疼痛
找不到病因的肩背痛、牙痛、上肢酸脹
平時沒有腸胃疾病卻突發腸胃炎、嘔吐
出現這些問題,要第一時間帶父母到醫院就醫,千萬不要延誤時機。
而一旦父母急性心梗發作,我們又該如何做呢?
下一節,我會講一下4個急性心梗的自救要點。
感謝您為父母聽完這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