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吳海東
記者2021年1月1日從中大八院獲悉:深圳市福田區一年輕男子突發心肌梗死,心跳驟停近半個小時,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急診科牽頭,多學科協作,頂尖技術支持,心肺復甦、電擊除顫、氣管插管、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體外經皮臨時心臟起搏、體外膜肺(ECMO)、冠狀動脈取栓術和支架植入術(PCI)等齊上陣,上演了一場生死大搶救。
事情發生在2020年12月中旬一天的早上9點,福田區天安數碼城裡32歲的白領小張(化名),剛剛進入辦公室忽然覺得胸口疼痛難忍,額頭上冒冷汗。休息了半小時後,胸痛更加嚴重,同事趕緊呼叫120救護車。中大八院120院前急救紅樹福苑站救護車很快到達現場,心電圖檢查顯示:「STEMI(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傳回醫院胸痛中心後,搶救室、導管室立即做好準備,心內科、胸外科醫師迅速到位。
不料,剛上救護車3分鐘後,小張病情迅速惡化,突然全身抽搐、神志不清,脈搏摸不到,呼吸停止。隨車的覃柏遠醫生馬上給病人進行了胸外心臟按壓,面罩人工通氣。剛剛結束早高峰的深南大道一路通暢,救護車很快到達了位於深南大道邊上的中大八院。然而,小張被推入搶救室多次電擊除顫後,肌肉彈跳了起來,但心臟仍然在顫動。如果室顫不消失,心跳不能恢復,後果不堪設想。
中大八院副院長王彤帶領團隊為小張進行精心治療、照護
大家欣慰的是,在胸外按壓機械和粘貼電極板的幫助下,小張雖然心跳已經停止了20多分鐘,但瞳孔沒有明顯散大,還有對光反應,間中有自主呼吸、人機對抗。終於,在第8次電擊除顫後,室顫終於停止了,心臟終於恢復了跳動。
新的問題又來了:自主循環恢復後,病人的心跳只有50多次,血壓只有70/40mmHg。如果這時進行支架植入術效果不理想,放置支架術后冠脈血管也可能再次堵塞。心內科、重症醫學科和急診專家們一致決定:上體外膜肺(EMCO)。
這時,多學科協助的優勢體現出來了:胸外科主任張宜乾教授為病人右側腹股溝動靜脈分離暴露,協助ICU周俊副主任醫師進行動靜脈穿刺置管。幾經波折,EMCO機連接成功並運轉起來,小張的血壓終於穩定下來,臉上也出現血色。醫院行政總值班和小張同事籤署了手術同意書後,滿身帶著呼吸機、ECMO機、監護儀、輸液裝置等維持生命的設備的小張,被一支近10人組成的轉運隊伍,浩浩蕩蕩地推入介入手術室。經過冠脈造影檢查:「前降支近段次全閉塞」,經球囊擴張後,在前降支近段置入支架,心肌恢復了有效的血供。手術全程僅用26分鐘。
術後轉到ICU病房,中大八院副院長王彤帶領的ICU團隊為小張進行了精心的治療、照護:床邊血液透析後,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徵穩定了下來,第3天順利撤除了ECMO;幾天後神志轉清,呼吸機也撤除,尿量恢復。如今,小張恢復良好,問起他到經歷了什麼樣的一場生死劫難和大搶救,他一點也不知道。醫生說,這是逆行性遺忘,慶幸的是,沒有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
小張在中大八院醫護團隊的精心救治下,恢復良好
中大八院急診科是醫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各種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院內救治等工作。其中胸痛中心是深圳市第一家通過國家認證的胸痛中心。該院急診專家介紹,急性心肌梗死常發生於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長期吸菸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居民身上,近年來年輕人也有高發趨勢。如果突然出現劇烈胸痛,應立即呼叫120急救車。如果突然出現意識不清、呼之不應、呼吸異常、頸動脈搏動消失,要及時進行心肺復甦,應用AED進行體外除顫。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症等「三高」患者,平時一定要控制好飲食,要堅持運動,鍛鍊身體,切不可隨意停藥。患者和家屬都應該學習心肺復甦等搶救知識,對可疑心臟驟停病人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