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術後5個月,54歲大哥突發心跳驟停 一場生命接力展開……

2020-12-23 紅星新聞

12月15日,家住成都青白江區城廂鎮的沈大哥在家人陪伴下,再次來到青白江區人民醫院集團心血管內科複查。醫生根據他最近半個月的恢復情況,對口服的藥物進行調整。誰都想不到,如今這個能走路、會說話的患者,2個月前突發心跳驟停,並持續昏迷了七八天,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後,54歲的沈大哥重新站了起來。這,源自一場緊急的、不輕言放棄的生命接力。

第一棒:鎮衛生院

120救護車上持續做心肺復甦

10月12日上午,剛過7點,正在急診科值班的青白江區人民醫院集團城廂第一醫院(城廂鎮公立中心衛生院)內科醫生向雄偉接到120急救中心通知:有急診患者!

向雄偉隨即和值班護士、救護車駕駛員趕往城廂鎮。幾分鐘後,抵達患者沈大哥家中。

「我們到的時候,患者坐在地上,背靠著床,已經處於無意識、呼之不應的狀態。一檢查,沒有動脈搏動,也聽不到心音。」向雄偉說,結合家屬所說,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5個月前曾做了心臟支架手術,當即判斷是心梗,「我們馬上做心肺復甦。」

一邊向雄偉將患者從坐立姿態變為平放,持續進行胸外按壓,球囊進行輔助通氣,一邊合力用擔架將患者轉移到救護車上,持續用急救藥物。「我們也馬上跟青白江區人民醫院聯繫,這邊有個心梗的病人馬上送過去。」向雄偉說。

清晨的青白江區街頭,車輛不多,救護車響著急促的警報聲,徑直往5公裡外的區人民醫院開。一路上,向雄偉不敢停手,努力在疾馳的救護車上平衡身體,保持著胸外按壓的幅度和頻率。「在救護車上,患者的心跳偶爾恢復那麼一兩下。」向雄偉說,他和護士換著手,一直不間斷地做心肺復甦。

第二棒:急診科

緊急搶患者恢復呼吸心跳

7點19分,沈大哥經綠色通道,被送入青白江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室。急診科的劉東林、溫瑞、薛丹、卿凌4名醫護人員,接過了搶救接力的第二棒。

↑城廂鎮中心衛生院急診科。

「來的時候,患者已經沒有呼吸心跳了,我們急救團隊馬上接手,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道,靜推腎上腺素。經過搶救之後,心跳恢復了。」青白江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溫瑞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重症監護室的韓青城醫生參與了會診搶救,城廂鎮中心衛生院的兩位醫護人員也沒有離開,一直協助搶救。

「7點23分,患者心跳恢復了,但是30分的時候又出現了室顫,我們馬上除顫,大約在39分(患者)被轉入了重症監護室。」

第三棒:重症監護室

亞低溫+高壓氧治療 患者醒過來了

儘管恢復了自主心律,但沈大哥陷入了持續的昏迷中。

「剛進重症監護室的時候,狀況真的不好。」青白江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邦國說,患者頻發抽搐,擔心心跳驟停的時間裡,已經對患者的腦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我們給他翻身、吸痰,稍微刺激,就發作抽搐。」張邦國說,院外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成功救回的概率不高,但家屬和醫護人員都始終抱著再試一試的念頭,「想再給病人一次機會。」

在ICU治療過程中,考慮到患者有心臟疾病病史,要排除心梗這個原發性疾病的可能性,於是主管醫生韓青城與張邦國討論後,請心血管內科副主任杜海林為沈大哥會診,並為其進行了急診冠狀動脈造影。「還好,檢查顯示沒有再次梗塞。」張邦國說。

為了儘可能減少腦部損傷,醫生對沈大哥進行「亞低溫治療」,即在充分的鎮定鎮靜下,用物理方法將患者體溫降低到預期水平,降低腦氧耗,維持正常腦血流和細胞代謝能量,減輕乳酸堆積和降低顱內壓力。

機械通氣、抗感染、營養支持,持續配合高壓氧治療,眼科及耳鼻咽喉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專家進行多學科會診,對治療方案進行精細調整……昏迷後第11天,沈大哥睜開了眼睛;第14天,可以做出醫生指令的動作。

10月30日,沈大哥轉入康復醫學科繼續治療,並於11月8日順利出院。

女兒:

現在生活能自理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了2個多月,回憶起10月12日早上的一幕,沈大哥的女兒小沈還心有餘悸。

小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爸爸是一名裝修工人,5月份時曾因胸悶住院,當時心血管有部分堵塞,醫生會診後,做了微創支架植入。

10月12日早上6點多,小沈爸爸和往常一樣早早起床,煮了早飯,刷著抖音,和媽媽聊天,還說起周末生日,家裡人要一起聚一聚。隨後,爸爸上廁所,時間比往常久,出來後就說有些胸悶,不舒服。小沈媽媽說扶他回房間,結果剛走到床沿,爸爸就倒了下去。

從120急救醫護人員趕到,說爸爸已經沒有心跳,到送入青白江區人民醫院ICU,中間不到1個小時,但小沈覺得度過了人生中最漫長的一段時間,「咋個到醫院的,搶救了好久,都不記得了,就記得醫生出來說心跳恢復了。」

小沈說,爸爸昏迷的第7天,恰好是他的生日,那時爸爸的病情還處於隨時可能病危的狀態,醫護人員考慮到特殊情況,破例同意小沈在重症監護室外的走廊,隔著玻璃,捧著小蛋糕,給爸爸唱了首生日歌。萬幸的是,第二天,小沈爸爸的病情沒有再惡化,並逐漸好轉。

沈大哥要出院了,小沈給醫護人員送來了錦旗和感謝信。

↑小沈和爸爸、媽媽一起給醫護人員送錦旗。

↑小沈寫給韓醫生的感謝信。

↑小沈寫給ICU醫務人員的感謝信。

小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爸爸住院期間,所有醫護人員都十分照顧。在病情最危險那幾天,韓醫生一有空就坐在爸爸病床前觀察。拔管後,為了防止出現肺部感染,韓醫生時刻關注爸爸的情況,即使爸爸咳嗽時吐了韓醫生一臉痰,他也絲毫沒有在意。「張醫生和心內科杜醫生也是,要麼上班前來看一看,要麼下班的時候來一趟。」小沈說,這些都是其他醫護人員告訴她的。

「爸爸要出院了,醫生才給我說,像爸爸這種情況,他當醫生這麼多年,救回來的只有七八個,而且要麼智力受損,要麼行動能力受損,爸爸是恢復得最好的一個。」小沈說,格外感動於醫護人員的用心。

小沈說,如今爸爸恢復得很好,除了短期記憶丟失,能走路、會說話,生活上也能自理。出院時瘦成皮包骨頭,經過兩個月休養,也長胖了些。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由青白江區人民醫院集團提供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年輕男子突發心梗心跳驟停,中大八院上演生死大搶救!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吳海東記者2021年1月1日從中大八院獲悉:深圳市福田區一年輕男子突發心肌梗死,心跳驟停近半個小時,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急診科牽頭,多學科協作,頂尖技術支持,心肺復甦、電擊除顫、氣管插管、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體外經皮臨時心臟起搏、體外膜肺(ECMO
  • 鎮江一高齡產婦突發心跳驟停 子宮破裂出血
    很多人把生孩子形容為「鬼門關裡走一遭」而對於患有嚴重心臟病的產婦而言這道關更是兇險百倍導讀4月15日,一輛救護車從丹陽疾馳至江大附院,車上是一名45歲孕33周的高齡產婦,由於風溼性心臟病發作,誘發房顫、呼吸窘迫,到達醫院時,已經測量不到血壓和脈搏
  • 心跳驟停40分鐘後「復活」 男子移植心臟獲新生
    「護心小分隊」在工作人員指引下登機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武漢9月15日電 (鄒亞琴)突發心源性猝死,心臟一度停跳長達40分鐘。在多學科醫護救治下,23歲大學生韓冰(化名)不僅「起死回生」,而且成功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 患者就診時突發心跳驟停,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全力救治——40餘天...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楊寧經過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40多天的接力搶救,48歲的陳先生轉危為安。7月3日,記者從湘雅醫院獲悉,陳先生目前在康復科治療,恢復良好。5月18日深夜,陳先生因腹痛來到湘雅醫院就診,做心電圖檢查時突發心跳驟停,失去了意識。生死時刻,急診科李佳醫生等醫護輪番上陣,為陳先生進行了心肺復甦。經過1小時持續胸外按壓、緊急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路、電擊除顫、用藥……陳先生終於恢復了自主心律。
  • 23歲小夥上網時突然倒地,心跳驟停40分鐘後,奇蹟發生了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湖北經視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8月7日晚上10點,23歲的武漢大學生小韓(化名)在光谷一家網吧上網時這時,小韓已經心跳驟停40分鐘了。醫生檢查發現,小韓的心音消失,大動脈搏動消失,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幾乎測不到血壓。醫生立即對他繼續進行心肺復甦,一邊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同時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並反覆推注腎上腺素,輸碳酸氫鈉注射液等。在此期間,小韓還反覆發生致命性心室顫動,接受了5次心臟電除顫。
  • 38歲男子急性心梗,檢查還沒做完心跳驟停!搶救37分鐘挽回生命
    近日,東莞市清溪醫院接診了一名38歲男患者,他在心電圖檢查過程中呼吸心跳驟停,經近40分鐘搶救才挽回生命。6月14日凌晨5點,一名男子來到東莞市清溪醫院急診科就診,他今年38歲,說自己胸口痛,急診科醫生謝海露判斷他的心臟可能出了問題,立即給他做心電圖檢查。可檢查還沒做完,男子病情突變,沒了呼吸和心跳,謝海露醫生立即進行搶救,並呼叫主任陶明君支援。
  • 頭暈胸悶或是心跳驟停徵兆
    中秋節前的一個晚上,廣州街坊王叔(化名)與朋友聚會吃飯返程等車的時候,突發心跳驟停。幸運的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廣醫三院」)急診科陳德雄主任醫師剛好路過,馬上對王叔實施了心臟復甦,由於在黃金救治時段內約5分鐘不間斷的急救,王叔幸運地獲救。
  • 男子呼吸心跳驟停命懸一線 德州120接力心肺復甦挽回生命
    現場發現該患者面色青灰、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消失,無呼吸、無心跳。病情兇險、形勢危急,馮醫生立即在現場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邊按壓邊向護士下達口頭醫囑「清理呼吸道、建立靜脈通道、準備除顫儀、準備腎上腺素……」。在這一道道「救命的指示符」發出的一瞬間,護士袁青林也已經將搶救措施實施到位。
  • 蘇州新區科技城一58歲老伯突發心跳呼吸驟停 120電話指導成功急救
    原標題:蘇州新區科技城一58歲老伯突發心跳呼吸驟停 120電話指導成功急救58歲的鄭老伯突發心跳呼吸驟停,危在旦夕,幸虧急救中心調度員電話急救指導,才被挽回生命。如今老伯順利康復,4月2日,他親自來到蘇州市急救中心,送上「救死扶傷、恩重如山」的錦旗以示感謝。
  • 科學預防心跳驟停 發生前有徵兆嗎?要注意什麼?
    心跳和呼吸一樣,是人生命存在的象徵,一旦出現心跳驟停,必須立即展開營救,真的是一場與死神之間的賽跑。心跳驟停起病急、危害大、病死率非常高。那麼,哪些人屬於心跳驟停的高風險人群?心跳驟停發生前有什麼徵兆嗎?身邊人不幸發生心跳驟停,我們應該怎麼辦?科學預防心跳驟停,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先霞主任醫師與您一起關注心跳驟停。
  • 柳州來賓兩地接力心肺復甦 3.5小時後「重啟」生命奇蹟
    中新網廣西新聞5月7日電(常龍 陳新援)近日,柳州市工人醫院與來賓市某醫院跨區域接力搶救,成功挽救一位突發心跳驟停、接受心肺復甦時長超過3.5小時,心跳停止超過8小時的患者,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據悉,在實施3.5小時的心肺復甦後,依然成功挽救患者生命且未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這樣的病例在國內並不多見。4月26日10時15分,柳州市工人醫院重症醫學科劉歡主任接到來賓市某醫院重症醫學科求助電話:「一名外科醫師在早上8時許查房時突發意識喪失、心臟停搏,經持續胸外按壓、反覆電除顫均無法有效恢復心跳,情況緊急,請求工人醫院ECMO技術支援。」
  • 淄博一男子做心臟彩超時突發室顫 醫護人員緊急搶救挽回生命
    (記者 荊睿 孫豐鳴 通訊員 劉灩)9月24日,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區一名正在進行心臟彩超檢查的男子突發心臟室顫,喪失意識,生命垂危。現場醫護人員通過心肺復甦、電除顫、輔助呼吸等一系列急救措施,歷時半個小時終於挽回了患者生命。目前,男子已恢復意識,在醫院進一步觀察治療。
  • 心臟突發「室顫」,猶如一腳踏進「鬼門關」!
    大家常常看到這樣的報導,哪裡哪裡有人突然倒地了,心跳驟停了,猝死了。而心跳驟停、猝死的原因中,絕大多數是心源性的,源於心臟原因的。而心源性當中, 90%都是因為發生了「室顫」。 室顫是什麼?
  • 20歲小夥心跳驟停,醫護聯手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了
    近日,在清遠市清城區東城某學校,一名20歲的年輕人突發心跳驟停,幸運的是,經過清遠市中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施救,終於將其從「鬼門關」救了回來。當天下午18時許,20歲的小明(化名)在教室突然倒地,意識不清,同學發現後立即送其到附近校醫務室,並呼叫120。清遠市中醫院急救團隊接報後,立即驅車前往現場。「我們到達時,看到醫務室醫務人員在給患者做胸外按壓,當時患者面色紫紺,嘆氣樣呼吸,呼之不應,瞳孔散大……」現場急救醫生覃桂強介紹,考慮患者為突發心跳驟停,立即啟動心肺復甦搶救流程。
  • 我院通過ECMO輔助成功救治一例心跳驟停患者
    近日,我院急診科聯合體外支持中心在ECMO(體外膜肺氧合)輔助下成功救治一例心跳驟停患者。患者無併發症,身體恢復良好,現已至普通病房,進行下一階段的康復治療。患者邱某,60歲,在院期間,接受PCI術前檢查途中突發意識喪失,呼之不應,在場醫務人員隨即開始心肺復甦,迅速送入急診,經調取患者病歷,左室壁階段性波動異常,胸腔積液,少量心包積液等,高度懷疑冠心病。
  • 老人剛進手術室就沒了呼吸、心跳,專家7秒「極速」送入救命瓣膜
    今日,73歲的餘大爺複查心臟恢復不錯,感慨自己死裡逃生,不敢置信。由於胸悶、呼吸困難,老人被送進武漢協和醫院手術室時,心跳和呼吸突然沒了。為了搶救生命,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學外科會同超聲影像科、心內科、麻醉科、手術室等逾20人的多學科團隊,一邊按壓一邊植入救命瓣膜支架,更換心臟大門。在最關鍵的一步,僅用了7秒,球囊送入心臟大門處,十分驚險。
  • ...發病,人工心臟續命10個月後危在旦夕,跨國接力護送心衰女孩來武漢
    昨日,24歲的山東女孩玲玲(化名)躺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ICU病房,回想自己一路驚心動魄的搶救經歷,感到萬分幸運,又有些心有餘悸。玲玲在日本工作時,因藥物過敏突發嚴重心力衰竭,只能依靠兩隻體外「人工心臟」艱難維持生命,唯一的出路是回國進行心臟移植。
  • 杭州23歲小夥突然在地鐵站心跳呼吸驟停!他終於醒了...
    回想過去十幾天的經歷,看著身旁能說會笑的兒子,50歲的老俞(化名)仍心有餘悸。12天前,老俞23歲的兒子阿修(化名)坐地鐵時突然昏迷倒地,心跳呼吸驟停,在地鐵工作人員、120急救中心急救醫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奇蹟綻放,23歲的生命樂章,再次奏響。
  • 醫院動態9歲女孩心跳時有時無 醫護人員合力搶回生命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醫院動態9歲女孩心跳時有時無 醫護人員合力搶回生命&nbsp&nbsp&nbsp&nbsp醫生深夜緊急實施手術。
  • 心跳太快、太慢都不行!惡性心律失常可突發猝死
    跳太慢——裝個起搏器能解決心動過緩通俗地說就是心臟跳得太慢,不少老年人覺得年齡大了,心跳得慢屬於正常或者吃點藥來調理。一般來說心動過緩的患者,每分鐘心跳低於60次甚至更低,容易導致全身臟器供血不足,患者會出現心悸、氣緊、乏力、胸悶、食欲不振、精神不好等不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對於嚴重的心動過緩需要心臟起搏器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