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潔 楊寧
經過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40多天的接力搶救,48歲的陳先生轉危為安。7月3日,記者從湘雅醫院獲悉,陳先生目前在康復科治療,恢復良好。
5月18日深夜,陳先生因腹痛來到湘雅醫院就診,做心電圖檢查時突發心跳驟停,失去了意識。生死時刻,急診科李佳醫生等醫護輪番上陣,為陳先生進行了心肺復甦。經過1小時持續胸外按壓、緊急氣管插管、建立靜脈通路、電擊除顫、用藥……陳先生終於恢復了自主心律。
大家長舒一口氣,但仍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陳先生還需要依靠超大劑量的強心、升壓藥物來維持生命體徵。此時,他的心臟已不堪重負,泵血功能極差,無法維持全身血液供應,很可能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
專家緊急會診後,考慮陳先生是「心源性休克」,只有用ECMO(體外膜肺)來進行生命支持,讓陳先生心和肺部分功能「休息」一下,才能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隨後,管道預充、股動靜脈置管、CVC置管、有創血壓監測、插導尿管胃管等各項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VA-ECMO順利運轉。5月19日上午,陳先生的「生命通道」終於打通了。
上了「救命神器」,陳先生生命體徵暫時得以平穩,但導致他發病的關鍵病因仍未解決。
「雖然ECMO可以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徵,但僅僅起到橋梁過渡作用,要儘快找到並解除病因才能讓患者完全恢復過來。如果沒有ECMO支持,很多患者根本無法堅持到進一步的診治。」該院急診科ECMO團隊成員楊寧表示。專家們會診考慮,陳先生是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心臟驟停,只有儘快實施冠脈支架手術,改善心肌供血,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ECMO管道多,在16位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下,陳先生順利轉運到心導管室。
由於陳先生的血壓基本上是用ECMO的流量在維持,正常血壓很弱,幾乎摸不到脈搏。這給介入治療時動脈穿刺帶來了很大的難度。5月19日下午,憑藉著精湛的手術技巧,醫生為陳先生植入冠脈支架,陳先生的心功能迅速恢復,心電監護上顯示的脈搏波形由平緩的直線變為有起伏的曲線。
心臟驟停後全身臟器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復甦患者常見的併發症,陳先生就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醫護人員通過及時的CRRT(連續腎臟替代療法)治療再次將陳先生從死神手中搶回。此外,他還患有「潰瘍性結腸炎」,不能耐受普通腸內營養液體,每天腹瀉數次,營養難以跟上。消化科、營養科醫師攜手為陳先生制定了個體化的營養支持方案。
在多學科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感染控制、氣切導管拔除、內環境趨於平衡、營養狀況良好,陳先生病情漸漸好轉。6月29日,陳先生從重症監護室轉入康復科病房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