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老銀元真偽鑑定方法,私鑄老銀元的識別!
亂世黃金,盛世收藏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錢幣收藏在近些年可謂是如日中日,無論是古代的金屬錢幣,還是當代的人民幣,都是人們爭相收藏的熱門品種。因而,對於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說,錢幣鑑別就顯得尤為重要。
銀元因其鑄工精湛、幣材良好、版別豐富、一直是古錢幣收藏的重要門類。但是,銀元收藏熱興起的同時,銀元造假也十分猖獗,甚至出現了可以亂真的真銀假幣。
銀元收藏,還是要學習一些銀元的基本鑑別知識,才能避免上當受騙。另外,就是你學習了基本鑑別知識,也有可能遇到新仿品,比較。
市場銀元造假:
用現代純銀鑄制老普通版。銀子成本不高,一枚標準重量真銀假幣銀元的價格在150元左右,除去各項費用成本,按老銀元市價的一半兜銷,利潤還有一倍。
目前市場上的批量偽造銀元,更多採用銅鎳等合金鑄造而成,外表蒼白,錢幣表面沒有真銀元的"潤澤"。銀元把玩中出現的所謂"潤澤"這是從錢幣底裡滲透出來的,不是經驗老到的藏家是很難感受的,或者說,這需要功力。
地攤120元的真銀假幣(仿品)
袁大頭是銀元造假最多的品類。仿照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圖案,其顏色為白灰帶青色,無光澤,聲音尖短,類似其他私版;有的直徑比正常銀幣小1毫米左右,重要的是其重量總在20克上下。
還有一些假銀元是用銅、鉛、錫等金屬鑄造的,這種以銅為主,外面鍍銀的假幣,其特點是版圖粗糙,敲擊聲音尖短,而量偏輕;磨掉表面銀色多呈現微黃,質量為25克左右;還有用錫、鋁鑄造的銀元,則圖案模糊,質軟無彈力,聲音低沉。將銀色磨去,錫質的青灰色;鋁質的為青黑色,質量均在20克左右。這些非銀質假銀元一般是較好識別的。
地攤80的稀有竹子幣(仿品)
另外,由於銀幣不同於其他收藏品,流入收藏領域前是在民間大範圍流通的貨幣,在長期不斷地交換流通使用過程中,經過人手的撫摸、磨擦,其磨損的部分主要在錢體的突出部位表現出來,應是自然形成的光滑均勻,無方向性。
有這樣特徵的銀元在當代是看不到的。因此,一般銀元無磨損,錢體又無包漿的高檔銀幣可判定為假幣。
但是銀元造假的情況分複雜。主要是有些造假高手使用當年的模具,或者使用真幣制模打制銀元,情況不好判斷。就是說,銀元造假也分高中低檔。高仿的就是很難鑑別。
以下以常見袁大頭舉例,怎麼分辨銀幣的真偽,特殊版本除外:
1.重量鑑別法:
首先我們要知道袁大頭一般都是26克左右,當然古代也有很多偷銀減重版,而且以前也不是一個造幣廠在生產,杭州、廣州都有製造廠,有的造幣廠違規操作,不按北洋政府的規定,偷銀版就是古代有很多銀莊,掌柜拿銼刀把銀元周圍的銀子往下銼,錢莊數額巨大,每個銀元銼下0.1克的話,1000枚銀元有會銼掉100克了,日積月累、滴水成河,中間掌柜也賺了不少錢,也有銀元加重版本,很多地方私人造幣廠生產並不規範,所以廠子出來的銀元有加重的有減輕的,沒有固定標準,所以老銀元25-28克都有可能,但是絕大部分真銀元的標準重量就是26-27克之間,如果用手掂量一下克數少很多的一定就是假貨。
袁世凱像試鑄樣幣(真品)
2:包漿鑑別法:
然後我們看外觀的包漿,真品袁大頭的外觀非常潤,沒有強烈的反光,由於傳世的袁大頭經常經過人的盤玩表面形成一種寶光,真銀假幣反光很厲害,表面會有一種賊光,火器非常重,地攤常見假貨一般縫隙有黑乎乎的做舊痕跡,而且看起來像鐵一樣的金屬質感,非常好分辨,包漿有多重情況,分為傳世銀元和生坑銀元,帶綠鏽的屬於生坑出土,以前古人因為某種原因將銀元埋藏起來,經過幾十年上百年以後,表面產生綠鏽,傳世銀元表面溫潤,就像是文玩手串被盤出包漿皮殼,真銀假幣上面是沒有包漿皮殼的。
洪憲飛龍紀念幣(真品)
3:聲音鑑別法:
然後我們還可以聽聲音去判斷銀元的真假,拿去兩枚真銀元輕輕的相互敲擊,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婉轉,聲音有延長的共鳴,真銀假幣要比老幣更加尖銳刺耳一些,地攤假幣的聲音更加尖銳刺耳。
4:工具鑑別法:
在某寶網上有賣一種銀元鑑定器的東西,當銀元鑑定器碰上真銀元會有吸附的能力,將地攤假貨平放,然後用銀元鑑定器向上吸,會將地攤假貨吸翻面,鑑定器只能鑑別銀元是否含銀,如果是真銀假幣的話銀元鑑定器也是無法識別,這種銀元鑑定器有很大的BUG,有的民國銀元由於造幣廠偷工減料,含銀量沒有達標,所以銀元鑑定器就會鑑定成假幣,但是這枚被鑑定成假幣的銀元又是民國時期的銀元,所以這類銀元鑑定器對於新手起到了輔助的作用,對於銀元鑑定老手沒有什麼作用,另外鷹洋或者龍洋由於含量問題,鑑定器也很難使其翻面。
袁世凱像共和紀念銀幣(真品)
5:文字圖像鑑別法:
再專業一點就是看銀元的字體和頭像了,中華民國几几年造這幾個字如果是老幣就會比較娟秀而且文字比較立體,雕刻的字體比較犀利,而真銀假幣上的文字就會比較浮腫,而且並不立體,地攤貨就更沒的看了,我們再看袁世凱的肩章是否清晰,袁世凱的衣領線條是否流暢,眼睛是否有神,這幾點都是堅定真假銀元的重要技巧。這裡說明一下,有個別的特殊情況,民國時期的銀元衝壓力度沒有那麼強,所以字體也沒有太立體,但是還是沒有假銀幣那種臃腫感。
袁世凱戎裝像獎章一枚(真品)
6:邊齒鑑別法:
我們再看邊齒,看邊齒是最重要的銀元鑑別方法,老銀元的邊齒比較深,比較自然,假銀元稍淺,邊齒一般的數量是178個齒,內齒是100個,銀元中邊齒鑑定也是最難的,需要一定的經驗。
很多人收藏銀元都是看到了它的升值價值,實際上不僅僅如此,收藏銀元還有著很大的文化價值。我國最早的時候是在清末時期開始鑄造銀元,是我國近代中一種主要的貨幣形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在不同時期中所出現的銀元所代表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可以說從一枚小小的銀元上往往是可以看出當時那個時期中國各個方面的一些情況,是當時文化、政治、經濟的縮影,只要你肯研究的話,在銀幣身上能夠學習到很多的知識,而正是它所具有的這些文化價值使得有很多的人都十分熱衷於收藏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