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的藍色乙圖關注我們喲!
編者按:今天開始,乙圖進入春運拍攝模式,陸續刊發系列春運圖片,如果也你在回家路上,歡迎拍攝春運回家路上的故事發給我們!當然我們也歡迎別樣 的春節故事(年夜飯,特色民俗等)。我們的郵箱是:xawbsyb@163.com
《回家回家》之二
春節越來越近,回家的心情越來越迫切,2017年春運高峰也將隨之來臨。中國鐵路在經歷了七次大規模提速之後,高鐵、動車快速鐵路客運網線已經初步形成,儘管2017年春運,高鐵運營裡程突破2萬公裡,但曾經擔綱春運主力的普通列車地位依然沒有能夠撼動。圖為1月13日合肥車輛段普通列車和合肥動車所高鐵列車。
面對29億人次的春運大潮,高鐵究竟能夠緩解多少運力?為啥農民工更願意坐普通列車?春運中的普快和高鐵,差的僅僅是速度嗎?圖為擁擠的K8564次列車和空曠的G584高鐵。
K8564是浙江寧波開往安徽亳州的普通空調列車。從寧波至合肥600多公裡行程,耗時10小時12分,但票價只有86元。G584高鐵為武漢開往寧波。從合肥到寧波耗時3小時38分,票價卻有249元。幾乎相當於普通列車的3倍,對春運回家的民工來說,高鐵除了不順路外,最重要的是貴。
有數據顯示,2008年春運尚無高鐵,我國鐵路總運能為1.96億人次;到2014年春運,全國高鐵基本成網,高鐵發送旅客總人數佔旅客發送總量的33%;而在2017年春運,「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基本成型,高鐵運營裡程突破2萬公裡。圖為寧波站蜂擁的民工前往K8564次列車。與K8654次蜂擁的民工相比,G584高鐵旅客拉著行李箱候車,相當輕鬆。
普通列車的乘務員以男性居多,春運期間除了少數列車員是被從高校拉來的實習生外,更多的是中年人,有的甚至接近退休年齡。而高鐵乘務員都是招聘的年輕人,並且以年輕貌美的女孩居多。
對於吃的,普通列車有專門的餐車,花生米、小菜都很便宜,盒飯現炒現賣最貴也只有20元。而高鐵列車的這盒快餐是45元,再加一份5元湯,加起來就是50元。今年元月1日起,高鐵傳說中的15元快餐也不再有保證了。
至於吃盒飯的環境,普通列車人太多,能有一個角落站著吃飯就算不錯了。而高鐵列車,你可以安靜地在餐車裡坐下來,慢慢品嘗。
普通列車上的小推車穿越車廂,必須一路叫喊,「讓一讓」,送來的食物比高鐵上要便宜很多。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綠色普通列車成為中國旅客列車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從1997年4月1日,鐵路第一次大提速到2007年4月18日,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之前,綠皮車一直擔當著中國鐵路客運的重任,特別是春運。圖為便宜而擁擠的普通列車和顯得有些空曠的高鐵列車,差距很大。
然而,伴隨著2007年4月18日中國第一列動車的開行以及2008年8月1日京津時速350公裡的高速列車的開行,中國鐵路格局正以飛一般的速度改變。高速鐵路在改變中國的交通,一年一度,20多億人次大遷徙的春運也因此在逐步改變。就在綠皮車宣稱退出江湖的時候,原來桔紅色的空調列車被全部被刷成綠色,仿佛一夜之間,綠皮車又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
普通列車春運超員成為正常現象,問題是超多少。據悉,高鐵開行這麼多年,因為售票的限制以及票價等原因,即使在春運國慶這樣的尖峰時間裡,客流相對比較穩定,通常客運部門是通過增加班次來疏散客流,而不是單車增加乘客數量。至於乘客,大多是上班族或者探親的人,儘管學生和民工也有,但很多也是因為普通列車被取消,或者買不到票,不得不「被高鐵」。圖為普通列車和高鐵列車車廂連接處。
普通列車的乘務員工作環境明顯要比高鐵乘務員工作環境差很多,而最重要的是,普通列車因為人多,列車員每次開門或者清理垃圾都得擠來擠去,一趟下來都是疲憊不堪。
高鐵列車上的孩子,可以在通道裡跑來跑去,但普通列車裡的孩子,只能鑽在大人懷裡,才會有安全感。
同樣是上網刷手機,普通列車的年輕人窩在車廂連接處,坐在地上。而高鐵上的年輕人將刷手機當成了休閒。
普通列車運行時間長,並且很多都是在夜間。因此,睡覺成為普通列車上最受罪的事情,通常乘客只能各想各的辦法。而高鐵因為運行時間短,各自在位子上靠著眯一眯就行。
不可否認,高鐵動車的運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春運部分壓力,讓春運期間的普通列車超員人數有所緩和,但依然居高不下。農民工扎堆普通列車,首要原因是,很多農民工輸出地沒有直達動車和高鐵,比如安徽阜陽和亳州。
此外高票價也制約了農民工乘坐高鐵的熱情。原來綠皮車每公裡票價在6分錢左右,空調車每公裡不到0.14元,而高鐵每公裡達到4毛多。春運大軍中,大部分是低收入的進城務工人員,因此在目前鐵路的運力還不能滿足大眾需求的時期,對大量低收入進城務工人員來說,普通列車仍是他們出行的首選。圖為普通列車和高鐵上睡覺的年輕人。
「打工掙的都是血汗錢,能省就省一點,儘管路上很辛苦,權當在打工。」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掙的都是辛苦錢,普通列車可以讓他們花最少的錢和親人團聚,回家一次不容易,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更多春運故事,請關注「乙圖」微信公眾號(yi_photos)
攝影師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