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第七屆虎門國際電商節上舉行直播大賽,千餘家服裝商家將通過網絡直播,集中推廣虎門服裝。隨後,12月17日舉辦的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首次與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電商平臺進行合作,更是為東莞服裝產業拓寬市場,幫助企業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第七屆虎門國際電商節在虎門會展中心開幕。圖為跨境紅人直播現場
不難發現,服裝產業已成為東莞虎門經濟支柱,而服裝電商也逐步發展起來。據統計,2019年虎門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及個體戶超過1萬家,其中經營服裝服飾的達90%,通過第三方平臺實現網上銷售額約478億元,年快遞業務量約3.8億,約佔東莞市快遞業務量的四分之一。
然而,服裝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後,也潛伏著產能過剩和創新不足等問題,未來產業發展何去何從?本期將邀請廣州市社科院黨組副書記、經濟學研究員朱名宏,東莞理工學院經管學院國商系副主任張林雲,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共同建言東莞虎門服裝產業發展。
發展基礎
良好營商環境
記者:虎門服裝行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由自發成市到順勢建廠、再因勢利導,逐步形成產業集群。行業發展至今,正面臨著密集生產、科技含量低、人才缺乏等瓶頸問題。虎門為何能形成產業集群,相比其他地方而言,具有哪些優勢?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如何發揚長處、補齊短板?
朱名宏:東莞虎門服裝產業鏈齊全,款式多種多樣,能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東莞服裝產業在全球而言,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除了產業鏈齊全的優勢外,由於產業發展經歷長時間的沉澱,當地政府在管理上也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根據產業發展情況,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支持產業發展,這點很多地方不一定能做到。
但當前服裝行業面臨一個創新的短板問題。不少企業逐漸做出自身品牌,如何持久地打響品牌,創新是關鍵。創新不是抽象的,是有抓手的,這裡就包括品牌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款式創新、服務創新等多個維度,通過不斷豐富技術手段,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張林云:東莞虎門服裝行業發展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主要得益於如下幾個優勢。首先是區位優勢,虎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利,自20世紀90年代順應世界產業轉移熱潮,承接了香港和深圳大量服裝企業,吸收了大量的設備和管理經驗。其次是營商環境優越,虎門相對於其他內陸地區,沒有太多歷史產業包袱,為廣大服裝企業營造便利的經商氛圍和環境。再者,虎門服裝產業集群配套十分齊全、商業關係網絡也十分深厚,其他地區短時間內難以模仿。
張林雲
但是伴隨著疫情的發展,虎門鎮一些服裝企業也面臨訂單減少的情況,不少服裝企業紛紛轉產,投入到口罩、防護服等相關防疫物資的生產,有的企業還跨界進入醫療器械生產領域,通過多種方式穩生產、穩定單。疫情是一場危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但危中也可尋找到新機會,客觀上也為善於求變的優秀服裝企業大力發展新型抗菌、抑菌、衛健等新型服裝產業提供了契機。
宋清輝:東莞虎門鎮之所以能夠形成產業集群,一是虎門鎮多措並舉,著力提升服裝產業營商環境,吸引一大批有實力的服裝企業在虎門紛紛建設企業總部,為打造萬億服裝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虎門鎮藉助高校、設計師協會等優勢資源,進一步提升服裝行業的研發和設計水平,極大地促進服裝產品質量全面提升;三是虎門鎮委鎮政府勾畫出清晰的發展藍圖,明確發展戰略,有力地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各項工作任務。在發展過程中,虎門服裝行業還應該加快補齊服裝研發、設計、先進位造與營銷等高端環節,力爭早日打造出虎門世界級時尚產業集群。
兩手抓
「大眾路線」和「高端路線」
記者:此前,虎門服裝以大眾化的時尚女裝和休閒服飾切入市場,以中低檔的價格打開市場。針對虎門服裝產業未來發展,有人認為應當繼續立足大眾路線,也有人認為應當走個性化高端定製路線。對此,您持怎樣的觀點和態度,原因是什麼?
朱名茂:無論是走「大眾路線」,還是走「高端路線」,服裝產業體量大,市場足夠廣闊,我認為兩者並不矛盾與衝突,可以理解為是相輔相成的。對於虎門服裝行業發展而言,高端私人定製路線更適合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大企業去走,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與優質的產品,不斷打響品牌;而大眾化路線市場需求大,相對比較適合中小型企業發展。
這些都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市場發展過程中都會進行調節。特別是當前正著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產業企業更要加大開發市場力度,國內國際市場兩手抓,不斷做大市場。
張林云:面對國內外時尚產業的激烈競爭,虎門服裝產業首先要有戰略的思考,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需要居安思危,從戰略上思考行業和企業的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問題。虎門服裝企業往往戰術上短平快,忽視對戰略的深謀遠慮。不同規模的服裝企業,戰略出發點也很不同。大型服裝企業往往走多品牌,中高檔全方向;中小型服裝企業往往走代工路線,缺乏有價值的品牌,缺乏核心競爭力。
因此,無論是大眾路線,還是走個性化高端定製路線,都需要服裝企業從自身戰略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出自己的戰略決策,切忌盲目跟隨潮流。服裝行業和其他行業的不同之一就是往往需要企業自己通過自己的產品去創造潮流、去引領潮流。
宋清輝:針對虎門服裝產業未來發展,我認為兩手抓、兩手硬,既要繼續立足大眾路線,也要走個性化高端定製路線。對於前者繼續立足大眾路線,是因為這一部分市場空間十分龐大,有利於培養忠誠的消費群體,待到他們購買力增強以後,自然可以過渡到「高端路線」。對於後者走個性化高端定製路線,則是大勢所趨,當消費者接觸到的層面越多,或者是收入越拉越高,則必然會服裝商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獨特性、個性化等這些具有較高的辨識度的服裝產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追求個性化、高端化消費群體的旺盛需求。
規範管理
正確引導
記者:今年疫情倒逼服裝企業線上發力,不少服裝企業也藉此實現「逆襲」。然而網絡直播低門檻的特點,也使得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服裝行業也潛伏著惡性競價、產能過剩、質量不一等問題。對此,政府這雙「無形的手」應當如何發揮作用,正確引導行業良性發展?
朱名宏:政府這雙「無形的手」,一方面要規範管理,避免惡性競爭,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引導、做好服務。在規範管理上,政府需要加強監督,可以介入直播渠道等平臺,把控好市場準入,確保產品質量,杜絕以次充好的情況,損害消費者利益。要加強片區規劃和行業規劃,主持主導相關研究院,幫助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將新產品、新技術運用到實際生產中,不斷推介優質產品,讓產業發展走得更遠。在引導服務上,政府線上可以組織更多特色秀場和線上對接會等,線下還可以組織建設專業的服裝展示廳、直播基地、孵化基地等,招納更多專業人才,助推產業規範化的運營。
張林云:虎門服裝行業未來良性的發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疫情期間,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直播、網紅等電商領域新模式、新業態也滲入服裝領域並得到快速推廣,虎門服裝電商的發展可進一步依靠政府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行業協會、地方高等院校、科技企業等機構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電商相關技術的應用, 推動網絡社區營銷、社區團購、網絡社群營銷、大數據營銷、定製化營銷、O2O 電子商務體驗式營銷等新型營銷模式的推進。
此外,虎門也應繼續發揮好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虎門國際電商節兩大服裝電商平臺載體輻射作用,進一步擴展豐富各類平臺的內容,包括 B2B、B2C、C2C 等多種服裝電商模式,在「請進來」的同時積極「走出去」,提升虎門服裝的國內外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服裝設計、推廣人才紮根虎門。
宋清輝: 面對當前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政府這雙無形的手,應當正確引導行業良性發展,並依法進行監管。特別是一些服裝企業重金聘請的外部網紅、明星等群體通過直播帶貨售賣企業的服裝產品,同時又收取服裝企業的廣告費等報酬,完全具備了「廣告代言人」的法律特徵,政府相關部門可依據《廣告法》對該行為進行整治。與此同時,相關電商平臺也有義務對「網紅直播帶貨」行為進行管理監督。
不管是網紅「帶貨」也好,明星「帶貨」也罷,最重要的是貨真價實,未來規範和依法強化監管「直播帶貨」是必然趨勢。政府應該儘快完善法律與相關制度,使直播帶貨有標準可依,有規範可循,且虎門鎮相關服裝企業應多下些功夫深入研究,不應盲目追逐。
文字:張帥
攝影:鄭志波 受訪者供圖
編輯:鍾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