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
2015050502
剛剛講到這個石膏的藥性。遇到這個肌肉裡面的熱,或者是陽明燥金之氣相關的部位,肺啊、大腸啊、胃,它會把這個熱清出來。因為一般後代的本草的藥理學都會以為石膏的清熱好像是瀉藥一樣從肚子裡拉出去。當然用了白虎湯,有些人會被那個湯寒到,所以會持續地腹瀉。
但是,其實石膏退燒的那個感覺,真的其實是發汗藥,就是它其實是辛味藥,一發,那燒就退下來。就是,即使在陽明腑也是用發汗方在退這個燒的,到了腸道裡面才會用那個瀉藥把大便打出來退那個燒。那白虎湯是這樣子使用哦,
那白虎加人參湯呢,就是,如果白虎湯證有特別的心煩、特別的口渴,就加人參,幫他補一點水份。那我們現在開黨參就可以哦。那張仲景的那個白虎湯的結構,我們今天的人開呢,石膏要多,至少150克起跳。但是呢,知母就今天的人不必那麼多。或者是還有一味藥比知母要溫和的,涼潤的藥,叫玄參,知母換成玄參也可以。
那這個病不是說張仲景的書有錯,而是張仲景時代的人,我們看張仲景的陽明篇,就會發現那個時代的人,是陽明病特別肥大的。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可能是一種比較陰虛,但比較強悍的人類。所以就非常容易變成陽明燥熱的現象。那我們現在的人呢,是陽虛的比較多,所以形成這個體質的時候,基本上那個主證框哦,雖然在那裡,可是體質上是東缺一點西缺一點,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可以依照現在的狀況做一點微微的調節。
那至於這個又煩、又渴,以渴為主,又口渴又發熱的這個白虎加人參湯呢,在經方的世界裡面,又是治什麼的特效藥?就治中暑的特效藥。就是如果你中暑了,你需要把你身體裡面的熱推出去啊,可是又需要補一點氣、補一點水,那白虎加人參湯是剛剛好。
那白虎湯結構,還有另外一個湯,我們就順便把它教掉了哦。是叫做竹葉石膏湯,12之43條。
這個竹葉加石膏湯,它是這樣子,他說,當一個人感冒好了之後呢,人好虛好虛,然後動不動就會覺得有熱氣往上衝,可能是咳嗽,並且伴隨著嘔吐。那這種虛又有熱、又咳嗽、又伴隨著嘔吐的體質。
當然在傷寒論講的是這個人是在大病之後,他的那個故事情節背後的病機是這樣子,就是這個人很虛,可是這個人身體又塞滿了還沒有清完的熱氣。當然,你說竹葉加石膏湯可不可以當做是中暑的方呢?又虛又有熱,這樣是可以的。
但是,我先說一下不太嚴重的中暑哦,就是中暑的人常常會犯噁心,同學有沒有這樣的印象?那犯噁心的這種中暑,如果那個熱能夠清掉,把那個氣補回來的話,就會舒服很多。
如果不用到白虎加人參湯這種經方的話,後代方,比如說有一個六一散的方。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就是水的數字嘛。那這個六一散,是兩味藥,一比六的兩味藥是甘草和滑石。那滑石這味藥也是清氣,清人的熱的,跟生石膏的意思是很像的。
就是臺灣有很多涼茶店這味湯,就知道一下而已,你要用哪一種都可以。拿六一散的科學中藥治中暑,或者是用白虎加人參湯治中暑,效果都可以。所以這裡不用太計較哪一種比較強。
那至於這個竹葉石膏湯,它在這個地方呢,竹葉是清上焦熱的。然後呢,麥門冬是潤肺潤胃的哦,而且麥門冬放很多,又有半夏,又有人參,其他和白虎湯結構很像,但是沒有那個寒到肚子的知母。
那這個方的話,有的時候會用到的情況是,比如說,這個病人呢,他經過化療之後,一直氣虛發熱、一直氣虛發熱,那氣虛發熱的主方是補中益氣湯。可是那種虛而發熱的人,有的時候那個熱太多,補中益氣湯是純粹的補藥,它只能夠說氣虛到代償的發熱,用補中益氣湯,
但是那個人真的好有燥熱的感覺在那邊燒著燒著,那,我會建議補中益氣湯結構裡面,還可以再加竹葉石膏湯,讓它二合一。這樣子的話,經過某些治療方法之後的那種燥熱難當,人又很虛弱的那種摧殘可以降到很低。所以這個竹葉石膏湯也學一下,
你就想,那個人主觀感覺是熱的,客觀感覺也是發燒,然後他又很虛的時候,那竹葉石膏湯是一個很好用的,微微調節用的。不過這就有一種中藥當西藥醫的。其實真正虛到發燒的人,我們學到後面要看他是不是少陰,是不是厥陰,那後面再把它補齊就好了。所以這個是以生石膏為主的方劑,我們暫時就是岔這個題,這就是常用的方子。
那再看看那個大青龍湯哦,回到剛剛的,這個大青龍湯哦,它的條文裡面有多講一些東西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大青龍湯,你看他一出手,他的這個麻黃就是六兩哦,六兩麻黃很不得了哦,是張仲景的方裡面麻黃最多的幾個方之一了。
可是,同學,請問,他用了六兩麻黃,像麻黃湯的麻黃只用三兩,對不對?那他用了六兩麻黃,他的發汗力會比麻黃湯強到一倍嗎?答案是:不會。他的發汗力跟麻黃湯比是差不多的,這是因為在古文的世界裡面,生石膏的藥性跟麻黃的藥性有互相結抗的效果的。
所以,一旦有了這麼多的生石膏,它的生石膏是如雞子黃大,其實不是如雞子黃,我們,其實這可能是桂林本寫雞子黃,如果照宋本的話,我們就是如雞子大。就是像雞蛋大。所以,如果我今天用手感來說的話,大概是今天的三兩左右,是七八十公克的樣子。三兩左右。
那這個今天的三兩左右的雞蛋哦,是雞蛋大的生石膏,剛好要以把六兩麻黃的藥力,打消成只有三兩麻黃的發汗力。所以它的發汗力的兇猛度,並不會比麻黃湯更多。
丁助教,請問一下,麻杏甘石湯在第幾條?7之32的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等會也是會教到的哦。
像這個麻杏甘石湯是,這個肺啊,又幹又熱的燥咳,常用的方,或者是發喘,常用的湯。那這個麻黃四兩,石膏半斤。半斤就是漢朝時候的八兩。那麻杏甘石湯的發汗力,就是石膏跟麻黃剛好打平。於是,它這個湯下去會是一滴汗也不必發。所以大家都可以看得到那個比例了,對不對?就石膏的重量,剛好是麻黃的兩倍的時候,我剛剛說,大青龍湯的麻黃的三兩,是現在課題的三兩哦,不是漢朝的三兩,現在劑量的三兩。
就石膏跟麻黃互相調節的部分,同學們要知道一下。又或者說,這個等一下後面的課會教到一個葛根湯。葛根湯裡面,有麻黃,像麻黃湯一樣多,可是它又有葛根,在漢朝的醫書裡面,葛根四兩。那四兩葛根就剛好把那個三兩麻黃的發汗力打了對摺,所以,有了葛根四兩的時候,麻黃的發汗力會削弱一半。
所以葛根,白白的、粉粉的東西,帶陽明燥金之氣,也是會跟麻黃的發汗力互相中和的,所以葛根湯的發汗力也是,雖然它有三兩麻黃,但是它只有麻黃湯一半的發汗力。
那至於像是有一個治風溼常常用的方,在溼病篇,我們就不翻了,我提到就好了,叫做麻黃加術湯。加白朮或者蒼朮都可以。就是麻黃湯這麼猛烈的發汗的效力,如果你加了術的話,就會把它的發汗效力悶在皮膚裡面,然後只發小汗,或者不發汗,這是治風溼。
那治風溼的這個麻黃湯加術的這個加法,大陸那邊有做過臨床上面實驗哦。就是,如果術,白朮這味藥,或者蒼朮,用到麻黃一樣多的時候,它的發汗力就是麻黃湯的一半。用到兩倍多的時候,就完全沒有發汗力了。然後用到三到四倍的時候呢,那個風溼是從尿出來,就是尿解,而不是汗解。所以這些都是某幾味藥跟某幾味藥會有互相結抗的效應。所以在經方裡面,這個計算是非常清楚的。
那回到大青龍湯的條文,它這個條文哦,後面也有講有的沒有的,說什麼如果你不小心吃到大青龍湯,全身跳動抽搐什麼的,這是這樣子,就是,大青龍湯的禁忌,一定是體質上不可以有少陰調子。就是如果他體質上有一點少陰病的調子的話,他吃大青龍湯,那個量的麻黃,對他來講就太傷了。
所以,你這個7之8條後面,他說這個人呢,脈浮緩,桂枝湯證,身體也不疼,只是重。但是呢,乍有輕時,就是說,雖然他是桂枝湯的那個風傷衛哦。可是那個風邪也未免是太兇狠了。等於這個7之8條的大青龍湯證其實是這樣子,它其實是一個桂枝湯證,可是這個桂枝湯證的那個風邪,是正常桂枝湯證那個風邪的十幾倍之多,所以那個人被那個風邪壓到不能動了,身重乍有輕時。
那這個時候呢,你要喝20碗桂枝湯,不如喝大青龍湯算了,你知道這種感覺,有種自暴自棄的開法。就會覺得桂枝湯要喝20碗,那算了,用大青龍湯打用力一點就算了,這種感覺。所以桂枝湯證太重的等級,有的時候也會用大青龍湯來收功哦。
但是呢,他就強調說,無少陰證者,就是脈一定要浮的,如果這個脈已經沉下去了,就少陰病了,就千萬不能用大青龍湯。而我們現在的,臺灣的人體質哦,其實大部分的人平常不怎麼病的時候也都是少陰型的體質,就是比較陽虛的。所以呢,我們得到大青龍湯證的時候哦,還是,要用大青龍湯,但是呢,用完之後,幾乎就要吃一個禮拜的真武湯來補強那個被大青龍湯傷到的部分。
所以,一旦要煮大青龍湯,就順便把真武湯也買了算了,因為用完之後就會虛一段時候,就一直要吃真武湯。就像我的身體一有大青龍湯證,我吃了大青龍湯之後,接下來尿尿的時候就會覺得,怎麼尿的時候哦,不張開眼睛看,都不知道自己尿完沒有。就覺得那個地方木木的、鈍鈍的。
然後呢,尿出來的尿呢,有一點白茫茫的,就不是透明的。那尿起來,陰部覺得悶悶鈍鈍的,然後尿的顏色有一點白茫茫,那這就是真武湯證。就是腎臟機能已經有點弱掉了。那這也是我們今天吃這個湯的常態。
那我說這個湯呢,比如說你換算過來煎一碗的量好了,煎一碗的量,麻黃呢,它的六兩,我們就算成今天的六錢好了。那這個時候呢,生石膏還是要放到二兩半到三兩比較安全。我的話,是大概六錢麻黃,我還是要放差不多二兩的生石膏,比較安全。
就是現在煎一碗的湯的話,那喝的時候,也不要喝太快,就是輕輕喝個小半碗,感覺一下,沒有發汗再喝個小半碗。那這個湯呢,這個石膏雖然遮斷了六兩麻黃一半的發汗力,但是這個湯下去是這樣子,麻黃髮麻黃的汗,石膏發石膏的汗。就是麻黃的汗是清鑽到人血分的寒邪的。那石膏發的是肌腠裡面的,陽明燥金之氣的熱邪。
所以,雖然它都是發一點汗,但是發的是兩重汗。就是又發掉他裡面悶住的,悶燒的熱,又發燒進來的寒邪。所以是兩重發汗法。
那這個大青龍湯證,是最常遇到的情況是什麼呢?就是每次我們衛生暑在恐嚇人民的時候,就差不多是大青龍湯證來的時候。就是什麼什麼新英文字母的新感冒的那個時候,就是惡性流感,最容易中標就是大青龍湯證。就是悶燒型,但是又怕冷的症狀。
那最經典的大青龍湯證就是非典,SARS這個東西。什麼叫做非典型肺炎,就是,正常肺炎應該是肺在發炎,可是病毒感染的疾病,造成這個人變成人體悶燒鍋,然後把肺燒到纖維化了,但是其實他的肺沒有發炎,叫做非典型肺炎。
那這個東西,人體悶燒鍋的現象,說來啊,諷刺的是,人啊,要得到麻黃湯證或者大青龍湯證,也要人夠強,因為不夠強的人,汗孔根本關不起來,就不能形成主證,就直接經由桂枝加附子湯證直接掉到少陰病去了。
所以呢,那個非典流行的時候,不是有一句江湖俗話說,越強壯的人越容易出事。因為他有足夠的體力被這個病毒煽動得把他變成悶燒鍋。你蓋不緊鍋蓋,又燒不動,就不會變成悶燒鍋啊。所以,用你自己的能力去殺死你自己,這是這個病毒的特色。
但是之後的這幾年之中,每次有惡性流感來的時候,中標的人,常常會遇到大青龍湯證,而那個時候科學中藥的大青龍湯吃個一勺半左右,很少,一公克半,效果都是非常明顯,如同仙丹一般。
所以,這個是這一類惡性流感,劍尖對劍尖,非常正的治法。當年SARS流行的時候哦,大陸就有很多中醫院那個老中醫哦都出一堆方,就什麼加很多板藍根、大青葉那種,吃兩個禮拜、三個禮拜都不會怎麼好的。
其實呢,這就代表,會這樣子搞就代表正常用大青龍的中醫在那個時候很少,又或者是是,大青龍湯的過去開藥的故事常常是一碗就見好,二碗就喪命,這是,就是這個湯劑有東西要打的時候就像仙丹一樣,就是再加一碗就死了。因為那麼多的麻黃就虛脫虛死了,所以,就是,如果我是臺灣的健保中醫哦,我也不敢開大青龍湯。
因為一包包一個禮拜的份量。然後呢,現在病人都很茫,跟他說吃第一包有效,不要吃第二包哦,病人真的會那麼乖嗎?不會。現在是吃好了之後還捨不得丟,然後留下來,下次家裡不管誰生病都給他吃。這個方子特有效,兒子你也來一包。就變成殺人如麻的狀況。所以這個是我們的醫療體制變成說大青龍湯看起來很不好用,所以要用一些奇奇怪怪的方。
那些奇奇怪怪的方,在開那種哦,第一個是很涼的藥、很寒的藥,第二個是,那個藥物是西醫研究說這些藥物成份有抗病毒的成份。所以根本就搞不清楚是什麼病毒,他們只管抗病毒就對了。但是,這是一個以一個經方派的原理原則來看的話,是一個非常可悲的現象。
就是,明明就是一個完整的大青龍湯證,或者前一點,後一點,也可能是麻黃湯證,或者是後面要教的麻杏甘石湯證。但是基本是,雖不中必不遠也,而且一開就非常有效。所以,同學對這個方就學著,每次有惡性流感來的時候,大青龍湯就先留在身邊吧,去隔壁那個藥局先抓個三克五克先放在身邊防身。也是可以啦。
因為這一類惡性流感的,一直到前幾年都還是一中標就是大青龍湯證的情況是非常的多。這個方一定要學會哦,一包有效,就不要喝第二包,拜託拜託哦。但是呢,你面對那種惡性流感的時候,這個湯的性價比是極高的湯。
(同學:依波拉是大青龍湯嗎?)
不是,依波拉的主證不是怕冷和三幹三煩。不過,還沒流行過來嘛。我們不要變流行好不好?依波拉出血病的主證,比較像後面的那個百合狐或陰陽疫的那個升麻鱉甲湯證,就是那個湯證啊,是身體裡面會全身發痛起紅斑的。
而這個升麻鱉甲湯證曾經在中國紅過一段時間,是清朝末年我們廣東的嶺南四大金剛裡面的三大金剛,因為第一大金剛,陳大劑陳伯壇去打麻將,沒有參加防疫。這個陳伯壇是麻將狂,每賭必輸,但是每輸還賭。所以診金都要收很貴的,不然不夠他開銷。
那剩下的三小金剛啦,就是遇到那個鼠疫流行中國的時候,發現它的症狀很像是升麻鱉甲湯證,然後就用升麻鱉甲湯救助了很多鼠疫的患者。不過等到鼠疫不流行之後,比較像升麻鱉甲湯那個身上起斑點啊,然後全身很痛的症狀的人呢,就剩下所謂的紅斑狼瘡會劇烈發病的患者。那那個也是用升麻鱉甲湯。
就是那種血液裡面有一點好像被他自己的裡面的血毒哦,燒成果凍一樣的血液的時候,升麻鱉甲湯還是有用的。不過這也是不常用的方哦,儘量不要遇到就算了。
那麼,講完了大青龍湯,我們就要做一個感冒變成咳嗽的對照的兩個方。一個是小青龍湯,一個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這個都是很可以常用的。那小青龍湯在第幾條啊?丁助教。下一條哦。好,小青龍湯也是有很多加減法的,但是,小青龍湯的主證是非常好抓的。
就是,你感冒之後,一般來講,太陽病感冒在桂枝湯、麻黃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葛根湯,還有葛根湯的症狀的時候,脈都是偏浮的。可是,這個人哦,感冒如果沒有好的話,轉到小青龍湯的時候,他的脈哦,會變成弦脈。所以小青龍湯,我不太好意思說一定能把得到太陽病的浮脈,它有脈會縮小,縮成弦脈。弦脈是痰飲的脈,那主要是他肺裡面有痰飲,
那小青龍湯的故事情節是這樣子,就是這個人剛感冒的時候,本來是麻黃湯證,麻黃湯證的寒氣進來,可是呢平常就是一個,有一點像是少陰真武湯證的體質,或者有一點像是太陽一般雜病的那個苓桂術甘湯證的體質,就是這個人平常就是痰比較多的,水比較多的,他的肺本來就是太溼的。那寒氣進來呢,同氣相求,是氣血讓他選,他會找血。那個肉跟腎跟骨頭讓他選,他會找腎跟骨頭,因為腎跟骨頭屬水。
那如果這個人肺裡面,他已經是水毒型體質,肺裡面已經微微地有積水了。那這個麻黃湯證的寒邪進來以後,他那些寒邪就會好高興地發現說,哎呀這個地方有好多水啊,我們住得很開心啊,大家都來玩啊,所以這個肺就變成寒邪的水上樂園了。
然後這些病毒呢,都來這邊寒痰度假的時候呢,然後呢,這個人原來沒有來肺裡度假的時候哦,他的肺裡面有水,頂多是喘一喘,沒什麼明顯的感覺,可是一旦這個病毒來了之後,這個人的肺啊,就癢到不行,就狂咳嗽。然後那個狂咳嗽的那個咳法就是那種淅瀝呼嚕的,吐出來那種綿綿的、白白的稀痰。就是咳嗽的咳嗽,就是這個定義。
所以,小青龍湯在治病的時候是這樣子,這個人啊,還在發燒還在怕冷有一點咳的時候,小青龍湯不好用,還在發燒怕冷的時候,麻黃湯證好用。但是這個人呢,發燒怕冷的感覺,就是怕冷的感覺幾乎退完了,然後咳嗽的感覺到達最高峰的時候,小青龍湯好用得不得了。
因為這個時候代表他那個邪氣都到肺裡面了,那就可以一網打盡了,如果還有浮遊在外面的,是呈現麻黃湯證的,那你光打這個肺也打不乾淨,你懂這個意思嗎?要剛好都到位,一次打就好打。所以呢,小青龍湯首先就是要狂咳得不得了的時候好用。
那他的這個方劑結構是這樣子,雖然他一出手用麻黃三兩,但是他在後面的加減法哦,人只要稍微有一點虛啊,就比如說噎到啦,就氣有點卡卡的,就不要用麻黃了。因為太虛了。所以,小青龍你不用麻黃,是不是還有效?其實通常都還有效果,所以他不是一個麻黃劑,他也不是一個發汗藥。
然後呢,他裡面也沒有那個生薑跟紅棗。所以,雖然他是在打感冒,沒有生薑跟紅棗,你就會知道這個湯不走苓桂,也就是沒有桂枝湯要做的事。所以小青龍湯並沒有要蓋東西發汗這件事。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都有,但是小青龍湯沒有。
對了,各位同學,還有一個小招數啦,如果你要開大青龍湯,害怕那個人會虛掉的話,你直接裡面先加附子就好了,泡附子先加好,可以這樣開的,這樣比較安全。不要到時開完人很虛,當然,加了附子,麻黃的發汗力又會打對摺,所以你就可能要多喝兩口才有發汗的能力。
那這個,小青龍湯,主要的是心下有水氣,悶在這個地方,一直咳嗽一直咳嗽,那他後面說,他口渴或拉肚子或尿不出來或者肚子脹或者喘氣,就可以照底下那樣子加加減減。那就像那些都是常規範圍,同學自己看就好了,就是口渴的話,不要用半夏,用瓜蔞根,比較不會渴。
那這個小青龍湯他在做什麼事呢?我覺得,小青龍湯是一個在中醫近兩百年的方劑史上偏差值非常高的方。就是啊,小青龍湯,他有那個麻黃,但他不是發汗藥。就是他的麻黃把那個邪氣一推的時候,他需要讓他不是發汗藥的重要藥物是半夏,就是有半夏,他這個半夏放多少啊?半碗還是一碗?半碗。
那洗的話,張仲景時代是用生半夏,那生半夏是一個很兇殘的藥,就是沾到舌頭哦,那個舌頭的痛哦,好像針在扎一樣,就是生半夏過了喉嚨的話,基本上那個人幾天都不能講話。就是有那麼厲害的東西。那所以呢,生半夏舔一下就很兇狠,有同學舔過對不對?很痛哦?因為他太兇了,你要用洗,就是用熱開水涮他一涮,最外面的滑滑的液體最厲害。
但是其實我們今天用生半夏入藥的,也不用那麼嚇到。因為這個湯裡面如果有生薑或者乾薑,煮過以後都會沒事。就是半夏只要跟姜類的東西煮過,基本上都沒事。所以小青龍湯裡面就有乾薑了。(同學:………)那他那個小青龍湯是用生半夏的煎劑嗎?那可能是說,因為小青龍湯放的是乾薑,不是生薑,可能解毒力還不是很好。像小柴胡湯是放生薑的,那就算放了半夏也不會刮到傷喉嚨,但是用乾薑就可能還是不夠。所以那個半夏可能還是需要用熱水先涮過再入藥。
那小青龍湯的妙處,就在於,如果你是照張仲景說的,用生半夏的話,我覺得半夏這個藥,說是通陰陽。當然通陰陽-可以說是自律神經-那半夏有那個支氣管炎鎮咳的效果,或者去痰的效果。
但是呢,用在小青龍湯裡面的時候,那個半夏的效果是在於,如果你的肺裡面有一兜水,如果這一兜水裡面有病邪。那在這個肺裡面的一兜水,你用發汗藥,比如說用麻黃來發它,有沒有辦法發?沒辦法。
因為它已經在肺的組織外面了,雖然它一兜水在那,但是對於肺來說,是在組織外,這個東西,所以你用了麻黃,發了汗,這個地方出了汗又有屁用,那個邪氣在這裡啊,所以半夏在這裡最要緊的藥性是,把這兜水,這兜水如果碰到了生半夏,就會怎樣?從前有那種搞笑的科幻漫畫哦,說什麼消失的魔球。
就是丟一個球,然後打到牆壁,然後不見了,然後在牆壁的另外一面出現了,這個搞笑的科幻漫畫,因為這個魔球是要去打一個什麼停止爆炸的開關,就永遠打到開關的時候就消失了,就是搞笑的科幻漫畫。
那這個,但是呢,生半夏的妙處,這邊這一兜水哦,碰到半夏的藥性,就會從肺裡面消失,然後出現在膀胱。所以,張仲景的方劑裡面,凡是有強調口渴的方劑,都會要求不要用半夏。因為這個人還會渴,就代表他還要把水拿回來用,可是遇到半夏,這個水就直接丟掉了。就是身體這裡那裡的多餘的死水,遇到半夏都會消失了,出現在膀胱。
那這樣子的話,小青龍湯他很美好的地方就是,一滴汗都不必發,但是有這個半夏就可以把這個邪氣和死水變到膀胱去尿掉而解。所以,請說。(同學……)多一點點,不會很明顯??不會覺得多,但基本上不是汗解,而是尿解的方,我只是想說這一點。所以,不出汗是正常。請說。(同學……)那是制過的,法半夏是依法炮製的半夏。
要用生半夏,如果用法半夏的話,要多用到三倍。就是炮製過的半夏,現在藥局都是賣炮製過的半夏,用炮製過的半夏,至少要加到三倍,至少。所以,我就說,如果要學經方,這個生半夏,乾脆在家裡面屯一點藥算了。就是小柴胡湯、小青龍湯都要用生半夏。瑩瑩說涮之前先錘碎,碎破了再涮熱水。(同學:……)
這裡那裡的都可以,就是有所謂的痰飲類的,就是痰飲類有用藥的向度,比較開始變死水了,但是還沒有很粘的,是用半夏。而且半夏是比較偏熱的藥,所以那個水是偏冷的比較好。那如果熱而幹的痰的話,用瓜蔞根來滑它比較有效。
然後呢,那個痰哦,如果開始會這樣子,如果會牽絲的時候,最有效的藥是生石膏。所以呢,在後面的痰飲篇有一方叫做木防己湯。這個湯呢的主證,我教一下,因為這個湯很多人會用到,胸口發悶,臉色發黑,就這樣。胸口發悶,臉色發黑,這個常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人會有的樣子。
那木防己湯的加減法,原來是要放什麼?生石膏如雞蛋大,12顆。大青龍湯才一顆,可是木防己湯要放12顆。所以,一般的後代的醫家,看到都嚇死了。木防己湯沒有一點熱症,為什麼石膏要放大青龍湯的12倍,這是什麼意思?是錯簡是不是?應該改成綠豆大12顆,是不是?
但是不是的,要那麼多,那麼兇殘的生石膏的量哦,才能去化,我們稱之為會牽絲(拉絲)的痰,在人體的叫做心血管油垢硬化。但是,生石膏說不定還不夠力,如果那個拉絲的痰哦,拉到你那個絲有一點硬的,那個最好用的藥是什麼?叫做芒硝。
那我們之前經常講到那個,什麼什麼龍骨牡蠣湯的那個牡蠣,牡蠣是那個痰往果凍狀發展的時候要用牡蠣。所以呢,各種的肝腫大、脾腫大,那個內臟腫大的痰,算是果凍狀,那個算是牡蠣在做,牡蠣殼。
這個芒硝跟生石膏都是經方用來治療血液裡面有油垢粘住血管的,因為油垢粘住血管,現代中醫都喜歡用活血化瘀的藥,但是古方派的認識學,油粘到血管裡面,那個叫痰不叫血。
所以,根本上,看待事情的基本上的立場就不一樣。所以呢,如果完全按照古方比例開的小青龍湯,吃下去以後,他的藥物結構,這個細辛乾薑五味子是張仲景治咳嗽鐵三角。那其他都算感冒藥哦。
那細辛乾薑五味子,乾薑把這邊烤暖一點,把多的水蒸發掉,讓肺暖一點。細辛把水中的寒氣摳掉。水中有寒用細辛,不管哪裡的水。然後呢,五味子呢,能夠收住肺氣,收住腎氣,讓這個人的氣不要上脫。不要脫氣,不要上衝咳嗽。這是張仲景治水咳,治咳最常用的結構。
以後的小柴胡加減法,或者是真武湯加減法帶到咳嗽的都會這樣用。只是小柴胡湯因為這個人已經偏熱,他的乾薑就不放,就只放細辛附子。但是呢,我們近代的小青龍湯,這200年的小青龍湯,因為最近的200年我們中國人都制半夏製得很透,所以變成半夏的力道削弱得太多了。
所以呢,變成說最近這些年的中醫就會說,用那個一半的小青龍湯照著比例抓的,吃了之後就不是尿解,而是發汗,就是它變成麻黃湯那個路數去。那發汗就咳嗽也不好,人也大虛掉。而這樣的小青龍湯,也剛好是它本身結構上還有鎮定氣管跟過敏的效果。
現在有很多中醫師哦,遇到小孩子過敏叫他長期吃小青龍湯的科學中藥,一吃吃一年兩年,那個小孩子眼框都黑掉了。就是不要這樣子用,就是麻黃不可以這樣用的。就是小孩被中醫師這樣開,比吸強力膠還要糟糕,很沒有意思搞法。
然後呢,又變成最近這幾十年來,就小青龍湯非常被汙名化,就是這個半夏泡製的問題。乃至於說吃小青龍湯,咳嗽還沒好,那個人已經虛到不能吃小青龍湯了。那因此呢,近代好多中醫都在講小青龍湯要怎麼收功。
當然,我先說一個方,就是張仲景自己的小青龍湯收功法叫做苓桂味甘湯。在金匱藥略裡邊有。我們這本沒有。就是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那苓桂結構能夠幫助人的泌尿系統的腎,就是膀胱啦,繼續把水抽掉。然後呢,五味子可以收住那個咳嗽,然後甘草本來就是要加的。那苓桂味甘結構去抽掉那個痰水。
就是小青龍湯吃到一個點,剩下來的微咳就不要再用了或者要再用也要去掉麻黃了。那這個人的體質還比較偏冷的話,是苓姜五味細辛半夏杏仁結構,這都是小青龍湯的重要的收功方法。但是之所以會那麼強調小青龍湯的收功法,就是因為最近幾十年小青龍湯都打不準而讓人虛掉。
如果你半夏就照他的劑量比例用生半夏的話。一下子就打好,也不會打虛。問題是這些年半夏的炮製實在是有點太過份了。從前我當年剛剛開始學中醫的時候,有過一次跟同學去參觀臺灣某個科學中藥的製藥廠。那那個製藥廠呢,他有一個用水泥做的巨大的溝槽哦。從教室的這到頭到那一頭那麼長,然後這一頭就一直放水這樣子流流流流掉,就是常流水在衝著,然後呢溝槽裡就放滿了半夏。
然後那個藥廠就非常自豪地說,你看我們的半夏製得有多好,這個常流水衝刷半夏,我們衝足了一個月,我們再拿來做科學中藥。天啊,你茶葉泡茶都是泡到第幾泡就完全沒味道了,你這個半夏衝水衝足一個月,你乾脆直接科學中藥半夏賣澱粉就好了。(同學:哪一家?)盛昌。就是沒有用,炮製那麼用力幹什麼?就是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炮製。
所以現在看小青龍湯,你買哪一家的科學中藥幾乎都是歪掉的,你的那個半夏還要再加進去。所以呢,注意到這一點,而對小青龍湯做調節的醫家,清朝神醫葉天士,跟那個明國初年的某個經方派醫生,叫做范文虎的,他們都對小青龍湯做過調節。
比如說,葉天士好像麻黃會減量,並且先加好一點附子。那近代的范文虎,那范文虎的開法就是,開小青龍湯,一開就半夏三錢,然後其他的藥都是一錢一錢一錢。或者五分五分五分。就是一定讓半夏獨大,來讓小青龍湯的主軸架構是對的,但是那個時代的半夏可能是炮半夏哦。
那范文虎這個開法哦,我不知道為什麼江西的龍帥江老師,他也是跟我說,他的爸爸,因為龍老師的爸爸可能是醫術好到已經有神通力的。龍老師說他的爸爸曾經誇獎過一次這個范文虎,說這個范文虎這個醫生哦,也是道門中人。應該不是凡人的那種,當然我不知道他們之間的來龍去脈是怎樣,就是近代用小青龍湯,就是范文虎半夏獨大,其他都少少少少少,這樣開的。
那我覺得這樣子開真的是好很多,所以同學如果你要開小青龍湯,記得,半夏獨大。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你就會把小青龍湯開成麻黃湯,人家吃了這個藥會發汗。發汗就效果都不怎麼好。那如果,請說。(同學:……)要獨加半夏,吃兩克小青龍湯,你就要再加一克半夏單位藥的科中。
那至於說,如果這樣子一個小青龍湯證,還有一點點發炎的症狀,需要退一點點那個火的,那也可以。小青龍湯就可以外掛生石膏,叫小青龍加石膏湯。比如你科學中藥裡面,你吃兩克小青龍湯,你要再加半夏一克單位藥的科中去彌補他的半夏不足,並且如果咳出來的稀痰是帶黃的,你還可再加0.5克的生石膏的科學中藥。這樣子吃起來就還舒服的哦,所以這個是小青龍湯系統的藥物的開法。
那個半夏的用量可以說是相當的事關重大,所以要請同學注意一下。那當然半夏在我們的方劑裡面也是非常常用的止嘔吐的藥物,因為它的強烈的在消化軸裡面平定自律神經的這個效果,的確是止嘔很好用的藥。
但是呢,有一味藥止嘔的效果比半夏還要好,在張仲景的書裡面叫做灶心土。一般中藥行叫做伏龍肝。這個藥是超級止嘔藥,也是超級止血藥。只是這裡不得不說,你到生元買好了,迪化街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渣渣。
就是,中國人認為凡是燒焦的東西都會止血。那草類會燒到在灶裡面已經結成石頭狀的,是非常好的止血藥哦。像高雄有一個中醫師,他是這樣子,治崩漏,人很虛的,一直在滲血的症狀,一般說是收,把那個氣啊收脾歸心的那個歸脾湯,其實不是那麼強而有力的方。可是他就是在歸脾湯裡面加一公克的灶心土磨粉,那那個收住血的效果就好很多。我們休息十分鐘。
往期目錄
第19節 中風麻黃湯青龍湯
第18節 桂枝類方 麻黃湯
第17節桂枝湯
第16節桂枝湯
第15節 桂枝湯
第14節 桂枝類方
第13節 桂枝類方
第12節 絞痛 月經痛 厥陰方 補方
第11節 假性近視 手腳麻 自閉症 多動症
第10節 三陰方
第9節 太陰少陰厥陰方
第8節 陽明少陽方
第7節 JT 影子脈 太陽病方
方劑十日衝刺班-把脈
方劑十日衝刺班-五行符碼
JT 中醫哲學
中醫兩張圖 開方
眩暈 膽結石
JT方劑臨床能力十日衝刺班
五苓散補充及推擴用法
五苓散條文講解_慢慢教筆記
柴胡桂枝湯_慢慢教筆記
痔瘡的治法
心靜自然涼
生氣後馬上挽回損失的妙招
用民間偏方滾雞蛋法:祛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