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疑小柴胡湯證與小青龍湯證

2021-02-22 悟心堂

小柴胡湯證與小青龍湯證,於文字基礎上的閱讀時很難想到,自己臨床後,面臨著這兩個像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方證,既然屢屢覺得難以快速、準確的甄別。

 

一個是少陽證,一個是外寒內飲,臨床卻常常有相似之處。

 

小柴胡湯證系列,度過了外感病的惡寒階段。

臨床特點可表現為:發熱或不發熱,咳,嘔或者咳甚則嘔,納可或納差,精神體力正常的大柴胡湯證,或者疲憊的小柴胡湯證(但需與陷入陰證的情況鑑別),大便或乾結,或腹瀉,或正常,小便黃。

 

小青龍湯證,臨床特點,可以有惡寒,但是有惡寒的初起階段往往有葛根湯,葛根加石膏湯,麻杏石甘湯等更好的選擇。

而過了這個時期,表現為咳,咯痰清稀或粘(清稀痰用原方,痰粘可以加石膏),就開始與小柴胡湯證表現相似。

痰飲證的孩子也會有咳甚則嘔,而少陽病的孩子也會,大便也可以幹或稀,小便可白可黃(寒痰熱化在臨床並不少見)。

 


這是我在臨床常常需要思考的疑惑,那麼自己怎麼判斷呢?

 

一是看舌,舌質淡潤,苔水滑,傾向於選擇小青龍湯,

小便黃(著重),舌不水滑,選擇小柴胡湯系列。

 

但是事實是不是就是這樣非此即彼呢?

不是的,常常出現誤差。

 

二是在用其中一個方劑後,發現症狀沒有改善,甚至加重。

考慮小柴胡湯系列清熱藥激動裡飲?或者熱化誤用小青龍湯這樣的熱藥?

以用藥做排除診斷。

 

這個問題,在我在寫這些的時候,仍然沒有得到自己滿意的答案。

但是,對於臨床的大夫來說,看病的時候總是要解決病人當前的問題吧,所以用了這樣的折中法。

應巧梅的邀請,拋磚引玉,我淺薄的臨床經驗支持不起寫什麼定論的東西,因為我看病時保證不了百分百好的病或病種。

    所以,有什麼就寫什麼,希望有知道者以解答,有同樣疑惑者,明白。

臨床很多問題,在無法解答又需要解決時,可「無中生有」的選其折中法來試探性治療。

只要經過自己嚴格辨證,問心無愧。

 

但是不能以此懈怠,該有的疑慮,捫心自問:

合適嗎?

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相關焦點

  • 少陽感冒|小柴胡湯證辨證及舌象解析
    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針對少陽感冒的小柴胡湯。        少陽感冒或者叫傷寒少陽證的主要症狀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脈弦細。總結來說,「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是少陽四症,或者叫柴胡四症,是少陽證或者小柴胡湯證的四個主要症候,「口苦,咽幹,目眩」甚至「兩耳無所聞,目赤」是少陽證五官的症候,具體辨證時可以綜合考慮。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這句是傷寒論原文第265條,提這句就是想說少陽證的脈象是「弦細」,就是又弦又細。
  • 《傷寒懸解》小柴胡湯辨證與經證的柴胡桂枝湯,虛證的小建中湯
    1 接上條提綱,傷寒四五日,頸項強,脅下滿,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2 外感而少陽經氣不舒,賊克陽明胃腑,胃腑不容,故必作嘔吐。經氣內鬱,相火上逆,則見發熱。少陽之經,往來寒熱,此但云發熱而不言惡寒,是半表之陽盛,而將傳陽明者,是宜小柴胡湯,瀉其表熱也。(嘔而亡津胃燥,故將傳陽明也)3 六經之病,俱可見發熱之證。
  • 胡希恕論吳茱萸湯證
    假如我們在臨床上只嘔,它不是柴胡證,只是嘔,小半夏湯證,內裡有停飲,可以用小半夏,就是半夏生薑。那麼嘔而頭痛,這類是吳茱萸證。嘔而發熱,是少陽病,少陽病是少陽熱病,那是小柴胡湯證,這個地方非搞清楚不可。」 ---------嘔而發熱小柴胡,只有嘔吐小半夏湯,帶小便不利或者心悸加茯苓。
  • 小柴胡湯臨床續集-龍博探寶
    今天想把上次的小柴胡湯,在喜馬拉雅講的東西,有2個東西給大家稍微再詳細介紹一下(具體內容參考:小柴胡湯臨床經驗)。 裡面講了2個:一個肋下疼痛,一個咳嗽,但是沒有講怎麼辯證,加減。今天在群裡講一講。他口乾舌燥就用小柴胡加石膏,少加一點,一般人加18克~30克之間。加一點石膏……再把胸脅腹滿的一些相關疾病加減也講一下? 和胸肋有關的少陽證還有一些有咽喉痛的,加桔梗跟牛蒡子,如果會打嗝,有噫氣,加代赭石,如果便溏,大便比較虛,就在胸脅苦滿裡(在小柴胡湯裡)加白朮,茯苓健脾胃。 另外有關的:現在人有很多人有痤瘡,年紀大的人現在好多啊!
  • 小柴胡湯的加減變化
    故少陽之症,有兼太陽者,有兼陽明者,內中見少陽一症,即可用小柴胡湯,必能兩顧得效。仲景所以獨重此方也。就是說但凡太陽病,乃至轉少陽、甚至初入少陰,都可以用小柴胡湯的加減變化來對應。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此必先見少陽之症,故用柴胡湯,服後而渴,則轉屬陽明矣。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此是太陽所同。脅下滿,此則少陽所獨。手足溫而渴者,前條之渴者屬陽明,此因脅下滿,則雖似陽明,不作陽明治矣。小柴胡湯主之。
  • 千古名方小柴胡湯
    第96條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 ​​​379,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與才叔死磕《傷寒論》第379講379,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 小柴胡湯,有很多加減法,效果不同!
    按:小柴胡湯出自於《傷寒論》,是治療少陽病的總方,起到和解少陽的作用,是「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凡是表裡寒熱虛實氣血各種病症,出現少陽樞機不利的證候,都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應用。因此,小柴胡湯主要能夠應用於少陽病所產生的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口苦、咽幹、頭暈目眩等症狀,只要是病位在中焦肝膽脾胃,幾乎都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 小柴胡湯,我們應該怎麼用呢?
    ● 少陽病本證就是小柴胡湯,是界於太陽病與陽明病之間的階段,已經錯過了通過「汗發」從上而解的時機,又沒有進展到可以通過「下法」從便而解的程度。此時唯有「和解」,也就是我們小柴胡湯的「和解少陽」了。是不是對於小柴胡湯已經有了新一層的認識呢:小柴胡湯的致病原因是寒邪侵襲,病位在少陽,用「和解少陽」的辦法治療。接下來我們逐層突破,來說說什麼是寒邪侵襲?少陽病是什麼?首先,什麼是寒邪?
  • 論張仲景和解四方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半夏瀉心湯、四逆散
    尤在涇《傷寒貫珠集》認為:「少陽之病,但見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之證,便當以小柴胡和解表裡為主,所謂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也。」《醫宗金鑑》引鄭重光云:「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言,往來寒熱是柴胡證,此外兼見胸脅滿硬,心煩喜嘔,乃諸證中凡有一證者,即是半表半裡,故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 小柴胡湯的是與非
    1: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2: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 張仲景的四個和解方劑: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半夏瀉心湯、四逆散
    小柴胡湯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之主方。少陽為三陽出入表裡之樞紐,邪犯少陽,邪正相爭,經氣不利,鬱而化火,膽熱犯胃,故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苔白,脈弦等症狀。《傷寒論》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 《傷寒論》讀書筆記110--大柴胡湯證,如果錯誤的瀉下.需要用柴胡加芒硝湯.
    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仲景先師告訴我們先給他吃小柴胡湯來解決胸脅滿而嘔少陽之邪然後再給他吃小柴胡湯加芒硝,來治胃燥臨床上一般給患者開三幅小柴胡湯,外加一點芒硝患者先煮兩副藥到第三副藥的時候,加上芒硝就可以了芒硝可以吃一次,最多可以吃兩次小柴胡湯方柴胡30克 黃芩15克 生薑
  • 小柴胡湯的神奇功效
    經辨證屬於少陽症的半表半裡症的蟲疳積症,經在場專家會診斷,用小柴胡湯加烏梅50克、川楝子9克、使君子9克,三劑後,吐了很大小不等多蟲子,最小的和寸白蟲一樣大小,最大的有5公分大,約上百條,當時病人吐的蟲子經省市各大醫院化驗,報告中也沒得出什麼結論,但病人共吃小柴胡湯40餘付,蟲疳積症痊癒。
  • 小青龍湯如此加減,療效更好
    渴,在小青龍湯證中經常可以見到,多為口渴不甚,不喜多飲,服小青龍湯後口渴自解。這種情況筆者通常不去半夏,也不加天花粉。如口渴較甚,也許不是小青龍湯證,而是小青龍加石膏湯證,筆者也不去半夏,不加天花粉。微利,在小青龍湯證中很少見。如有,用小青龍湯溫化寒飲,寒飲去則利可自止,似不必專治利。
  •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神奇效用知幾何?
    導讀源自《傷寒雜病論》的小柴胡湯,中醫十大名方之一,具有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的功效。流傳至今,小柴胡湯依舊備受寵愛。但小柴胡湯的蘊含的真諦,很多人卻未真正全部領悟,當小編看完本文,猶如醍醐灌頂,原來小柴胡湯是那麼奇妙,此前太多不知道,一起來見證下吧!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 梅國強: 柴胡陷胸湯臨證運用
    作者用其方宗俞氏法,即小柴胡湯中去參、棗、草、姜;小陷胸湯中枳實常用,而桔梗一般不用,以此為規矩,臨證加減以為方圓。總的來說本方適應痰熱內結,病在心胸者。加減柴胡陷胸湯臨證思辨錄《傷寒論》有小柴胡湯和小陷胸湯,而柴胡陷胸湯(以下簡稱「柴陷湯」)出於何時、何書,未曾詳考,見明·童養學篡輯陶節庵《傷寒六書篡要辨疑·卷之一》在探討大、小柴胡湯證時云:「若按之心胸雖滿悶不痛,尚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氣填乎胸中,小柴胡加枳橘以治其悶,如未效,本方對小陷胸一服如神。」此即柴陷湯意。
  • 五十年臨床經驗總結:小柴胡湯靈活應用20法
    小柴胡湯應用二十法作者/毛德西小柴胡湯是《傷寒論》中較為常用的經方之一。常用於消化與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婦、兒、五官等科病證。由於小柴胡湯獨有「和解」的功能,故歷代醫家對其頗多重視。有的經方醫家所用處方竟有二分之一是小柴胡湯類方。結合自己五十年之臨床體驗,我總結出小柴胡湯應用指徵為:時發寒熱,胸脅痞滿,納呆嘔逆,月經失調,病發無序,苔白脈弦。
  • 論仲景和解四方 ——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半夏瀉心湯、四逆散
    《醫宗金鑑》引鄭重光云:「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言,往來寒熱是柴胡證,此外兼見胸脅滿硬,心煩喜嘔,乃諸證中凡有一證者,即是半表半裡,故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因柴胡湯為樞機之劑,風寒不全在表、未全入裡者,皆可用,故證不必悉具而方有加減法也。」說明臨床一定要抓住小柴胡湯的主證,一見主證,便可應用本方。
  •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