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懸解》小柴胡湯辨證與經證的柴胡桂枝湯,虛證的小建中湯

2021-02-07 黃元御醫學研究

少陽六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1 接上條提綱,傷寒四五日,頸項強,脅下滿,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2 外感而少陽經氣不舒,賊克陽明胃腑,胃腑不容,故必作嘔吐。經氣內鬱,相火上逆,則見發熱。少陽之經,往來寒熱,此但云發熱而不言惡寒,是半表之陽盛,而將傳陽明者,是宜小柴胡湯,瀉其表熱也。(嘔而亡津胃燥,故將傳陽明也)

3 六經之病,俱可見發熱之證。在經不同,則發熱病理不同。因為不知道病理,故發熱是中醫西醫最常見最頭疼的證,各種熱,復起熱,入門六經之後,在研究發熱,就能有點門路。本條發熱,不是加桂枝解表,與嘔並見,而是欲傳陽明之義。

少陽七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1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者,此為表寒束迫而不解也,即是外證未解之義;微嘔者,少陽賊克陽明,胃氣上逆也,心下支節者,少陽不降,經氣結滯也,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雙解太少之經邪也。柴胡解少陽之經邪,桂枝解太陽之經邪,和解表裡。

2 小柴胡湯後加減,言有外熱者,加桂枝解表,本條言發熱,故加桂枝解表。傷寒而不用麻黃者,以其微惡寒也,熱多寒少,故用桂枝。

3 凡心下支結,脅下痞滿者,皆為少陽經證也,少陽之經脈循脅肋也,少陽鬱則經脈痞結堅硬,重點是從太陽外感之來路,是少陽經病。如不是太陽外感之來路,即使胸脅痞硬,也不為柴胡湯證,也不為少陽經病。因來路不同,如太陽誤治壞病,大陷胸湯,水結心下枳術湯,太陽壞病的瀉心湯,旋覆花湯,裡虛內傷,下侵上陽之位,心下硬滿證等,皆不是少陽經柴胡證,一定當知區別。

少陽八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腹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1 太陽病,十日以外,浮細而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腹痛者,與小柴胡湯;

太陽病,十日以外,脈但浮無細者,也無嗜臥胸滿腹痛證,此未入少陽,猶是太陽,宜與麻黃湯解表也。

2 浮為表脈而外證已解,此浮為風,細為少陽,浮細者,是表裡不和,細為少陽之脈,土困而嗜臥,膽木經氣上逆則胸滿,肝木鬱陷下賊則腹痛,此偏裡虛而陽鬱,少陽不和,與小柴胡湯,以和陰陽。脈但浮,無少陽證者,仍在太陽。麻黃湯發汗解表。

按;少陽陽弱,故見脈細。

3 本條可以和陽明十二對比一下,外感內熱,脈實者,大承氣湯,脈浮虛者,桂枝湯。

 

附;李高君醫案,少陽不利

宮某,女,32歲,2019年5月7日,節氣,立夏。初診,立夏前後,頭暈乏力嗜臥,每年如此,連續5年,影響生活工作。中午甚,飯後甚,血壓80-50,患者面咣白,語言低微,右脅下滿,心煩不嘔,口不幹,頸椎活動不利,自述有筋短感,經前腰腹痛,舌苔白,脈浮弦細。六經辯證,少陽本病

柴胡8克,黃芩6克,瓜蔞20克,人參5克,生薑9克,牡蠣8克,芍藥15克,甘草8克,4劑水煎,早中分服。二診時諸症見輕,已上班工作,後來告知,痛經自愈。

論;本條主症,即是脈浮細,嗜臥,脅滿腹痛,心煩不嘔。少陽外感,脈浮細之嗜臥,注意區別少陰本病,髒寒沉細之欲寐。

  此病連續5年如此,或就是陰陽不和。少陽火逆,筋脈燥結,故頸椎不利。

 

少陽九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1 少陽陽弱,陽之初始,故其脈細;少陽之經,在二陽三陰之間,虛入太陰,盛入陽明;陽脈澀者,經氣結滯而梗澀,是不及細也;少陽經病,本氣之虛,胃逆不降也,故見陽脈澀,脾氣不升,肝木鬱陷,故見陰脈弦者,木克其土,必見腹痛,故「法當」腹急痛,是一定之理。先用小建中湯,疏木建中,補虛緩急,先解痛急;若不愈者,與小柴胡湯,補半裡之虛寒,發半表之經熱,和解表裡。

2 少陽經病,本氣裡虛,故不見脈細,而見陽澀而陰弦,即使腹痛之急,故先解痛急,後解邪高;少陽三,邪高痛下;邪高者,即外寒少陽之脈細也,痛下者,即血弱氣盡之本虛,肝脾之弦也。脈細與弦者,細者不緊,緊者為弦,弦者,緊細如琴弦也。細為少陽之陽弱,弦為乙木之虛陷。少陽外感之脈細,橫塞胸脅,對比學習脈證,虛勞木陷之脈弦,橫塞少腹。

外感裡虛,故見陽脈澀,裡虛木陷,故陰脈弦,若不裡虛,則是陽脈之浮細,而無陰脈之緊弦。寸為陽,尺為陰,甲乙同氣,少陽外感,則見陽脈細,本氣裡虛,則陰脈弦;甲木以降為順,乙木以升為暢,甲木順降則脈浮,甲木不降則陽脈澀,裡虛木陷,則陰脈弦。此為甲木不降,經氣痞結而梗澀也。也就是血弱氣盡,相火上逆之浮澀,血弱氣盡而裡虛,風木鬱陷之陰弦也。陽脈浮澀者,結滯梗澀,上逆不降,將沉而未沉;陰脈緊弦者,虛陷下賊,升而不能,將升而未升。陽澀者外感,陰弦者本氣(虛)。

論脈;脈細,脈弦,脈緊者,此三脈比較接近,但也有別,稍微疏理一下,細而不緊;細而緊者,此為脈弦;粗而緊者,此為脈緊。細為少陽外感,弦為木鬱下陷,緊為內外之寒。細為內傷者,陰陽俱虛。少陰沉細,沉為水寒,細為陰陽俱虛。內傷脈緊、沉弦者,水寒木陷。

  陰脈弦,法當腹痛者,此是一定之理。弦與緊俱是寒盛之義,但此脈象有別,弦而木賊則腹痛,不代表脈緊必有腹痛,此點當知。臨證見脈緊與弦細,注意區分。脈緊有腹痛也有不痛,脈弦多腹痛也偶有不痛,神醫把脈,都喜歡賣弄,別故作神秘,一定要低調,容易演砸。

購書加好友,進群加好友

點擊看,感謝分享,讀黃元御,學古中醫

自學中醫,只讀黃師,不走彎路,快速入門

自學仲景,只讀黃師,四聖一脈,醫家準繩


相關焦點

  • 《傷寒懸解》小柴胡湯——虛證之象
    少陽三血弱氣盡,腠裡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小柴胡湯,人參、甘草、大棗,補半裡之虛,升乙木之陷,外發二陽之經寒,柴胡黃芩,清外感之經熱,瀉胃逆之相火,生薑,半夏,降胃逆而止嘔吐也。  少陽經病,不可發汗,不可燒針,不可吐下,以防亡陰壞入陽明,或亡陽壞入太陰。解於本經,是為和解,故用小柴胡湯。故少陽經病,禁下,禁吐,禁汗,禁燒針。2 重點;邪氣入內者,正氣病而成邪,是即邪氣之內傳,非必風寒之裡入也。
  • 少陽感冒|小柴胡湯證辨證及舌象解析
    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針對少陽感冒的小柴胡湯。        少陽感冒或者叫傷寒少陽證的主要症狀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脈弦細。總結來說,「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是少陽四症,或者叫柴胡四症,是少陽證或者小柴胡湯證的四個主要症候,「口苦,咽幹,目眩」甚至「兩耳無所聞,目赤」是少陽證五官的症候,具體辨證時可以綜合考慮。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這句是傷寒論原文第265條,提這句就是想說少陽證的脈象是「弦細」,就是又弦又細。
  •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你好,歡迎回來,一起死磕《傷寒論》。上一次,我們複習到《傷寒論》第一百四十五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這一條進一步完善熱入血室證的臨床表現(白天人好好的,晚上就精神失常,好像見到了鬼一樣),並提出熱入血室證的治療禁忌:無犯胃氣及上二焦。
  • 治病密碼破解:柴胡桂枝幹薑湯!
    尤其胡老提出的很多獨到的見解,初聞或疑惑不解,然胡老之言非偶然幸中所得,而是言之鑿鑿、擲地有聲!比如柴胡桂枝幹薑湯,按胡老的理解,若能用好,可稱得上神方!今且聽胡老學生單志華如何破解此方治病的密碼!當年聆聽吾師胡希恕老先生授課,講到此條時,胡老指出:「五六日正是邪氣由表傳入半表半裡之時,已經發汗又用瀉藥,故胸脅滿微結。微結者,是裡已有所結,但不甚,仍以少陽證為顯。
  • 小柴胡湯,我們應該怎麼用呢?
    是不是對於小柴胡湯已經有了新一層的認識呢:小柴胡湯的致病原因是寒邪侵襲,病位在少陽,用「和解少陽」的辦法治療。接下來我們逐層突破,來說說什麼是寒邪侵襲?少陽病是什麼?首先,什麼是寒邪?就是說,明確身體有受寒的經歷,出現了上述「少陽鬱熱」的其中某一個或多個症狀時,就可以選擇小柴胡湯,不必要出現所有症狀。是不是覺得小柴胡湯距離我們又近了一步呢?那接下來我就來聊聊究竟小柴胡湯是如何達到「和解少陽」的目的。
  • 小柴胡湯,有很多加減法,效果不同!
    按:小柴胡湯出自於《傷寒論》,是治療少陽病的總方,起到和解少陽的作用,是「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凡是表裡寒熱虛實氣血各種病症,出現少陽樞機不利的證候,都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應用。因此,小柴胡湯主要能夠應用於少陽病所產生的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口苦、咽幹、頭暈目眩等症狀,只要是病位在中焦肝膽脾胃,幾乎都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 小柴胡湯的加減變化
    當地縣醫院有一個中醫頗有名氣,每方必用柴胡,人稱「柴胡醫生」。其實,這個方的「按「解釋的很清楚:少陽之外為太陽,裡為陽明,而少陽居其間。故少陽之症,有兼太陽者,有兼陽明者,內中見少陽一症,即可用小柴胡湯,必能兩顧得效。仲景所以獨重此方也。
  • 臺灣「經方奇人」張步桃講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 【出處】 《傷寒論•陽明病篇》第205條: 「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營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傷寒論•少陽病篇》第225條: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而不名桂枝柴胡湯者,以太陽外證雖未去,而病機已見於少陽裡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陽為主,而散太陽為兼也。」
  • 「經方奇人」張步桃講柴胡桂枝湯
    且看老蘆發來他的「同修傷寒論第三十四天」: 臺灣經方奇人張步桃老師的《張步桃講柴胡桂枝湯》,和昨天梅國強老師的文章不同,讀起來又是另一番風味。張老已於2012年7月4日過世,不由得頗感悲傷。我和愛人都看過張老的書——《張步桃治大病》和《張步桃開藥方》,對張老很佩服,張老不愧為傷寒大家。如今讀張老的文章,緬懷之情油然而生。讓我們一起為張老祈禱,一路走好。
  • 千古名方小柴胡湯
    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柴胡有空心柴胡,黃芩有空心黃芩,從取象比類的角度看,體表與臟腑之間的少陽三焦也是空腔,所以用柴、芩以清三焦相火。傷寒中,只要有胸脅痞滿的,都用柴胡劑,如104條,「胸脅滿而嘔」,柴胡加芒硝湯,107條,「胸滿煩驚」,柴胡加龍骨牡蠣湯,147條,「胸脅滿微結」,柴胡桂枝幹薑湯。
  • 小柴胡湯的神奇功效
    經辨證屬於少陽症的半表半裡症的蟲疳積症,經在場專家會診斷,用小柴胡湯加烏梅50克、川楝子9克、使君子9克,三劑後,吐了很大小不等多蟲子,最小的和寸白蟲一樣大小,最大的有5公分大,約上百條,當時病人吐的蟲子經省市各大醫院化驗,報告中也沒得出什麼結論,但病人共吃小柴胡湯40餘付,蟲疳積症痊癒。
  • 淺疑小柴胡湯證與小青龍湯證
    小柴胡湯證與小青龍湯證,於文字基礎上的閱讀時很難想到,自己臨床後,面臨著這兩個像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方證
  • 王四進經方講座-96-柴胡桂枝湯,葛根湯,薏苡附子散
    蔡老說自己一生有三個保健方,他經常吃的第一個就是柴胡桂枝湯,就是小柴胡湯和桂枝湯的合方。蔡老師知道現代人得病的原因,他自己身體保養比較好,不會有少陰證。人受風寒是不可避免的,張仲景在六經的每一經裡都用到了桂枝,風氣可以走到六經的每一經。外證用之祛風寒,內證用之和陰陽、調營衛。桂枝湯裡面的桂枝和白芍配合起來可以增加腸胃的力量,增加腸胃裡血液的運化,是非常好的補脾胃、強壯胃氣的方子。
  • 論仲景和解四方 ——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半夏瀉心湯、四逆散
    《醫宗金鑑》引鄭重光云:「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者,言,往來寒熱是柴胡證,此外兼見胸脅滿硬,心煩喜嘔,乃諸證中凡有一證者,即是半表半裡,故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因柴胡湯為樞機之劑,風寒不全在表、未全入裡者,皆可用,故證不必悉具而方有加減法也。」說明臨床一定要抓住小柴胡湯的主證,一見主證,便可應用本方。
  • 中醫十大名方之小柴胡湯:神奇效用知幾何?
    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表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有頭汗出,故知非少陰證,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本條所言者,乃病在三焦,津液不通,故外則病似少陰證,即手足厥冷、脈微細,內則病似陽明證,即大便硬、心下滿。以其有頭汗出,故知其病非少陰證,以其脈微細,故知其非陽明證,是以當投以小柴胡湯,通其津液而愈。
  • 五十年臨床經驗總結:小柴胡湯靈活應用20法
    小柴胡湯應用二十法作者/毛德西小柴胡湯是《傷寒論》中較為常用的經方之一。常用於消化與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婦、兒、五官等科病證。原方主治陽明經瘧疾,後世醫家用於普通感冒之小便不利、寒熱往來等症。用於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之水腫,亦有良好效果。如果加入玉米須、白茅根,效果更好。四消飲為民間驗方,由神曲10克、山楂10克、麥芽15克、雞內金15克組成,加入小柴胡湯中,增強了消食化痰的作用。是治療小兒傷風感冒夾食夾痰證之良方。中嶽名醫耿彝齋先生生前曾指出,小兒痰飲多由傷食而致,消食是治療小兒咳痰之大法。
  •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你好,歡迎回來,一起死磕《傷寒論》。上一次,我們複習到《傷寒論》第一百四十六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這一條臨床實用性很強,太陽少陽合病,治療太陽少陽同治,方子選擇柴胡桂枝湯。
  • 小柴胡湯的是與非
    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把小柴胡湯拿出來講一講,這樣才能糾正大家對小柴胡湯的誤解,也能避免因誤解從而錯誤地使用小柴胡湯,最後造成對身體的傷害。小柴胡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其組成有: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大棗,生薑。那它是用來治療什麼的呢?原書中關於小柴胡湯主治的病症主要寫了三點。
  • 梅國強: 柴胡陷胸湯臨證運用
    作者用其方宗俞氏法,即小柴胡湯中去參、棗、草、姜;小陷胸湯中枳實常用,而桔梗一般不用,以此為規矩,臨證加減以為方圓。總的來說本方適應痰熱內結,病在心胸者。加減柴胡陷胸湯臨證思辨錄《傷寒論》有小柴胡湯和小陷胸湯,而柴胡陷胸湯(以下簡稱「柴陷湯」)出於何時、何書,未曾詳考,見明·童養學篡輯陶節庵《傷寒六書篡要辨疑·卷之一》在探討大、小柴胡湯證時云:「若按之心胸雖滿悶不痛,尚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氣填乎胸中,小柴胡加枳橘以治其悶,如未效,本方對小陷胸一服如神。」此即柴陷湯意。
  • 傷寒論:六經辨證綱要,經典總結
    治則方藥1.太陽經證治法(1) 中風:為太陽表虛證,是衛強營弱,營衛不和,治療中風只需調和營衛,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湯。(2) 傷寒:為太陽表實證,腠理緻密不得汗出,非開表發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