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留下的「小青龍湯」,用處大著呢~

2021-12-22 雲南中醫

麻黃6克、 生白芍9克、 細辛3克、炙甘草6克、 桂枝9克、 半夏9克、五味子6克、 乾薑6克。

適應病症:外感風寒,內停水飲。症狀有怕冷,發熱,不渴,沒有汗,有浮腫。身體有疼痛和沉重感,胸口有痞悶感,乾嘔,咳喘。

對咳喘、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小兒百日咳以及後遺症、肺炎、流感、浮腫、關節炎等皆有效果。

如果嘴裡發渴,拿掉半夏,加天花粉10克。

如果有腹瀉,拿掉麻黃,加芫花6克。

如果有噎嗝,拿掉麻黃,加制附子9克;嚴重的加丁香5克、柿蒂9克、旋覆花10克。


建議:熬製時將附子先入鍋熬五十分鐘,然後放入其他中藥繼續熬。

特別注意:由於方中含有附子,儘量不要自己熬,本方僅供學習和參考,入藥熬製請到藥店諮詢當地的中藥店坐堂醫生!

如果排尿不順利,小腹脹,拿掉麻黃,加茯苓20克。

如果喘比較嚴重,拿掉麻黃,加杏仁12克。

一、常年咳嗽

病因:咳嗽受寒而引起,每年都發作,發作的時候,喘息胸悶,痰多,泡沫清稀,咳嗽時心跳厲害,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屬於肺有寒飲,腎陽不足。

用小青龍湯加減:麻黃9克、 桂枝6克、 細辛3克、 姜半夏9克、 五味子6克、 乾薑5克、 甘草6克、 瓜簍仁9克、枳實9克、 制附子6克。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早晚各一袋。

建議:熬製時將附子先入鍋熬五十分鐘,然後放入其他中藥繼續熬。

特別注意:由於方中含有附子,儘量不要自己熬,本方僅供學習和參考,入藥熬製請到藥店諮詢當地的中藥店坐堂醫生!

二、受寒感冒引發的咳喘和浮腫

小青龍湯加減:麻黃6克、 生白芍9克、 細辛3克、炙甘草6克、 桂枝9克、半夏9克、五味子6克、 乾薑6克, 如果小便排便困難加茯苓20克,  如果發燒加生石膏30克。  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早晚各一袋。

三、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一到冬天就發作,天氣變暖就好轉些。身體怕冷,喘氣較急,痰清稀,痰顏色發白,西醫診斷為哮喘性支氣管炎。在中醫上屬於寒飲傷肺。

用小青龍湯加減:麻黃6克、 桂枝6克、 白芍9克、細辛3克、 五味子6克、 乾薑6克、 半夏9克、炙甘草6克 。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早晚各一袋。五付之後,即可見效。之後,用金匱腎氣丸配合後愛暖參茶,補脾腎陽氣。

四、咳嗽明顯的受寒感冒

用小青龍湯配合感冒軟膠囊。一般兩付即可見效。

五、小兒咳嗽日久

小兒咳嗽日久,是如果因受寒感冒而引起,口水較多,想吃飯還吃不下去,咳嗽較多,咳嗽時有乾嘔。小腹脹,臉色發黃而身體有浮腫。是寒飲犯肺,久病傷及到脾。用小青龍湯劑量的的三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服用兩付即可。

然後用用調脾胃之方善後:人參10克、 白朮12克、 茯苓12克、 炙甘草5克、 陳皮9克、 姜半夏9克、 木香6克、 砂仁6克。 這是成人的量,小兒用二分之一就可以。

六、肺氣腫

肚子脹滿、吃的少、小便少、眼睛和下肢浮腫、痰多,咳喘不能平躺。該症為寒飲久蓄。

小青龍湯加減:麻黃6克、 生白芍9克、 細辛3克、炙甘草6克、 桂枝9克、 半夏9克、五味子6克、 乾薑6克、 茯苓30克。服用三付後,改為:茯苓15克、 炙甘草9克、 五味子15克、乾薑9克、細辛9克、半夏15克、杏仁12克,服用5付。

1、老年女性排尿困難,尿發燙而疼痛,尿色發黃或者發紅:豬苓15 克、茯苓20克、 澤瀉12克、 滑石10克、阿膠9克(打碎衝服)。

如果發熱嚴重,加梔子8克, 如果疼痛嚴重加黃柏9克。

如果有尿路結石,加金錢草12克、 甘草3克、 白茅根15克、雞內金5克(打碎衝服)。

2、黃褐斑:當歸15克、 赤芍12克、 白朮15克、 川芎10克、 茯苓15克、 澤瀉10克、 熟地15克、 枸杞15克、 白芷12克、 白芨9克、 白芥子8克、 益母草10克、 天花粉6克、紅花6克。

孕婦不要服用!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兩袋,早晚各一袋。

友情提示:中藥材的熬製很講究方法,先放和後放,加涼水還是熱水,都是在熬製中使用!特別像制附子劇毒 、阿膠需要打碎衝服、 生薑、乾薑還不是同一味藥材。所以,建議大家熬藥要諮詢當地中藥師,比較複雜的還是建議大家在藥店熬製,切勿自己煎藥服用,影響效果,延長病期哦!

相關焦點

  • 「小青龍湯」,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類比到病證上來說呢,病人遇寒就咳嗽、咳痰,就喘息,就是體內表寒不通了,有水飲了,用這個小青龍湯,就如同給他的體內放一條龍進去,龍興則雲升,以發散表邪,雲升則雨降,病人體內的水氣就像江河一樣流入大海了。正如明代醫家許宏在《金鏡內臺方議》中所說:「謂之曰小青龍者,以其能發越風寒,分利水氣,越超乎天地之間也。」
  • 第20節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然後那個狂咳嗽的那個咳法就是那種淅瀝呼嚕的,吐出來那種綿綿的、白白的稀痰。就是咳嗽的咳嗽,就是這個定義。 所以,小青龍湯在治病的時候是這樣子,這個人啊,還在發燒還在怕冷有一點咳的時候,小青龍湯不好用,還在發燒怕冷的時候,麻黃湯證好用。但是這個人呢,發燒怕冷的感覺,就是怕冷的感覺幾乎退完了,然後咳嗽的感覺到達最高峰的時候,小青龍湯好用得不得了。
  • 爽身粉過期了別丟掉, 快來看看它的用處還大著呢
    這個時候不要著急的扔掉它,因為它的用處還大著呢,一起來看看。我們都知道,爽身粉是可以吸附水分、保持物體乾燥的。在它過期後,它不能直接用於人體皮膚上,但是它仍然具有以上所說的基本功能,也就是我們要用來將它廢物利用的部分。
  • 淺疑小柴胡湯證與小青龍湯證
    小柴胡湯證與小青龍湯證,於文字基礎上的閱讀時很難想到,自己臨床後,面臨著這兩個像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方證
  • 小青龍湯與射幹麻黃湯區別 倪海廈
    「小青龍湯」的用法就是表寒裡寒的時候用的開「小青龍湯」的時候,表裡雙解所以表面上可以看到「麻黃湯」證,「大小青龍湯」都可以看到咳嗽,而且都有癢咳,都有水氣在裡面。「小青龍湯」,一種是本身素體虛寒的人得到「麻黃湯」證的時候用的。還有一種,本來是「麻黃湯」證的,沒服用「麻黃湯」,而從「麻黃湯」證轉成「小青龍湯」證所以是「麻黃湯」證失治而變成「大小青龍湯」證的。
  • 小青龍湯與這些方合用,效果是極好的
    首先,小青龍湯合玉屏風散。它的用藥指徵,就是患者有反覆的氣管炎,遷移性氣管炎。表氣虛,所以合上玉屏風散。玉屏風散就是黃芪、白朮和防風。第二個方,小青龍湯合神秘湯。神秘湯是《外臺秘要》的一個方。神秘湯有哪些藥呢?麻黃、杏仁、紫蘇葉、甘草、柴胡、厚樸、陳皮七味藥,它主要疏理肝氣、疏理肺氣的。
  • 小青龍湯如此加減,療效更好
    渴,在小青龍湯證中經常可以見到,多為口渴不甚,不喜多飲,服小青龍湯後口渴自解。這種情況筆者通常不去半夏,也不加天花粉。如口渴較甚,也許不是小青龍湯證,而是小青龍加石膏湯證,筆者也不去半夏,不加天花粉。微利,在小青龍湯證中很少見。如有,用小青龍湯溫化寒飲,寒飲去則利可自止,似不必專治利。
  • 神獸為名,功效聞名-揭秘止咳名方「小青龍湯」
    作者: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胡芬  「小青龍湯最有功
  • 面膜裡的這層塑料紙千萬別扔,用處大著呢,這麼多年面膜白敷了
    在敷面膜的時候,會發現面膜裡面有一層塑料紙,是和面膜一起摺疊包裝在面膜袋裡,那麼這張塑料紙是幹什麼用的呢?這層塑料紙有些朋友說是為了能夠方便展開面膜,因為面膜特別薄,就像蠶絲一樣輕薄,想要直接打開很不容易。
  • 《傷寒懸解》小青龍湯——治療肺脹(附;肺脹的病理)
    小青龍湯,解表寒溫裡寒,以瀉水氣。師言大青龍外有風者,當是有寒之義,風熱不洩也。太陽三十四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噫,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1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此水氣即是內有虛寒,氣化不行,水氣內停之義。
  • 小柴胡湯,我們應該怎麼用呢?
    小柴胡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學中醫的人不知道小柴胡湯的,絕無僅有。然而,再細細推敲如何使用小柴胡湯呢?又似乎有些模糊,好像對於發熱、心煩、嘔吐、口苦、咽幹、頭目眩暈都是可以選擇小柴胡湯進行治療的,但似乎少了些許「關鍵證據」。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找到使用小柴胡湯的法門。
  • 你可以看看這個方子——小青龍湯
    上一篇我們主要講了大青龍湯,應對外寒裡熱,或者水溼停留在體表需要發汗排出水溼的情況,這篇我們來看看小青龍湯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 經方真武湯臨床妙用
    黃元御的《傷寒懸解》太陽篇32條,大青龍證第1條(通行本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太陽去陽明去路,黃氏夾注)。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run,此為逆也,以真武湯救之(太陽去少陰去路,黃氏夾注)。」
  • 一首靈動而神妙的經方——真武湯
    真武湯在《傷寒論》通行本中有兩條方證,即太陽篇第82條和少陰篇第316條。黃元御的《傷寒懸解》太陽篇32條,大青龍證第1條(通行本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太陽去陽明去路,黃氏夾注)。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 ,此為逆也,以真武湯救之(太陽去少陰去路,黃氏夾注)。」
  • 學習經方的體會—文蛤湯與大青龍湯有什麼區別?
    文蛤湯與大青龍湯差不多,大青龍湯去了桂枝,加文蛤就是文蛤湯。但是麻黃、石膏用量比較輕。文蛤湯也是發汗劑,其中有文蛤說明文蛤湯證津液虛,有口渴的症狀。      文蛤湯見於《金匱要略·嘔吐利噦脈證並治第十七》吐後,渴欲飲水而痰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 別小看蘿蔔子,用處可大著呢!
    小編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小時候一放假就去姥姥家「度假」,姥姥家有一個小集市,所以會和姥姥一起到集上賣菜籽,有時候也會賣菜苗。剛開始我以為菜籽只能種菜,但有一次姥姥告訴我蘿蔔子還有另外一個厲害之處,它能治病,讓我不要小瞧,那個時候小沒記住姥姥說的病是什麼。
  • 武聖、詩聖、畫聖、醫聖、茶聖分別是誰?
    我們常能聽到的如武聖、詩聖、畫聖、醫聖、茶聖等,雖然耳熟,但是否都知道是誰呢?武聖——關羽。武聖在歷史上競爭力較大,比如說姜太公、嶽飛等人也都被尊為武聖。但是,縱觀歷史,能自始至終牢坐位置的只有關羽。關羽歷史形象忠義兩全,而其愛民和善的一面更是讓他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
  • 感冒引起的咽喉疼痛,反覆發作,醫聖張仲景:不妨用用這兩味中藥
    對於醫聖張仲景來說,可能兩味藥便已足夠,那便是桔梗與甘草。在醫聖張仲景的著作《傷寒雜病論》中,便有一方名為桔梗湯,而藥物也就是桔梗與甘草。區區兩味藥物便能組成一個方子,貫徹了張仲景一如既往配伍精簡之特點。原文記載:「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
  • 離職店長:用處多著呢
    離職店長:用處多著呢如今在咱們國家,像肯德基和麥當勞這樣的洋快餐店的數量是越開越多,幾乎每一個地級市都能看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的身影,這兩個同胞兄弟總是隨影相隨,別看是一些洋快餐,但非常受中國小孩甚至是年輕人的喜歡,因為大家的工作、學習比較忙碌,為了節省時間或者是更好的工作學習,像肯德基和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店就成為很多人就餐的首要選擇。
  • 醫聖,畫聖,詩聖,義聖你都知道是誰嗎?
    醫聖:張仲景 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具體數據不詳。 醫聖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他死後,被後人尊稱為醫聖。他一生勇於嘗試,不懼個人生死 ,也是和神農氏一樣嘗遍百草,期間還中了不少毒,但最終都被自己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