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百度股價迎來一波大漲,市值重回 600 億美元以上。就在昨天,百度股價再次大漲 12.59%,市值更是直接突破 700 億美元,來到 749.1 億美元。
事件的起因來自一條百度造車的傳聞。有知情人士表示,百度正在考慮生產電動汽車,並已與汽車製造商就這種可能性舉行了商談。這條消息一出,雖然百度和車廠雙方均未置評,但資本市場反映熱烈,於是就有了開頭百度股價的大漲。
今天我們不聊造車,來看看讓百度股價大漲的背後推手:百度 Apollo。在智能汽車賽道上,百度 Apollo 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提供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相關的解決方案,而這些,都是主機廠們所需要的。也正是因為 Apollo 在智能化方面不容小覷的實力,為百度的估值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百度 Apollo 一直都是車企合作的「香餑餑」
這一點毋庸置疑。拿座艙來舉例,目前,Apollo 的智能座艙已經與超過 70 家車企 600 款車型展開合作,已實現超過 100 萬臺的小度車載 OS 前裝量產搭載,在 2020 年智能新車市場佔比第一。
而這次捲入造車緋聞的吉利、一汽、廣汽,都和百度有很深厚的合作關係。
先來看吉利。2019 年 7 月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吉利加入百度 Apollo 大家庭,同時雙方在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家居、電子商務等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到現場為百度 Apollo 站臺,演示融合小度車載交互系統的 GKUI 19 系統。
今年 10 月,億咖通科技宣布完成由百度領投的 A 輪融資。而這家公司是由吉利控股集團戰略投資、獨立運營。這又是百度和吉利的再一次交集。
而從合作深度來看,則非一汽莫屬。早在 2016 年 3 月,百度和一汽就智能車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17 年 7 月,雙方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等方面達成合作;2018 年 11 月,雙方共同發布國內首個 L4 自動駕駛乘用車量產計劃;2019 年 7 月,百度與紅旗攜手打造的中國首條 L4 乘用車前裝產線在長春投產下線;同年 9 月,雙方聯合打造的國內首批前裝量產 L4 自動駕駛乘用車紅旗 EV 亮相長沙,開啟試運營。
此後,百度 Apollo 又分別在滄州、北京落地了 Robotaxi 服務,在這些地方都能看到紅旗 EV Robotaxi 的身影;2020 年 4 月,百度和一汽在數位化環境下的車載安全及信息安全、基於智能網聯汽車的數位化出行及各類車聯網服務展開全面深入合作,同時進一步鞏固和深化雙方在自動駕駛領域戰略合作,助力一汽的數位化轉型戰略。
至於與廣汽的合作,則是從前不久開始升溫。12 月 8 日,百度與廣汽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也是很有料。具體看這張圖:
前段時間百度 Apollo 發布的《Apollo GO 2020 運營報告》Robotaxi 車系一欄中,直接出現了「廣汽新車型」,可見雙方的關係不一般。
除了上面說過的這幾家,別忘了,百度還投資了造車新勢力威馬,雙方已經就 AVP(自主泊車)達成合作。第三款新車由威馬汽車深度聯手百度 Apollo 平臺開發打造,採用全新電氣電子架構,將率先搭載全球首個「雲端智能無人泊車系統」(Cloud AVP), 在特定場景下具備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新車將會在 2021 年發售。
篇幅有限,其他和百度有類似深度合作的車企就不一一展開列舉了。還是那句話,在智能汽車的賽道上,百度是眾多車企想要合作的香餑餑。
百度 Apollo 的三駕馬車
智能交通、智能汽車、自動駕駛,這就是百度 Apollo 的三駕馬車。
我們先來看智能汽車方面的進展。在今年的第二屆百度 Apollo 生態大會上,百度 Apollo 再次對業務進行了梳理,根據能力和業務分割為 4 大系列產品:智駕、智艙、智圖、智雲,並將之稱為「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同時給出了新的前景展望:
Apollo 智艙:與超過 70 家車企 600 款車型展開合作,已實現超過 100 萬臺的小度車載 OS 前裝量產搭載,在 2020 年智能新車市場佔比第一,預計到 2023 年搭載 Apollo 智能⻋聯 AI 能⼒的⻋將超 1 億輛;
Apollo 高精地圖:已蟬聯市佔率第一名多年,成為本田、廣汽、長城、北汽、蔚來、威馬等頭部車企的選擇,未來 3 年預計搭載 100 萬輛車;
Apollo 智駕:已開啟大規模量產,與廣汽,威馬,長城等品牌在 AVP(自主泊車)開展量產合作,未來 3-5 年 Apollo 智駕產品預計前裝量產搭載 100 萬臺。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接下來,百度 Apollo 將會加速商業化落地的速度。
以智能駕駛為例。
行車域:百度 Apollo 在推出了針對高速場景的領航輔助駕駛。將此前用作 L4 自動駕駛純視覺城市道路閉環解決方案 Apollo Lite 技術降維,應用到輔助駕駛領域。
泊車域:百度 Apollo 推出了 AVP 解決方案,已經開啟大規模量產,與廣汽、威馬、長城等品牌開展量產合作。
供應商巨頭大陸集團曾給出這樣一個判斷:「今後的十年間,自動駕駛主流還是在 L1 和 L2 級別。在 2025 年甚至 2030 年之後,L3 到 L4 以及 L5 才會成為潮流。」
這也是業內普遍共識。而在這個領域,Mobileye 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英偉達也準備在 2022 年實現 L2 自動駕駛晶片量產上車,目的就是為了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
現在,百度也終於將觸角伸到了輔助駕駛領域,未來 3-5 年 智駕產品預計前裝量產搭載 100 萬臺。Apollo 的商業化潛力無限。
此外,依託於「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百度 Apollo 可以為車廠提供更加靈活的服務:
單獨提供單項的產品解決方案,比如提供高精地圖服務或者智能車聯服務;
提供組合方案,比如智能駕駛+高精地圖;
提供整體的、系統級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這些,都為 Apollo 與車廠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間。
自動駕駛這一塊,百度更是發力迅猛。在今年 9 月、12 月分別拿下長沙、北京的無人駕駛測試許可,同時在長沙、滄州、北京、廣州落地了 Robotaxi 服務,接下來很快會在上海也完成 Apollo Go 的落地。這還沒完,未來三年,Apollo 將會在全國 30 多個城市部署超過 3000 輛自動駕駛計程車。今年 12 月,Apollo GO 正式進駐首汽約車平臺,用戶在首汽約車平臺即可下單體驗 Apollo GO 自動駕駛服務,這又是 Apollo 無人駕駛沿途下蛋的新嘗試。
而在智能交通方面,百度 Apollo 已經推出了「ACE 智能交通引擎」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 分別代表了 Autonomous Driving 自動駕駛、Connected Road 車路協同、Efficient Mobility 高效出行)。目前已經在近二十個城市開展落地實踐,助力當地交通管理邁入智能化、一體化的嶄新階段。此外,ACE 智能交通引擎在廣州實現了首個體系級落地。隨著新基建等政策的加持,百度的智能交通業務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百度 Apollo 還有多大想像空間?
這是大家都很好奇的事情。
行業內的一個普遍認知是:自動駕駛一定是未來大趨勢。基於這一點,2018 年摩根史坦利將 Waymo 的估值提升到 1750 億美元,自動駕駛乘車服務、無人物流以及技術授權這三大業務分別估值 800 億美元、900 億美元、70 億美元。即便到了 2019 年,因為商業化預期不理想,Waymo 的估值被削去 40%,依然還有 1050 億美元。
在最新的瑞銀對於百度發布的研報中,瑞銀將百度 Apollo 的估值定為 100 億美元(US$10bn valuation for Apollo(~1/3 of Waymo)約為 Waymo 的 1/3)。很明顯,相比於大摩,瑞銀對於自動駕駛的估值要更保守。同樣邏輯,參考摩根史坦利對 Waymo1050 億的估值,Apollo 可達 300 億美元以上。
站在歲末去看汽車行業,智能汽車已經成為未來發展大趨勢。未來,軟體在整車中的價值將會越來越高。以特斯拉為例,最便宜的標準續航增強版售價為 33690 美元,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選裝價格為 10000 美元,軟體部分光 FSD 一項就佔到了整車售價的 1/3,這裡還不包括各種其他付費選裝包以及聯網服務帶來的收入。而在前段時間大摩的報告中,特斯拉軟體部分的估值佔到了其總市值的 1/3(按照現在的市值估算,大概在 2000 億美元以上)。
類似的還有中金對於蔚來的估值。在中金的報告中,將蔚來的估值分為三大部分:硬體(車輛銷售)、軟體(智能駕駛)、用車服務三大部分。軟體部分的估值佔到了其市值的 1/2(約為 359.7 億美元)。
那麼百度 Apollo 的智能汽車業務呢?以蔚來軟體進行類比,百度 Apollo 的智能汽車業務起碼在三百億美元往上。
而且別忘了,百度 Apollo 還有智能交通業務。在政策東風的指引下,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對於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而百度 Apollo 提出的 ACE 智能交通引擎」智能交通解決方案,是國內第一套打包好的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不僅面對未來,同時可以支撐今天的交通場景和應用,目前已經在近二十個城市開展落地實踐,有了這麼多案例支撐,後續還會越來越多的城市採用 Apollo 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而 Apollo 的智能交通引擎反過來又能為 Apollo 在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業務提供賦能,三駕馬車相輔相成。
就在昨天,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到 2025 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出臺一批自動駕駛方面的基礎性、關鍵性標準;建成一批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和先導應用示範工程,在部分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產業化落地。
簡言之,政策正在助推智能駕駛、智能交通的發展。乘著這股東風,百度 Apollo 將會迎來發展新契機。
讓子彈飛一會兒
總的來說,不管是在智能汽車、自動駕駛還是智能交通上,百度 Apollo 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目前,我國智能汽車、交通智能化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百度 Apollo 也從生態搭建進入到商業化落地。我相信,在百度 Apollo 三駕馬車的助力下,百度將進入一個發展新階段。百度的估值也將會因為 Apollo 更多的商業化落地成果被重新評估,時間也會證明這一點。
說到這裡,再插播一個消息,被稱為「女版巴菲特」的凱薩琳‧伍德創立的 ArkInvest(方舟投資) 旗下主動管理型基金 ARKK、ARKQ 昨天加倉百度,ARKW 建倉百度,足以見其對百度的認可。(註:加倉指的是因持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價格下降或上升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建倉:也叫開倉,是指交易者新買入或新賣出一定數量的期貨合約。)。
所以,不要急,讓子彈先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