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上帝饒恕你是出於恩典,你犯了罪,就無須再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了.

2021-03-02 每日靈修丨以便以謝

既然上帝饒恕你是出於恩典,你犯了罪,就無須再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了。

在道德上是否坦誠,有一個底線:否認源於恐懼,承認源於盼望。你不可能一方面接受主耶穌基督並祂的大功所帶來的盼望,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不需要救恩。但否認是人的天性,我們許多人仍受這天性影響:面對自己的罪,即時反應是推搪或諉過於他人。人若良心不安,就會隱瞞過錯(正如亞當夏娃在伊甸園躲避上帝),又或說服自己其實所犯的罪並不嚴重。

上帝造的世界很大,總有可以躲藏的地方;你身處的世界已不按上帝本意運作,總有可以諉過的人與事——不過這兩樣都是大而可悲又荒謬的謊話。你既已獲得完全的饒恕,為何仍要拼命隱瞞或否認己罪呢?福音已告訴你,耶穌愛罪人,耶穌接納罪人,為何還要假裝你不是罪人呢?耶穌己承擔你的罪,為何還要隱藏它呢?耶穌願意背負你的羞恥,為何還要讓羞恥感轄制你的行為呢?耶穌已賜下祂的義,你為何還要為自己樹立無用的道德牌坊呢?耶穌在十字架上已承受上帝的烈怒,你為何還害怕上帝發怒呢?掌握命運的上帝已稱我們為義了,為何還要害怕自己的罪被人發現呢?既然上帝按本相接納你,為何還要帶著假面具行事為人呢?你已獲賜一位既信實又恩慈、且能體恤你一切軟弱的大祭司,為何還要抱怨無人明白你呢?救主已為我們戰勝罪與死,為何還覺得沒有盼望呢?為何在主日唱頌福音真理,在平日生活中卻否認福音,整天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呢?愛你的人指出你的過錯時,為何要辯駁呢?被人發現犯錯,為何要推搪呢?聖靈指出你的過犯,為何試圖避開祂的責備與提點呢?

保羅勸勉歌羅西信徒「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至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西一23)。要捨棄所有淡化罪惡、抵擋福音的荒謬思維,就不會忘卻上帝藉著耶穌賜給你的無比盼望。

更多的信息和勉勵:腓立比書三章1至11節

相關焦點

  • 願你饒恕我們的虧欠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
    是仇恨還是饒恕?大多數阿米什人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饒恕。案件爆發的當天,阿米什長老就帶著包括受難者瑪麗·貝斯的父親吉迪恩在內的二人代表阿米什社區去探望肇事者的妻子與父親,當時後者擔心他們是來興師問罪的,可沒有想到他們帶來的是饒恕的決定。吉迪恩說:「你失去了丈夫,孩子們失去了父親。我們也為你哀悼。」長老接著說:「我們過來告訴你我們饒恕他。」
  • 「饒恕、恩典」撼山河!
    可是恩典卻帶我們看到,約瑟身上竟生出一種非自然的認識。恩典塑造了約瑟對過去的認識和看法。恩典叫他不是怨恨眼前的兄弟,要報複眼前的弟兄,而是饒恕他們、安慰他們、理解他們約瑟從一個更大的、上帝預旨的角度,來看到過去他的生命中所發生的事:在第5節他說: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
  • 不被饒恕的罪---走向死亡的罪
    另一種譯本叫做「上帝話語堅硬的肉」。換句話說,在基督裡剛出生的嬰兒沒有能力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因為他們還沒有嘗過上帝話語堅硬的肉,他們只吃靈奶。只有靈裡有一定成長的人,理解了否認基督嚴重性的人,以及體驗過上帝話語堅硬肉味的人,才會犯這樣的罪。
  • 完全饒恕不等於與對方和好如初……對饒恕的10大誤解,「綁架」了多少人的心
    由此可見,神在聖經時代不贊同罪,如今也一樣。對於神的公義和饒恕,我們必須保持一種健康的敬畏:「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130:4)。正如神饒恕人但不贊同人的罪一樣,我們也必須明白,饒恕他人並不等於贊同他們的惡行。我們應當饒恕我們所不贊同的,因為神正是那樣對待我們每個人的。我們不可以幫人掩蓋罪。我們不可指著某些情節,企圖為肇事者的行為找藉口。
  • 如何饒恕七十個七次?
    聖經會用「不再記念」來描述上帝對我們罪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帝有健忘的毛病,而是說他對待我們的態度,不再受我們過去所犯的罪的影響。當我們無法忘記時,饒恕正是我們所需要的。❸ 饒恕不等於和好有人認為,饒恕一個人,意味著要不計代價和那個人和好:妻子要搬回去和施暴的丈夫同住,企業家要和騙子反覆合作,等等。但饒恕與和好是兩回事。
  • 恩典365|使人得福:靠著神離開罪的挾制
    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翰福音 8:11昨天和你分享什麼是罪。聖經裡面所講的罪有幾個層面,不只是不該做的事我去做了,也包括該做的我有沒有沒有去做。達不到上帝對我的要求的那個標準,過與不及在上帝的眼中都是罪。
  • 透過電影《阿米什的恩典》看信仰之美
    是仇恨還是饒恕?什麼人、什麼罪可以饒恕?殺人犯、殺人罪也可以饒恕嗎?饒恕意味著對被害者的背叛嗎?電影給我們提出了以上嚴峻的問題,並以一種出人意料、感人至深的方式詮釋了一群遠離主流社會、規避現代文明的阿米什人的恩典和信仰。
  • 上帝所要的禮拜
    自犯罪在上帝面前悔改以後可以得到饒恕。這是可以得到赦免的罪。但亞當所犯的罪,就是說靈死了就得不到饒恕。所以說,這一定要付出罪的代價才行。這樣才能夠罪得到赦免。亞當犯罪的時候,在亞當裡面的全人類都死了。所以為了拯救他,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如果欠了900元錢的話,800元不能還清,必須有比900元還多的錢才能還清。
  • 七十個七次的饒恕
    我們有責任要善待人、看重人,包括我們自己。我們需要在神面前很謙卑的領受,也求主保守我們不犯罪。但如果我們犯罪,耶穌又用了迷失羊的比喻,上帝還是會將我們尋回,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整段經文表明了上帝對我們無比地眷顧。緊接著耶穌講了怎樣對待有過錯的弟兄,就是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彼得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問題的。
  • 音頻:饒恕人與被饒恕
    在我們領受上帝的恩典,在表達我們的悔改,回應聖靈的感動的時候,我們得到潔淨的條件是什麼?馬太福音第6章,我們已經學過了天國的福音是什麼,我們講到了信這個福音的概念,現在我們要講領受這個福音恩典的條件,也就是我們如何認罪悔改。【太6:14-15】「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 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含音頻)
    並且上帝對人的赦免是有條件的。這條件就是悔改與認罪。如經上所記:「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應許的聖靈。」(徒2:38) 「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直到萬邦。」(路24:47)「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 你意識到末世的危機了嗎?
    《提後3:2-4》「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 當我無法饒恕
    就是這些時候,神叫我們稍嘗了一把饒恕的滋味。神赦免的不是配得之人,而是有罪之人。正因如此,饒恕是艱難的。安德利·皮特森(Andrée Seu Peterson)如此寫道:我曾問過幾個人:你是否饒恕過別人,饒恕的感覺如何?他們給出的答案十分敬虔,一聽就知道他們沒經歷過……饒恕是一場拼盡全力的殘酷計算。
  • 饒恕——源於上帝的愛!
    於是,天使取回了他們的眼淚,交給上帝。不料,上帝卻對他說:「愛情固然可貴,但為愛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天使只好再試一試,這次他看見一位母親經歷了數十小時的陣痛,最後終於産下嬰兒,擁抱孩子的瞬間,母親流下了淚水。天使又將母親的眼淚交給上帝,但上帝還是說:「親情無可取代,但為親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 饒恕--源於上帝的愛!
    不料,上帝卻對他說:「愛情固然可貴,但為愛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天使只好再試一試,這次他看見一位母親經歷了數十小時的陣痛,最後終於産下嬰兒,擁抱孩子的瞬間,母親流下了淚水。天使又將母親的眼淚交給上帝,但上帝還是說:「親情無可取代,但為親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 明白預定的鑰匙:何為恩典(值得收藏)
    上帝把恩典臨到一個人,不是因為這個人有什麼足夠的條件,不是因為這個人有了行律法的功勞,不是因為這個人的行為構成他領受恩典的資格,不是因為這個人做了什麼工,好像應當得工價一樣。羅馬書第四章前半段把「恩典神學」最重要的三個要素提出來-- 是在行為之外的,是沒有功勞的,是出於神的主權。這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人可以向上帝追討恩典,因為我們不配!
  • 日禱記|| 主啊,求你賜給我們謙卑柔和的心,來饒恕他人!(2018-3-15)
    今日經文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18:21-22】讀經默想饒恕,意味著對他人的錯誤完全原諒、不計較,聽上去很難,做起來也很難。但有句俗語說:「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不完全的,連聖經也說:「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3:10)」意思是說,在世上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會犯錯的,總會有傷害、得罪他人的時候。
  • 江歌案:拿《密陽》論饒恕的人,你錯了.如何解開「殺子之仇」的死循環?
    而實際上,也確實有許多人因這件事重新思考生命,思考人生價值,甚至思考罪與饒恕之間的關係,因此,得到了永遠的生命!但是沒想到,當她坐在監獄,卻被殺人犯親口告知——我也信了上帝,我已經得到了饒恕。她徹底崩潰了,她躺在地上,質問上帝,我還沒饒恕,你怎麼能饒恕?!接著,她開始用盡一切辦法,展開對上帝的報復。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被人們用來說,「看吧,那些壞人根本不用善良的人去原諒,人家早就原諒自己了。
  • ​被主破碎後的復婚之旅——魯西西婚姻見證:當我選擇饒恕時……
    所以,只要神的靈光照到了我的不饒恕,我決不放過。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我們自己的敗壞越在身邊的人面前越更加坦露。但既然神的手已經按在我們身上了,我們就有了力量。一直到今天,這樣的事都沒有在我們身上停止過。因為我們過去有太多的黑暗,我們現在又有太多的肉體,所以每一天我們都必須謹慎,不要給魔鬼留破口。不饒恕也就是給魔鬼留了破口,一個小的不饒恕,如果不立即對付,很快就會變成一個大的不饒恕。
  • 聖子的恩典(約翰·班揚)
    難道天父的恩典不通過他兒子的降卑就救不了我們嗎?  回答:上帝有恩典,同時也有公義。人既然犯了罪,上帝就決定用公義的方式來拯救他。因此,耶穌基督絕對需要讓自己進入我們實際的光景中,只是他沒有罪。1.由於罪,我們虧缺了上帝的榮耀,所以,耶穌基督要捨去他與父同享的榮耀。2.由於罪,人類把自己關在了地上樂園之外,耶穌基督也同樣要離開天上的樂園,才能拯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