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恕--源於上帝的愛!

2021-02-26 天恩傳媒

:請點擊上方免費關注!

「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四:31-32)

有一個小故事說:上帝交代天使來到人間,替衪取回人世上「最寶貴的眼淚」。天使看見一對男女,依依不捨地在車站告別。那畫面真是美麗,那情人的眼淚更是動人。於是,天使取回了他們的眼淚,交給上帝。不料,上帝卻對他說:「愛情固然可貴,但為愛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天使只好再試一試,這次他看見一位母親經歷了數十小時的陣痛,最後終於産下嬰兒,擁抱孩子的瞬間,母親流下了淚水。天使又將母親的眼淚交給上帝,但上帝還是說:「親情無可取代,但為親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重返人間的天使,覺得很煩惱,不知道該怎麼做,上帝才會滿意。就在這時候,天使偶然間看到一個男子臉上滿是憤怒,提著一把獵槍。原來,男子的家人都被一個強盜所殺,而他正要去找那個強盜尋仇。 天使跟著男子,看到他來到強盜的家門口,將槍口伸入窗戶的細縫,瞄準了仇人—但是,男子卻愣住了。他看到那個強盜正抱著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坐在昏黃的燈光下,為他哼著搖籃曲。男子慢慢放下槍,踏著沉重的腳步,轉身離去。憤恨仍留在他的臉上,但他的臉龐多了兩道淚痕。天使將他的眼淚獻給上帝,上帝滿意地笑了。上帝對天使說:「孩子,你做得很好,這的確是人世間最珍貴的眼淚。因為人世間最偉大的愛,不是親情也不是愛情,而是去愛我們所憤恨的人。

「饒恕」是人生中最難學的一門必修課。怎樣才算饒恕?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饒恕呢?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看見:饒恕不是對某人或某事不再有情緒,而是不讓情緒促使我們去做不對的事。「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二十九:11)。

不僅要「饒恕」,還要「愛我們所憤恨的人」,這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因為憤怒產生怨恨,怨恨產生苦毒及報復心理。然而當一心要復仇的男子看到那個強盜抱著自己的孩子,唱著搖籃曲時,他的憐憫心油然而生,於是放下了槍。聖經上彼此饒恕的教訓,深印基督徒的心中。如「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 (路六:37b)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太六:15) 。

我們也知道不肯饒恕,等於喝慢性毒藥。所以許多人努力地下定決心要饒恕,都想憑自己的力量做到饒恕別人;但是心裡仍然憤憤不平,充滿憤恨。沒錯,靠著我們仍是天然人的自己,肯定做不到心底的饒恕;可是靠著住在我們靈裡的耶穌就能夠做到了。只有當我們把生命完全交託給主的時候,才能夠宣告:「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 腓二:3)。

因為饒恕的心,並非我們與生俱來,我們需要意識到:想要像上帝饒恕我們那樣去饒恕別人,我們既需要祂的同在,也需要祂的大能。我們需要俯伏在上帝的旨意下,汲取祂的力量。只有那樣我們才能放下心中的石頭(苦毒)、手中的槍,並且以後再也不會拾起。有人說:「饒恕是受傷時放棄自己報復、傷害對方的權利。」卻有許多人誤以為,如果饒恕了別人,就等於否認自己所受的傷害,表明對方的行為沒有錯。這樣豈不讓他逃避了懲罰、逍遙法外?事實是:所有錯誤的行為都是錯的,都要面臨不義的後果。就像上面故事中的強盜,雖然當時沒有被復仇的男人槍殺,但他終究要面臨法律的制裁。只是那個尋仇的男人因著憐憫,超乎自然反應地把強盜從自己心靈的槍口中放下,就是幫助自己單方面從仇恨和苦毒中走出來。更何況對我們信耶穌的人而言,「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羅十三:4b) 這是最大的安慰與釋放。

所有冤屈、傷害都交給上帝,相信上帝會公正、公平地對待他。世上的愛是有來才有往的愛。「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 路六:32) 。神國子民的愛,是無來亦有往,以善報惡的愛,用愛來回答惡待我們的人。「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 路六:27) 。所以,「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 路六:35)這正是天父的愛(原文為agape),我們作為神兒女的人理應彰顯的就是這樣的愛。這「愛」不同於男女之愛和對至親的人自然流露的愛。這樣的愛,不只能饒恕,也能去愛我們所憤恨的人,真不愧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

親愛的阿爸天父:我們讚美禰,禰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天離地何等的高,禰的慈愛向敬畏禰的人,也是何等的大。在禰的愛裡,我們得醫治、得安慰、得自由。我們感謝主,禰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洗淨了我們一切的不義,讓我們在禰面前得蒙救贖,罪得赦免。求主幫助我們,彼此包容、彼此饒恕,就像主怎樣饒恕了我們,我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聖靈啊!求你充滿我,幫助我去饒恕,去饒恕那我不願饒恕的,行出禰恩慈的旨意。

奉耶穌基督的聖名,感恩禱告祈求,阿們!

相關焦點

  • 饒恕——源於上帝的愛!
    於是,天使取回了他們的眼淚,交給上帝。不料,上帝卻對他說:「愛情固然可貴,但為愛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天使只好再試一試,這次他看見一位母親經歷了數十小時的陣痛,最後終於産下嬰兒,擁抱孩子的瞬間,母親流下了淚水。天使又將母親的眼淚交給上帝,但上帝還是說:「親情無可取代,但為親情流下的淚水,卻不是最寶貴的。」
  • 既然上帝饒恕你是出於恩典,你犯了罪,就無須再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了.
    既然上帝饒恕你是出於恩典,你犯了罪,就無須再隱瞞、推搪、諉過於他人了。在道德上是否坦誠,有一個底線:否認源於恐懼,承認源於盼望。
  • 音頻:饒恕人與被饒恕
    使我們擁有上帝的性情,是不是這個意思?聖靈要來,聖靈就帶著這樣的一個恩賜,帶著這樣一個特徵而來。我們若要領受聖靈,我們就必須要接受聖靈所要賦予我們的屬性,是這個意思,對不對?聖靈就意味著義,也意味著耶穌基督的愛。那麼,耶穌的愛是什麼樣的愛呢?是不是饒恕人的愛?耶穌基督的愛,是饒恕人的愛。
  • 一個真實故事:無法饒恕的饒恕
    然後她成了受敬仰的作者,並四處講述上帝的愛,以及上帝如何伸手拯救了她的性命。但在內心深處,她仍舊無法忘記納粹對她和全家所做的一切。  兩年後,她受邀到德國的慕尼黑去演講,主題就是「上帝的饒恕」;演講完畢,她發現有個人正向著她走過來,下面這段文字便是彭柯麗記錄當時的遭遇:  當我看到他正排開人群向我走來時,剎那間我仿佛又看到了大外套和黃褐色的帽子,接著是藍色的制服和繪有骷髏頭標誌的帽子;突然之間,所有的回憶都湧了上來「屋頂裝有強光燈的大房間,地板中央成堆的衣服和鞋子,以及赤身露體走過這個人前面時的羞辱
  • 饒恕別人的六大誤區!
    掃除對饒恕的困惑之後,我們便有了獲得自由的基礎——桎梏我們心靈的石牆將被打破,把我們從忿恨之石的重壓中解脫出來,使我們能夠愛人,也能被人所愛。下面,讓我們一同來釐清世人對於饒恕的一些誤解。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沒能意識到:想要像上帝饒恕我們那樣去饒恕別人,那我們既需要他的同在,也需要他的大能。倘若有一樣東西並非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那就是饒恕的心。我們需要俯伏在上帝的旨意下,汲取他的力量。只有那樣我們才能放下石頭,並且以後再也不會拾起。一些人誤以為饒恕傷害自己的人就意味著必須跟他重歸於好,其實不然。不幸的是,這種錯誤理解導致了無數受害者無法饒恕傷害他們的人。
  • 願你饒恕我們的虧欠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
    這也是人們饒恕他的理由之一。在舉槍犯罪的那個時刻,他是被魔鬼所掌控了,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為什麼要饒恕?為什麼要愛仇敵?這是因為只有來自於上帝饒恕和愛才能幫助我們掙脫魔鬼的引誘、罪惡的捆綁,使我們安穩在上帝的懷中。不饒恕與仇恨只能是讓我們中魔鬼的詭計,讓我們變得與傷害我們的人一樣。
  • 韓國電影《不可饒恕》
    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因為很顯然,世人所說的美德並不能滿足上帝所要求的善,上帝並不會因為人一次,或數次的善行和好行為而滿足。所以耶穌並不是強調基督徒要擁有各種美德,行出什麼樣的好行為。耶穌基督要使門徒們擁有的――是如上帝一般良善的生命。而行出的好行為――美德,只不過是良善所發出的光輝。基督徒能擁有如祂一般良善的生命,才是上帝的目的。
  • 七十個七次的饒恕
    我們需要承認我們的軟弱、不行、敗壞,才能夠在神的國裡,且有長進。「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參考太18:6-17)使一個小子跌倒,就是把他丟到大海裡,都不足以懲罰他的罪過,表明上帝對弱小和弱勢人的眷顧。絆倒人是指使人不信、使人犯罪,這種人有禍了。自己縱容自己跌倒的,上帝也給出懲罰。是讓我們不可因上帝看重、憐憫我們就放縱。
  • 饒恕不可饒恕之人
  • 為什麼你不能饒恕別人?
    ,不是先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需要去饒恕的受害者,而是先把自己想像成一位被饒恕的施害者。」所以,解決不饒恕的問題,不是先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需要去饒恕的受害者,而是先把自己想像成一位被饒恕的施害者。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得罪上帝,而上帝每天都在赦免我們。關於如何饒恕,耶穌也是如此教導彼得。他對彼得說:「天國好像一個王和他僕人算帳。才算的時候,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那僕人的主動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 滾燙的愛:一個關於守護、饒恕和愛的故事
    這一周,給大家分享一部日本電影《滾燙的愛》,這是一個關於愛、饒恕和守護的故事。電影的女主角雙葉是一個麵包店的員工,她獨自帶著一個十六歲的女兒生活。某一天,她突然暈倒,被醫生告知她已經是胰臟癌晚期,只能活兩三個月。最初聽到這個消息,雙葉悲傷崩潰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在破舊的澡堂子裡獨自哭泣到天黑。
  • 不能饒恕或願饒恕卻不能完全饒恕,很多人常此捆綁,難得自由,那該怎麼辦?(附 作者 原創詩歌一首【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詞曲唱:辛賞1)不要計較人的壞 要多記得人的好 計較多了留苦毒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2)斤斤計較真小氣 寬宏大量是美德 計較多了留苦毒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副歌從前你們意思要害我 但神的意思原是好
  • 如何饒恕七十個七次?
    聖經會用「不再記念」來描述上帝對我們罪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帝有健忘的毛病,而是說他對待我們的態度,不再受我們過去所犯的罪的影響。當我們無法忘記時,饒恕正是我們所需要的。❸ 饒恕不等於和好有人認為,饒恕一個人,意味著要不計代價和那個人和好:妻子要搬回去和施暴的丈夫同住,企業家要和騙子反覆合作,等等。但饒恕與和好是兩回事。
  • 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含音頻)
    聖經中的饒恕 聖經中也用饒恕一詞多處多次。有幾處經文是說到人的饒恕是基於上帝的饒恕。如:「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弗4:32) 「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饒恕,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
  • 晨禱|什麼是真正的饒恕
    阿米什人對殺人犯及其遺孀一家表達的恩典和饒恕,超出常人理解。屋外的記者問長老:「你們這麼做,是不是教會有規定,你們必須例行公事?」長老回答:「原諒是從心底發出,無條件的。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原諒。」一個死去女孩的妹妹,年僅7歲,非常想念姐姐。每晚看著姐姐的空床,她心裡只有恨。
  • 「饒恕、恩典」撼山河!
    恩典叫他不是怨恨眼前的兄弟,要報複眼前的弟兄,而是饒恕他們、安慰他們、理解他們約瑟從一個更大的、上帝預旨的角度,來看到過去他的生命中所發生的事:在第5節他說: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第7節他繼續說: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
  • 不被饒恕的罪---走向死亡的罪
    約翰福音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他會知道自己還沒能得救,也會知道他可以得救.耶穌說,有 "罪的覺悟"的人還沒嘗過天恩的滋味.另一種譯本叫做「上帝話語堅硬的肉」。換句話說,在基督裡剛出生的嬰兒沒有能力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因為他們還沒有嘗過上帝話語堅硬的肉,他們只吃靈奶。只有靈裡有一定成長的人,理解了否認基督嚴重性的人,以及體驗過上帝話語堅硬肉味的人,才會犯這樣的罪。
  • 在《棚屋》裡遇見上帝
    在痛苦中沉浸太久的人,就像折了羽翼的小鳥,甚至忘記了它原本是可以飛翔的,我們本來是應該在愛中歡喜快樂的!在幾天的相聚中,上帝不停地呼喚麥克:「回到我的愛中來吧,你的人生不必如此灰暗陰冷,我的愛可以溫暖一切!」麥克感受到了上帝的愛,但他仍被一個心結所捆綁。梅西才4歲,稚嫩的生命就被殘忍地殺害。大能的上帝在哪裡?為什麼宣揚愛的上帝會容忍這樣的慘劇發生?
  • 江歌案:拿《密陽》論饒恕的人,你錯了.如何解開「殺子之仇」的死循環?
    當年,筆者還是個學生,第一次在北京電影學院看到這部電影,便追著導演李滄東想為他澄清這個誤會——對上帝的誤會,對饒恕與赦免的誤會。最終,總算在韓國大使館將紙條遞到了他的面前,雖然老師沒有當場翻譯,我練了很多遍的韓語「耶穌愛你」也沒派上用場,但那個誤解卻一直到今天還在被傳用。 女主角的兒子被殺了,這個喪夫又喪子的女人,獨自堅強的活著。
  • 牧師為他施洗,而他曾經殺害了牧師的全家——《天命》饒恕:天賜大愛
    靠人大概不容易做到的,除非有神的愛,上帝的憐憫。因為饒恕有兩個基本的觀念,第一個是放棄我們報復人的權利,我們有能力要報復,但我們願意放棄;第二個就是傷害我們的這件事,當我們回想的時候,再也不激起我們一種負面的一種情緒。寇紹涵牧師有一天這對夫婦就來,臉色很難看。過去幾個月都已經講得、輔導得他們都已經情緒上慢慢好了。怎麼又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