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裡面,張無忌和周芷若的聯姻絕對可以算是小說武林裡的一件大事。
張無忌是明教教主,周芷若是峨眉派掌門,他們二人聯姻不僅是他們兩個人的感情問題,更是影響著江湖格局,這一件事標誌著明教和名門正派的全面和解。
對於這樣一件事情,江湖各大派和明教都特別重視,武當派則是張三丰特意手書了四個字送過來。表面上看起來,張無忌和周芷若二人的結合非常合拍,簡直是天作之合,但從深層次來講,我們會發現,其實這兩個人在三觀上是十分不合的。真正要說起來,表面的功夫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三觀才是關係到兩個人的,畢竟生活是他們兩個人的!
如果兩個人三觀不合,生活在一起那很可能會是一場災難。所以,濠州逃婚,與其說是張無忌要恪守對趙敏的承諾,倒不如說是張無忌不願和周芷若結合的一種藉口。
說句公道話,張無忌當時答應趙敏三件事,是有條件的,有一條很基本的,就是不能有損江湖道義。但濠州逃婚,其實已經有損江湖道義了,這是一件極其嚴重的事情,所以,趙敏要張無忌不在此時成親,張無忌完全可以拒絕,但張無忌沒有!而後,張無忌還在為當時的逃婚找了不少藉口,由此可見,張無忌與周芷若的婚姻,在內心還是抗拒的,只是迫於江湖道義不得已而為之。
我們深入再去看小說中的某些細節,就可以發現,這兩個人真的是三觀很不合的,兩個人的追求實際很不一樣。
張無忌是個很沒有追求的人,他自己對自己的性格也很清楚,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迫於形勢不得已而為之。比如練九陽神功,是為了救命;練乾坤大挪移,也是為了救命;當明教教主,是因為不想見到明教再陷入自相殘殺的境地。張無忌真正由著自己性子來的唯一一件事,恐怕也就在選擇伴侶的這件事情上了。因為沒有追求,張無忌很不適合做一個領導人,在他的想法裡,如果明教領導群雄驅逐了蒙古人之後,他是要歸隱山林的。然而,在與周芷若的某一次對話裡,周芷若對張無忌的這種想法很反感。
「韓林兒拍手道:『那時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楊左使和彭大師便是左右丞相,那才教好呢!』周芷若雙頰暈紅,含羞低頭,但眉梢眼角間顯得不勝歡喜。張無忌連連搖手,道:『韓兄弟,這話不可再說。本教只圖拯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貪富貴,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彭瑩玉道:『教主胸襟固非常人所及,只不過到了那時候,黃袍加身,你想推也推不掉的。當年陳橋兵變之時,趙匡胤何嘗想做皇帝呢?』張無忌只道:『不可,不可!我若有非分之想,教我天誅地滅,不得好死。』周芷若聽他說得決絕,臉色微變,眼望窗外,不再言語了。」
從這一段來看,周芷若顯然很希望張無忌能做皇帝,她好做皇后。而小說裡的形勢而言,義軍的主力是明教弟子,張無忌是明教教主,若有一天明教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一統天下,張無忌這位明教教主登上大寶當皇帝,也正如彭瑩玉所說「想推也推不掉」並舉了趙匡胤黃袍加身的例子。然而張無忌竟為此發了一個毒誓,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張無忌和趙匡胤不一樣,他是真的不想當皇帝。可惜,周芷若卻是想著要當皇后呢!所以聽到張無忌的毒誓之後,才會變臉色,並「眼望窗外,不再言語了」。
就此來看,張無忌和周芷若結合之後若要白頭偕老,只能是他們當中有一個人能改變「三觀」,否則矛盾是不能調和的,即使沒有趙敏,他們最終也會走上兩條不同的道路。
話說,六神磊磊曾撰文,說周芷若和楊康很合拍,解釋得的確是很不錯,這兩個人都胸懷大志,想著權傾天下呢!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