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視、流量和口碑領域,他們才是2018年的幕後之王!

2021-01-10 Vlinkage

導語:

一部高流量、高收視或高口碑的影視劇很容易在觀眾心裡留下烙印,相關主演也會因此熱度上升,人氣大增,但作品的流量光環投射到幕後主創和出品公司時,已所剩無幾,儘管他們才是作品的根基。我們從2018年分別在播放量、收視率和口碑領域表現出色的劇裡,分別找到作品背後的導演、編劇、製片人和出品公司,以榜單的形式向其致敬。

註:

1.本文所有信息來源於網絡公開資料整理

2.收視率來源:CSM35城

3.數據截止時間為1月4日

4.愛奇藝播放量截止至2018年9月

導演三大榜單:

恵楷棟流量第一,樓健收視領跑,孔笙口碑居冠

在作品總播放量Top10導演榜單裡,排名第一的為《延禧攻略》的導演恵楷棟,排名第二的為《戀愛先生》導演姚曉峰,排名第三的為《如懿傳》導演汪俊。這10位導演在今年打造出了最受網友歡迎的作品,成為今年導演界裡的「流量擔當」。

在2018年作品單平臺最高收視Top10的導演榜單裡,排名第一的導演是樓健,作品分別為《靈與肉》和《面具》,排名第二的導演為習辛,作品分別為《回家的路有多遠》和《娘親舅大》,排名第三的為導演劉一志,作品分別為《談判官》和《刀鋒下的替身》。這些導演為2018年的電視劇貢獻了高收視率的作品。

在2018年作品豆瓣評分最高值Top10的導演裡,排名第一的為正午陽光的導演孔笙、黃偉因《大江大河》而獲得最佳口碑,排名並列第二的為《最美的青春》導演巨興茂以及《教師的那一間》導演賈炳祺。而樓健導演的《靈與肉》和《面具》均名列前茅,是唯一一位憑藉兩部作品登上口碑榜的導演。

編劇三大榜單:

周末流量最高,郭靖宇收視最強,袁克平口碑最好

2018年作品總播放量Top10的編劇如下:排名第一的為《延禧攻略》和《鳳囚凰》的編劇周末,排名第二的為《戀愛先生》編劇李瀟,排名第三的為《如懿傳》編劇流瀲紫。這些作品能取得如此高的流量,編劇們打下的劇本基礎功不可沒。

2018年作品單平臺最高收視Top10編劇如下:排名第一的為《娘道》和《最美的青春》的編劇郭靖宇,排名第二的編劇為徐兵,兩部作品《美好的生活》和《最好的安排》均收視表現不錯;排名第三的是夢婕,作品分別為《功夫之愛的速遞》和《娘親舅大》。緊隨其後的編劇李瀟憑藉單部作品收視率上榜,收視號召力也不容小覷。

2018年作品豆瓣評分最高值Top10編劇如下:《大江大河》的編劇袁克平、唐堯排名第一,《最美的青春》編劇郭靖宇以及《教室的那一間》編劇賈炳祺並列第二。將編劇們送上口碑榜單的這些作品,都有著考究的內容和紮實的故事,它們也是躋身口碑榜的幾位編劇們創作實力的最佳代言。

從上述導演和編劇的6大榜單可以發現,有些編劇和導演多次登上榜單。其中,跨界編劇和導演榜單的有郭靖宇、沈行和賈炳祺,郭靖宇分別躋身收視率導演Top10、豆瓣編劇Top10和收視率編劇Top10三大榜單;沈行兼任編劇和導演的《歲歲年年柿柿紅》收視率表現優異,他也因此進入收視率導演Top10和收視率編劇Top10榜單,而賈炳祺則憑藉自編自導的《教室的那一間》同時躋身收豆瓣導演Top10和豆瓣編劇Top10榜單。

製片人三大榜單:

於正流量喜人,秦振貴收視奪冠,侯鴻亮成口碑擔當

與導演和編劇等一線主創不同,製片人與市場結合更為緊密,而作品的市場表現也往往與製片人的成績有更為直觀的關聯。我們從2018年播放量最高的100部作品裡,找到了以下10位作品總流量表現優異的製片人:

排名第一的為於正,爆款《延禧攻略》的強大流量讓其成為2018年單部作品市場表現最好的製片人;排名第二的製片人為黃瀾,作品分別為《愛情進化論》和《如懿傳》;其次為騰訊的製片人方芳,在2018年有5部高流量作品。在2018年,這10位製片人無疑是最懂網友口味的金牌劇集操盤手。

下圖為2018年作品單平臺最高收視Top10製片人榜單,排名第一的為央視項目部主任秦振貴,他擔任總製片的作品高達12部,且收視率大都表現不俗;排名第二的為王浩,有3部作品;緊隨其後的為張勇,同樣有3部作品登陸衛視。這10位製片人在2018年為電視端受眾帶來了諸多高收視作品。

下圖為2018年製片人口碑Top10榜單,排名第一的為《大江大河》的製片人侯鴻亮,豆瓣評分高達8.9分;排名第二的為《最美的青春》製片人秦振貴,以及《教室的那一間》製片人鍾承霖;並列第四的製片人有3位,分別為《忽而今夏》製片人李爾雲、《天盛長歌》製片人全浩進,和《假如沒有遇見你》製片人吳燕。

在劇集商業化表現成為製片人成績最重要維度的前提下,這10位製片人顯然是將觀眾的滿意度放在了首位,得益於這些注重口碑的製片人,2018年才能有如此多高口碑作品與觀眾見面。

出品公司三大榜單:

華策承包流量,完美稱霸收視,正午領跑口碑

下圖為2018年作品總播放量Top10的出品公司榜單,以及相關作品信息:老牌影視公司華策影視依然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影視公司,不管是13部的作品數量還是420億總播放量,都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是完美影視,以8部作品共計357.7億的總播放量排名第二;歡娛影視同樣表現強勁,2部作品取得236.4億的總播放量。

同樣躋身榜單的新麗傳媒和檸萌影視分別出品了3部及2部作品,但總播放量卻都突破了200億,單部作品流量號召力不俗,成為2018年的爆款製造機。

下圖為2018單平臺最高收視Top10的出品公司,排名第一的是完美影視,5部作品登陸衛視或央視,累積收視率高達6.17%,出品作品受到傳統平臺和觀眾歡迎;其次為華策影視,6部作品取得4.90%的累積收視率;排名第三的陝西文投儘管在2018年出品的作品僅2部上星,但單部收視率均破1,成績亮眼。

下圖為作品口碑Top10的出品公司,排名第一的為正午陽光,今年的《大江大河》口碑居冠,多年高口碑作品累積下,正午陽光在劇集市場的口碑公信力愈發堅固;排名第二的為《最美的青春》出品方完美影視,有仙則名影視因出品的《教室的那一間》口碑優異而並列第二。

相關焦點

  • 《格子間女人》VS《幕後之王》,女性職場劇該如何定義?
    《格子間的女人》有唐嫣、吳卓羲、莫小棋、李承鉉等人氣演員作;《幕後之王》則有金馬影后周冬雨和實力演員羅晉,網友票選的「淑女的品格」代言人陳數,以及話題度頗高的張雨綺。 但到了收視率和口碑,二者卻有了距離。
  • 《幕後之王》為什麼不行?
    幕後之王》。接檔《大江大河》,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接檔後的《幕後之王》,口碑和收視都直線下滑,剛出的豆瓣分數也沒有及格。而這部劇的播出時間,又恰逢張雨綺和前夫袁巴元的撕X中,感覺《幕後之王》的編劇有預測功能,不然張雨綺在劇中角色的對話,為什麼像是在回應自己的觀點。比如痛斥渣男,黑歷史抹不掉。
  • 周冬雨片酬兩年從880萬到1.08億,誰是「幕後之王」?
    要知道,在2015年,根據《麻雀》出品方千乘影視的招股書顯示,周冬雨當時的片酬才880萬,遠低於男主李易峰的2600萬。而僅僅兩年後的《幕後之王》,周冬雨的片酬就猛漲了十多倍。而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呢?最表面的理由大概是:2016年,周冬雨、馬思純主演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拿下了當年臺灣電影金馬獎的「影后」雙黃蛋。
  • 周冬雨片酬兩年從880萬到1.08億,誰是天價片酬的「幕後之王」?
    要知道,在2015年,根據《麻雀》出品方千乘影視的招股書顯示,周冬雨當時的片酬才880萬,遠低於男主李易峰的2600萬。而僅僅兩年後的《幕後之王》,周冬雨的片酬就猛漲了十多倍。而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呢?最表面的理由大概是:2016年,周冬雨、馬思純主演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拿下了當年臺灣電影金馬獎的「影后」雙黃蛋。
  • 收視與流量兼備,金鷹女神約等於市場號召力?
    如果說《下一站是幸福》是宋茜的口碑逆襲之作,那麼2018年播出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算是令她初次以「演員」身份正式進入觀眾視野的作品。在「演員」領域,譚松韻的口碑一直略高於宋茜,從《甄嬛傳》的小配角一戰成名到《錦衣之下》《民初奇人傳》等劇中擔任主角,再到《以家人之名》中的一番主演,大大小小劇組裡,她的演技一直在線。而宋茜則是通過今年的《下一站是幸福》才徹底洗刷當年關於她演技的負面評價,口碑得到逆轉。
  • 2018電視劇收視TOP10:都市劇過半但口碑不佳,古裝劇落單,獻禮劇崛起
    回顧2018年的電視劇市場,劇焦一線(ID:TVfocus)根據CMS52城收視情況整理出2018年五大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收視率TOP10。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從九月底湖南衛視緊急調檔換上總局推薦的獻禮劇《你遲到的許多年》開始,各大衛視都處在獻禮劇的密集輸出階段,2018收視率上榜的兩部主旋律獻禮劇收視和口碑都呈現緊密的正相關趨勢。
  • 一部《幕後之王》片酬1.09億,周冬雨值嗎?
    近日,周冬雨接拍《幕後之王》的片酬被曝光。通常來說演員的片酬都是不能說的秘密。《幕後之王》兩位主演的片酬來自於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羅晉出演《幕後之王》的片酬。值得玩味的是,2017年周冬雨已經籤約到泰洋川禾,雙方合作了5年,到今年4月份才解約,但《幕後之王》的片酬並沒有通過泰洋川禾支付
  • 《有翡》只能靠流量?首播收視口碑兩極分化,趙麗穎王一博受質疑
    但《有翡》在首播之後,卻呈現了收視口碑兩極分化的現象。12月16日當天,視頻播放平臺的播放量就已經過1億次。可以說首日播放量是個驚人的成就。但與收視不成正比的是,口碑卻不令人滿意。包括趙麗穎王一博演技、特效、服化道等方面都廣受質疑。劇中多個話題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
  • 有了《如懿》和《延禧》國產電視劇就翻身了?別忘了2018年還是''撲街之年''
    在中國電視史上恐怕難找出2018年這麼尷尬的年份了,從年初到年中,再到如今的暑期檔,一個又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國產劇相繼收視慘敗口碑陷落,然而「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到了8月份,《延禧攻略》才以黑馬之姿在網劇市場攻城略地東徵西戰,儼然成為了2018年的國產第一劇。
  • 《BB來了》比大製作更有口碑 又創下TVB2018收視記錄
    2018年已經過了一半,今年的收視戰起了微妙變化,因應觀眾習慣改變,變成跨平臺收視。
  • 周冬雨《幕後之王》拿走1億,限制高片酬,電視劇品質提升了嗎?
    近日,周冬雨接拍《幕後之王》的片酬被曝光。另外,鼎龍文化和周冬雨、羅晉有關的作品僅有《幕後之王》一部劇,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合作,由此可以基本推斷,上述採購金額為周冬雨、羅晉出演《幕後之王》的片酬。值得玩味的是,2017年周冬雨已經籤約到泰洋川禾,雙方合作了5年,到今年4月份才解約,但《幕後之王》的片酬並沒有通過泰洋川禾支付,而是直接打給了周冬雨工作室。
  • 1.09億和7714萬!周冬雨羅晉《幕後之王》片酬疑曝光
    日前,有網友從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早前公布的年報中發現端倪:該公司2017和2018兩個年度的前五大供應商中均出現了演員周冬雨和羅晉兩人的工作室,兩個工作室的採購金額合計分別是1.09億元和7714.14萬元。這兩個數字很有可能就是周冬雨和羅晉參演電視劇《幕後之王》的片酬。
  • 口碑翻車!《以家人之名》評分下滑,收視不敵《大俠霍元甲》
    《三十而已》收官階段,收視達到1.399%位居第二。而大火的《以家人之名》收視不及預期,1-9集收視僅僅0.910%,位居第四。這樣的脫水數據與《以家人之名》開播接連奪冠,收視破3相比相差甚遠。收視不及預期,我們可以理解,畢竟衛視還是難以和央視相抗衡,在電視受眾群體方面,《以家人之名的》類型劇的受眾大多還是年輕群體居多,並且他們也是喜歡網絡觀看,對於收視也是造成了很大影響。但是口碑的下滑,這不能怪觀眾、平臺了,而是這部劇確實出現了問題。
  • 2018年電視劇收視排行榜出爐!
    從日前公布的2018年電視劇收視率、網絡播放量排行榜可以發現,今年排行榜也充滿著戲劇性!去年冠軍湖南衛視今年就慘到谷底。網劇方面原來聲量比《延禧攻略》高出的《如懿傳》不僅被逆襲、還大幅度慘敗!而《2018上半年陸劇排行榜》奪下雙榜冠軍的《戀愛先生》能否守住第一,成為2018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
  • 2018五大衛視重新洗牌,電視劇內容質量成流量主要影響因素
    各大衛視重新洗牌,內容為王再次印證  僅有13部衛視劇平均收視破1(正在播出的《大江大河》未計入),冠軍劇收視(2018年冠軍《戀愛先生》1.561、2017年冠軍《人民的名義》3.661,2016年冠軍《翻譯官》2.048)和破1劇數量均為五年來最低。
  • 類型劇邊界突破、流量與IP退潮,2018網劇的精品化進階之路
    《鎮魂》以黑馬之姿掀起「鎮魂女孩」的狂歡,《延禧攻略》更是新開網劇在播期間播放量破百億的好成績,而漸入佳境的《如懿傳》口碑也逐步上升。除了大熱爆款之外,當前兩檔均有「流量鮮肉」主演的《天坑鷹獵》和《沙海》也都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可以說,今年各個品類幾乎都有高分代表作,高分劇以數量優勢力壓去年。
  • 2018年暑期檔電影盤點:口碑為王,「情懷」破產,爛片無處為家
    據@電影票房 統計,截至8月21日,2018年暑期檔累計票房達155.53億,與去年只剩下8億差距。看來,在月底分帳大片的加持下,突破去年的數據只是時間問題了。7月29日,今年暑期檔的總票房就已經突破了100億大關,對比去年破百億的速度,提前了5天。去年暑期檔總票房為163億,《戰狼2》一部電影的票房就佔了三分之一,單片極大提升了總票房。
  • 《親愛的自己》口碑不佳,朱一龍成流量明星?說實話有點冤
    要說口碑差的最主要原因是劉詩詩飾演的李思雨在第一集中可愛戲份中表演不當,給人浮誇之感,但是僅僅憑藉幾分鐘的戲份就全盤否否《親愛的自己》,說實話對劉詩詩也不公平。朱一龍因為是主演,所以這部收視率慘不忍睹、播放量不高、口碑不佳的劇受到牽連,《鎮魂》大爆後,朱一龍的後勁明顯不足,觀眾紛紛認為其變成流量明星。
  • 細數TVB近十年臺慶劇收視成績,多部臺慶劇集收視慘澹
    2018年臺慶劇:《跳躍生命線》《是咁的法官閣下》《兄弟》馬德鐘回巢奪得視帝之作《跳躍生命線》,從拍攝初期曾被指以前輩帶新人的劇集,但好在劇情溫馨感人,不僅收穫好好口碑,收視也取得平均29點,成績不俗;不過同為臺慶劇《是咁的》及《兄弟》的收視分別為24點、27點,真的很一般了、(注
  • 《談判官》首播收視破1,「續集爆款」能否為華策帶來2018年首筆盈利?
    「爭議與熱度」中收視攀高,《談判官》有望延續「前作」爆款?古裝大劇缺失的2018年的開年劇場,電視劇市場尚未激起太大的水花。 眾所周知,2年前楊冪黃軒領銜主演的《親愛的翻譯官》是當年電視劇收視劇王,與此同時,楊冪&黃軒這對新cp也在當年明星cp榜單中位居前十,成為觀眾茶餘飯後的討論對象。 如果說當年《親愛的翻譯官》取得收視翻紅,還存在運氣成分。那麼現如今的《談判官》顯然是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