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NHK科學報告指出,日本當地時間11日上午8:58左右(北京時間7時58分),位於本州東岸近海區域又發生了一次地震,等級大小為5.5級,震源深度為50千米(我國顯示震源深度為10公裡),其中位於茨城縣的水戶和日立,千葉縣的朝日和香取,福島的郡山和巖城的烈度為3,本次地震未對日本產生海嘯威脅。
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
從5級以上的地震數據來看,5月日本已經發生了3次地震,等級分別為6級,5.4級,5.5級。雖然這些地震對日本影響並不大,但是相對來說頻繁程度還是不低。為何日本這麼多地震?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日本是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國家之一,是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由於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俯衝帶移動等因素,導致日本所處於的地殼非常活躍。
在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匯處就是日本所處的區域,其中當兩個板塊發生擠壓的時候,就可能引發日本地震的產生,這就是為何說日本地震相對較多的原因之一。主要還是因為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原因,所以導致日本的地震較多。同時除了這麼板塊運動或斷層帶帶來的滑動地震之外,日本與全球其他國家一樣,可能也出現過「人工地震」模式,這種地震相對較少,但是有,主要是因為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同時在全球範圍之中,人工地震也是比較普遍的。
日本可能發生大地震嗎?
確實今年以來,日本地震還是不少。而對於日本出現大地震的消息很多,根據《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根據日本進行的一個預測說明,位於日本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今後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這再次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提出了很多疑問,是不是日本真的可能有大地震。當然對於日本說出來的9.1級、9.3級大地震來說,確實屬於罕見情況,並且預測說明在地震之後,還可能引發大海嘯,最高可能引發29.7米高度。
這裡我們值得說明下,日本雖然說可能發生大地震,但是並不是說明真的出現,因為地震在科學之中是無法精確預測的,這是公認的事實。在每次日本公布這樣的數據之後,我們也只能作為參考,因為都是「可能性」。
地震的發生就如我們上面說的一樣,主要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等因素帶來的,所以要想預測地震「非常複雜」,至今是沒有任何科學結論和報告指出能做到,暫時也不知道未來科學家們能不能預測地震。
當然這次的5.5級地震也不能說是9.1級、9.3級大地震的前兆,日本預測的地震也沒有指出與這些小地震有關,大家完全不用管。甚至可以說日本未來會不會發生大地震都是一個未知數。
2020年的地震情況如何?
首先我們來看看5月5級以上的地震有多少,根據我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全球5級(包括5級)以上的地震為18次,相對來說地震的頻率還是很高。而6級(包括6級)以上的地震為3 次,分別為6級、6.5級、7.2級。當然不少人看到7.2級大地震還是比較擔心。因為在前幾個月也出現了幾次7級大地震,分別為千島群島的7級和7.5級大地震、古巴南部海域7.7級大地震、總計就是4次了,所以大地震確實還真不少。
當然說到大地震的數據,很多人都說今年可能是多災難的一年,怎麼各種問題都來了,除了地震之外,還有火山噴發等問題,火山噴發也是日本為主,在5月,該國的日本鹿兒島縣櫻島火山再次噴發出超過4000米。所以日本真的是地震和火山噴發等問題在短時間之中真的活躍。當然沒有影響就是好的。只能說2020年可能是真的有點不一樣,但是也不能完全下定義。
本身來說,這些自然災難在每年都有發生,只是今年可能在某些時段頻繁,所以不少人就說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完全是多餘了,大家隨時注意防禦自然災難的影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