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答案是……

2021-01-17 人民政協網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

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

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至今天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

圖片來源:北京市地震局微博

是否還會發生較大地震?

專家:近日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中午,北京市地震局專家就此次地震公眾關心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Q

此次地震的背景是什麼情況?是否會有較大地震?

A

該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內。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4、5級左右地震的發生。如1995年10月6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0級地震,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市市轄區、灤縣交界4.8級地震,今日又發生5.1級地震。據專家會商分析,本次地震原震區近幾日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Q

此次地震對北京會有什麼影響?

A

該地震造成北京全市有感,其中東部的平谷、順義、通州等地區震感較為強烈,儀器記錄的最大地震烈度為Ⅲ度,出現在平谷區東高村鎮、馬昌營鎮、鎮羅營鎮和順義區龍灣屯鎮,未造成明顯震害和人員生命財產損失。

事實上,北京的抗震設防烈度為Ⅷ度,遠高於此次地震對北京的影響烈度,所以本次地震不會對北京的房屋設施造成影響。

本次地震震中距離北京市中心約180千米,根據歷史震例和物理模型分析,由於距離較遠且震級不大,因此不會對北京的地殼應力應變和地震活動產生明顯影響。

北京和天津部分民眾提前30秒收到地震預警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了這次地震,並給唐山市提前3秒發出預警。震中附近地區開通了地震預警功能的手機、電視、網際網路電視用戶,都能提前收到地震預警信息。北京和天津部分民眾提前30秒收到了預警。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辦公室主任伍良燕提醒,電視只有處在打開狀態時,居民才能收到地震預警信息,手機用戶則需要下載「地震預警」APP,設置好相關參數後,便能在第一時間知悉地震發生情況。

「系統只針對3.2級以上的地震發送預警, 所以對於中國地震局後續發布的2.2級、2.0級地震並未發送預警信息。」 伍良燕解釋, 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報,地震預報是對未來的地震提前發出警報,是還未解決的科技難題。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鄒雨萌(實習)

相關焦點

  • 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唐山5.1級地震後發生33個餘震(附股)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3日06時10分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北緯35.82度,東經82.32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日前地震消息匯總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7時26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6度)發生2.0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據悉,古冶區位於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的破裂帶上,此次古冶5.1級地震也發生在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區內。
  • 唐山5.1級地震之後還會不會有餘震?地震時如何自救?解讀來了
    面對地震災難,我們該如何做好應急避險?一起學習和擴散。唐山5.1級地震相當於什麼程度?表示地震大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震級,二是烈度。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是有多個烈度。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通常震源深度小於70公裡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裡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裡的叫深源地震。
  • 地震專家:唐山5.1級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短期內再次發生...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此次地震活動進行專題研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研究員孟令媛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震的斷層就是在唐山斷裂和灤縣樂亭斷裂的交匯附近。我們分析這次地震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裡面。實際上就是餘震區的一次正常的強餘震起伏活動。」孟令媛表示,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唐山大地震40餘年以後,為什麼還會出現5級餘震?
    級地震#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治區發生5.1級大地震。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結果造成了餘震起伏」。還有網友調侃:難道,這就是反 射 弧 嗎?原諒小編看到「反射弧」這句話,笑出了聲兒。
  • 專家解讀:唐山本次地震屬1976年地震餘震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孟植良)「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今天下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傑在情況通報會上表示,「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為啥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地震斷層長期活動
    來源 | 綜合央視、新華社、廣州日報報導記者 | 易思含7 月 12 日," 唐山地震 " 又登上了熱門話題榜,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引起關注的地震是 1976 年唐山 7.8 級地震的一次餘震。繼當天早上 6 時 38 分的 5.1 級地震後,緊接著是 30 多次不同程度的餘震。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12日下午,中國地震局一名地震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前述地震專家介紹,對於餘震的判斷,主要是看震中地區是不是發生在原來地震的地震帶上,而且震級小於主震震級。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為何至今還有餘震?專家解讀
    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12日下午,中國地震局一名地震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95年來首次高於5級!
    近20年來唐山周圍地區地震統計表上圖是北緯38-40度,東京117-119度範圍內發生過的大於3級的地震,四級以上的有6次,其中本次5.1級為最大地震!豐南區的的4.5級地震發生在唐山1976年發生大地震中的老震區,位於唐山南部,當年的7.8級地震發生後,在這個老震區內一直都在持續活動,蔣主任表示這個震區在80年代前5-6級的餘震經常發生,但之後活動有所減弱,5級以上的餘震罕見,但3-4級的餘震不斷。
  • 44年前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會有餘震?專家口譯
    一般來說,40年、50年甚至60年、70年後在原地震帶發生的地震被認為是「長期餘震」。世界上一些地震學家認為,一些大地震的長期餘震可能會持續100多年。 他解釋說,大地震後,會形成一個相當長的斷裂帶,這個斷裂帶的應力應變調整會持續很長時間,在調整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小裂縫,還會發生許多餘震。
  • 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的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並與7時02分又再次發生2.2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表示,此次地震為中等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
  • 願歲月靜好,時隔44年,為何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仍在?
    來源網絡/智利芮氏9.5級地震後的場景世界上目前有記載的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發生在智利中南部城市瓦爾迪維亞的9.5級地震。一般像這樣震級較大的地震都不是單個發生的,在某次較強的地震前後,震中及附近往往會接二連三的發生一系列地震,這一系列地震叫做一個地震序列。在一個地震序列裡最大的那個叫主震,主震後發生的較小的地震叫餘震,而主震前發生的地震叫前震。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今天(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
  • 唐山大地震死亡數據 - CSDN
    而就在不久前,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為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44年前唐山大地震至今竟還有餘震!,次生災害遠超想像唐山7月28日7.8級大地震後至1978年底,據統計,短短兩年多,監測到的1.0級以上餘震達17570次之多。
  • 1976年的餘震到今天?唐山地震要更注意這一點
    唐山5.1級地震已過去數天,但看到這晃動的畫面,森森還是在心裡捏了一把汗。最新官方消息也說了,此次發生的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中國地震局地震專家認為,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而餘震發生的原因是——唐山的地勢結構以及人為建築等造成的起伏。
  • 《餘震》比《唐山大地震》殘酷
    「我偏偏不肯接受這樣膚淺的安慰,我固執地認為一定還有一些東西,一些關於地震之後的後來,在歲月和人們善良的願望中被過濾了。」於是便有了《餘震》—它是一個關於「苦難可以把人徹底打翻在地,永無可能重新站立」的故事。  《餘震》裡的方小燈,內心有一扇生了鏽的窗,怎麼推也推不開。
  • 5.1級!唐山大地震的餘震!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地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唐山市應急管理局表示,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今天早上,朋友圈已經炸鍋了,地震了!「地震」這個詞對於我們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時不時出現在手機裡的新聞,總是提醒我們,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地理現象。它給地震地區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痛苦。那麼面對地震,我們能做些什麼嗎?或者說我們怎麼能將損失降到最低?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平民化視覺的「餘震」—《唐山大地震》
    最近疫情期間,在家裡看了許多災難電影,感受一下災難的恐懼,在我看完唐山大地震,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劫後重生的生活令我們產生很大的共鳴。1976年7月27日晚上,唐山地區爆發了7.8級的強烈地震2010年《唐山大地震》在萬眾期待中上映,期望能夠回顧這段悲痛的歷史。這部影片只有不到4分鐘的地震場面,卻讓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麼呢?
  • 時隔16045天,唐山大地震再次發生餘震,餘震為什麼會持續如此之久?
    近日,媒體報導稱,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周邊地區均有震感。針對此次地震,北京市地震局宣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而唐山近日發生的地震距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已經過去了16045天,為何此次地震仍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