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山村浩二是日本廣為人知的獨立藝術動畫電影製作人,曾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13歲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動畫。那麼,山村浩二的成長之路是怎樣的?他的動畫製作流程又是怎樣的?
作者:青爭魚
日本大師山村浩二主要製作獨立藝術動畫短片或電視動畫廣告,他以動畫創作手法多種多樣著稱,主要利用粘圖、照片、彩色鉛筆、標誌、墨水等常見的物品結合不同的技巧進行創作。2002年,他創作的作品《頭山》獲得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提名,獲得法國安納西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獎。2007年的作品《卡夫卡鄉村醫生》獲得渥太華國際動畫節、廣島國際動畫節頭獎等。如今,50多歲的山村浩二成為了日本廣為人知的非主流獨立藝術動畫電影製作人。
短片《卡夫卡鄉村醫生》
現在,山村浩二作為教授在東京藝術大學映像研究科動畫專業任教,對於每年從學校畢業的動畫人,山村浩二想對他們說:「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去做,用心去完成作品。」
三文娛大師大作欄目,每期為大家推薦一個名家的成長之路或一個名作的創作歷程,上期回顧:如何做出30年暢銷的遊戲?《勇者鬥惡龍》「鐵三角」製作秘聞
13歲時以一人之力完成了一部作品
看到電視裡播放的動畫,小時候的山村浩二覺得不可思議,會去想:它們為什麼會能動呢?1975年,大概10歲的山村浩二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動畫雜誌和報導,慢慢知道了動畫是怎麼製作的,想著自己也要試一試。13歲時,向中學班主任借到了攝影機,開始一幀一幀地嘗試拍攝了自己的動畫,為了使動畫更完整,山村浩二自己作曲,然後在學校的音樂教室為動畫錄音。就這樣,從最初的設計,到最後的收尾,第一部動畫完成了。
山村浩二從小就是一個很專注的人,對於有興趣的事會投入其中不能自拔。大概是興趣使然,平時,他會畫身邊各種各樣的東西,桌子上的文具、廚房裡的物品都被他畫過,他也在不斷嘗試不同的技法,讓一切能動的東西動起來,這樣,山村浩二積累了一些動畫製作的實踐經驗。
短片《卡夫卡鄉村醫生》影片截圖
山村浩二在早期製作動畫時,需要在確定故事內容之後,製作一個視頻分鏡——就是把畫面用攝影機先拍攝出來,然後根據視頻分鏡製作動畫。後來動畫製作越來越成熟,也就不需要這樣製作了。現在山村浩二會在紙上畫好所有情節和素材,做好筆記,然後掃描到電腦中,在電腦裡合成和製作。最後配上音效和聲音,整個動畫製作的工序就完成了。
製作動畫不是一件省時省力的過程,5分鐘的動畫作品最快也需要兩周的時間,平時製作的5-10分鐘動畫短片一般製作周期會在1年到1年半的時間。其中製作時間最長的是動畫短片《頭山》,片長10分鐘,全片有一萬多張手繪畫稿由山村浩二一人完成,共花費了六年時間。
欲罷不能的獨立動畫創作之路
很多想法萌芽一直沉睡在山村浩二的腦子裡,一個創意或者點子在製作之前山村浩二會把自己的思緒理清楚,他會仔細思考這個創意是不是應該做的,是不是真正想做的,然後定下來動畫的大致框架,再加上一些條件和時機的配合,這部作品才能發起製作。
山村浩二的一貫做法是從作品本意來考慮,每部作品中變化和保留的部分是不一樣的。比起自己的風格和表現,山村浩二認為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有什麼值得不計成本去完成。《頭山》是根據「吃水果不要把果核吃下去,要不然會在頭上長出果子」的俗語製作的動畫短片,用動畫的形式及俗語的傳統視角,表達了人性的貪婪和冷漠。短片荒誕,是典型的吝嗇鬼自食惡果的故事模型,主人公從撿食垃圾導致頭上發芽開始,到自己跳進頭上的洞死掉而結束,有善惡的道德判斷、有因果報應的故事邏輯。山村浩二不惜六年時間製作完成的這部動畫短片,不計成本完成的是故事本身帶給觀眾的思考。
短片《頭山》影片截圖
很有趣的是,在每製作一部作品時,總會有一些新技法應運而生。山村浩二認為,這就是每一部作品都是獨立存在的原因,它們都有各自的精華所在。
對於山村浩二來說,動畫的特殊魅力就是它可以將完全不同性質的時間和空間混在一起,從頭開始一個新的世界。它可以表現作者的感受和想要看到的東西,正因為如此,製作動畫讓山村浩二欲罷不能。
現在,山村浩二在大學和研究院授課,對於指導學生,山村浩二認為「誘導」會更有效。現在動畫的創作方式變成了數碼,作品可以發表在網絡平臺,展現自己的機會有很多。同時,除了專門的學校和美術大學之外,還有很多專業學習動畫的地方,使接受動畫教育的人群不斷擴大,製作動畫的人數也在增多,學習動畫的年輕人競爭壓力在不斷提高。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人應該要想想自己能為動畫做出一點什麼樣的貢獻。堅持去做,用心去完成是在競爭中勝出的唯一方法。
◆END◆
三文娛ACG行業招聘求職群/創投交流群
請添加群主微信
三文娛執事:swyzs2 群主拉群(告知姓名及職業)
▼
不想錯過三文娛深度文章?關注後置頂吧。
三文娛
http://www.3wyu.com
ACG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界面、網易等,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