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對話》破解了哪四大迷信?

2021-02-21 心能緣

他(她)的容貌:威嚴、端莊、男人帥、女人美?

他(她)的出現:高高在上,或神龍見首不見尾?

他(她)的言語:出口全是經典,句句震撼,字字戳心?

他(她)的行為:像父母般愛我們,愛到無可救藥,只恨鐵不成鋼?

錯了,全錯了,所以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當人類以「人的思維方式」去想像「神」時,「神」只能「呵呵」了。

有這樣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名字叫《與神對話》華仔和世界眾多明星以及學者都推薦過它。

《與神對話》的男主很直白告訴大家:

嘿,我叫尼爾,我就是能與神對話,這些答案全部不是我,是來自神的。

但還是這部電影,通過展現尼爾的真實人生,又告訴大家:

嘿,我是神,但我並不是另外一個人,你們都誤解我了。

人類如何誤解了「神」?這部電影如何在「與神對話」的同時,破除了「對神的迷信」?

禪說電影邀請靈性書寫作家馬冉冉,繼續破除我們對「神」的四大誤解。

禪說電影:上次我們只講了《與神對話》這部電影的開頭,就已經說到了對「神」的兩大誤解:

第一,把世間父母或自己崇拜人士的影像投射到「神」身上,認為「神」,或者「被神選中的人」,也一定是高高在上的,是威嚴的、成功的、或者幸福的。

所以才有了電影開頭對尼爾的質疑:你都能與神對話了,怎麼連自己的婚姻都保不住呢?所以你一定是個偽君子。

第二,認為天地間另外有一個神,主宰著我們的一切。所以也才有了一個讓觀眾容易困惑不解的場景:男主走出掌聲雷動的會場,轉身看見的卻是過去那個斷了脖子的、無家可歸的自己.

(點擊圖片連結閱讀上一篇)

馬冉冉:就這兩點,我還想深入跟你聊聊,小時候你有沒有看過一個相聲,馬季帶著馮鞏幾個表演的,叫做《五官爭功》。

禪說電影:哈哈,看過,好像是春節聯歡晚會上的。

馬冉冉:我覺得特別可笑,所以記憶深刻。後來等我很多次被學生問到「神是什麼」的時候,我就會說:

『神』就是當你以為是鼻子的時候,是眼睛的那個東西;當你以為是眼睛的時候,是嘴巴的那個東西;當你以為是嘴巴的時候,是臉的那個東西;當你以為你是臉的時候,是腳、胳膊、每一個細胞的那個東西。

所以,「神」是什麼東西?你只要一說,你已經錯了;你只要一思考,你已經錯了。不要用任何的語言、任何的想像去說他,他(她)就是那個可以去感知到、就在那裡、就如其所是的那個東西。

像今天我們倆坐在這裡,面對這個茶杯,茶杯是茶杯,茶杯也是我,茶杯也是「神」;再面對這個桌子,桌子是桌子,桌子也是我,桌子也是「神」;帶著這種感知,素說你是素說,素說也是我,素說也是「神」.就不斷驗證這種「息息相關整個的所有被無形的東西合一」的感覺,或許答案藏在那種感覺裡面,但絕對不藏在邏輯思維裡面。

禪說電影:怎麼讓我想到《金剛經》裡著名的三段論:說杯子,即非杯子,是名杯子。哈哈。

馬冉冉:突破頭腦很難。你剛才總結我們前面說的二個誤解,我就想到,九年來,我一直用書寫的方式「與神對話」,我寫出了那麼多東西,越寫就越明白:

我們每個人都能「與神對話」,為什麼?這不是心靈雞湯,這裡面道理很簡單,因為不是外在有一個「神」,「神」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但一定要注意,我們內在的那個「神」絕不是我們所以為的,比如必須是和藹可親、比如必須是事業有成什麼的。

我經常書寫的時候,也會被「神」教訓,被「棒喝」,我都體驗到了,我們時而有困惑,對這種經驗有質疑,但其實那個困惑就是「神」流經我們時出現的波浪,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往前走,我們要不要繼續行駛?這種流經並察覺的過程,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與神對話」的精髓,就是我們一直伴隨著生命在生生不息的向前體驗。

禪說電影:質問「神啊、佛啊在哪裡,是什麼樣」並不重要,因為只要一問,我們已經外求了,已經無意識把某種形象投射了出去,忘卻了「神」就是我們自己。

但是在現實中,我發現我們有個慣性啊:春風得意時不問神,升官發財時不求佛,心想事成時不拜祖,可一遇到問題,遇到磨難,就想到神啊,祖先啊,就去燒香拜佛了。

馬冉冉:這也是電影裡呈現出的對「神」的第三個誤解,就是年輕時的尼爾是春風得意的,做過世界500強企業的主管,有著妻子和孩子,可是當他因為意外的車禍而摔了脖子時,他一下子什麼都沒有了。

這時,尼爾會責問神:為什麼要讓我遭遇車禍,為什麼要讓我摔了脖子?如果神存在,神就應該愛我,那麼,為什麼要讓我受苦?

禪說電影:所以第三個對神的誤解是:你如果真的存在,你就應該是無條件愛世人的,那麼就不該讓我受苦。

馬冉冉:是的,這就像我在產後抑鬱時不斷追問的問題,可是越追問,你就會發現:你還是掉到「外在有個神」的誤區裡了,而且還把自己頭腦對「痛苦」的概念投射給了外在的這位神。

前面我跟你分享過,我得了產後抑鬱才發現這種病症不是傳說,這是真真實實的痛苦,但正是這一經歷讓我看見我從未看見的底層的自己,就像河流到了枯水期,底層的河床石頭、淤泥全部都被翻出來了。

尼爾也一樣,現實中的他如果沒有這次痛苦的車禍,他不可能成為後來的作家,成為《與神對話》的作者,出版37個國家,賣出1300多萬冊。

想想,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豐盛的狀態裡,大概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看到自己的河床裡到底有哪些大石塊,哪些淤泥。其實那些東西是累生累世帶來的,總會要清理。所以,覺醒要趁早,讓我們的內在可以流動起來,阻塞我們的東西有機會被疏通,然後才會感恩豐水期的雨水,感恩從上遊不斷來的水源,這時你會非常的喜悅,體會到生命是一場恩典。

禪說電影:所以,我們往往是以頭腦的概念在定義著「痛苦」,在本自俱足的內在神性那裡,根本沒有「痛苦」一說。就像我在跟劉豐老師對話《奇異博士》時,他說過這麼一句話:「成功是來提醒我們本自俱足的,而痛苦是來提醒我們覺醒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痛苦是個禮物,通過痛苦才能覺知生命是場恩典。

馬冉冉:沒錯,我教了很多書寫的學生,非常有意思,當我讓大家敞開了「與神對話」的時候,他們會在紙上咆哮,都是在寫「為什麼?」,「為什麼?」跟尼爾一樣。

其實所有這些靈魂的痛苦都來自不了解人生中的那些遭遇對我們的意義。當我們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想找到那些意義,當真正找到答案的時候,那些痛苦突然好像找到了依託,而得以被消解。

這個過程是我們自己真心認同了,我確實經歷這些而成長而改變了,讓我體驗到了生命之豐富,生命之多元,生命之從黑到白那無數度的灰的時候,一下子釋然,而這種釋然會讓我們的生命完全進入到另外的階段。

禪說電影:是的,在禪說電影的線上課程《英雄之旅》裡,每個人的內在生命都會走過十二個環節,這是坎貝爾總結東西方神話得出的一個非常有啟發的圖。

而這其中有一個環節就叫做「走入最深的洞穴,整合內在的陰影」,實際上就是去面對你內在的那個陰影,你所謂的敵人,或者你的黑暗,你的痛苦.恰恰是在這個環節過後,才進入下一個環節,叫做「收穫生命禮物」

可我們往往不想走前面所有環節,直接收穫禮物,或者不了解這樣一個內在生命的旅程,所以總是卡在某一個環節上走不下去。

馬冉冉:《英雄之旅》十二環節我也用過,用在讓學生們去書寫自己的人生劇本時,當大家用這十二環節去審視時,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了悟。其實就像每個人都可以「與神對話」,每個人也都可以成為這趟《英雄之旅》裡的主角,演繹出我們每個人內在的神話,關鍵是你要不要去踐行。

禪說電影:是的,回到電影,從一個世界500強主管到公園裡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尼爾也埋怨過,憤怒過,但是電影很快讓你看到,公園裡的流浪漢不是尼爾一個,是很多很多,每一個剛進來的人都想出去,可是呆得時間長了,會漸漸麻木,會漸漸成為「老鳥」,不再想著出去了,甚至會討論起「哪裡撿的易拉罐最賣錢,哪邊的垃圾裡面會有調味醬,哪天人們剩的食品垃圾會最多」等等,更有諷刺的是,這些流浪漢們甚至組織起了一個小社會,建立起了一個流浪公園的體制哈,裡面儼然有著管理的人(收租金)、有廚師等等,那些住久的人還會嘲笑每一個新來的人.

我看這部電影也看了好幾遍了,每次看到這裡,都讓我非常感慨:

我們誰又不是這座公園裡的一名流浪漢呢?而這座公園的美好,垃圾的隨手拈來,甚至會讓我們忘卻自己的本來,忘卻自己在流浪,忘卻要回一個真正的家。

馬冉冉:你說的這個問題超級棒,我之前觀影的時候一直沒有用這個角度去理解,公園在這裡其實真的是「人生的隱喻」,就像肖申克那座監獄一樣。

我剛才突然想到,我們每個人出生降臨到人類社會,社會都會對我們有一些定義,有一些期待,因為那是前面住進來的人類經驗的總結,就像電影裡一模一樣,這些過來人會告訴你哪裡搭帳篷穩固,哪裡可以撿到易拉罐賺點錢,哪裡可以找到別人吃剩下的東西,甚至加工成還不錯的美味.

但是,沒有人告訴我們說:這個公園不是世界的全部。在公園之外,還有很多個其他的世界,可能有別墅區,可能有摩天大樓,可能有海洋,沒有人告訴我們。

於是我們在這個公園裡,學著其他人去生活,風生水起,仿佛過得還不錯。而所謂的覺醒就是讓我們意識到:父母、社會所要求我們活出的那個人生,不過是座流浪漢的公園。沒有人告知過我們這些。

禪說電影: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些,就算有極少數人發現了真實的世界,也沒有人敢告訴我們這些。

這就像柏拉圖聞名二千多年的「洞穴理論」所說,即使有人發現了洞穴壁上的不過是影子,根本不是真實的我們,但發現的人只會被斥為「瘋子」;

同樣,豆瓣TOP1的經典《肖申克的救贖》也展現出來:唯一一個知道男主安迪案件真兇的人,不是被獎勵了,而是被射殺了。因為這套完整的肖申克體制已經把每個人牢牢掌控在其中,以至於即使有機會出去了,你都不知道該怎麼活了。

 

這就是特別諷刺,但又特別真實的真相。

不過我們回到尼爾,他走出來了,他成為了這座公園裡唯一走出來的人,這就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為什麼偏偏是他走了出來?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尼爾走出來的這個過程裡,並沒有神的出現。尼爾與神對話,是等他走出來後才發生的事,而在這之前,在尼爾最痛苦,最無助的時候,神去了哪裡?如果沒有神,那麼尼爾靠什麼走了出來?

馬冉冉:我覺得跟禪說電影的這場對話很有意思,真的就像在一個時而風平浪靜,時而又波濤洶湧的海面上穿行的感覺,這種激發出的巨大能量一直蕩漾在我們之間,很高興能有這樣的對話。

你還記得尼爾剛進到公園裡面搭帳篷的第一天晚上,下著大雨,他說了一句話:「我不要死在這座公園裡面。」

我們絕大多數人就死在這座公園裡面的,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一生。但尼爾一開始就告訴自己要出去,不能死在這裡。即使周圍的那些「老鳥」都在嘲笑他,嘲笑他居然戴著個「護頸圈」還想找工作;即使他不斷下調著對工作的期望,從去找一個「主管」的位置,到一個「看門」的位置,他都去了,也都失敗了,甚至被另一個看門的諷刺,但是他依舊還是堅持,他始終沒有放棄。

禪說電影:是的,而且電影還有一點很真實,就是說尼爾並不是始終置身於公園體制之外,實際上為了生存,他也去撿易拉罐,他也去撿垃圾食品,也去交租金,甚至一開始他還堅持不吃別人丟在垃圾筒的,可後來他是一邊流淚一邊忍不住狂吃.

也就是說,電影並沒有把尼爾塑造成一個脫離現實的人物,他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也在這座公園裡生存著,也了知這裡面的每一種體制,但他沒有忘記「本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馬冉冉:沒錯,所以我覺得人生在世,「信念」二個字非常的重要,很像是一道河流上的閘門那樣的存在,像宇宙門一樣的存在,我們每個人的信念就像那閘門,有的人是閘門大開,非常歡喜的接受任何來自宇宙的能量,不管這個能量表現的是正面的也好,負面的也好,都接受,都體驗;但也有很多人把那個閘門把得死死的,我不要這個,我不要那個,我害怕.所以那個閘門水流流下來的時候,你的人生就變成了最小流量的人生了。

禪說電影:「信」為道源功德母。

馬冉冉:是的,不過很多人所謂相信「我是本自具足的,我要迎向富足的人生」,但那個只是是口頭上說一說,只是在頭腦層面的,並不是在內在。那如何判斷你是真信還是口頭上的信?

我覺得還是兩個字:「行動」。你的行動才是最重要的能夠表達你真實的信任。就好像加滿油的一輛車,他真的推了跑出去了,不是停留在車庫,哪怕是上路修理的。

尼爾就是真正開上路的,他說了要出去,他也一直在這樣行動著,從來沒有放棄。你看他最後找到的那份工作,是從一大堆舊報紙中翻出來的,甚至都過期了,但他還是沒有放棄,哪怕拿出易拉罐換來的錢打個電話問一問,可這個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

禪說電影:所以這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另外一個神來幫助,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四大誤解,而相對於這一誤解的正念是:

真正能夠幫助你走出困境的,唯有自己,而當你能夠認出「公園」並勇敢走出「公園」時,你已經成為了「神」。

電影的結尾也是在回答「神究竟是誰」,我們看到,走在流浪尼爾身邊的,不是別人,就是未來的尼爾;而走在功成名就的尼爾身邊的,不是別人,就是過去的尼爾。

這個畫面很有深意,與我們一直同在的,是我們內在的神。

馬冉冉:這就是神告訴尼爾的那句話,也被尼爾寫進了書裡。這句話值得我們每個人牢牢記住:

「人生就是神對自己的體驗。」

精進2020 | 日本禪創

禪創志 | 心經踐行 | 精裝版預售 | 心路

禪創學社 | 精進社群 | HERO學院

相關焦點

  • 《我的個神啊》—一場迷信與科學的較量
    PK求神指示找回飛船遙控器我們都知道印度的信仰是很高尚的,不可有半點侮辱。而印度的宗教多種多樣,迷信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狀態。沒有人敢有半點對神的不尊敬,什麼事都覺得拜神就能夠解決。該片想告訴印度人民,信仰不等同於迷信。心中有信仰是好事,信仰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讓信仰者能夠有動力去努力通過科學去解決當下的困難。迷信是無能為力後去尋找所謂的神的指示,給自己心裡尋個新安罷了。
  • 風雲中這四大神功可破解不滅金身,聶風選最難的魔刀,原因很無奈
    在《風雲》中要說反派中最幸運的一個角色,那就是絕無神了,這位突然出現,憑藉各種陰謀詭計,生擒諸多武林高手,就連雄霸都諱莫如深的無名也被他用毒藥給毒倒,他差點就稱霸武林。為了對付絕無神,聶風選擇了修煉魔刀入魔。但事實上不滅金身除了修煉第一邪皇的魔刀之外,真的無人能破解了麼?
  • 出國看病熱門醫院專家用科學破解關於眼睛的迷信說法
    麻省眼耳醫院的眼科專家Michael Lin博士、Suzanne Freitag博士和Peggy Chang博士用科學破解關於眼睛的三種常見迷信說法。麻省眼耳醫院是哈佛附屬眼耳鼻喉疾病專科醫院,是國內患者出國看病的熱門醫院之一。
  • 傅佩榮:怎樣檢驗你的信仰是不是迷信?佛與魔的一場對話,你能聽得懂嗎?
    許多人迷信,卻假宗教之名,在社會上做出惡劣的行為。但實際上,迷信和正信並不難分辨,因為迷信往往具有四個特徵:第一,出於恐懼心理,以致無法引發積極的愛心。恐懼有兩種:一是害怕得不到;二是得到之後害怕失去,也就是患得患失。
  • 金庸筆下四大神功,它曾輔佐五位神級高手,完虐降龍十八掌
    金庸筆下武功百餘種,一時之間難以羅列,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討論的,是金庸筆下四大神功,它輔佐過五位神級高手,完虐降龍十八掌。1、易筋經天下武功出少林,這裡包含天下武學,是武林人士夢寐以求的地方,《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和蕭遠山,曾在少林藏經閣偷學武功。《天龍八部》中的遊坦之,曾修煉過易筋經上的武功,易筋經武功不僅能夠存積內力,還具備解毒功效。
  • 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要想不迷信,必須要自己去研究那一門東西,等研究通了,你可以有資格批評,那才能分別迷信與不迷信。《易經系傳別講》今天全世界是科學的時代,但我們站在政治哲學或人類哲學的立場,看這個時代的文化,則是充滿了怪、力、亂、神。
  • 四大原耽是哪四大
    「四大原耽」大家都聽說過嗎?相信很多男生在聽到的時候都非常的奇怪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有些小姐姐聽到了之後都會會心的一笑,有些可能還會非常激動的和你聊聊。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詳細的講解一下四大原耽是哪四大,感興趣的玩家就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 《遙遠的救世主》:神、道、如來,究竟該如何理解
    小說裡多次提到「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乍一看確實很難理解。這裡涉及到三大宗教,有些地方可能存在爭議,再者限於一刀的道行,必然有些地方無法理解,我也就說到哪就算哪了。神是三位一體的,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靈。也可以理解為三者的本體或本源就是神,三個位格是神的三種不同表現形式,實際上都是統一於神的。聖父即耶和華、聖子即耶穌基督。聖靈的出處有些分歧,可以暫時理解成一種至善至德的完美精神,或者靈魂。當然這麼說肯定是不準確的,三個位格應該是平等的,因為其本體都是同一個神。
  • 《與神對話經典》語錄
    《與神對話》的男主很直白告訴大家:嘿,我叫尼爾,我就是能與神對話,這些答案全部不是我,是來自神的。但還是這部電影,通過展現尼爾的真實人生,又告訴大家:嘿,我是神,但我並不是另外一個人,你們都誤解我了。 《與神對話》2.如果你願意聽,我將會與你說話。如果你願意邀請我,我將會來找你。到時我將會讓你看到,我一直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神對話》3.使你的生命成為禮物,要永遠記得,你是那禮物。成為每個進入你生活的人的禮物。要小心,如果你不能成為禮物,就不要進入那人的生活。
  • 劉德華最鍾愛的書——《與神對話》
    我決定給神寫封信。那是一封含著嗔恨與激憤的信,充滿了惶惑、扭曲、責難,以及一大堆憤怒的問題。我的人生為什麼事事不順?我到底得做什麼才能讓它順?為什麼我無法在親密關係中找到快樂?是否我永遠也不會有夠用的錢?最後——且最終要的——我到底做過些什麼事,活該要有如此不斷掙扎的一生?
  • 其實並非迷信,《本草綱目》給出了答案
    那麼黃鼠狼真有傳說的那麼神嗎?本著21世紀的科學時代來解釋的話,黃鼠狼只是種哺乳動物,壓根兒不可能說話,更不會有那麼可怕。今天的科學家已對所謂黃鼠狼附體說話的現象給出了非常科學的解釋。原來黃鼠狼在面對人或面臨危險的時候會用放臭屁的方法來保護自己,而它們的臭屁裡含有毒素,會導致人產生幻覺,從而胡言亂語。
  • 《與神對話》簡介(附電影)
    《與神對話》全集(收藏版)點擊全文下方的「閱讀原文」,收看《與神對話》電影在絕望之中,他拿起筆寫了一封憤怒的信給神,沒想到這信竟得到了回答。尼爾把他和神之間的對話記錄下來,也因此產生了一本驚世之作《與神對話》。這本書曾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兩年半之久,在全球被翻譯成36種語言,銷量超過1200萬本。2010年在臺灣上映同名系列電影。
  • 酷我音樂VIP破解版,安卓/PC電腦破解版
    如今的四大音樂平臺: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基本已經壟斷了音樂的版權,想要聽正版的音樂,不掏錢那是不可能的了。
  • 【大家】與神對話
    羅馬教廷,掌控了與神對話的利器,教宗專屬的大赦,到十三四世紀轉成贖罪券,終淪為教廷斂財的工具與罪證,而激起中古世紀歐洲的社會動蕩。在今日看來,願意購買一張證明來免去自己的萬惡之源,實在愚不可及。但即便是贖罪券早已撤消,各種朝聖贖罪的名目仍變著花樣地吸引萬民,愚信,似乎是人類惰性的根本,難以徹底消除。
  • 紋身不迷信/迷信不紋身 【神明合輯part1】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信仰我們只能說一句紋身不迷信 迷信不紋身!!敲黑板劃重點!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 米迦的迷信
    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裡,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1-2節)  經文一開始就介紹這位米迦是住在以法蓮山地,他應該是屬以法蓮支派的。米迦這名字的意思「誰像耶和華?」他是個不肖子,因為他從母親那裡偷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他母親以為錢是給盜賊偷去,於是就咒詛那偷她銀子的人。  米迦一出現就給人一個很不好的印象,因為他是賊,他偷拿了母親的一大筆錢。
  • 《天龍八部》南海鱷神:才是「四大惡人」中最可怕的惡人
    大家好,說起《天龍八部》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了,而看過《天龍八部》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四大惡人",即"惡貫滿盈"段延慶,"無惡不做"葉二娘,"兇神惡煞"南海鱷神,"窮兇極惡"雲中鶴。其中段延慶因為報仇,殺人滅門,為四大惡人之首;孫二娘因兒子被搶,故以玩巧奪別人孩子,過後殺死為樂。為四大惡人第二;嶽老三殺人全憑心情,為四大惡人第三(第二?)
  • 江蘇楚州:「四育並舉」破解「四大危險」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把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精神作為縱深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動力引擎,按照黨的建設「五個必須」要求,努力創新實踐載體,著力破解「四大危險」。開展理想教育,破解「精神懈怠」。針對少數黨員幹部進取意識不強、缺乏艱苦奮鬥精神的現象,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對黨員幹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
  • 即將開拍或上映的四大電視劇,你期待哪部?
    即將開拍或上映的四大電視劇,你期待哪部?左黜為一己私慾叛變塗山派,憑藉王太尉勢力,帶領武德司抓捕永兒,意在破解天書全卷,復興狐族,危害人間;為拯救蒼生,永兒在聖姑的指引下,習得天書全卷,並聯手武德司統領金臺,挫敗左黜陰謀。
  • TVB拜金女疑被有錢人夫趙完松,手機遭破解流出調情對話!
    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昨日有報導稱梁茵暗交有米人夫,男方擁有自己律師事務所,又是馬主,更有疑似她跟男方的調情對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