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國產動畫片《妙先生》在上線首日,突然宣布公映變點映,倉皇撤出元旦檔。
事出反常必有妖。
悉數近些年突然撤檔的華語電影,除了部分受制於審核等外在原因素影響之外,多數電影的撤檔都與影片質量有著莫大關係。
院線三日遊的華語史詩巨製《阿修羅》,葛大爺、小嶽嶽領銜的賀歲喜劇《斷片之險途奪寶》,投資近6億、數十位一線大咖傾情參演的《大轟炸》。
即便通過更換片名、重新剪輯等騷操作後,此類影片還是很難重獲觀眾的好感。
與它們不同的是,《妙先生》沒有藏著掖著,刻意營造故事的神秘感。
點映之初,片方就將影片中的人物、情節、重要道具通過海報的形式和盤託出,把電影的細節劇透了個遍,恨不能幫助觀眾腦補故事。
時間來到7月底。
院線重新開放之後,《妙先生》宣布定檔7月31日,成為放映片單中少數的幾部大片之一,頗為吸睛。
上線僅一周,片方再次祭出騷操作,宣布影片上線流媒體網站,以12元每次的價格付費點播。
如果充值視頻網站會員,還可享半價優惠。
可惜的是,即便片方如此操作,依舊沒能拯救影片的口碑與票房走勢,實現逆襲。
《妙先生》
喜愛哲學的觀眾,一定聽過倫理學家菲利帕·福特提出的「電車難題」。
大致內容是:一個瘋子把六個無辜的人綁在兩條電車軌道上,一條有五個人,另一條有一個人。遠處,一輛失控的火車行進在軌道上,即將撞向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操縱拉杆,改變電車的運行軌道。
你會選擇轉向一個人,還是轉向五個人,亦或是不轉動,聽從命運的安排?
提問者創造的道德困境中,每一種選擇都有它的道理,也都有它殘酷的一面。
《妙先生》的主線故事很像是這個實驗的變體。
架空的世界中,導演設計了一種名為「彼岸花」的植物,它會釋放普通人心中的貪婪,讓一整個村莊的居民變得好吃懶做,不思進取。
它寄宿的軀殼卻是整個村莊中最善良的那個人,而阻止彼岸花的唯一方法,便是殺死這個最善良的村民。
面對肆虐的彼岸花,尋跡者丁果、紅衣女孩殷鳳、趕鴨人笑面做出三種完全不同的選擇:
丁果與師傅梁衍認為,彼岸花的寄宿者擁有選擇生存與滅亡的權利,只有甘願為村莊獻身的寄宿者才能被殺死。
殷鳳認為,為照顧大多數人的利益,凡是寄宿者都應該被殺死,無論他是否甘心獻身。
笑面則認為,彼岸花是上天創造的,它產生的後果不能被他人影響,應該放任寄宿者慢慢變成鴨子,放任整個村莊居民的懶惰。
三人的觀念不盡相同,每一種都有著它存在道理,卻都需要用寄宿者的死亡來換取世界的安寧。
哪怕是相對善良的主角丁果,其所選擇的方法也是逼迫好人拯救壞人,有時候即便是好人獻身了,彼岸花仍舊會存活在人們的心間。
比如善良的孝文就同意了丁果的主張,選擇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所有村民。
可當他用死亡逼出體內的彼岸花之後,養父卻欲望薰心,又將彼岸花吞進了自己的肚子。
彼岸花因村民的貪念而生,又助長了村民心中的貪念,讓他們無所節制地向自然索取,然後接受著自然的懲罰。
紅嫣夫人帶著族人挖掘冰紈玉謀生,卻患上了恐怖的苦寒症,只能用辛苦挖來的冰紈玉換金蟬蛻。
而挖掘金蟬蛻的村民也受到彼岸花影響,變得懶惰不思進取,原本真摯的父子、兄弟、夫妻情也變得寡淡。
影片前半段,導演描繪了彼岸花對人類身心的超強破壞力,以及它創造的秩序顛倒、善惡不明的社會,分開敘述了三種應對彼岸花的做法。
這一部分,影片有著相當不錯的可看性,三種觀點的鋪陳有條不紊,畫面也保持了純正的中國風,小橋、磚房、村莊都美的不像話。
直到重要人物蕭篤的出場。
彼岸花需要寄生在善良的人身上,而蕭篤出場就盜竊了殷鳳的冰紈玉,還用並不高明的土味情話撩妹。
說好的善良呢?
作為彼岸花的寄宿者,蕭篤並不贊同丁果、殷鳳給出的選項,他趁亂跳入河水之中,逃出了村莊。
彼岸花仍在他的體內,但他的村莊卻恢復了往日的美好。
丁果、殷鳳、笑臉、梁衍,如此多的人沒有解決的難題,被蕭篤解決了,而辦法居然只是離開村莊。
說好的道德困境呢?
蕭篤宛若一個超級bug,蘊含著改天換地的強大力量,足以讓導演放棄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放棄了故事邏輯性的要求,就連視聽語言也變得慌亂不堪。
幾位主角也跟著陷入蕭篤的宇宙磁場中,不斷重複著哲學課本上的道理,絲毫不顧及觀眾的接受度和忍耐度。
「朝聞道,夕死可矣」
有營養的道理對觀眾絕對是有益的,但相較於「聞道」,觀眾更關心導演如何「講道」,如何將高深的道理轉化為成熟的視聽語言。
看完《妙先生》,讓人懷念《大護法》。
大到故事走向、畫面風格,小到海報設計,甚至《大護法》自我認定的PG-13的分級也被《妙先生》延續下來。
當然,作為同一公司出品的電影,後作粘上前作的榮光是正常的,可是讓前作揚名立萬的風格卻不一定適合於後作,也不一定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
《大護法》用陰暗的色調、成人向的故事改變了觀眾對國漫低幼、不成熟的偏見,讓國內觀眾第一次體會到了PG-13動漫的魔力。
《妙先生》中,導演延續了成人向風格,殺戮伴隨著整個故事,人性的醜陋被露骨的展現了出來,就連討論的主題也被拔高為人性的善惡美醜。
可是,如此成人向的故事徹底抹殺了年輕觀眾觀看漫畫作品的輕鬆感,而邏輯的漏洞、節奏的失調又無法滿足成人觀眾的審美需求。
《大護法》中成人向的內核與漫畫電影載體相輔相成,《妙先生》中兩者的關係卻變成了互相拖累。
國漫需要成熟的畫風,需要成人向的故事,但這一切都必須以電影的創作理論為前提,要有成熟、完整的故事作為支撐。
PPT好看,道理好聽,卻不足以構成一部好看的電影。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