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婚姻、家暴、冷暴力、婆媳矛盾等問題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婚姻就是愛情的墳墓」,他們恐婚,晚婚。
網絡上流傳一個段子:哪個年齡段結婚最好?50歲之後,為啥呢?因為雙方都是離退休狀態,有足夠的物質基礎,還不用操心兒女的大小事務。
中國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 2019年民政局數據顯示:當年登記結婚的有947.1萬對,離婚登記的有415.4萬對,離婚率為 3.4‰,比上年增長 0.2 個千分點。
這裡的離婚率是採取國際通用計算方法:當年的離婚率=當年離婚對數/當年的平均人口數×1000‰。單從數字上看,中國的離婚率還不夠慘烈,但是離婚導致的社會問題、經濟成本是不容忽視的。
國際離婚現狀: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離婚
離婚率常年排行首位,一度高達60%的俄羅斯,專家分析導致如此驚人的離婚率的主要原因是多數人結婚時心理不成熟以及艱苦的生活條件以及俄羅斯的自由家庭法。
許多律師事務所都能提供「快速離婚服務」,價格也很便宜,只需支付190—400美元即可。
不知道專家是不是看到俄羅斯離婚成本低,才想出了這一招,想用制度和繁瑣的流程以及財產損失,讓想離婚的人望而卻步。但是這真的能降低離婚率嗎?
鐵了心想走的人,還會在乎這些身外之物嗎?他們只會想盡辦法逃離。
美國在排行榜上也是鼎鼎有名,近兩年來,離婚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權利,許多80多歲的老人也加入了離婚隊伍。
難道那些80歲的老人們離婚還要考慮面子、金錢嗎?不,他們只追求幸福!追求更合適的伴侶!
現代人離婚的原因:位居第一的居然是它?
離婚率不斷攀升,是社會無法迴避的問題,隨著《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餘歡水》等劇的熱播,大家對婚姻的失望也浮出水面。
從一紙紅書到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這其中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浙江省人民法院公布的2018年離婚原因排名:生活瑣事、分居、感情基礎薄弱、家庭暴力、賭博、性格差異、缺乏溝通、出軌、家庭經濟。
其中生活瑣事佔了34.21%,分居佔30.16%,其餘的都不足10%。
相比以前的家暴導致離婚,更多的離婚原因是「感情死於生活瑣事」。
戀愛時,甜蜜的風花雪月讓人流連忘返,結婚後雞毛蒜皮的小事讓人越發委屈。失望的爆發從來都不是一次導火索,而是累積。
「妻隨夫姓」:是時代革新還是倒退?
為何國家和社會都會如此關注離婚率?因為離婚不僅會給家庭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而且還會增加社會成本以及潛在的社會隱患。
這裡不是針對單親家庭,但是事實證明家庭和睦的原配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更成功,人格也會更健全。
單親家庭或者再婚家庭多多少少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可怕的是這種影響還會延續到下一代。
所以為了控制離婚率,又有專家建議「恢復妻隨夫姓的傳統」,來降低離婚率。也就是結婚之後在自己的名字上面加上丈夫的姓氏,比如:「張王氏」、「趙柳氏」等。
這樣會讓女性在結婚以後對家庭的歸屬感更強,讓夫妻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女性也就不容易再提出離婚,也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離婚率。
可是女性缺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安全感,對家庭缺乏歸屬感和責任感的是男性。
「妻隨夫姓」的建議一出,在網絡上掀起了激烈的反響,有全職媽媽直言:結婚後,發現婚姻不是談戀愛,從結婚那一刻開始,女性就是在一步步掉價,用青春和健康去生育孩子,照顧公婆,到頭來換來的是什麼?
是體貼溫柔嗎?那大多數發生在電視劇和小說裡,現實是更多的矛盾和不理解。婚後生活已經夠委屈了,你還要剝奪屬於我自己的姓名,專家是缺「磚」嗎?
這位坦率的網友說出了大多數當代女性的心聲。全職媽媽尚且抵制這種明顯帶有「男尊女卑」的歧視,更何況經濟獨立的女性呢?
現在的女性不論從學識還是經濟都越來越獨立,越來越優秀,她們認為自己能賺錢養家能贍養父母,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朋友社交。
舊時代思想下一提起離婚,就註定是不光彩的。有的女性哪怕遭受家暴,也要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生怕自己離婚給父母丟臉,讓外人笑話;大多數為了孩子,再委屈再痛苦也一忍再忍。
現在不一樣了,老一輩的思想逐漸開放,不再局限於世俗的眼光,更在乎兒女的生活幸福。
舊思想都在隨時代發展而更新,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卻妄想讓女性「妻隨夫姓」重新回到從屬男人的時代,說出去,也不怕他國人笑話。
別說妻隨夫姓不可能,甚至有的家庭孩子隨母姓。婚姻法也說孩子可以隨父親或者母親姓,憑什麼一定要隨父姓,是有皇位要繼承嗎?
事實上,很多夫妻選擇離婚的原因,跟姓氏問題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女性也不會因為「姓氏」而被婚姻束縛住。
「隨夫姓」放在現代社會,已經無法像以前一樣,讓女性達到認同夫家,從而不去考慮離婚的事情。
有專家會反駁,你看日本實行「妻隨夫姓」不就卓有成效嘛?但是有很重要的一點,日本實行妻隨夫姓,沒有太大的社會矛盾,是因為日本男人的工資是直接打到女人的帳號的,而且日本男人的退休金是有女人一半的。反觀國內有如此保障嗎?
婚姻的經營之道:需要雙方共同守護
如果單一從「妻隨夫姓」這個方面來解決,這跟黃有光教授提出的「一妻多夫」一樣,都是以點概面。
表面上來看,黃有光教授說的「一妻多夫」可以緩解男多女少的現象,但實際,這個提議不僅有悖倫理,還失去對女性的尊重。
另外,要想降低離婚率,其實要從根本入手。也就是說,需要提高夫妻雙方對婚姻的重視,戀愛也許會移情別戀,但進入婚姻,就需要有契約精神,對愛人在情感上一心一意,並且包容和呵護對方。
新鮮感不是跟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情,而是跟同一個人經歷不同的事情。這才是婚姻的經營之道。
一段好的感情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守護,而不是僅僅用外力去束縛。
如果單單只是想藉此提高離婚成本,那一段不幸的婚姻,就算傾家蕩產也會有人選擇離婚的,因為人生路漫漫,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才叫生活,反之跟坐牢有什麼區別。
婚姻從來都不是單方面付出的,女人勤儉持家,男人負責體貼方得和睦。其實很多女人不怕苦,不怕累,最怕所遇非良人。
小編不鼓勵採用離婚這種方式去解決婚姻問題,當然不排除非離不可的情況,兩個人相遇相知相愛相守不易,「且行且珍惜」,何不用更理智的方法去經營維繫來之不易的緣分呢?
一個巴掌拍不響,婚姻中的矛盾都是雙方的問題,如果沒有得到解決,離婚、再婚也不過是重蹈覆轍而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