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推薦一部二哥最近剛看過的短劇《后翼棄兵》也叫女王的棋局。一共7集,每集60分鐘。
這部短劇一上線就在豆瓣收穫9.2分的好評。可以說全劇沒有一場廢戲,沒有一個糟糕的演員。無論主角還是配角,每個人都形象飽滿,從容,默契,不廢話,不羅嗦,情節張力十足。
妥妥的爽劇!非常適合周末單刷,勤奮的話,一天就可以看完。
如果單看這部劇本身的劇情,講的是一個大女主的開掛人生。
父親離開她們,母親死去,在孤兒院長大,九歲在地下室接觸西洋棋,年少嶄露出自己天才的實力,一路扶搖直上未嘗一敗,被領養,遇見初戀,從區冠軍殺到全國冠軍,遇見挫折,敗於世界第一的大神,然後滑向低谷,失去養母,嗑藥酗酒,失去身邊各種親密關係,摸索探尋自我,遇見兒時夥伴,和解過去和自己,遇上西洋棋的初心,然後再次挑戰世界第一,成功,然後帷幕落下,一生成長在眼前回顧。
故事探討了一個天才少女的成長,該付出的代價,以及對於一份天賦來說,這條路上的孤獨意味著什麼?
不管是勝負廝殺,還是愛恨情仇,在高手的棋局當中,很少看到難看的場面,因為彼此都能計算到,就不會走到那一步。在片中,人和人之間最後都達成了和解,和自己的過去,和對手,和初戀,甚至和敵國和解。
體面,不僅有賴於美德,更需要智慧和理性。
短劇充分利用了「棋道」的道德張力。對局者你死我活,但依然彼此尊重,願賭服輸,從容如騎士。
很多人會問:爽劇的核心是什麼?當然關鍵要素是順滑,可口,好看,還有那麼一點點小刺激。都說意淫是文化商品最好的主題,這個時代人們要的就是「爽片」,「爽文」,「爽體驗」。
爽劇雖好,但千萬別把觀眾當傻子,也別把觀眾當哲學家。國內的「大爽劇」經常只顧爽,而忘了智商;而「大師劇」則只顧深刻,只能給觀眾添堵。
當然,只顧主角爽的片子,很難成為超級大爽片。因為你不知道,觀眾到底因為哪一點而被打動,或者會將自己代入哪一個角色。只顧主角,也容易讓觀眾討厭主角。雖然每個角色擁有的鏡頭時間長短不一,但在鏡頭面前是平等的。別忘了人情味兒,給每個命運一個交代。
而《后翼棄兵》做到了讓懂的人覺得不失專業,讓觀眾不覺得自己是小白。
為什麼這部片子會火?因為它探索了天才背後真正的代價。
自古,「天才」都是孤例,很難帶入,也很難共情。但《后翼棄兵》的顛覆性就在於,它聚焦了「成為天才的代價」。而觀眾們最想看到的是「天才的如何成功」,而它想說的則是「鑄就天才的那些挫敗」。
再平庸的人,心底可能都有一個被埋沒的天才夢。這是精神荷爾蒙。成年人比孩童更需要完美的童話。
而現實生活如逆水行舟,你我不得不積極進攻。一直能贏當然很好,但懂得放棄、重新選擇,也是一種勇氣。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在善惡之間,選擇善;在美醜之間,選擇美;在撕逼和體面之間,選擇體面;在愛恨之間,選擇愛。
人生短暫,也許就活個大爽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