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非從
有位同學說:「我有一種感覺,總是覺得別人跟我在一起時,他們認為我很無趣。他們可以和任何一個人玩得很好、聊得很好,可一旦開始跟我說話,就變得淡淡的,沒有交談的欲望,我很不喜歡這種感覺。我也想去表達,我也想去發聲,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說會讓大家覺得我很有趣,如何讓自己說出來的話不那麼平平淡淡呢?我真的好難過。」
表面上看起來,這位同學的願望是希望自己變得有趣。背後真正的動機,可能是希望自己被他人喜歡。
因為,有趣的人挺討人喜歡的。從李雪琴等脫口秀演員,到周星馳、沈騰等喜劇演員,每個有趣的人都被大量的人喜歡。甚至我們身邊那些能講段子、講故事、豐富精彩有趣的人,我們也會對他們表示羨慕和喜歡。
所以,你看到的是對自己無趣的厭惡,我看到的是你想要被別人喜歡的渴望。讓自己變得有趣固然是一種被他人喜歡的方法,但這個短時間內有些難改變。也許我們可以從其他角度看看,如何做也可以變得被他人喜歡,從而放下對有趣的執著。
也許,「無趣」不被人喜歡。可這不代表「無趣的人」不被人喜歡。人是很多特質的集合,某個特質不被喜歡,不代表他所有的特質都不被喜歡。被人喜歡,其實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去實現。
有的人通過有趣被人喜歡,有的人通過認真被人喜歡,有的人通過優秀被人喜歡,有的人通過真誠被人喜歡。網紅丁真,通過爛漫、單純被人喜歡。甄子丹通過優秀的功夫被人喜歡。同樣,你也會因為你的種種特點而被身邊的人喜歡。
有趣只是人的特點之一。有的人擅長有趣,就像有的人擅長彈鋼琴一樣,只是擅長不同。人不可能具有所有好的特質,但人可以通過自己好的特質來被人喜歡。有趣不有趣只是之一,不是全部。
因此,你可以去找到你被人喜歡的特質,而非執著於有趣無趣這一個方向。當你發現自己本身就被別人所喜歡著的時候,有趣不有趣,還會那麼重要嗎?幹嗎非要通過有趣來獲得別人的喜歡呢?
就像我一樣,如果我非要通過帥和健壯來被人喜歡,我會很自卑的。但如果我通過善良、體貼和真誠來被人喜歡,就會很簡單。與其努力改變無趣這個短板,不如轉身發揮自己的長處,更容易被人喜歡。
其次,喜歡的標誌是什麼呢?玩得很好、打鬧得很好、聊得很好,這都是得到了別人喜歡的表現形式。那麼,它的反面:說話很平淡、讓別人沒有交談的欲望、不怎麼愛說話,就代表著不會被人喜歡嗎?
聊得來是一種喜歡,有困難的時候願意幫助是一種喜歡,陪伴是一種喜歡,接納是一種喜歡,尊重是一種喜歡,不打擾是一種喜歡,安慰也是一種喜歡。兩個人之間沒話說,只是兩個人的性格、興趣愛好等原因導致的尷尬,不代表誰好誰不被喜歡。我有一些好朋友就是如此,平時都不怎麼聯繫,也沒什麼共同語言,但有事情的時候去找他們,他們會義無反顧。這也是一件很讓人溫暖的事。
所以你可以找到很多被喜歡的證據,不僅是聊得來這一個。這也許是小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喜歡的方式,但作為成年人,你可以有更豐富的世界。
無趣的人、不喜歡打鬧的人,從來都不會註定孤單,只要他肯去發現自己一直是被愛著。
相反,不喜歡自己的人,看不到自己閃光點的人,才會把別人的喜歡一併拒絕掉,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短板,陷入自怨自艾中去,然後體驗到孤單。你都不喜歡自己,你怎麼能發現別人的喜歡呢?
發現自己價值的過程,其實就是做自己的過程。能夠做自己,首先就是去相信這樣的自己,本來就是值得被人喜歡的。這樣的人,註定也是有趣的。
這樣,我們就找到了如何成為有趣的人的方法:成為你自己,而不是你羨慕的別人。能做自己的人,就是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