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永遠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任何發展都需要建立在糧食充足的基礎上。可是今年出現的新冠疫情和沙漠蝗蟲災害,卻讓人們不得不擔心糧食危機的問題。而且前不久聯合國已經發布預警稱,2020年全球將新增至少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這一數字可能會達到驚人的1.32億左右。
而且反觀國內,雖然目前國民並沒有遭遇糧食短缺的情況,但是卻有兩組驚人的數字,不得不讓人反思。其一是我國每年的食物浪費量達到了約3500萬噸,而如此龐大的糧食,完全可以供養2億人。其二是我國從2002年至2015年,糧食進口量增加了約780%,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大世界糧油出口國的首選目標。
然而,糧食吃起來容易,種起來難。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成百上千倍的汗珠換來的。在如今糧食價格低迷的情況下,農民的付出就顯得更為偉大。而且,糧食的問題不僅僅影響著農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影響著全體國民的口糧安全。所以對於這件事,大家都應該倍加重視。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遠!
我國的耕地資源,正在被漸漸破壞和蠶食,土地危機中隱藏著糧食危機
其實保障糧食安全的最根本條件就是保證土地安全。雖然我國的土地面積很大,但是基於人口數量龐大以及農業發展狀況較為落後的影響,可以說每一寸土地,都決定著每一個國民的糧食需求能否得到保障,即土地危機中隱藏著糧食危機。
可是,在國家一次又一次強調土地重要性的同時,土地危機也在不斷上演。據專業數據統計,中國水土流失面積達到了約356萬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與此同時,自1949年以來,我國約有66萬平方公裡的耕地淪為沙地,平均每年耕地沙漠化面積約為1.5萬平方千米。而且這還只是2002年的遙感調查數據,18年後的今天,這一情況相對來說更為嚴峻。
除此以外,隨著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耕地被建設成樓房,土壤汙染狀況堪憂等情況,都會使糧食危機離我們越來越近。所以,要想杜絕糧食危機在我國發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好現有的每一寸土地,尤其是優質耕地。
我國的糧食,已經被外資過度滲透,這也是構成國內糧食危機的潛在「引線」
我國每年都會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糧食,如果只是普通的市場交易,倒也不會對我的糧食安全造成威脅。但是,目前我國的糧油行業,已經被很多國際知名糧商過度滲透。而過度滲透的結果,就是他們會控制國內的糧油價格,甚至是整個行業的興衰,而這也是構成國內糧食危機的潛在「引線」。
我們以大豆為例,之前美國憑藉著轉基因大豆的低廉價格,迅速搶佔了國產大豆的市場份額。而在2003年,美國遭遇凍災之後,便大肆炒作國內大豆減產,使得當時的大豆期貨價格直線上升,國內大豆進口商以為抓住了商機,便大量進口美國大豆,這一「飢餓營銷」牢牢地將國內大豆進口商和大豆加工產業與大豆捆綁在了一起。可是好景不長,幾個月後的大豆暴跌,讓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大量倒閉,美國糧油企業趁機收購、控股。
現如今,國內前10大食用油品牌中,外資企業就佔到了6家。而他們現在不僅掌握了食用油的定價權,就連上遊的大豆收購價格也幾乎由他們來掌控。可以說,如果他們願意,完全可以大肆壓低國內的大豆收購價,使得上遊的農民因無法獲得一個合理的種植利潤,而降低對大豆的種植積極性。以此類推,如果他們的這一套路,延伸到國內的小麥和玉米,糧食危機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遠!要想杜絕糧食危機,當務之急,我們還是應該合理限制進口糧食的數量,限制外資糧油企業的過度滲透,同時,在保護我國現有耕地的基礎上,提高我國的種植水平和種植利潤也是關鍵所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