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遠!

2020-12-21 騰訊網

糧食,永遠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任何發展都需要建立在糧食充足的基礎上。可是今年出現的新冠疫情和沙漠蝗蟲災害,卻讓人們不得不擔心糧食危機的問題。而且前不久聯合國已經發布預警稱,2020年全球將新增至少約8300萬飢餓人口,甚至這一數字可能會達到驚人的1.32億左右。

而且反觀國內,雖然目前國民並沒有遭遇糧食短缺的情況,但是卻有兩組驚人的數字,不得不讓人反思。其一是我國每年的食物浪費量達到了約3500萬噸,而如此龐大的糧食,完全可以供養2億人。其二是我國從2002年至2015年,糧食進口量增加了約780%,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大世界糧油出口國的首選目標。

然而,糧食吃起來容易,種起來難。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成百上千倍的汗珠換來的。在如今糧食價格低迷的情況下,農民的付出就顯得更為偉大。而且,糧食的問題不僅僅影響著農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它影響著全體國民的口糧安全。所以對於這件事,大家都應該倍加重視。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遠!

我國的耕地資源,正在被漸漸破壞和蠶食,土地危機中隱藏著糧食危機

其實保障糧食安全的最根本條件就是保證土地安全。雖然我國的土地面積很大,但是基於人口數量龐大以及農業發展狀況較為落後的影響,可以說每一寸土地,都決定著每一個國民的糧食需求能否得到保障,即土地危機中隱藏著糧食危機。

可是,在國家一次又一次強調土地重要性的同時,土地危機也在不斷上演。據專業數據統計,中國水土流失面積達到了約356萬平方千米,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積約1萬平方千米。與此同時,自1949年以來,我國約有66萬平方公裡的耕地淪為沙地,平均每年耕地沙漠化面積約為1.5萬平方千米。而且這還只是2002年的遙感調查數據,18年後的今天,這一情況相對來說更為嚴峻。

除此以外,隨著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耕地被建設成樓房,土壤汙染狀況堪憂等情況,都會使糧食危機離我們越來越近。所以,要想杜絕糧食危機在我國發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好現有的每一寸土地,尤其是優質耕地。

我國的糧食,已經被外資過度滲透,這也是構成國內糧食危機的潛在「引線」

我國每年都會從國外進口大量的糧食,如果只是普通的市場交易,倒也不會對我的糧食安全造成威脅。但是,目前我國的糧油行業,已經被很多國際知名糧商過度滲透。而過度滲透的結果,就是他們會控制國內的糧油價格,甚至是整個行業的興衰,而這也是構成國內糧食危機的潛在「引線」。

我們以大豆為例,之前美國憑藉著轉基因大豆的低廉價格,迅速搶佔了國產大豆的市場份額。而在2003年,美國遭遇凍災之後,便大肆炒作國內大豆減產,使得當時的大豆期貨價格直線上升,國內大豆進口商以為抓住了商機,便大量進口美國大豆,這一「飢餓營銷」牢牢地將國內大豆進口商和大豆加工產業與大豆捆綁在了一起。可是好景不長,幾個月後的大豆暴跌,讓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大量倒閉,美國糧油企業趁機收購、控股。

現如今,國內前10大食用油品牌中,外資企業就佔到了6家。而他們現在不僅掌握了食用油的定價權,就連上遊的大豆收購價格也幾乎由他們來掌控。可以說,如果他們願意,完全可以大肆壓低國內的大豆收購價,使得上遊的農民因無法獲得一個合理的種植利潤,而降低對大豆的種植積極性。以此類推,如果他們的這一套路,延伸到國內的小麥和玉米,糧食危機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遠!要想杜絕糧食危機,當務之急,我們還是應該合理限制進口糧食的數量,限制外資糧油企業的過度滲透,同時,在保護我國現有耕地的基礎上,提高我國的種植水平和種植利潤也是關鍵所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有聲作文《粒粒皆辛苦》朗讀者:張藍兮
    走出屋門,我們如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那般貪婪地吮吸著"天地靈氣"。閉眼輕嗅,有清爽,有葉片散發出的芬芳,還夾帶著一絲花香。我們踩著天空的影子,默默凝視著冉冉升起的朝陽。那一縷陽光照向了稻田,映射在那掛滿晶瑩剔透的汗珠的臉上,環繞著那正在彎腰佝僂著播撒種子的身影上,留下一抹抹辛勤的背影,蕩漾在這片純淨的天空中,鋪灑於整個世界。          稻田真是一望無際啊!
  • 疫情讓全球出現糧食危機,糧食安全到底有多重要?
    相信大家肯定讀過這樣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距今1000多年前唐朝大詩人李紳寫的,說的是糧食的來之不易。作為聯合國下面的負責糧食援助的機構-世界糧食計劃署,一直致力於援助糧食緊缺,解決全球抗飢餓問題,而這也是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獎項頒給它的原因。說到糧食安全,這裡我想跟重點跟大家聊聊,糧食問題到底有多大影響?更多內容通過視頻來看看吧~
  • 【珍惜糧食】原創公益歌曲《小米粒》
    小米粒,大民生,你我慶豐年」,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辜負每一份辛勞! 請欣賞,24位銅陵一線的文藝工作者同唱《小米粒》!孩子們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曾經的歌謠,依舊在耳邊縈繞。吃光碗裡的飯,想起母親的微笑。再唱這歌謠,始終在耳邊縈繞。吃光碗裡的飯,不忘耕種的辛勞。
  • 作文講評之節約糧食
    只有當節約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內心需要的時候,我們才離真正的節約型社會不遠了。——馬克思所謂浪費,很大程度上是虛榮心的外在表現。——孟洋帆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能看到希望。——趙悅彤過往之浪費,難以挽回;來日之節約,大有可為。——郭殊伯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囯安邦。
  • 「新生感恩日記」珍惜糧食,從身邊做起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和水一樣們,都是人類至關重要的資源。如果沒有水,人類會渴死,沒有糧食,人類會餓死。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啊!我們必須從小節約水和糧食。糧食牽涉到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密切相關。
  • 【努敏河詩社311期】美塑80屆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專輯||美塑81屆鄱陽湖徵稿(12月13日截稿)
    何茂豐(新韻)糧食多寶貴,前輩有高說。粒米千滴汗,積倉萬頃禾。憫農吟古韻,修稟效先哲。浪費實卑陋,節約乃美德。李躍賢  披星餐露趁春耕,粒粒堆山倉鬥盈。莫等饑荒知米貴,只需節儉感風清。萬古民生封第一,莫翻囤底叩天關楊文友(新韻)糧食本質關乎命,儲備充足心不慌。粒粒艱辛田裡種,時時憂患腦中裝。節約自古存文獻,浪費從來有法章。日日餐餐牢記住,碗盤乾淨敢擔當。
  • ...⑦|聽「粒粒皆辛苦」裡的愛,金鐘獎獲得者馬薇演唱《愛的節度使》
    川報觀察記者 李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播一粒種,夏灑萬滴汗」伴隨著一句句稚嫩的童聲歌謠。「節約糧食,應該是所有公民的義務,我們應該去踐行這個良好的觀念。」馬薇說道,而音樂工作者融入到倡行節約的隊伍中來,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歌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四川日報攜手四川文藝名家共同發起「光碟行動」,倡導節儉美德。歌唱家馬薇對此發出號召,家人聚餐、朋友聚會、請客吃飯,點菜一定要適量,吃不完的及時打包帶走,鋪張不是有面子,浪費才是真沒面子。
  • 讓孩子學會愛惜糧食,廣東這位媽媽的做法太贊啦!很多家長捨不得
    如何讓孩子發自內心尊重勞動、愛惜糧食,陽江這位媽媽的做法,或許會給我們答案。聽聽她的孩子怎麼說☟☟☟,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媽媽經常晃著她的小手指上的小傷疤,告訴我說:「你要珍惜糧食,這些糧食都是農民辛苦勞作,用血汗換來的。」 媽媽說到這裡,就陷入了悠遠的回憶中。那時,媽媽才讀二年級,那個年代沒有收割機,全靠人工收割。弓著腰,左手抓稻杆,右手握鐮刀,一棵一棵的割下來。
  • 知名明星自曝吃別人的剩飯,值得學習:要讓孩子珍惜每一粒糧食
    你今天的舉動讓我很感動,珍惜糧食是一件值得被尊重的事情!」「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可能就是家庭教育中輕視很久的一個課程,但卻也是中國社會一個極有意義的事情。一粒米背後是一顆珍貴的匠心。
  • 痛心孩子吃兩口就扔掉,4本繪本讓孩子懂得每粒糧食都有一個故事
    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衣食富足的社會,沒有參與過農耕,他們很難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也就很難去珍惜其實對他們很珍貴的眼前小小的一粒米,一口面。今天K媽和大家推薦幾本繪本,讓孩子學習小小糧食的大學問,學會從內心懂得珍惜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饋贈。1.《謝謝你,好吃的麵包!》
  • 我們用94種方式 說清一個道理——「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
    劉嘉鈴 《浪費的不只是糧食》 1組4件 張倩 《皆辛苦》 1組3件 03 何雲 《思農不易——粒粒糧食滴滴汗•厲行節約好習慣》 1組4件
  • 寫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真實作風太讓人嘆息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短小精悍的詩,僅用四句話就道出了農民種田的辛勞,糧食得來不易,呼籲人們要愛惜糧食,不要鋪張浪費。《憫農》可以說是我們最早接觸的古詩詞之一,小學生都會背,因此很多人在聲討那些浪費糧食的人時都喜歡說:「你連個小學生都不如。」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較大,為保證本國供應,越南、烏克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國對糧食出口實行了管制;加上洪災、颱風、旱災等極端氣候的影響,沙漠蝗蟲、草地貪夜蛾對不少糧食主產國的侵害,貿易、物流限制導致的糧食運輸困難,以及跨境旅行暫停讓歐美等糧食主產地出現勞動力短缺等多重因素,都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 主題作文|節約糧食,主題解說+名言+標題+觀點+素材
    家有萬擔,不脫補衣,不丟剩飯。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廣廈千間,夜眠七尺。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細雨落成河,粒米湊成籮。食不過佳,充飢則可;身不過華,遮身則可。世界是我們的,糧食是世界的!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
  • 傳承節儉之風 武漢未成年人"光碟就餐"體會"粒粒皆辛苦"
    付韓鈺是百步亭社區三居委會小喇叭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平日裡將節約糧食踐行到「家庭小餐桌」。在家吃飯,付韓鈺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不剩菜不剩飯,同時還引導妹妹愛惜糧食,用一些小獎勵的方式讓妹妹做到光碟行動,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外出吃飯,付韓鈺更像小大人般提醒父母使用「N-1」的點餐方式。
  • 玉米等級的區分,與容重、水分、雜質、不完善粒、黴變粒的關係
    玉米的容重、雜質、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黴變粒指標是衡量玉米質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標,具有廣泛代表性和權威性。,根據GB 1353-2018 玉米質量標準要求,為大家講解下玉米收購、儲存、運輸、加工和銷售過程中檢測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