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作文《粒粒皆辛苦》朗讀者:張藍兮

2021-01-16 上遊新聞

朗讀者:重慶渝北區金鵬實驗小學六年級2班  張藍兮  指導老師:劉俊巧

《粒粒皆辛苦》

巴南區魚洞第五小學校六年級2班  張佳鑫  指導老師:馬傑

         七八月份收尾,我去鄉下住過一段時間。藍天白雲,碧水東流,遠離塵土紛囂,遠離危樓聳立。陽光普照大地,風兒拂過稻田,掀起巨浪。一切恬淡而富有詩意,如一幅畫,如一場夢。

         鄉村有著獨特的韻味。清晨,身披一襲清朗,心繫一份執著。走出屋門,我們如嬰兒眷戀母親的懷抱那般貪婪地吮吸著"天地靈氣"。閉眼輕嗅,有清爽,有葉片散發出的芬芳,還夾帶著一絲花香。我們踩著天空的影子,默默凝視著冉冉升起的朝陽。那一縷陽光照向了稻田,映射在那掛滿晶瑩剔透的汗珠的臉上,環繞著那正在彎腰佝僂著播撒種子的身影上,留下一抹抹辛勤的背影,蕩漾在這片純淨的天空中,鋪灑於整個世界。 

         稻田真是一望無際啊!金燦燦的一大片,一株株一排排非常整齊。一陣風吹過,稻穀們都彎下了腰,響起了一片「沙沙」的聲音。我都被這壯觀的景象給震撼了! 只見農民們左手抓住一株水稻的上部,右手在離水稻根部最近的地方來回鋸,鋸一會兒,一株水稻就成功地被收割下來了。農民們越割越來勁,動作也越來越快了,一片光禿禿的稻田不一會兒就被他們「開闢」出來了,空地上擺滿了剛收割完的稻穀,一堆堆都整整齊齊的,像被一把大梳子梳理過一般。大約半小時以後,農民們都感覺有些累了,大滴大滴的汗珠順著臉頰滑了下去,動作也漸漸慢了下來,體力不支,最後只能勉強再收割幾株。割完便休息了好一會兒,才漸漸恢復氣色。看著那淌滿汗珠的臉膛,逐漸溼潤的汗巾,心中心疼不已而又感慨萬千。

         古語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從古至今,糧食問題一直是我國所擔憂的問題。在古代,因為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低,加上水災、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農民的糧食收成很少,許多人因為沒有飯吃而被餓死。我們能吃飽飯也就是袁隆平爺爺發明雜交水稻之後的事情,到現在僅僅40年。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地方的人正飢一頓飽一頓。 其實,我國生產的糧食每年都不夠用,很多糧食需要外國進口,這就浪費了很多資金。更何況,目前世界上還有8億多人處於飢餓之中,如果我們省下糧食給那些處於飢餓中的小朋友,世界就有很多人免於飢餓。所以我們更應該節約糧食,拒絕浪費。浪費糧食,雖然看似丟掉的不多,實際上卻是扔掉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明白了道理,卻仍然不珍惜糧食的人,他往往也不會珍惜一切,最後也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一粒種子從發芽到長大再到成熟的一次輪迴,也正是他們心血的又一次付出,周而復始,春夏秋冬。那一滴又一滴汗水的灌溉,成就了他們的心血。而我們也要珍惜糧食,才會無愧於他們的勞動成果。"粒粒皆辛苦"!

         我望著那衝破地平線的太陽,心裡再三斟酌著。

作文投稿說明: 


    (1)手機下載上遊新聞APP客戶端,點擊主頁下方「活動」,滑動找到「作文」;

  (2)將電子版的作文稿複製,點擊「上傳作文」完成提交。請注意填寫作者、學校、班級、指導老師、老師點評等信息。

  (3)中小學生在上遊新聞投稿請在「作文」欄目右上角選擇「個人中心」填寫「個人用戶信息」相關資料,然後按「中學」、「小學」分類投稿。注意一個註冊號只投一位作者作品。

  (4)我們將為見報的小作者製作一張「作文之星」電子海報,請將你們的正面清晰肖像照上傳至2683093443@qq.com。

 (5)我們將在每周六小學生作文版開通「有聲作文」,每周四將優秀作文朗讀篇目公布在微信號:cqcb99微信群「上遊作文(小學組)」,歡迎小朗讀者報名。

   葉子姐姐(作文)微信號:cqcb99

   作文問題諮詢電話:63907460

  有聲作文朗讀/兒童畫投稿:2683093443@qq.com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有聲作文《小餐桌 大文化》朗讀者:唐藝珈
    朗讀者:重慶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六年級10班  唐藝珈  指導老師:王素《小餐桌 大文化》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六年級10班  唐藝珈  指導老師:王素    文化,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國家文化、民族文化等等。
  • 一堂生動的德育課,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我市開展 「粒粒皆辛苦」 青少年短視頻大賽線下示範活動 龍山小學孩子們體驗「粒粒皆辛苦」
  • 小燕子作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文/圖灑灑一想了很久,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的詞來形容小燕子作詩是怎樣的嘔心瀝血,忽然,想起田裡的農民伯伯種莊稼是辛苦的情形,好吧,小燕子也差不多!就借用了其中的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
  • 溫柔女版演繹農夫《粒粒皆辛苦》粵語說唱 - 阿細
    關注公眾號後記得置頂公眾號 我不允許你錯過我翻唱《粒粒皆辛苦》阿細
  • 一組手繪圖帶你真切感受啥叫「粒粒皆辛苦」
    華亭本土草根畫家嚴永芳老伯的一組手繪圖,帶你真切感受「粒粒皆辛苦」。↓03耥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辛勤的汗水才能浸潤出飽滿的稻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請自覺踐行舌尖新「食」尚堅決對浪費行為說「不」將「光碟行動」進行到底!
  • 馬仕健喜獲兩項殊榮 表彰大會現場演唱新歌《粒粒皆辛苦》
    10月28日15:00,2020中國優秀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授予馬仕健中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獎和中國文化事業發展貢獻獎兩項殊榮,在表彰大會現場,馬仕健也為大家帶來了《粒粒皆辛苦》這首還未出爐的光碟行動之歌,引發了現場來賓們的大合唱,掌聲四起。
  • 有聲作文《老師》朗讀者:李欣怡
    朗讀者:重慶市開州區漢豐第一小學四年級5班  李欣怡  指導老師:李輝《老師》重慶銅梁關濺小學六年級3班   周虹希 指導老師:周亞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作文投稿說明:    (1)手機下載上遊新聞APP客戶端,點擊主頁下方「活動」,滑動找到「作文」;  (2)將電子版的作文稿複製,點擊「上傳作文」完成提交。
  • 能寫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人為何人品會這麼差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唐代詩人李紳最著名的代表作《憫農二首》,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估計是中國人就沒有不會背誦的唐詩之一。
  • 傳承節儉之風 武漢未成年人"光碟就餐"體會"粒粒皆辛苦"
    在家吃飯,付韓鈺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不剩菜不剩飯,同時還引導妹妹愛惜糧食,用一些小獎勵的方式讓妹妹做到光碟行動,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外出吃飯,付韓鈺更像小大人般提醒父母使用「N-1」的點餐方式。  「我們不僅自己做到不剩飯不剩菜,還要用手中的小喇叭,用快板、小曲在苑區、樓棟將節約理念『唱』進小朋友心裡。」付韓鈺說道。
  • 【圖集】登封的娃娃深刻領悟「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讓「節約」走進課堂在課堂中融入愛惜糧食的內容登封市各基層學校,特別是幼兒園和小學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積極進行學科融合,把「節約糧食」相關內容整合到教育資源中,與小學思想品德課程和幼兒園語言、繪畫課程相結合,組織學生體驗種植過程,收穫相關知識,切身體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內涵
  • ...⑦|聽「粒粒皆辛苦」裡的愛,金鐘獎獲得者馬薇演唱《愛的節度使》
    川報觀察記者 李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播一粒種,夏灑萬滴汗」伴隨著一句句稚嫩的童聲歌謠。
  • 寫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真實作風太讓人嘆息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短小精悍的詩,僅用四句話就道出了農民種田的辛勞,糧食得來不易,呼籲人們要愛惜糧食,不要鋪張浪費。《憫農》可以說是我們最早接觸的古詩詞之一,小學生都會背,因此很多人在聲討那些浪費糧食的人時都喜歡說:「你連個小學生都不如。」如不如小學生這個不太好說,但真的不要再拿《憫農》來舉例了,詩是好詩,但作者李紳卻不是什麼清廉節儉之人。
  • 有聲作文《姐姐直播賣柚子》朗讀者:文美懿
    朗讀者:重慶育才小學  文美懿  指導老師:黃怡《姐姐直播賣柚子》萬盛經開區青年小學六年級1班  陸浩玥  指導老師:梁正洪    又是一年金秋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巍巍雲峰山下,又是一派豐收盛景,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仿佛比往年更忙碌了一些。溱洲,這個千年古鎮,越發年輕了。
  • 為何老師只教你「粒粒皆辛苦」,卻從不提作者是誰?換你也不會說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對於作這首詩的詩人,老師卻很少介紹其作者的故事,甚至很多人到現在連這首詩的作者都已經不記得了,這是為什麼呢?這首詩的作者叫做李紳,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詩人。公元772年,李紳出生在浙江湖州烏程縣內,他的父親在烏程縣內做了個官,李紳從小的生活因此也就不算差。可就在李紳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病故了,這讓一家人的生活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 有聲作文《「自助餐」——更要講「光碟行動」 》朗讀者:賴俊霖
    朗讀者:重慶潼南區朝陽小學3年級10班  賴俊霖   指導老師:    (1)手機下載上遊新聞APP客戶端,點擊主頁下方「活動」,滑動找到「作文」;  (2)將電子版的作文稿複製,點擊「上傳作文」完成提交。
  • 誰知隔離餐,粒粒皆辛苦
    辛苦胃不好、習慣吃熱餐但偶爾吃不到的隔離朋友了。 清真或對某種食物過敏的人士需提前說明。本人比較幸運,不挑食。§ 煙友和酒友得辛苦點兒,我被分配的隔離酒店(有陽臺、排風扇和空調)禁止抽菸。聽說可以網購酒,但是啤酒沒冰箱可放;葡萄酒還得買酒起子,一天喝不完也沒法存;感覺只能對瓶吹白的了……萬一喝多了睡著了沒能在每天兩次敲門查體溫的第一時間把門打開就要細思極恐了。工作人員在微信群中說:「安全比浪費重要」。
  • 大名鼎鼎的親子餐廳——粒粒堡
    在粒粒堡結帳之後工作人員不會主動給你小票的,所以一定要記得問工作人員拿。用積分兌換停車費需要關注「大寧音樂廣場」的微信公眾號,並進行註冊,然後再抵扣停車費。在大寧音樂廣場上,能看到這樣一個大屏幕,粒粒堡就在這棟樓的四樓。樂園門票:
  • 孫粒粒:只要你還在……
    只要你還在…… (外一首) 孫粒粒 春天不是最合適的季節, 草太綠,花太豔,陽光又太暖 還是留給夏季吧, 炙熱的光, 才能穿透黑夜和寒光…… (作者簡介:孫粒粒,湖南邵東人,邵東市作協會員。小女子一枚。
  • 粒粒唱著《穿山甲》,歌裡是無題的困惑與詰問
    每當陳粒化身她的小師妹分身粒粒時,就是到了得用「一鳴驚人」形容的時刻了——今日,粒粒新歌《穿山甲》正式上線 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咪咕音樂,先鋒意識再度驚豔眾人。作為有此山《萬物:與動物相遇》合輯上線的第二首作品,《穿山甲》延續了粒粒以往特立獨行的創作風格,自由、大膽,獨樹一幟。同樣,這首歌內含的思想與故事,也不一般。
  •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秦嶺腳下感受豐收喜悅 割稻打穀更知「粒粒...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道蛤蟆灘200餘畝稻田金燦燦鋪滿田野,由華商傳媒集團旗下華商報、華商網、二三裡資訊聯合林間山莊共同主辦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主題的農耕體現活動正在進行,十裡蛤蟆灘時隔三十餘年再次瀰漫著稻香,有豐收的喜悅,而大人和孩子們揮鐮割稻、腳踏打穀揮灑汗水,也讓在場所有人更加深刻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