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施燕芬 江倩君
說起佛山,你會想到什麼?低調的硬核。
製造業大市,GDP位居廣東全省第三;
藏富於民,人均GDP超越北京上海;
嶺南文化發源地,走出了李小龍、黃飛鴻和一代宗師葉問;
粵劇之鄉,孕育了薛覺先、馬師曾、紅線女等一眾粵劇泰鬥名伶;
......
一如廣東人的低調務實,佛山這座廣東第三城很少刻意張揚。但又正如佛山人骨子裡蘊藏的創新精神和爆發力,這座城市一旦決定改變,潛力無可估量。如今的佛山在跨入萬億俱樂部同時人口破千萬,佛山製造向佛山智造轉型,被稱之為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潛力的城市。
從人口流向,看新經濟潮水的方向
在四大一線城市的附近,浮現出四大副一線城市——天津、蘇州、佛山、東莞。從產業分工角度看,這些城市是一線城市的重要副手和搭檔。一線城市產業轉移,往往會將製造業轉向副一線城市。因此,副一線城市第三產業的佔比要低於一線城市。這四大副一線城市也順理成章成為「四大製造名城」。
去年,京東發布的《2019基於京東大數據的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共300萬人告別北京,100多萬人離開上海和廣州。他們中有很多人選擇杭州、佛山、成都、寧波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作為目的地。隨著產業、交通等多元同城化發展,副一線城市逐漸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奮鬥的地方。
今年,百度發布的遷徙地圖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熱門遷徙城市熱度榜中,廣州朝佛山遷徙呈熱度第一的態勢。
百度2020年遷徙地圖
今年佛山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佛山市登記的新流入人口已達547萬人,超過原有戶籍人口將近100萬。如果將2019年佛山市統計局公布的戶籍人口466萬人數據,加上547萬新市民數據,佛山實際居住人口首次實現破千萬。
大灣區九市常住人口變化
佛山是2020年中國人口流入增速前十大城市中唯一的地級市,而其他副一線城市增速均低於1%。
從全國範圍看,佛山人口增速僅次於西安和深圳,而佛山人口密度甚至高於廣州。去年佛山還躋身萬億GDP俱樂部,GDP增速達到6.9%,在萬億GDP俱樂部中的副一線城市GDP增速名列第一。
佔據著廣東省第三大城市地位的佛山,因此成功入圍中國新一線城市。
廣佛同城,鑄造3萬億超級都市圈
佛山實現高速發展,廣佛一體化功不可沒。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以「十年」為主題,2020既是36氪成立10周年,是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十年,也是「廣佛同城」十年。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朱格拉周期」,意思是市場經濟發展每十年左右會經過一個完整的循環。
佛山地處廣東省中部、東接廣州,與廣州共同打造「廣佛都市圈」。兩個GDP達萬億的城市——廣州與佛山,是中國城市一體化發展最強的超級都市圈。
2009年3月,《廣佛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籤署,標誌著廣佛同城化的正式啟動。至今,「廣佛同城」已走過十年,兩地的協同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成就。僅在2015年,兩市GDP總量就已佔全省的35.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49.82億元,佔全省的19.75%;人均GDP約12.62萬元,是全省平均水平6.75萬元的近2倍。
從地理位置上看,廣州、佛山兩地市政府近距離20公裡。在這兩座城市之間聯通的「廣佛線」是中國第一條跨城地鐵線,每天35萬人通過這根紐帶跨城生活。
「廣佛線」串起廣佛雙城五區,可與廣州地鐵1號、2號、3號、8號等線路實現換乘,融入廣州地鐵網絡。從「廣佛線」「佛山新城」站出發,只需1個多小時便可到達廣州瀝滘,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3號線、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等也都在建設中。目前,廣佛兩地還初步規劃了18條地鐵銜接通道。至今,在我國城市一體化進程中,密集的地鐵交匯實現同城化特點在中國絕無僅有。
「廣佛同城」向「廣佛全域同城」邁進。
得益於兩城地鐵的聯通,從佛山主城區到廣州南站,只需要20分鐘,而這一距離甚至比廣州市區離得還要近。廣州南站輻射全國一線城市與絕大部分二線城市,是華南地區最繁忙的高鐵站、中國最大鐵路客運樞紐之一,連接京廣高速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廣珠城軌、貴廣高速鐵路和南廣快速鐵路及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和香港的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
自從「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提出,佛山便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極點城市。毗鄰港澳,佛山與香港、澳門相距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隨著廣深高鐵、廣珠城際軌道的開通,佛港澳形成「1小時交通圈」。
在不久前發布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草案指出,推動更高層次的廣佛同城化,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極點。2019年2月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打造三大極點,其中,「廣佛極點」由兩個GDP達萬億的城市——廣州與佛山共同打造。綱要還提出要極點帶動,發揮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
「廣州-佛山」作為一個整體納入了國家級規劃,彰顯了佛山在珠三角的重要地位,也是對廣佛同城多年發展成績的肯定。廣佛同城走在國內同城化發展前列,其同城化發展具有標杆示範意義。隨著廣佛環線、地鐵無縫對接、廣州新機場的建設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互聯互通,廣佛同城生活、產業協作、城市協同將向縱深邁進。
紮根製造實業,佛山經濟實力雄厚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佛山抓住機遇,敢為人先,一大批企業成長起來,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中堅力量。全世界25%的電飯煲、33%的抽油煙機、43%的熱水器、48%的微波爐都產自佛山,這組數據生動闡釋了「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城市品牌印象。
大家耳熟能詳的美的、格蘭仕、蒙娜麗莎、佛山照明、海天、健力寶等都是佛山品牌。而在產業鏈成熟完善的基礎上,佛山有多個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集群優勢,部分產業已經成為整個產業鏈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成長於佛山順德的美的集團,以5000元的創業起步資金開始,經過50年的奮鬥,成長為市值超6000億元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業務範圍從消費電器,拓展到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數位化業務等,形成龐大的產業集群,以龍頭企業優勢,帶動上下遊配套中小企業發展。
在2020胡潤富豪榜上,佛山的企業十分顯眼,何享健何劍鋒父子、楊惠妍家族並列佔據富豪榜第六位,海天味業的龐康佔據第11位,與去年相比上升了11位。
背靠強大製造業與完善產業配套,民營經濟得到充足發展,成為佛山經濟的中流砥柱。據《2020佛山企業100強發展報告》統計,2020年佛山企業100強總營業收入為15711.5億元。上榜的100家企業中,有81家是民營企業,總營收佔百強企業總營收的87%。
今年10月開館的位於順德新商務區的和美術館,由美的集團董事何劍鋒委託建造,為佛山注入了現代藝術的靈魂。佛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和天下「四大聚」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的美譽,擁有著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的「功夫名片」、「東方民間藝術之宮」祖廟。
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佛山市居民收支情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佛山全體居民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五萬元大關。三聯生活周刊對全國各地2019年全年人均消費水平調研,也顯示佛山憑藉這人均消費支出37160元名列全國第七。因此,王府井集團也看中了佛山這一消費高地,將其華南區域最大體量的購物中心落在佛山。
擁抱新經濟,展望未來十年
此前,南方日報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榜單數據分析顯示,從2009年到2019年佛山的富豪從集聚在房地產、陶瓷建材家居、家電、金融加工及其他行業的17人。十年過後新興業態下催生下,佛山的富豪新增了食品、新材料行業,人數也增加到36人,10年間佛山富豪數量翻番,也折射了佛山十年間產業轉型升級——從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新產業、新材料轉型升級。
在經濟業態多樣化發展的時代,佛山積極擁抱新經濟,引領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如今,佛山能夠高喊出「目前全國每5臺機器人就有1臺是生產於佛山」。去年,總投資10.7億元的全球首條商業運營氫能源有軌電車在佛山高明上線,預計2030年佛山市氫能產業累計產值將超過1000億元。
位於廣東金融高新區核心區的千燈湖創投小鎮是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中唯一一個金融類的特色小鎮,也是佛山打造珠江西岸創投中心的重要物理載體。佛山將出臺專屬的產業集聚扶持政策、組建專業運營團隊、實現免費集群註冊等一系列舉措,把千燈湖創投小鎮打造為創投機構集聚、創投業務活躍、創投氛圍濃厚的產業集聚區,並努力推動來自全球的技術、資本、創意、人才與佛山本土製造業實現全方位合作,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樹立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模範標杆。未來,佛山還將在禪城區打造「保險小鎮」,5年內總投資將超100億元。
美的集團、海天味業、蒙娜麗莎等佛山製造企業,利用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技術手段,建成智能工廠,實現清潔生產、綠色製造、節能降耗。維尚家具、瑞州科技、林氏木業等一批標杆企業,深度融合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的零售新模式。
今年,佛山更是引進了百度等總部經濟。百度將在順德區建設人工智慧雲計算產業基地,總投資100億元,伺服器裝機規模達20萬臺,將成為「AI+5G」時代強大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底座,支撐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圖像識別、語音技術和大數據方面應用。
今年佛山印發了《佛山市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力爭到2035年全市數字經濟總體規模達2萬億元,努力將佛山打造成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標杆城市。而佛山一早便開始謀劃數字經濟發展。2015年5月,佛山在廣東省內率先出臺《佛山市「網際網路+」行動計劃》,舉辦全國首個以「網際網路+」為主題的全國性博覽會,正式開啟了一座製造業城市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36氪廣東——在廣東觀察世界,在灣區連結全球。
36氪廣東作為廣東地區領先的新商業媒體,以大灣區為核心,為各位創業者、投資人以及科技、財經、新經濟領域從業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業報導,搭建最暢通的產業對接通道,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