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劇場yào編導周莉亞訪談——周莉亞:「yào」還是不「yào」,這是一個問題

2021-02-08 wangs攝影

舞蹈劇場《yào》跨界融合了舞蹈、話劇和戲曲三種藝術門類,作為舞蹈編導的周莉亞也因此過了「癮」,得償所願地將自己最喜歡的三種形式融為一體,讓它們用自己的語言在舞臺上對話。極簡的舞臺呈現、沒有標籤的人物,足夠的自定義空間……唯有那碗藥是真實存在並且無可抗拒的——當然,還有「要」,這是欲望的代名詞。

事實上「欲望」是存在於每個人內心的一股強大能量,如何運用或者排解,是每時每刻都可能遇到的、不可迴避的問題。身體的病有藥可醫,心靈的病無藥可救,「藥」和「要」交織不清,互為因果,一語雙關的《yào》便成了周莉亞這部新作品看起來有些「特立獨行」的名字。

在看慣了劇情曲折離奇的今天,不以故事取勝的《yào》或許顯得有些另類「虐心」。大約是因為絕境往往能夠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在《雷雨》的原著中,人物被放置在一觸即發的矛盾中,而在《yào》的創作中,周莉亞找到了矛盾中的矛盾,並將它們抽離出來:「當一個人的本能需求和生存基礎相對立的時候,矛盾變得尤為突出而尖銳,蘩漪唯有選擇在沉默中爆發,並在爆發中滅亡。」

一部作品就像一面鏡子,觀者和編者都各有其心得。作為編導,周莉亞在創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思考,從劇情結構到動作元素再到臺詞都有過許多次悉心的調整。創作《yào》就好像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在創作的過程中慢慢地摸索著尋找答案,到了作品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編者是在通過劇中人的口,尋求觀眾的答案:

「我已經有我的選擇了,你們呢?」

相關焦點

  • 福利 舞蹈劇場《yào》「這是我的病,也是我的命
    在舞蹈劇場《yào》中,我們將舞蹈、話劇和戲曲三種藝術門類的4名演員跨界融合。yào在劇中:既是一碗有形的「藥」,亦是一份無形的「要」;是慾壑難填的索「要」,也是難以下咽的苦「藥」。《yào》源於《雷雨》,將人物從原作中抽離和重新解構,說蘩漪在《雷雨》中沒有說出的內心獨白,也借蘩漪之口,說編者的話。極簡的舞臺呈現、沒有標籤的人物……唯有那碗藥是存在並且無可抗拒的。
  • 全國巡演 《yào》不能停!——跨界舞蹈劇場,為您講述一個不同的《雷雨》
    在舞蹈劇場《yào》中,我們嘗試將舞蹈、話劇和戲曲三種藝術門類的4名演員跨界融合,讓不同藝術形式在舞臺上「對話」,是藝術與藝術對話,是時空與時空對話,亦是靈魂與靈魂對話。yào在劇中:既是一碗有形的「藥」,亦是一份無形的「要」;是慾壑難填的索「要」,也是難以下咽的苦「藥」。
  • 餘秋雨把「樂」讀成「lè」,上萬人打電話批評:這字讀「yào」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字到底讀什麼,看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2006年5月2日,這一天餘秋雨身為素質評委,在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點評各位選手。餘秋雨點評的時候引用了「仁者樂山」這句古語,不過餘秋雨當中把樂讀成了「lè」。完了,這就出大事情了,據金文明教授不完全統計,上萬人給節目打電話批評餘秋雨讀錯了字,這個「樂」在這裡應該讀「yào」。
  • 爆款如何打造,舞蹈怎樣「破圈」?韓真周莉亞的回答果然「柔中帶剛」
    而這就是韓真、周莉亞每天在排練廳裡和他們「死磕」的一樁事。打碎自己,從零開始,是舞者要做的第一件事。「中國的民族舞蹈充滿了線條美,是伸展和靈秀的。但木蘭這個角色不一樣,從表現形式到動作表情,甚至肌肉的運用力度,都打破了女舞者的輕盈柔軟。」
  • 在舞蹈經典中感受舞者所思,感受舞蹈之美
    本周日17:25讓我們相約CCTV-3 綜藝頻道,走進《舞蹈世界》,在舞蹈經典中感受舞者所思,感受舞蹈之美。舞劇《粉墨春秋》片段編導:邢時苗 周莉亞 韓真表演單位:山西藝術職業學院華晉舞劇團《一抹紅》編導:李丹 李贇表演單位: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
  • 中國當代舞蹈發展到了什麼水平?看看這個舞蹈雙年展
    本文圖片主辦方供圖青年舞蹈家謝欣及其領銜的謝欣舞蹈劇場是中國當代舞蹈發展裡欣欣向榮的一支力量,前不久,她才帶著《一撇一捺》結束了一個月的歐洲巡演,隨著走出去的機會越來越多,她認為,中國當代舞蹈近幾年持續進步,已經到了一個足以與世界分享成果的時間節點。落戶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首屆中國當代舞蹈雙年展」,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 深度:舞蹈風暴第二季的看點都有哪些?
    盤點第一季湖南衛視《舞蹈風暴日前剛剛結束的《這就是街舞》第三季擔任導師。黎星,曾榮獲首爾國際舞蹈大賽、丹麥哥本哈根現代舞大賽、義大利羅馬現代舞大賽、德國漢諾瓦現代舞編導比賽6項國際大獎,以及全國舞蹈比賽、全軍舞蹈比賽等國內大賽10餘項金獎,並於2011年與2013年兩度榮獲中央電視臺CCTV電視舞蹈大賽表演金獎。
  • 培育舞蹈新力量 首屆中國當代舞蹈雙年展舉行
    期間,將有來自英國薩德勒之井劇院、法國夏洛宮國家劇院、葡萄牙波爾圖市政劇院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家國際知名劇院節目策劃人及舞蹈節藝術總監來滬觀摩展演,為中國當代舞蹈進一步走向世界提供新的窗口。「此次展演活動的意義主要還是在於打通觀眾和現代舞之間的隔閡,打通人們和現代藝術語言之間的隔閡。」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表示,搭建這樣一個平臺,對鼓勵年輕舞蹈人才積極創新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