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把「樂」讀成「lè」,上萬人打電話批評:這字讀「yào」

2021-01-18 江郎說史

北京有年輕人為了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金庸

從這一句話中我們能看出金庸對餘秋雨的評價非常高,直接與魯迅並列,而且謙虛的金庸還把自己排在餘秋雨之後。不可否認,餘秋雨的散文集非常優秀,先後得到白先勇、賈平凹、余光中等文學大佬的高度評價。

但是他也並不是完美無瑕,有一次他把仁者樂山中的樂讀成「lè「,好傢夥,批評的電話如同雪片般飛來,餘秋雨迅速被批評聲淹沒。據說上萬人打電話批評,說這字讀「yào」。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字到底讀什麼,看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2006年5月2日,這一天餘秋雨身為素質評委,在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點評各位選手。餘秋雨點評的時候引用了「仁者樂山」這句古語,不過餘秋雨當中把樂讀成了「lè」。

完了,這就出大事情了,據金文明教授不完全統計,上萬人給節目打電話批評餘秋雨讀錯了字,這個「樂」在這裡應該讀「yào」。按理說讀錯一個字,道歉不就完事了嗎,結果餘秋雨還偏整一套理論來證明沒錯。

餘秋雨認為兩千多年前孔子確實說的是「yào」,但是兩千多年過去了,讀音一直在變,如果拘泥於傳統,那麼別說讀音,就連字都不應該變;如果不拘泥於傳統,那麼讀音也應該和光同塵。

這一套理論有很多人買單,畢竟你生活在現代,當然要說現代話了。但是這一句話惹怒了金文明,「咬文嚼字」不僅是金文明的代表作,更是他的人生信條,他認為事情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含糊不得。

「樂」的現代語音是「lè」,但是古代語音是「yào」。無論是官修的《廣韻》還是朱熹的《論語集注》,都記載樂的古音為「yào」。近代把樂讀成了「lè」,這件事也沒錯,你私下愛怎麼「lè」就怎麼「lè」。但是你引用了古語,那就要注意一下古音,樂在這一句古語中讀「yào」,你要是知道那就應該用古音,你要是不知道,那就該直接認錯。總不能你讀錯了,別人提出批評了,你還堅持自我吧。

當代學術界對這件事的意見是一致的,這個「樂」在這裡讀「yào」,而餘秋雨的辯解在金文明的眼裡就是「烏龜墊床腳-硬撐」。當時這件事鬧得很大,金文明還在《咬文嚼字》期刊上刊登了《秋雨"樂"了,大家笑了》的學術著作。

有意思的是金文明不僅在這件事上撕餘秋雨,金文明還遍翻餘秋雨的著作,逐字校對,最終找出130多處文史差錯,並且刊登了《石破天驚逗秋雨—餘秋雨散文文史差錯百例考辨》。有些人覺得金文明屬於雞蛋裡面挑骨頭,不過筆者覺得這話不能這麼說,我們對待文學著作應當嚴謹,不能總是一句「差不多」就敷衍了事。錯了就是錯了,我們改正就好,不用過多的狡辯和遮蓋。

餘秋雨最開始也正面回復金文明提及的錯誤,但是對金文明提出的一些細節問題,他表示不能認可。餘秋雨認為:年輕人熱愛文史知識不錯,但是大量非專業的年輕人沒必要過度地沉溺在浩如煙海又真偽難辨的古代文史細節間。因為這樣做既是個人的不幸,也是中國文化的不幸。

這件事在學術界引起了爭議,那就是學術到底應該貼合大眾還是繼續保持曲高和寡?長期以來餘秋雨的散文集都被批評為「媚俗」,這其實是學術界的歧視,因為這個「媚俗」也可以說是貼合大眾。如果不是搞文史的,他們很難理解一件事,那就是好幾個學術大佬可能會圍繞著一個字的讀音吵幾天甚至幾十天,更嚴重的可能會從個人爭吵演變成學術討伐。

如果按照金文明的人生信條,那麼年輕人讀一本《三國志》可能就需要一輩子,或者幾輩子的時間。咬文嚼字,這對學術界大佬來說是常事,但是對普通讀者來說就太苛刻了。

繁體字簡化這件事大家都知道吧,為什麼要簡化?簡化的目的不就是降低文字的複雜性,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嗎?中國的學術發展是要貼近大眾的,讓每個人能體會到文學的美妙,這才是文學的意義所在。而餘秋雨的作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大眾需要一部接地氣的文學作品時,他的作品填補了這一塊空白,因此非常受歡迎,成為暢銷多年的文學著作。

相關焦點

  • 餘秋雨把仁者「樂」山讀成「lè」,近萬人留言批評,他是口誤嗎?
    《論語》·雍也篇,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是將人的智慧與仁義,和山、水聯繫起來。在文學界,對於該句話的讀解也有多種,我國著名學者南懷瑾撰成了《論語別裁》,對此理解的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仁者樂山」的「樂」究竟該怎麼讀?
  • 「仁者樂山」怎麼讀?大部分人讀錯,餘秋雨讀錯一個字被批評
    文丨開史說漢語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即使是我們中國人,有時候也會遇到許多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甚至對於有些字的讀音我們都會讀錯,而且有時候還會在一些簡單的字上栽跟鬥。比如「仁者樂山」這四個非常簡單的字,就連我們的文學家餘秋雨都讀錯了。
  • 那些讓老師尷尬的姓氏:名字叫樂樂樂該咋讀?
    異讀趣聞   古時有個人叫樂樂樂,你會讀嗎   姓氏異讀造成的尷尬,古已有之,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古時候,一位名叫樂樂樂的書生中了狀元,皇帝要接見他,就讓小太監傳旨。  小太監傳旨:「宣lè-lè-lè上殿。」過了片刻,沒有動靜。
  • 熱播大劇《清平樂》的「樂」字,到底該念「yuè」還是「lè」?
    從它的起源來看,應當讀成「yuè」。儘管按照「清平」二字的詞意,也可以與「樂(lè)」組成詞組,但是在作詞牌名時,還是讀「yuè」更合適。至於熱播電視劇《清平樂》的「樂」字要怎麼發音,其實怎麼讀都說得通,也可以聽從電視劇製作方的意見。一、《清平樂》中「清平」二字的含義要弄懂詞牌中「樂」字的發言,應該先了解一下《清平樂》這個詞牌是怎麼來的。
  • 《清平樂》開播網友熱議「樂」字讀音,有人讀錯了十多年!
    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詞牌《清平樂》中「樂」應讀「yuè」在一項3萬人參與的微博投票調查中,9成網友投票給了「樂」,解釋稱「詞牌名的話應該是清平樂(yuè)」。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過去一直念「lè」,是因為看電視劇才知道讀「yuè」。也有網友稱,竟然念錯了十多年,記得上學時老師教的是「lè」呀。
  • 央視主播讀錯字,將古冶(yě)讀成古治(zhì),讓人情何以堪
    新聞主播一旦讀錯字,電視機前的觀眾一片譁然。7月12號,在一檔央視新聞節目中,主播將唐山的古冶( yě)區,讀成了古治(zhì)區,自然又引發了一波批評的浪潮。作為行業標杆,國家級電視臺主播讀錯字是重大失誤。因此,央視一直對主播讀錯別字,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過去的規定讀錯一字,扣50元。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過去一直念「lè」,是因為看電視劇才知道讀「yuè」。也有網友稱,竟然念錯了十多年,記得上學時老師教的是「lè」呀。  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王國欽表示,「樂」是一個多音字((lè、yuè、yào 等)。讀 lè 為快樂、愉悅之意;讀 yào 為喜好、欣賞之意;讀 yuè 為音樂、樂曲之意。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因為大家都知道,「樂」是一個多音字。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那麼,這裡的「樂」到底該怎麼讀?依據是什麼呢?其實《清平樂》這個名字是來自於一個古老的「詞牌名」。詞牌名多達一千多種,它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 我國含「樂」字的縣市分布及地名的多種讀法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我國地名中出現在地級市和縣級市、縣、區中含「樂」字的地名。一個「樂」字,在地名中卻有三種讀音。據統計,我國含「樂」字地名的地級行政區有且僅有一個——四川樂山市,而含「樂」字的縣級行政區有20個。
  • 因同學名字才知道的生僻字上熱搜,這幾個最容易念錯!你會讀嗎?
    3 樂 「樂」是一個常見字, 但它一共有六個讀音(lào、liáo、lè、luò、yào、yuè)。 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最讓人頭大的是: 「樂」讀lè或yuè的時候,都可以用來當姓氏, 但這兩個姓氏是不一樣的!有不同的起源。
  • 王凱新劇《清平樂》中的「樂」到底讀什麼?詩詞大會冠軍都讀錯過
    《清平樂》是唐代教坊曲名,正體為雙調8句46個字,兩宋名家晏殊、辛棄疾等人都在此牌下寫過經典作品。名字取得很有寓意,但不少網友卻讀錯了這個「樂」字,這個字不念「le」,應該念「yue」, 這一點王凱在微博上其實是親自給大家科普過的。為什麼會念「yue」,大家明白了它是唐代的一個教坊曲名,其實就能理解了,這裡的「樂」是絲竹管樂的樂,不是快樂的意思。
  • 《永遇樂》的「樂」讀yuè嗎?
    入宋,譜入樂章,成為曲名。……太宗時為廟堂宴享之樂章,嗣後散入民間,遂為詞調牌名。由此可知,「齊天」本為祝壽之詞,後來譜入樂章,才被民間用作詞牌名的。所以這個「樂」字是「音樂」的「樂」,應當讀yuè。那麼,《永遇樂》的詞牌名稱是否也有來歷呢?據毛先舒《填詞名解》說:《永遇樂》,歇拍調也。
  • 「樂」讀lè還是yuè,王凱江疏影的微博亮了
    許多不明真相的觀眾在看到片名後,有讀清平yuè的,有讀清平lè的。那麼,問題來了:問題一:到底是讀清平yuè還是清平lè ?其實,正確的讀音是清平樂(yuè)。許多觀眾讀的是清平lè,甚至不少自媒體的作者在宣傳此劇的視頻中都讀的是快樂的「樂」的讀音。
  • 《清平樂》「樂」字讀音誤說探析
    詞牌名中「樂」字讀音究竟如何讀,學術界對此爭論不斷,聚訟紛紜。潘盛彬認為《永遇樂》中讀yuè,較早將「樂」字讀音問題上升到學術討論,但未論及其他詞牌。金文明將《永遇樂》中讀音定為lè,《清平樂》中音yuè,把《清平樂》的讀音問題提了出來。
  • 為啥有些人會把「垃圾」讀作「lè sè」?
    「垃圾」 究竟怎麼讀才是正確的?臺灣偶像劇的大火,使得這個叫法迅速流行起來1900年之前的文獻中, 「垃圾」 一詞的讀音並沒有完整而直接的記載,僅有單字讀音的記錄。「垃」字始見於《龍龕手鑑》,注音為郎合反,「圾」字見於《玉篇》作渠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