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開播網友熱議「樂」字讀音,有人讀錯了十多年!

2020-12-18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詞牌《清平樂》中「樂」應讀「yuè」

在一項3萬人參與的微博投票調查中,9成網友投票給了「樂」,解釋稱「詞牌名的話應該是清平樂(yuè)」。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過去一直念「lè」,是因為看電視劇才知道讀「yuè」。也有網友稱,竟然念錯了十多年,記得上學時老師教的是「lè」呀。

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王國欽表示,「樂」是一個多音字((lè、yuè、yào 等)。讀 lè 為快樂、愉悅之意;讀 yào 為喜好、欣賞之意;讀 yuè 為音樂、樂曲之意。

「因為中國的詩詞(尤其是詞)本來就是能夠配樂歌唱的文學,所以在詞牌《清平樂》中只能讀yuè才是準確的。」王國欽說。

念錯的不止是學生,中學老師也有念錯的。一位中學老師就說,之所以一些人將《清平樂》讀作「樂」,很大原因是當年上學時接觸到這個詞牌,是因為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這首詞表現的正是一家人清靜平和的生活樂趣,尤其是那句「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頗有鄉野之樂,而人們誤把詞牌名當作了詞的題目。

(現在的許多語文教材中,已經標註了讀音)

◆並非所有詞牌名中的「樂」都讀「yuè」

是否詞牌名中的「樂」都讀「yuè」呢?華東師大中文系語文教育研究中心彭國忠曾撰文《詞牌「清平樂」的「樂」應怎樣讀》進行了詳細分析。

其提出,了解詞調名中「樂」字讀音的關鍵,在於知道詞調名的來歷及其涵義。詞調名直接來自音樂、音律的,便讀「yuè」,比如《破陣樂》;若與前面文字所組成的語詞或語段的涵義表示快樂、歡樂、娛樂,一般讀「lè」,如《歸田樂》《長生樂》。

至於《清平樂》的調,彭國忠解釋,古人對詞調名「樂」的讀法,也可以作為參考,如清代萬樹所編《詞律》,其編有一個韻目索引,韻目是根據詞調末字的讀音確定的,無意中為今天讀詞調提供了一個重要參考,按照《詞律韻目》應讀「yuè」。

但究其源,一說取自清調、平調、側調三調之「清平」,一說取自南詔清平官署,一說取自《兩都賦》之 「海內清平,朝廷無事」,也就是《敦煌雜錄》之《願文》所明確概括的:「社稷有應瑞之祥,國境有清平之樂」。

「此三源,第一、第二說皆可將「樂」讀 「yuè」,第三說則必須讀「lè」。因此,建議《清平樂》的「樂」字,以讀「yuè」為宜。」他說。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春梅

相關焦點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清平樂》「樂」字讀音誤說探析
    詞牌名中「樂」字讀音究竟如何讀,學術界對此爭論不斷,聚訟紛紜。潘盛彬認為《永遇樂》中讀yuè,較早將「樂」字讀音問題上升到學術討論,但未論及其他詞牌。金文明將《永遇樂》中讀音定為lè,《清平樂》中音yuè,把《清平樂》的讀音問題提了出來。
  • 清平樂電視劇名字怎麼讀 王凱江疏影在線演示正確讀音
    由王凱主演的新劇《清平樂》如期和大家見面了。劇中精良的道具、考究的臺詞、演員得體的表演都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好評。而作為一個詩詞迷,小編也看到了劇中有不少古典詩詞的嵌入。不過,最引人關注還是劇組選用了《清平樂》這個劇名,究竟怎麼讀?
  • 也談《清平樂》中「樂」的讀音
    「清平樂」之「樂」的讀音「樂」字在宋代有三讀,《宋本廣韻》分別予以收錄。其三十六「效」下,「樂,好也。五教切,又嶽、洛二音」;四「覺」下「樂 音樂。《周禮》有六樂,雲門、鹹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又姓」,與「嶽」同小韻,為「五教切」;十九「鐸」下「樂 喜樂」,與「落」同小韻,為「盧各切」。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最近,王凱的新劇《清平樂》開播了, 這是一部講述宋仁宗一生的古裝劇。 新鮮出爐(4月7號上線,夠不夠新鮮?) 就又雙叒叕火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樂」是一個多音字。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 清平樂:王凱發微博糾正劇名讀音,劇中晏殊竟是武林外傳中的他
    《清平樂》是由王凱和江疏影領銜主演的古裝劇,正午陽光出品。昨日首播,《清平樂》好評如潮,片頭的製作別具一格,劇中場景精緻,極大程度地還原了宋朝的場景,這部劇也被觀眾稱為「男版《知否》」,大家都非常期待後續劇情的展開。
  • 大部分人讀錯,餘秋雨讀錯一個字被批評
    文丨開史說漢語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即使是我們中國人,有時候也會遇到許多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甚至對於有些字的讀音我們都會讀錯,而且有時候還會在一些簡單的字上栽跟鬥。比如「仁者樂山」這四個非常簡單的字,就連我們的文學家餘秋雨都讀錯了。
  • 《清平樂》的「樂」,到底怎麼念?
    《清平樂》自開播以來,因其考究的服化道、場景、臺詞等廣受好評,確實處處都能體現出對北宋發生的歷史細節的尊重。從劇中演員的臺詞設計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歷史文化的用心和關注,像女紅(gōng)、劄(zhá)子等比較容易讀錯的字音,以及符合宋代語言習慣的日常對話,劇中人物都做了比較規範的處理,這份用心值得肯定,這樣的大型歷史劇對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是深有裨益的。但與此同時,一個明顯值得商榷的問題也值得提出:「清平樂」的「樂」字讀音問題。
  • 《清平樂》是何含義?「樂」讀lè還是yuè,王凱江疏影的微博亮了
    其實,正確的讀音是清平樂(yuè)。許多觀眾讀的是清平lè,甚至不少自媒體的作者在宣傳此劇的視頻中都讀的是快樂的「樂」的讀音。看來,讀錯的確實不少,導致本劇的主演王凱和江疏影,也不得不在微博中特意發表情包進行了強調。
  • 播音員 演員 配音員 主持人 教師需要注意的特殊字讀音,容易讀錯的字
    票(三個票,讀音piāo,意通「飄」。《漢書》中記載的名人有區景、區憐、區星、區博,其中區博在王莽時曾為中郎。南齊時有南海人、琛州刺使區金。明代有順德人、南京戶部郎中區大任。前國家足球隊的門將區楚良,是當代區姓中的優秀分子了。  九、樂姓  不讀作快樂的樂,應讀作yue (月)。
  • 播音員 主持人 教師需要注意的特殊字讀音,容易讀錯的字 為孩子留著
    聶(三隻耳朵,讀音niè)  磊(三塊石頭,讀音lěi,本義:石頭多)  猋(三條小狗,讀音biāo )  贔(三個寶貝,讀音bì )  蟲(3個蟲重疊,讀音chong ) (蟲的繁體)  奸(三個女字重疊,讀音jian) (奸的繁體)  嘦(上只下要,讀音jiào )  囍(兩個喜字,每個喜字31口,共六十二口,讀音xǐ
  • 熱播大劇《清平樂》的「樂」字,到底該念「yuè」還是「lè」?
    一、《清平樂》中「清平」二字的含義要弄懂詞牌中「樂」字的發言,應該先了解一下《清平樂》這個詞牌是怎麼來的。目前學界關於這個詞牌的發音,大致有三種說法。唐明皇本人「不樂」(不喜歡)側調,於是李龜年就只取了前面的清調和平調,讓李白二人作曲、填詞。傳至後代,也就有了《清平樂》的詞牌名。既然曲子是按古代音律的分類方法來作的,那麼曲子的名字,自然就要按照古代音律的名稱來定了。因此,「樂」字當讀:「yuè」。第二種說法:唐代教坊舞曲名,當讀「lè」。有人認為,《清平樂》並不是起源於李白的《清平調》。
  • 因太多人讀錯導致字詞拼音被修改?網友吵翻了
    (觀察者網訊) 近日,關於拼音字詞的修改再度引發熱議。 網傳許多曾經的「錯誤讀音」因為「讀錯的人多」,如今成為了「正確讀音」。不少網友感嘆到「書都白讀了」、「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不過,《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這可能是條「假新聞」。
  • 王小盾:關於《清平樂》讀音問題的答疑
    《我看<清平樂>的讀音》(澎湃新聞·私家歷史將標題改為《王小盾:<清平樂>的「樂」應該讀「yuè」》)首刊於《古典文學知識》今年第4期。5月18日,亦曾由鳳凰出版社公眾號(2020年第33期)發布。許多朋友看到公眾號稿後,提出了評價和疑問。今應澎湃新聞·私家歷史欄目之約,補寫答疑,以作回饋。
  • 王小盾:《清平樂》的「樂」應該讀「yuè」
    學弟楊曉靄、劉玉珺給我來信,說關於《清平樂》之「樂」的讀音問題,在各種媒體上討論很熱烈,沸沸揚揚,問我的看法。我知道她們的意思:她們對現有的論證不太滿意。她們心裡有一些很「厲害」的疑惑:《清平樂》原來不是一個曲調名嗎?為什麼談來談去,只是從詞調角度、音韻角度談這個問題呢?
  • 這是生活中常用的幾個字,卻一直被讀錯,很少有人知道正確讀法!
    這是生活中常用的幾個字,卻一直被讀錯,很少有人知道正確讀法!回首歷史的隧道,漢字承載的不僅是幾千年華夏民族的歷史,也是中華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從古至今,漢字是我國人民進行溝通的重要手段。到了商代後期和西周時期,人們把字鑄刻在青銅器上,此時為金文的誕生,與甲骨文相比,金文填實的寫法更加形象生動化,春秋戰國中期戰國七雄各國的文字文化並不統一,差異很大,猶如古老的密碼,很難破譯。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改變...
    有句俗話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語,指的就是各地方言的變化。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鈞世》中說:「古書之多隱,未必昔人故欲難曉,或世異語變,或方言不同。」可見因為語言的不相通也會對文化的交流產生一定障礙。有時候,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的說法不同,人們就很難意會到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甚至是同一個字也會因地域差異有不同的讀音。
  • 電影《你好,李煥英》中那些讀錯的字
    其實,「酉」的正確讀音是「yǒu」,比如重慶市酉(yǒu)陽縣,酉(yǒu)時等。這個字屬於略生僻字,和「西」看上去挺像,平時不注意確實容易讀錯成「西(xī)」。電影中賈曉玲和沈光林對話中出現了「紈絝子弟」,她說的是「zhí kuā 子弟」。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改變讀法
    有句俗話說,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語,指的就是各地方言的變化。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鈞世》中說:「古書之多隱,未必昔人故欲難曉,或世異語變,或方言不同。」可見因為語言的不相通也會對文化的交流產生一定障礙。有時候,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的說法不同,人們就很難意會到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甚至是同一個字也會因地域差異有不同的讀音。
  • 「部分字詞改拼音」是舊聞仍引熱議,專家:讀音不要一刀切
    「部分字詞改拼音」近日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討論。有微信公號2月18日發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稱,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