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今敏逝世十周年,十年前,今敏在事業發展最輝煌的時期,因胰腺癌不幸逝世,享年47歲。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與真實,早已被他模糊邊界。《未麻的部屋》是今敏的處女作,出道即巔峰。
《未麻的部屋》獲1997年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亞洲影片獎。長居豆瓣TOP250,9.0的高分之作。
雖然大師已經離去,但他的作品卻依然源源不斷地被眾人重溫、解讀、剖析。真正偉大的導演,就應像他一樣,能夠有著超前的思考和創造力。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夢之安魂曲》以及斬獲奧斯卡的《黑天鵝》,都或多或少地借鑑(抄襲)了今敏的電影敘事風格。
《未麻的部屋》 《夢之安魂曲》
諾蘭的《盜夢空間》上映時就飽受爭議,因為片中有許許多多地方與今敏的《紅辣椒》相似。
今敏(1963年10月12日-2010年8月24日),出生於北海道釧路市,日本動畫導演、編劇、漫畫家。1997年,執導首部動畫電影《未麻的部屋》,該片奠定了其作品的詭異風格,並獲得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影片。2001年,由其執導的動畫電影《千年女優》上映。2003年,執導動畫電影《東京教父》,該片獲得東京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併入圍安妮獎最佳動畫片導演與編劇。2004年,執導首部電視動畫系列片《妄想代理人》。2006年執導了最後一部動畫電影《紅辣椒》,並於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2010年8月24日,今敏因胰腺癌逝世,享年47歲。
今敏一生一共留下四部電影作品,四種不同風格的電影也是今敏一生的結晶。
在今敏離世前,他曾寫過一封告別信,在信中他說:「我真的覺得很對不起各位工作人員。但我希望你們稍微理解。因為今敏就是'這樣的人',也才有辦法做出濃縮了許多與其他人不一樣成分的動畫。這說法或許十分傲慢,但請各位看在癌症的面子上就原諒我吧。我並不是茫然地等死,我也在拼命地絞盡腦汁,好讓今敏亡後作品也能繼續存續。我要懷著對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謝意,放下我的筆了。我就先走一步了。 」
(今敏的四部作品《紅辣椒》《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
正如他本人曾說的:」所謂動畫,就是要想像出真人電影做不出的東西,那才是做動畫的價值。」
當紅三人少女偶像團體Charming Bird面臨解散,核心成員霧越未麻在事務所的安排下不得不退出團體,轉型成為一名電視劇演員。萬事開頭難,對於偶像歌手轉型而來的未麻尤其如此,她在工作中承受著壓力,悶悶不樂。
與此同時,各種恐嚇信不斷、經紀人田所先生遇襲以及以自己的口吻在網站上寫日記的神秘人都讓未麻焦慮不已,恍惚間她甚至看到另一個自己。
未麻的苦惱無人知曉,貪婪的田所甚至同意劇組的劇本,要求未麻出演一場尺度極大的強暴戲。這次演出成為未麻演藝事業的轉折點,她的出鏡率開始攀升,甚至還拍攝了裸露的寫真。與此相對,電視劇編劇澀谷和曾給未麻拍下裸照攝影師村野接連遇害。未麻的生活變得混亂不堪,真相究竟如何?
《未麻的部屋》又名《Perfect Blue》,是今敏的第一部作品,誕生於1997年。因為年代較早,最初是以錄像帶的標準來製作的,所有畫質不夠清晰,也被他嘆息是「極大的內傷」。但依然不阻礙這部片子的質量和水準,當年一經上映,就獲得巨大的熱議和好評,還獲得了1997年亞洲奇幻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當觀眾們以為自己看到的結局就是真相時,導演又將一切全部推翻。目前,針對這部電影的真相眾說紛紜,最值得推敲的兩個版本:一個是全片夢境說,一個是精神分裂說。
真實世界的她叫高倉陽子,一個有著偶像夢想,卻被人騙到夜店工作的平凡女孩,在被人強暴後開始失去理智,逐漸分裂。電影中的所有其他角色和人物,以及情節發展,也幾乎都是沉浸在幻想裡的陽子的自圓其說。
觀眾在感慨電影的精妙與巧思之外,不得不敬佩今敏獨特的動畫敘事方式和高超的剪輯手法。劇中的場景多次在真實和幻想裡穿梭交織,劇情顯得緊湊而不突兀。
今敏在《未麻的部屋》這部片子運用了大量的影視敘事技巧,使得不同的學科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部影片,如影視可以從剪輯、調度來做出不同的解讀。片中色彩的運用較之其他作品更為更為獨特鮮明:大量的灰調與使影片氛圍看上去更壓抑與晦澀,或強烈色調對比強調角色的心理活動走向,甚至直接運用色彩心理對觀眾進行暗示以完成劇情:藍、橙、紅分別指向穩定(恐懼)、混淆、紊亂危險,這也是未麻和留美人格分裂導致現實、夢境以及幻覺的三種精神表現。從色彩語言的角度去觀察此片可以讓穿梭於夢境、現實與幻覺的故事脈絡更加明晰。
在問起為什麼要創作這樣一部電影時,今敏說:「現實和幻想在電影中來回切換,我們不知道自己在看的是哪一個世界,但是在現實與虛幻之間來回徘徊幾次後,你會通過自己的力量找到自我,沒人能幫助你,你就是唯一的,能真正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的人。」
精神分裂者擁有多重人格與身份的認知,而大多數的普通人,卻連自己是誰都無法得到解答,聽起來有些諷刺,但現實中卻遠比這更加荒唐。
在今敏的作品裡,捨棄了精緻畫功、奇特場面等最易贏得掌聲的技巧,在敘事上下功夫,製作出了一部部震撼心靈的動畫。
在手法上,令人眼花繚亂的蒙太奇處理時空的交錯和變換、摻入混亂的倒敘、插敘、鏡頭的運用和剪輯具有鮮明的電影特色,但同時又充分地發揮了動畫夢幻式展現的特色。在內容上,區別於主流裡童話、科幻、古裝或卡通動畫中常見的架空設定,今敏似乎非常偏愛現代題材,他的作品更多注重的是尋找人們在社會的各種壓力下表現出的心理中壓抑著的矛盾和自我的回歸。
在美術上,他的口味也是似乎不合時宜地以寫實為主,但是他在敘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精確到了每一個表情、手勢、眼神,甚至有時要逐幀來看才能發現一些角色的動作細節,描寫的細緻入微。
憑藉以上三個特色,今敏在評論界的知名度要比在觀眾中高得多,他的作品發展為一條動畫藝術與電影語言的更加出色結合的新道路。
今敏離開的第十年,我們依然緬懷,依然將他視為最偉大的動畫電影人之一。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導演,更是一個為人類創造幻想的,「造夢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