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2月14日訊(通訊員 蔣劍輝)12月13日,來自衡陽市人民路小學的湖南日報小記者們走進衡陽市博物館進行體驗採訪活動,小記者們對該館館藏的國寶級文物提梁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春秋動物紋提梁卣系春秋中期青銅酒器,因其紋飾中有諸多動物而定名,於1988年9月在衡陽縣渣江區赤石鄉黃泥嶺一越人墓葬出土。
原衡陽市文物處處長郭建衡接受小記者羅梓豪、鄒欣岑體驗採訪時說:「動物紋提梁卣為古越人青銅文化經典之作。其胎薄質脆,器形輕巧秀麗,全無同時期中原青銅器雄渾凝重之感。紋飾具越文化特色,且繁縟的地紋與簡潔洗鍊的主紋有機地結合,對稱中又極具靈活性,造型亦生動自然,富於變化。整個器物構思精巧自然,給人以極高的美的享受。1994年12月,國家文物局專家組到湖南鑑定確認一級文物,春秋動物紋提梁卣成為湖南各地、市送鑑文物中確認的第一件國寶。」
小記者們了解完這件文物的豐富歷史後,對於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更加肅然起敬。
[責編:袁圓]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