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基克一開始並沒有受到上天的眷顧,這是一座被沙漠和海水包圍的城市,它的另一個外號叫做「旱城」。在上世紀60年代,伊基克土地貧瘠,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海拔5000多米的安第斯山脈成為了伊基克和周邊國家玻利維亞、阿根廷以及巴拉圭交通往來的巨大障礙。
1964年,民選市長Soria上臺,他希望打破這種交通障礙。在他任職期間,他促使政府在玻利維亞和智利邊境上修建低海拔公路。
在隨後的10年時間裡,Soria還遊說南美各國,實施他的橫跨南美的公路和鐵路計劃,以減少南美中部國家將貨物運抵太平洋的時間。
現在的伊基克已經建立了三條公路網,兩條重要的鐵路系統、三個重要港口以及一個智利最大的國際機場,它將拉美國家3億人口連接在了一起。這座城市可以直接停泊從亞洲來的航班以及來自巴拿馬的輪船。伊基克的目標是通過大規模的交通建設,將伊基克建設成為亞洲商品進入拉美的門戶。據說,伊基克政府正在考慮建立一條北京一洛杉磯一伊基克的航線,讓北京到伊基克航程控制在19個小時之內。
昔日的「旱城」早已不在,伊基克已經成為了智利的「香港」。
華人影響無處不在
在伊基克,華人的影響無處不在。
這裡仍保留著很多中國的風俗和習慣,甚至語言。在這裡,中餐館用當地的語言發音叫做 「其發」,據說是從廣東話「吃飯」演變而來的;餛飩則被當地語言稱為「完蛋」,據說是浙江話「餛飩」演變的。
時至今日,伊基克人仍對中國人十分友好。據說今天的伊基克當地人口中有1/4的人有華人血統,曾任伊基克市常任副市長的卡拉斯就是一個廣東後裔。他雖然不會講漢語,卻認同中國文化。他曾數次自費來中國,追尋先人的足跡。
伊基克華商早期為廣東人,生意也以經營廣東餐飲為主,不過2000年後,華商大多為江浙人,主要經營進出口貿易和旅遊業。
在上世紀70年代,這裡曾是一座貧窮的南美小鎮,軍人出身的智利前總統皮諾切特卻對它情有獨鍾,在任期間設立了ZOFRI自由貿易區。ZOFRI自由貿易區始建於1975年6月,1976年5月正式啟用,內設3萬平方米零散消費商場和超過200公頃的交易服務區。這裡擁有超過40家的商店、各大銀行的分行和錢幣兌換處等,基礎設施完善。
ZOFRI也是智利北部唯一免稅的購物中心,商品在這個自由貿易區儲存時,可以享受到無限期免除進口關稅和附加值稅的待遇,而商品的儲存、運輸以及將產品賣給智利和其他國家只需支付它的最終加值稅。
交通是自貿區最大的優勢之一。由於伊基克地理上同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的陸地交通極為方便。以ZOFRI為圓心, 1000公裡為半徑的圓周內,可到達秘魯的阿雷基帕和塔克納,玻利維亞的拉巴斯、科恰班巴、奧魯羅、聖克魯斯、蘇克雷和波多西,阿根廷的胡胡伊、薩爾塔和吐庫曼等重要南美城市。
自此以後伊基克迅速崛起,成為智利人口超過20萬的重要城市。2007年,伊基克市與中國廣西南寧市正式籤約為友好城市。
如今,伊基克是中國商品進入南美市場的重要中轉地,自由貿易區ZOFRI內聚集著大量的中國商人。伊基克的2300家國際公司中,有50家由中國人開設。中國人如果來智利經商,首選也一定是ZOFRI自由貿易區。
「中國人到那裡投資的最大優點就是運往那裡的商品除了倉儲費、搬運費等,不收任何關稅。」一位華商表示。
關注華人微信公眾號chilech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