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起風了》這部作品是帶給我觸動最大的,甚至於要比《千與千尋》帶給我的觸動還要大,我覺得也許是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我,又或許是因為這部作品是宮崎駿老師的封山之作。宮崎駿老師對於小說的重新演繹我們在之前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看到過,這部《起風了》也是一樣,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崛辰雄的同名小說,在宮崎駿老師的重新編排與創造下,愛情顯得更加龐大而宏偉。
《起風了》的創作背景是日本20世紀三十年代左右,算不上和平時期,戰爭的腳步已經在緩緩逼近了,男主角掘越二郎從小就對飛機抱有濃厚的興趣,長大後成為了出色的飛機設計師,在一次前往輕井澤療養的過程中,結識了自己未來一生的摯愛菜穗子(在掘越二郎年輕時與菜穗子有一面之緣,當時掘越二郎還幫助菜穗子和其母親脫離地震帶來的威脅),但是天有不公,菜穗子患了肺結核,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就是癌症,但是掘越二郎要投入到自己設計零式戰鬥機的工作中,菜穗子就從療養院溜出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與掘越二郎譜寫了壯麗的愛情之歌。
《起風了》最為經典且被人熟知的臺詞,莫過於那句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譯為「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宮崎駿老師在影片製作完成後觀看了一遍,不禁感動落淚,這種情況在之前的創作生活中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電影自始至終都讓觀看的人陷入平靜,將自己代入到掘越二郎這個角色中去,體會他對愛情的那份執著與渴望。
儘管《起風了》的背景處在戰爭時期,但是所專遞的是一種安靜的反戰思想,它沒有像其他反戰作品那樣,用大量的鏡頭去刻意營造出反戰思想,而相反的是用一對愛人之間的故事去傳達反戰思想,如果沒有戰爭,掘越二郎就不會那樣忙碌的去設計飛機,那樣即使菜穗子最後還是會去世,但是陪伴的時間會更多一些。
這部電影在上映的時候,正處在日本因歷史問題而與其他幾個國家陷入矛盾之時,宮崎駿老師公開指出日本政府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向曾經的受害國道歉,他的言論當時收到了日本右翼派的強烈指責,對《起風了》這部電影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但是像中國、韓國等國家卻對宮崎駿老師的敢說敢做表示了極大的讚揚。
從我的個人角度來說,宮崎駿老師的這一行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出來的,他是一位富有遠見思想的人,在我眼中,宮崎駿老師就是最偉大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