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說《起風了》,宮崎駿之外的愛情,撕心裂肺的思念

2020-12-20 作家圖書館

宮崎駿導演的動漫《起風了》大家應當是不陌生的。

故事的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很愛說那句詩」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而今天我們談談這部動漫背後的原著,日本作家堀辰雄同名作品《起風了》。

原著很短,六萬字的中短篇篇幅,一個晌午避暑的小憩就可以讀完。嶽遠坤翻譯的版本很好,文字清新可愛,文風溫柔善良。我很愛讀日本的小清新的青春文學,即便日本是個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他們的青春文學卻是常青的,富有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小說的扉頁上引用了法國詩人保羅的詩歌《海濱墓園》中的一句:Le vent se lève, il faut tenter de vivre.

原著《起風了》

也就是動漫中的」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而翻譯家嶽遠坤更加直接,「起風了,要努力活下去嗎?不,無須如此。這句話多少帶著哀傷的滋味,情感是較黯淡的。

它和主人公的心境太相似了,」我「流淚著的心,罹患重症的心愛的人,是時日無多了的。」我「在病人面前又得活的歡樂、明媚,以求她的好心情。實際上,我內心的焦灼是很沉重的,我最愛的人啊,卻被死神提前宣告了死刑。

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縱使有意義有再多的情感,可終究回不去了呀。時間在點點的流失,而她的脆弱的生命,更是在飛速地流逝,像指間的抓不住的沙子,流著流著就沒有了。

導演宮崎駿爺爺

堀辰雄的設計是別出心裁的,他並沒有以悲傷、痛苦去描述苦鴛鴦的不滿、抗爭或掙扎。他採取樂觀主義精神,積極的暖色調的描寫展開故事。

蒼白的臉色,甜蜜的戀人,泡在蜜罐裡似的不舍分離,」你正要起身,我卻硬把你拉住,就像害怕失去這一瞬間的某種東西,不讓你離開我身邊。你順從地留了下來。

是啊,在戀愛關係中,在熱戀的季節裡,誰都不輕易放開手,對愛人有很強烈的控制的願望。你說,這是越在乎,越害怕失去嗎?

美好的動漫童話啊

戲劇是這樣開場的,衰落的氛圍是無可避免的。「我」的姑娘問我」父親不讓我離開他身邊「作者告訴讀者,這對甜蜜的戀人即將面臨第一次苦心的分別,」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之前看你的樣子,感覺你好像要把一切都交給我了……「

」我「有些埋怨,有些不滿足,愛情的蜜罐原本是盈著的,你卻要勺走一些,這是在挖我的心肝兒啊,我的愛人,我的小寶貝。

但」我「心裡默念祈禱,拉住你的手,想要你不離開。」我「答應,」我「許諾,我一定會娶你的,」像是要徵求你的同意「,你就任由我拉著。牽上你,就是整個世界了,草長鶯飛春暖花開,事情在慢慢變好嗎?沒有,」我「陰翳的心情還在擔憂著,我看著這一切,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傷。

故事拉開了帷幕,至今還是小傷感、小惆悵的調子,沒想到它始終貫穿著全文。【春】章節寫道,」我「前去節子家找她,我的已訂婚的未婚妻,病怏怏的躺在床榻,她的病房裡,還被她當作了自己的畫室。像是提前預知了似的,心愛的節子,早早地換好衣服在等我了。這個細節,我反覆思量後,如是想,節子是不是每一日都在窗臺前守候著她心愛的人呢?

再接著,」我「為了照顧我的未婚妻,打算搬到山中的療養院裡,短暫但煎熬的陪護生涯開始了。山中與外界都不一樣,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情,我、節子、嶽父都寄望於環境的改變更使病情好轉起來。

文風依舊延續著輕快的節拍,偶爾出現「我」的悲傷,但都雲淡風輕的一飄而過了。事情是在欣欣向榮地好轉嗎?還是沒有,我在每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都不自覺地為故事裡的他們祈禱,翻開下一頁也許就變得好起來了!但,這不是一本童話,這是一本略帶悲傷的愛情書。

節子一到療養院就做了噩夢,實際上也是作者的暗示,節子的憂慮,我的憂心忡忡並沒有因為更換了環境而好轉。作家是很愛用幻想中的夢境去描繪一些即將發生的事情的,它富有神秘的圖騰色彩,夢裡的事情,像是雷達般準確的佔卜。唉,傷心的結局。

而後就是兩個人在醫院裡的苦苦相依,隔壁病房住著都是相當嚴重的病患了,但院長悄悄對我說,節子是這裡第二病重的病人。「我」是很堅強的,一直將真相吞在肚子裡的人,不僅不會告訴病人節子,為了讓愛著的人不受傷害,也不願意告訴她的父親,也不想讓嶽父過多憂慮。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作家,也只能拿筆記下和節子種種的喜憂了,作者說「我」是為了繼續工作,而選擇去寫下「我」和節子的故事。但「我」的想法,不過是讓節子安心,我還在忙碌自己的事情,而將二人不幸的遭遇記錄下來,更多只是為了彼此永遠記得啊。

隔壁病房的重度抑鬱症患者自縊了,這是匪夷所思的可怕的事情,讓小心翼翼閉口不談疾病的二人慌張起來了。節子,很遺憾地,開始咳血了。情節急轉直下。叫你傷心、難過、為二人受苦受罪。再後來再後來,作者告訴讀者,「我」決定重拾工作,不再與病人長時間的住在同一個房間裡,而是住在陪護房。本意是讓病人好好的休息,但這出現了一個抽離的意味。「我」和「你」不得不漸行漸遠了,陰陽兩隔的結局即將到來,生命無法承受之輕,我再也見不到我愛的人了。

在最後一章節,「死亡陰影之谷」,我每每都是不願意細看的,即便作者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從側面告訴我們節子已經離開了,「我」繼續生活著,不斷回想著和節子的過往的甜蜜,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堀辰雄借我之口說出了他的想法「沒有什麼比幸福的回憶更會阻礙人們的幸福。」是啊,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席宴。我們終日惶恐患得患失,藏在心底的愛戀是多麼深沉。

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能關注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和我聊一聊你們眼中的愛情。

相關焦點

  • 可歌可泣的戀情,深惡痛絕的戰爭——宮崎駿《起風了》
    宮崎駿第二彈,淺析動漫電影《起風了》。《起風了》上映於2013年,故事以飛機為主線,講述了三個詞語,愛情,夢想與戰爭。這位動漫界泰鬥仿佛對於愛情有著獨特的喜愛與不一樣的見解,從《幽靈公主》到《千與千尋》,從《哈兒的移動城堡》再到今年的長片《起風了》,影片都充滿了愛情,解決或是美好,或是遺憾,但是少不了的便是愛情。但是至今我也沒有將宮崎駿導演的電影瀏覽一通,這只是以偏概全的談論罷了。
  • 起風了,宮崎駿
    最近耳機便循環播放的是《起風了》這首歌曲,它讓我在繁忙的工作時,能偶爾幻想下冬日裡溫和的風拂面的片刻寧靜。於是,因為歌曲,想知道《起風了》這部動漫作品,以及探尋下宮崎駿老爺子的畫作。《起風了》是宮崎駿於2013年上映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主角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 起風了——讓宮崎駿動容的作品
    我在高中的時候讀了電影的原著《起風了》。這部是掘振雄難得的中篇作品,也是掘振雄的一篇代表作。《起風了》沒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情節,相比於電影,原著相當的平淡,是典型的崛氏文學作品。作品很多的描述平靜生活的場景與人物的內心感受。讀這個作品我想到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諾獎得主石黑一郎的《浮世畫家》。都給人一種平淡卻深刻的感覺,文盡卻讓人深思。
  •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但由於作品中缺乏了之前作品中對於戰爭殘酷的揭露,所以在業界有批評的聲音,指責其掩蓋了二戰中日本的罪行。
  • 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表達的主題有哪些?
    於2013年上映的《起風了》,是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它講述了一個喜歡設計飛機的日本少年追夢的故事,中間穿插著二郎與菜穗子的愛情故事。它是宮崎駿作品中唯一一部寫實的作品,因其發生在二戰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因此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一部分觀眾認為這是反戰片,另一部分認為這是在美化戰爭。那麼,這部影片到底講了什麼主題呢?
  • 推薦一部日本愛情動畫片《起風了》,值得重溫,豆瓣7.8分
    而且其實不得不說動畫中人物雖然以他為原型,但融合了作家堀辰雄的小說《風立ちぬ》和其本人形象,甚至宮崎駿自己的投影。而且裡面的愛情故事等,也是借鑑了堀辰雄的小說《菜穂子》裡的部分情節,可以說是完全自創的角色。所以先推開政治只來看看動畫。風起和必須活下去有什麼關係?我也挺不明的。日本很喜歡用「風が吹き始めた時代(風開始吹起的時代)」這樣的說法。
  • 宮崎駿: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2018年10月23日,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評選為2018年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想來,每一個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部他導演的動畫作品,每一個看過他作品的人也都極為贊成這些榮譽。1941年,宮崎駿出生在日本東京。
  • 《起風了》:歷史與美學的完美邂逅
    2013年7月20日,電影《起風了》在日本上映。同年9月,該電影導演——日本傳奇動畫導演宮崎駿以「年齡不饒人」為由,宣布隱退,此電影也因而受到諸多熱議。《起風了》改編自日本著名小說家堀辰雄根據親身經歷寫就的同名中篇小說。對一部愛情小說進行再改編,宮崎駿自然別有一番深意。
  • 宮崎駿的那個夏天《起風了》還記得那個少年的故事麼
    《起風了》原曲改編自日本歌手高橋優譜曲、作詞並演唱的歌曲《ヤキモチ》,買辣椒也用券和好友米果十分喜歡這首日文歌的伴奏,便重新作詞創作成了歌曲《起風了》。而周深空靈純淨的嗓音,演唱的《起風了》更是深得大家喜歡。
  • 《起風了》是宮崎駿電影最沉痛,最現實的一部,與以往的風格不同
    首先,在觀影《起風了》之前就看到有說∶男主很自私。片中黑川先生也說他自私。其實我不敢苟同。男主只是在理智的面對愛情,表現的沒有那麼的外放。我覺得這個和很多的男性對愛情的態度很相同。他們不會因為傷心就號啕大哭。他在邊畫圖邊落淚的時候,真的戳到我了。
  • 《起風了》幕後珍藏設定大合集!
    由宮崎駿執導 於2013年在日本首映 學習資料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動畫簡介 《起風了》(日語:風立ちぬ),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動畫導演宮崎駿以在月刊《Model
  • 威尼斯獨家影評之《起風了》_娛樂頻道_鳳凰網
    鳳凰網娛樂訊 義大利當地時間9月1日,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的《起風了》舉辦記者會,宮崎駿本人未到場,製片人代表宮崎駿宣布,下周關於他退休的發布會將在日本東京舉行。打分:6劇情:本片根據堀辰雄的同名小說《風立ちぬ》改編而成,堀越二郎是世界著名的工程師和飛機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的軍用飛行器,而這其中又以艦載零式戰鬥機最為知名,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立下了奇功。
  • 宮崎駿看新作《起風了》激動流淚 自曝第一次哭
    宮崎駿看新作《起風了》激動流淚 自曝第一次哭 時間:2013.06.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宮崎駿《起風了》: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你一定要努力活下去!
    二郎和菜穗子的愛情很真實很感人,一個熱血青年,一個文藝少女,二者合而為一,卻不能生死相依,祝福他們,祝福像他們的情人終成眷屬。我就記得一句話 黑川夫人:不要去追了 她把她最美的一面已經給他了。今天偶然在圖書館瞟見原作堀辰雄的小說《起風了》,就想起宮崎駿的電影,回來再欣賞一遍。我記得當年看的時候(電影),節子與二郎結婚的場景,像烙鐵一樣烙進我的腦袋。其實原作小說僅僅描寫了療養院的故事,男主說「我想給這個故事一個結尾」,宮崎先生的作品正是原作的結尾,準確來說是後續。小說和電影給我帶來的感動,真的難以描述,堅貞的愛情?
  • 《起風了》,Le vent se lève,il faut tenter de vivre
    說真的,《起風了》這部作品是帶給我觸動最大的,甚至於要比《千與千尋》帶給我的觸動還要大,我覺得也許是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故事打動了我,又或許是因為這部作品是宮崎駿老師的封山之作。宮崎駿老師對於小說的重新演繹我們在之前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看到過,這部《起風了》也是一樣,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崛辰雄的同名小說,在宮崎駿老師的重新編排與創造下,愛情顯得更加龐大而宏偉。
  • 三首宮崎駿的動畫歌曲,你聽過日本歌手演唱的《起風了》嗎
    說到宮崎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雖然他是一個日本作家但是卻有很多中國人喜歡他的作品,宮崎駿之所以被人們熟知是因為他的動畫,很多青年人都看過他的很多動畫片,因為這些動畫片在中國也是比較出名的比如最近又重新上映的千與千尋以及起風了,空中之城等等。
  • 《起風了》無關乎夢想、愛情、戰爭,這些只是「活下去」的條件
    《起風了》根據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人生事跡和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說改編。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戰爭、飢餓、疾病、天災,死神的陰影籠罩全球,卻無法遮擋心頭閃現的夢想和希望的光芒。▲ 宮崎駿的動畫一直很愛描繪飛行器,不管是《紅豬》或者是《起風了》裡面最貼近現實的飛機,或者是《天空之城》、《風之谷》、《未來少年柯南》裡面的幻想巨大飛行裝置。
  • 日本動畫電影票房TOP10,宮崎駿作品佔一半,迪士尼佔據三席
    Top9:《起風了》120.2億日元位列第9的是吉卜力於2013年上映的《起風了》,總票房收入120.2億日元。導演是著名的動畫大師宮崎駿。《起風了》是宮崎駿首次沒有採用自己最擅長的魔幻表現手法,以真實人物和歷史改編動畫作品。
  • 《起風了》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當不幸來臨時,唯有努力生存
    ,本期作品《起風了》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第一次看《起風了》那天,我激動不已,看得我淚流滿面,我認為這是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據說這也是宮崎駿首次自己看哭的作品。在我看來,在這部片子裡戰爭並不是講述的重點,宮崎駿只是想講述一個關於人類被詛咒的命運,被詛咒的夢想,以及苟延殘喘的努力生存的故事。《起風了》是日本導演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
  • 宮崎駿電影《起風了》,唯有活著,唯有愛與夢想不可辜負
    ,一個人也要好好活下去《起風了》是宮崎駿於2013年上映的「封山之作」,故事背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而男主角堀越二郎的原型,也是二戰中真實存在的航空工程師。整部電影在現實的敘述裡插入了男主角和卡普羅尼的三段夢境,和女主角節點式的幾次相遇,使夢想、人生、戰爭、愛情等等元素自然的糅合在一起。這部影片被稱為宮崎駿筆下的敗筆,因為他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但在起風了影片中,沒有不可思議的魔法,也不會出現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零戰的實際存在的人物。這部電影一直未能在我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