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起風了》海報
下周關於宮崎駿退休的發布會將在日本東京舉行。
鳳凰網娛樂訊 義大利當地時間9月1日,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的《起風了》舉辦記者會,宮崎駿本人未到場,製片人代表宮崎駿宣布,下周關於他退休的發布會將在日本東京舉行。
日本放送協會NHK官方網站上也公布了這個消息,宮崎駿宣布正式退休,此後將不再拍攝長片,所以《起風了》將會是他最後一部長片,未來他可能只會參與一些短片的創作。這無疑讓許多動畫迷感到難過,不過也有人「陰謀論」地猜測,這已經不是老爺子第一次喊退休了,當年《幽靈公主》之後他就聲稱要退休,隱退了一段時間又再度出山,這次或許是吉卜力繼續吸收票房、在威尼斯求取獎項的一種手段。
《起風了》
導演: 宮崎駿
編劇: 宮崎駿
主演: 庵野秀明/ 瀧本美織/ 西島秀俊/ 西村雅彥/ 史蒂夫·阿爾珀特/ 風間杜夫/ 竹下景子/ 志田未來/ 國村隼/ 大竹忍/ 野村萬齋
類型: 劇情/ 動畫/ 傳記
觀影反應:
宮崎駿的電影畫面唯美,音樂動人,很容易令人沉浸其中。不過由於看的是晚場,結束時掌聲不多,不少記者表示自己觀看時睡著了。
預測:
宮崎駿宣布退休的事不知是否會影響評委給到獎項,以目前影片質量來看,可能會得評委會特別獎之類的鼓勵獎。
打分:6
劇情:
本片根據堀辰雄的同名小說《風立ちぬ》改編而成,堀越二郎是世界著名的工程師和飛機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的軍用飛行器,而這其中又以艦載零式戰鬥機最為知名,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時候,立下了奇功。堀越二郎從小夢想成為飛機設計師,歷經童年、學生時代、工作時期不斷努力,甚至為了工作忽略了愛情。最終愛人菜穗子隨風而逝,他也在困難中一步步取得成就。
評論:對侵略戰爭無反思 傳遞日本民族自豪感
「起風了,我們必須試著活下去。」這是片中一句反覆出現的話。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生活都要繼續,夢想仍在前方等待著你。不過,宮崎駿的這部「收山之作」卻遠不及他過去的作品給人帶來的好感。
關於戰爭:反思全無被侵略國人難接受
堀越二郎雖然擁有卓越的技術頭腦,且在生活中單純、善良、樂於助人,但不可迴避的是,他製造的是戰爭武器,也是日本侵略別國時製造災難的一項工具。對於日本國內觀眾而言,本片是對曾經生活過的年代的一種紀念,而對於外國觀眾尤其是被侵略國的觀眾而言,創作者流露出些許的對於侵略戰爭的態度,都可能影響自己對該片的評價。哪怕沒態度,也是一種態度。
而縱覽全片,宮崎駿並未呈現戰爭場面,也繞過了任何有關侵略本質的描述,絲毫沒有反思的意圖。他更多地是著眼於大背景下的個人成長,將「軍事成果」轉移成「夢想」的概念,片中的臺詞表示「製造飛機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夢想」,主人公也絲毫不在意自己的飛機被用來與哪個國家作戰,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更重要的是,全片傳遞出的是日本人對於本國黃金時代的驕傲,經歷災難頻發、經濟蕭條,日本人仍然努力進取,只要呈現了時代社會背景,這種勵志、愛國的元素是無法隱藏在所謂「夢想」之下的。
宮崎駿曾這樣解釋拍攝《起風了》的動機:自己曾經思考過戰爭責任問題,但是後來人的角度斷罪非常簡單。他表示,「不希望堀越二郎超越技術力和思考力的才華閃耀的成果,成為『愛國心』和偏執情結的出口。」或許,質疑大師未照顧我方情感,就電影本身而言是一種強求,這方面評價就見仁見智吧。
關於愛情:與主線難以融合
《起風了》的主線自然是堀越二郎從心懷夢想到努力實現的過程,而情感線索卻不像宮崎駿過去的作品那樣感人肺腑,年少時期二郎與菜穗子相遇並一見鍾情,中間曾多年不見,重逢後才正式戀愛。但身為「技術宅」的二郎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實現夢想上,經過女方主動的追求,兩人才最終結婚。婚後的二郎依舊對菜穗子照顧不周,菜穗子也患絕症去世,去世前還不忘自己獨自離開,好讓二郎不分心。這樣的劇情設置明顯非常老套,女主角不斷犧牲,男主角顯得冷感,容易令女觀眾感到失望。
視聽效果佳,節奏似流水帳
宮崎駿的電影節奏都不會太快,並且很容易憑藉聲畫效果令觀眾融入電影的情緒,《起風了》也不例外,畫風和色彩運用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無論是鬱鬱蔥蔥的鄉間、擁擠的城市,還是高聳雄偉的大型飛機、狀況百出的試飛過程,都展現出大氣、清新、優美的感覺。多次與宮崎駿合作的久石讓則用輕快的手風琴、曼陀林打造主旋律,弦樂重奏又顯得溫柔綿長,為影片加了不少分。
不過,本片的敘事堪稱一本「流水帳」,僅僅按照時間順序,毫無懸念地向前走。或許是傳記電影的關係,除了二郎在夢中與偶像交談之外,其他的情節基本都是實際生活的演變,過去宮崎駿那種漫無邊際的想像力,甚至暗黑屬性、批判屬性,都無影無蹤,這或許是本片最令人失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