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的戀情,深惡痛絕的戰爭——宮崎駿《起風了》

2020-12-20 有垢

宮崎駿第二彈,淺析動漫電影《起風了》。《起風了》上映於2013年,故事以飛機為主線,講述了三個詞語,愛情,夢想與戰爭。

曾有人這樣問我,宮崎駿所有電影都有一個特點,或者,所有電影都有的一個東西,當時不知道怎麼做答,可能趨於不了解,後來想是每一部影片的繪畫都具有油畫色彩,或是各種各樣的魔幻色彩,現在看來應該是愛情了。

這位動漫界泰鬥仿佛對於愛情有著獨特的喜愛與不一樣的見解,從《幽靈公主》到《千與千尋》,從《哈兒的移動城堡》再到今年的長片《起風了》,影片都充滿了愛情,解決或是美好,或是遺憾,但是少不了的便是愛情。但是至今我也沒有將宮崎駿導演的電影瀏覽一通,這只是以偏概全的談論罷了。

他至今的最後一部長片電影《起風了》也是講述愛情。該片取了同名小說《起風了》的名字,而其所敘述的愛情故事也與小說有些許的相似,這是導演對於作者的一種緬懷,所以結尾才會出現緬懷堀辰雄代與堀越二郎的字樣。

而這兩個名字也分別代表了影片的不同情感。

裡見菜惠子與堀越二郎的愛情是別樣的,也是傷感的。一次火車上的偶遇讓二人見面,從此結下因緣而已相互交錯。片中最感人的便是菜惠子的對於愛情的忠貞,即使身患重症也要陪伴戀人,然後悄然離去。就像堀越二郎妹妹所談的那樣,她將自己最美的一面以都給了戀人。

愛情的偉大是無私的,它讓原本陌生的兩人拉在了一起,中間毫無利益關係。這是在社會裡最純潔最高尚的關係,因為除了愛情,其他的感情便很難做到如此,更何況是日本那樣一個人人獨立的社會。

作者可能也是在希望這樣一段感情能重新讓這一代人拾回對於愛情的認識,它並不是一時的快感,也不是金錢物慾的流露,更不是為繁衍後代的工具。那是一種人類最原始的,最真實的感情流露,相輔相成,相知相愛。

但他們的愛情是不幸的,因為他們處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自生的一切受到戰爭,政治的影響,導致相識相知相愛的時間十分的短暫。

這便是影片的另一種感情,堀越二郎所代表的對於戰爭的反思。戰爭所帶來的悲痛在片中有大篇幅的描寫,不僅是對於愛情的遺憾,還有家破人亡,淪為政治犧牲品的傷痛。

宮崎駿生於1941年,他成長的那個年代,恰巧處於軍國主義和日本戰敗的時代,見證了兩顆原子彈給日本帶來的慘痛,所以對於戰爭可謂是深惡痛絕。所以他的電影,或多或少都帶有其對那個時代的認識與反感,對戰爭的反思與悲痛。

而《起風了》便是其中的大成之作。片中的飛機更是赤裸裸將戰爭描繪的淋漓盡致。戰爭起於飛機,勝於飛機,也敗於飛機。那是列強的軍備競賽,是獵人手中的獵槍,也是孤旋在所有平民頭上的一把屠刀。

結尾的一片草原便是對世界的期許,草長在一片片飛機的殘骸之上,戀人也得見在草原之上,哪裡有美好與甜蜜。放棄戰爭(飛機),所有的一切都將富有青草那樣的活力,而美好才能得見於那一片碧綠之上。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無論之前是各種的無奈,怎樣的痛苦,只有努力的生存,才有可能得見一切。

相關焦點

  • 起風了,宮崎駿
    最近耳機便循環播放的是《起風了》這首歌曲,它讓我在繁忙的工作時,能偶爾幻想下冬日裡溫和的風拂面的片刻寧靜。於是,因為歌曲,想知道《起風了》這部動漫作品,以及探尋下宮崎駿老爺子的畫作。《起風了》是宮崎駿於2013年上映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主角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 起風了——讓宮崎駿動容的作品
    我在高中的時候讀了電影的原著《起風了》。這部是掘振雄難得的中篇作品,也是掘振雄的一篇代表作。《起風了》沒有多少跌宕起伏的情節,相比於電影,原著相當的平淡,是典型的崛氏文學作品。作品很多的描述平靜生活的場景與人物的內心感受。讀這個作品我想到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諾獎得主石黑一郎的《浮世畫家》。都給人一種平淡卻深刻的感覺,文盡卻讓人深思。
  •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但由於作品中缺乏了之前作品中對於戰爭殘酷的揭露,所以在業界有批評的聲音,指責其掩蓋了二戰中日本的罪行。
  • 宮崎駿: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彼時,法西斯戰爭趨於白熱化。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給所有人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它讓人們經歷了「世界將被摧毀」的恐懼。這種深刻印象既是宮崎駿反戰思想的起點,也促使他後來對人性、對世界產生質疑並將其表現在那些經典動畫中。宮崎駿的家族經營了一個飛機工廠,所以他的童年雖然躲避過戰亂和空襲,但生活尚算順利。
  • 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表達的主題有哪些?
    於2013年上映的《起風了》,是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它講述了一個喜歡設計飛機的日本少年追夢的故事,中間穿插著二郎與菜穗子的愛情故事。它是宮崎駿作品中唯一一部寫實的作品,因其發生在二戰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因此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一部分觀眾認為這是反戰片,另一部分認為這是在美化戰爭。那麼,這部影片到底講了什麼主題呢?
  • 《起風了》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當不幸來臨時,唯有努力生存
    ,本期作品《起風了》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第一次看《起風了》那天,我激動不已,看得我淚流滿面,我認為這是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據說這也是宮崎駿首次自己看哭的作品。在我看來,在這部片子裡戰爭並不是講述的重點,宮崎駿只是想講述一個關於人類被詛咒的命運,被詛咒的夢想,以及苟延殘喘的努力生存的故事。《起風了》是日本導演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
  • 動漫雜貨櫃:宮崎駿《起風了》———翱翔藍天的金屬戀歌
    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屎球的雜貨鋪,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動畫電影,來自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起風了》。《起風了》區別於宮崎駿其他作品,並非以回憶童年或奇幻冒險為題材,而是選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為藍本,以類傳記體的風格描繪故事,雖然核心大綱仍是宮老最核心的價值觀:反對戰爭,歌頌愛與和平,但這次引入歷史上一些真實事件,並以一個年輕工程師的視角,描繪了戰爭中的芸芸眾生,並反映了對二戰的痛恨與反思。
  • 《起風了》無關乎夢想、愛情、戰爭,這些只是「活下去」的條件
    《起風了》根據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人生事跡和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說改編。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戰爭、飢餓、疾病、天災,死神的陰影籠罩全球,卻無法遮擋心頭閃現的夢想和希望的光芒。▲ 宮崎駿的動畫一直很愛描繪飛行器,不管是《紅豬》或者是《起風了》裡面最貼近現實的飛機,或者是《天空之城》、《風之谷》、《未來少年柯南》裡面的幻想巨大飛行裝置。
  • 《起風了》:這部讓宮崎駿落淚的封山之作,到底講了些什麼?
    《起風了》是宮崎駿的第11部動漫作品,也是他的封山之作。作品上映時,宮崎駿已達72歲高齡。所以,創作中的宮崎駿抱著「今天就是生命中最後一天」的心態在努力,身體不適也顧不上去醫院,因為他的信念是,就算死,也要先完成這部作品!
  • 宮崎駿封筆作《起風了》:堅守夢想生存下去,無懼夢想被「詛咒」
    ——宮崎駿《起風了》《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五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過度美化戰爭,或是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有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
  • 宮崎駿電影《起風了》,唯有活著,唯有愛與夢想不可辜負
    整部電影在現實的敘述裡插入了男主角和卡普羅尼的三段夢境,和女主角節點式的幾次相遇,使夢想、人生、戰爭、愛情等等元素自然的糅合在一起。這部影片被稱為宮崎駿筆下的敗筆,因為他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但在起風了影片中,沒有不可思議的魔法,也不會出現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零戰的實際存在的人物。這部電影一直未能在我國上映。
  • 宮崎駿的那個夏天《起風了》還記得那個少年的故事麼
    《起風了》原曲改編自日本歌手高橋優譜曲、作詞並演唱的歌曲《ヤキモチ》,買辣椒也用券和好友米果十分喜歡這首日文歌的伴奏,便重新作詞創作成了歌曲《起風了》。而周深空靈純淨的嗓音,演唱的《起風了》更是深得大家喜歡。
  • 宮崎駿《起風了》—選擇這樣一個故事作為收山之作的勇氣無比佩服
    一、影片介紹《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5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是否在美化戰爭或者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有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
  • 宮崎駿看新作《起風了》激動流淚 自曝第一次哭
    宮崎駿看新作《起風了》激動流淚 自曝第一次哭 時間:2013.06.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
  • 宮崎駿作品中與以往作品不同風格的動漫《起風了》
    ###宮崎駿先生的歷時五年的封筆之作,卻是宮崎駿長期電影的最低分的作品,原因是選題太敏感了,現在就來說說這個品質與爭議並存的動漫電影,《起風了》小時候幾年後,長大幾歲的二郎,踏上了去東京求學的火車,他在車廂的連結處,看著書,突然之間起風了,帽子被吹飛,但是一個女孩不顧著自己掉下車的危險,抓住了二郎的帽子。二郎翻過去,誇女孩的身手真不錯,女孩的卻喃喃的說:「起風了!」二郎也心領神會的說道,「唯有努力生存」。這是一首詩中的話,女孩回到車廂裡面去了,但是二郎還在喃喃著詩句!
  • 宮崎駿《起風了》: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你一定要努力活下去!
    今天偶然在圖書館瞟見原作堀辰雄的小說《起風了》,就想起宮崎駿的電影,回來再欣賞一遍。我記得當年看的時候(電影),節子與二郎結婚的場景,像烙鐵一樣烙進我的腦袋。其實原作小說僅僅描寫了療養院的故事,男主說「我想給這個故事一個結尾」,宮崎先生的作品正是原作的結尾,準確來說是後續。小說和電影給我帶來的感動,真的難以描述,堅貞的愛情?
  • 《起風了》:歷史與美學的完美邂逅
    2013年7月20日,電影《起風了》在日本上映。同年9月,該電影導演——日本傳奇動畫導演宮崎駿以「年齡不饒人」為由,宣布隱退,此電影也因而受到諸多熱議。《起風了》改編自日本著名小說家堀辰雄根據親身經歷寫就的同名中篇小說。對一部愛情小說進行再改編,宮崎駿自然別有一番深意。
  • 《起風了》是宮崎駿電影最沉痛,最現實的一部,與以往的風格不同
    首先,在觀影《起風了》之前就看到有說∶男主很自私。片中黑川先生也說他自私。其實我不敢苟同。男主只是在理智的面對愛情,表現的沒有那麼的外放。我覺得這個和很多的男性對愛情的態度很相同。他們不會因為傷心就號啕大哭。他在邊畫圖邊落淚的時候,真的戳到我了。
  • 主打現實主義色彩,宮崎駿的《起風了》,過於現實讓人悲傷
    對於宮崎駿的作品,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浪漫」、「想像力豐富」,但作為他的收官之作,這一部作品卻極具現實主義色彩,以動蕩不安的日本為背景,寫出了一位飛機設計師的一生,從他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中,展示著一些樸素又寫實的品行,不出彩的故事,卻演繹了出彩的一生。
  • 威尼斯獨家影評之《起風了》_娛樂頻道_鳳凰網
    鳳凰網娛樂訊 義大利當地時間9月1日,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的《起風了》舉辦記者會,宮崎駿本人未到場,製片人代表宮崎駿宣布,下周關於他退休的發布會將在日本東京舉行。《起風了》導演: 宮崎駿編劇: 宮崎駿主演: 庵野秀明/ 瀧本美織/ 西島秀俊/ 西村雅彥/ 史蒂夫·阿爾珀特/ 風間杜夫/ 竹下景子/ 志田未來/ 國村隼/ 大竹忍/ 野村萬齋類型: 劇情/ 動畫/ 傳記觀影反應:宮崎駿的電影畫面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