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到現在,有人口碑下滑,有人初露頭角。在對節目的質疑和批評聲中,姐姐們要贏的決心絲毫沒有減少。
30位亮眼出色的姐姐,張雨綺始終處於討論度最高的那撥。
初登舞臺,她從冷豔的大美人成了笑得見眉不見眼,接連四次順拐的「憨憨」,當她拿到代表「待定」的X牌,興奮地反問:「就是我很優秀是嗎?」
節目裡的一系列綺言綺語,讓張雨綺被調侃為「幹啥啥不行,嘴炮第一名」。
隨著節目的深入,張雨綺當了隊長,我才發現,她還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一面:聰明,理性,善於用人。
《浪姐》播出前,我以為綺綺子只是個美豔的花瓶。
《浪姐》播出後,我被狠狠地打臉了。
這哪裡是什麼易碎的普通花瓶,簡直是心有猛虎的霸王花。
「虎女」也有脆弱時刻
如果不上《浪姐》,誰能想到強勢自信的張雨綺也有脆弱時刻呢?
畢竟綺綺子人美路子野,時刻散發輕鬆歡樂,離她三十米,都能被那股「老娘天下最美」的氣息縈繞。
也不怪她自信,講句我們綺綺子是天之嬌女沒人反對吧?
從長相看,她的五官酷似韓國女星宋慧喬,高鼻梁又為她增添一絲凌厲。她的身材更是凹凸有致,這不,第五次公演,張雨綺光著腳跳《屋頂著火》,讓「張雨綺身材」掛上微博熱搜。
▲ 姐這身材,誰看了不說絕
形象好,氣質佳,星路也順坦。19歲被周星馳看中選作女主角,作為「星女郎」出道,此後張雨綺接連合作各路名導。
張雨綺對外形象永遠是:強勢、美麗、高傲,永不低頭。
就在《浪姐》的第四場公演,向來強勢的張雨綺竟然哭了,還是偷偷跑下臺哭的那種。
這是張雨綺第三次當隊長,有人說她作為隊長實力太弱,隊裡又都是唱跳實力本就不強的姐姐們。
那場演出不容易,隊裡的幾位成員都不算好說話,鄭希怡還因彩排時腳崴了只能站在臺下,沒能參加一輪演出。表演完畢,張雨綺組 391票,低於萬茜和鬱可唯團。
此刻,只見張雨綺猛然衝出舞臺,跑向後臺,用手擋住眼睛,眼中隱約閃著淚光。
「為什麼第一個跑下來了?」節目組工作人員後來問她。
「我怕在舞臺上哭,我不要掉眼淚。」
仔細想想,張雨綺真的很少在公眾面前掉眼淚。
哪怕這次情緒失控,她也很快調節狀態,恢復以往的大大咧咧,「我控制不住就哭了,但我跑一跑又不想哭了。」
用強勢幽默的姿態應對脆弱,似乎是張雨綺的抵抗。她不是不會脆弱,只是不會在所有人面前表露。
恍然間,我想到《女人不壞》裡的霸道女總裁唐露,那年張雨綺剛滿21,演30歲熟女。頂著一頭爆炸短捲髮,出場熱烈驚豔。
唐露是典型的熒幕女強人,在她眼裡愛情比不上事業,被下屬調侃為「長了西施臉的諸葛孔明」。
強勢凌厲的態度像是一層堅硬的外殼,把其中脆弱柔軟的地方包裹其中。這和張雨綺的性格如出一轍。
她需要這層外殼,來抵擋不太平順的童年時光。父母在她3歲的時候離了婚,她跟著媽媽生活。張媽媽嘗試過改嫁,又以離婚收場。
最難的時候,張媽媽生意失敗,連她的學費也交不起。——那時的她,大概不會想到自己有天會隨口說出「一克拉以下的碎鑽不值錢」這等壕言壯語。
沒錢的漂亮姑娘日子並不好過,不到9歲,張雨綺被班上同學排擠,給她取外號「小狐狸精」。
她很少提小時候受欺負的經歷,後來長大了,又一直擺的強硬姿態。但從《浪姐》來看,張雨綺依然會脆弱。
閱歷豐富的伊能靜更懂她,伊能靜見證過幾次張雨綺的失落,沒有去安慰她,反倒留她獨處:
「憨憨」之外的細膩體貼
和敏感脆弱相應,張雨綺身上,另一個讓我意外的特質是:和表面上的大大咧咧不同,她內心細膩體貼,極富洞察力。
在她還沒當隊長時,旁人只注意到她「憨憨」一面,忽視了她的細膩。
那時她在《艾瑞巴蒂》七人團裡,隊長丁當正分歌,同隊姐姐們各有想法, 最終呈現效果也不好。丁當一度落淚,同組的隊員都沒留意到。
誰也沒想到第一個發現隊友落淚並實施行動的是張雨綺。她安慰丁當,還低下頭拍了拍她的腿以示親暱。
這樣的細膩在張雨綺當隊長後,展現得更為明顯。
第三次公演前,《浪姐》節目組在原本賽制上加了一場加分賽。每隊派出一位成員,共同跳《無價之姐》,表現突出的團隊會獲得額外的分數加權。
這是有關輸贏的選擇,其他三組都派出了跳舞實力最拔尖的王霏霏、孟佳和李斯丹妮。要麼是前女團成員,要麼舞蹈實力不容小覷。
到了張雨綺這組,她卻棄用隊內舞蹈實力最強的藍盈瑩,選擇了始終不爭不搶的張含韻。她說:「含韻更需要舞臺。」
比起一直飽受爭議和話題度的藍盈瑩,張含韻更需要出現在舞臺中間被觀眾看到。這是一種體貼,更是一種洞察力。
無論在隊內選擇誰,舞蹈實力也比不上女團出身的王霏霏、孟佳。張雨綺也看出《浪姐》的本質,「不是說第一名有多優秀,而是最後一名能不能變得優秀。」
這像是一場賭博,賭觀眾和節目組的心理,事實證明,她賭贏了。《無價之姐》表演完畢,張含韻得票147票,位列第一。
諸多細節顯示,張雨綺並非像人們想的那樣,只有美豔的外表和空洞的頭腦。與之相反,她比人們想得更聰明。
這也解釋了,同樣作為星女郎出身,又和星輝公司解約,為什麼當年黃聖依鬧得不歡而散,張雨綺卻完滿收場。
前幾年,向太圍追堵截周星馳,她還是其中極少數為周星馳說話的藝人。
這個小小的舉動本身只是出於對周星馳的感恩,無意間也為她贏得了第二次和周星馳合作的機會——《美人魚》。
這個角色將她從緋聞纏身的處境裡救了出來,奠定了她未來大女人的路數,讓彼時處於瓶頸期的事業起死回生。
無論是個性仗義,知道感恩,還是為人聰明,懂得凡事留有餘地,都足以說明張雨綺絕非一個鐵憨憨。
難能可貴的直率坦蕩
在《浪姐》裡,張雨綺有很多不同一面,也保留和往日相符的那面,比如她的直率坦蕩。
剛聽說金莎想結婚,熱心的綺綺子立馬替人張羅著找對象。在臺下為別的姐姐喝彩時,興奮得像誤入鏡頭的追星女孩。
她直率又護短,容不得隊裡成員受一點委屈。
一次,藍盈瑩找李斯丹妮教她們組跳舞。那時李斯丹妮壓根抽不開身,面兒又薄,不好意思拒絕。張雨綺見了,立馬替她回絕:「她現在沒有空。」
還有和新褲子合作的那次,彭磊鬧著玩兒打了龐寬一下,龐寬自己都沒啥反應,一旁的綺綺子像是小學生一樣打了回去。因為那期節目裡,龐寬加入了她的戰隊。
隊長綺綺子忍不了成員在自己眼皮底下被人欺負。
張雨綺向來如此,她像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女俠,無論時機合不合適,先站出來「吼一聲」再說。
前陣子羅志祥周揚青風波,圈內人遇到這種事,多數情況會沉默不作聲,張雨綺特意錄了條小視頻。她笑眯眯地剪斷八爪魚的腿,還「看熱鬧不嫌事大」地附上:
電影《美人魚》裡,羅志祥扮演的正是八爪魚,寓意明顯。
接受《定義》主持人易立競採訪時,張雨綺曾被問到這個問題,她一臉坦蕩:「沒錯是我幹的,怎麼了?」
「你發這樣的視頻,團隊會不會給你一些建議?」
「他們管不了我的,大不了就被罵一頓唄。」
這不是張雨綺第一次公開懟人。2018年,俞敏洪發表「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國家的墮落」等腐朽言論時,她就迅速發聲。
「我只能說北大的教育和新東方的成功都沒能幫你理解女性的價值。」同時用了一個「鄙視」的手勢。
在她看來,這些行為只是「稍微衝動地傳達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無數倍。張雨綺選擇張揚地傳達,也同樣接受由此引發的爭議:
「你既然要為自己這種快感買單的話,就要面對有一部分人喜歡,有一部分人不喜歡。」
在張雨綺的過往經歷中,似乎做什麼都是坦坦蕩蕩。
那幾段人盡皆知的感情風波,發生在別人身上,或許會被當作絕口不提的黑歷史,而她只自嘲:看男人的眼光不好。反倒為她敢愛敢恨的形象加碼。
汪小菲結婚時,記者曾問她是否會去參加前男友的婚禮,她先是裝作沒聽清,三連問「啊?啊?啊?」,擺明了不想回答。
對面記者毫無眼力見兒地真問了三遍,只見張雨綺翻了個白眼,「下一個問題」。
回頭看這幾段感情,她一點也不後悔,「他是暖的還是渣的,我覺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在這個過程裡面享受過、痛苦過或者開心過。」
對面的易立競接著問她 「你曾經說自己的人生不會隱瞞。」
綺綺子無奈地嘆了口氣,「沒什麼好隱瞞的,你看我就這點事,全都被曝出來了。」
反倒是向來嚴肅冷靜的易立競難得笑了出來。
直率坦蕩往往有雙面,有些時刻並不恰當。但在充斥著各類人設的娛樂圈裡,這種直率坦蕩……
至少看上去的直率坦蕩相當可貴。
人間清醒綺綺子
細數綺綺子的人生,她很幸運。以許飛的話來說,這是一個「被上帝寵愛的姑娘」。
倘若你以為綺綺子能有今天的局面,純粹只是靠幸運可就錯了。
二公前,張雨綺和李斯丹妮聊天,李斯丹妮渴望開自己的演唱會,李斯丹妮看來極難完成,張雨綺卻覺得很簡單,「跟你公司講」。
有人說,張雨綺星路太順,不懂李斯丹妮的艱難處境,仔細想想,綺綺子有她的邏輯:只要公司接了這個單,是否虧本就該是她們考慮的問題。
她勸了李斯丹妮一長段,核心是:想做什麼直接去做,想要的東西就要自己去爭取。
張雨綺之所以能這麼說,因為這些年來,她自己也這麼做。
或許人們依然當她作花瓶,或者茶餘飯後的八卦閒聊。但張雨綺清楚,作為演員,演技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她比誰都不想成為「花瓶」。
《白鹿原》裡性壓抑的田小娥,電影質量不高,張雨綺的演出頗有層次感;《錢學森》裡端莊優雅的蔣英,蔣英家人看了都說像。
更驚豔的是《妖貓傳》,她需要同時扮演春琴的幾種狀態,春琴的豔俗,被妖貓附身的詭異,假扮楊貴妃時的悲戚。她在三種狀態裡切換自如。
《龍嶺迷窟》裡的shirley楊,演打戲時英姿颯爽,灰頭土臉的造型也能hold住。
說起來,綺綺子畢業於戲曲學校,遠不是什麼根正苗紅的科班出身。從她出道至今的作品看,也算不上天賦異稟,但她始終在突破舒適區,提升演技。
對了,shirley楊的角色還是張雨綺百般爭取才得到。
那幾年,經紀團隊想提升她的商業價值,玩命地接綜藝,很少給她接正經影視劇。
張雨綺意識到這個問題後,直接換了整個經紀團隊,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接演《鬼吹燈》和《浪姐》就是她主動爭取後的選擇。
有人說,張雨綺才是《浪姐》的幕後贏家。據統計,節目播出後,張雨綺接到多個代言,收穫不菲。
要知道,這可是流量們也難接代言的上半年。
擁有這些隱形紅利,你以為這位姐會沾沾自喜?不,她依然非常清醒。
首先,對於自己的高人氣,她解釋:「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
其次,節目的火爆程度也在她意料之中,「市場上應該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如果其他方向的產品過於泛濫,而這方面又過於缺失,一定會有一個現象級的表現。」
與此同時,她覺得這是一種悲哀:
看到這裡,你還以為張雨綺又傻又憨嗎?
誰能不贊上一句:人間清醒綺綺子。
END
張雨綺能在《浪姐》的舞臺上如此出彩,脫離不開她性格的每個側面。《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看到了包括張雨綺在內,這些姐姐的豐富性。
「豐富」才是姐姐們身上真正的迷人之處。
這些截然不同的性格側面也組成了一個更完整的30+女性模樣,有脆弱迷糊,也有光鮮亮麗、理智清醒。
張雨綺是聰明還是憨傻已經不重要了,她在舞臺上得到了很好的證明自己的機會。
種種熟悉或者陌生的特性,也讓她和觀眾的距離變得更近。
張雨綺的未來或許會像她手中的那張「X」牌,鮮活,立體,擁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