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大師單田芳病逝,生前孤獨25年,早已看破生死

2021-01-09 孤煙

9月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

在廣播年代,單田芳是收音機中聽眾最喜歡的人,到了電視作為主要媒體流行的那些年,單田芳是熒幕上的寵兒,可以說上點年紀的中國人都在電視上看過單田芳先生的評書,也是從90年代開始,單田芳的事業開始如日中天,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等評書。

從藝50多年,單田芳將畢生都奉獻給了評書事業,已表演錄製完成了111部,共1.5萬餘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開評書走向市場之先河。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說評書的人其實很多,但真正堅持下來,並能讓作品經久流傳的,大概也就只有單田芳和田連元兩位大師了。

要歸納單田芳的風格並不困難,首先是生動。在「說書」這個藝術表達上,單田芳不只是說,他有節奏、有強調,有動作、有表情,他能用自己的情緒給聽眾帶節奏,張弛有度,聽單田芳老師說書,確實是極大的享受。

其次是嗓音,單田芳的嗓音特別有辨識度,沙啞中又有獨特的韻味,總能收到很熱烈的反饋,這一點確實無人能及。

還有一點,單田芳不論面對什麼類型的作品,總能深入淺出,讓聽眾容易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封神演義》、《小五義》、《三俠五義》等神話、武俠作品,總能被他講的很接地氣,而在《三國演義》、《楚漢爭雄》等作品中,他又能將自己理解的歷史和人物關係,用很淺顯的道理講出來,在上世紀國民文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老百姓總能聽懂他的評書,可以說,單田芳在推動評書普及方面功勞卓著。

但是,在評書大師的背後,是充滿挫折的成長經歷,和並不幸福的家庭生活。

早年單田芳的父親單永魁和妻子離婚,丟下了單田芳和幾個妹妹一去不返,不久之後母親改嫁他人。加上父親入獄,單田芳站在了無所適從的人生路口,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在最脆弱的時候,單田芳遇到了年長他8歲的姑娘王全桂,後來成了他的結髮妻子。這個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她的人,他能回饋的更多是感激。單田芳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結婚也是湊合,我接受她是為了報恩。」

婚後兩個人日子過的很清苦,直到單田芳正式下海,將評書事業市場化,日子才逐漸好起來,遺憾的是,1992年,正當單田芳事業走上正軌,妻子卻因病去世了,這成了想要報恩的單田芳畢生的遺憾。

但是妻子的恩情沒忘,之後單田芳沒有再婚,就這樣一路孤獨的走了25年。對於被病痛折磨的單田芳來說,去世或許也是一種解脫,讓我們深切的緬懷他吧!單田芳代表了整個評書時代。

相關焦點

  • 評書大師單田芳逝世!縱有評書千萬章,人間再無單田芳!
    2018年9月11日3點30分,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他轉而拜李慶海為師,開始了另一種人生,從此人間少了個醫生,卻多了個評書大師!直到1994年,單田芳退休了,但他並沒有放棄評書,甚至錄得更勤了。他趁著天還沒亮就起床看書,看一遍閉上眼睛,想想這故事怎麼回事,哪裡是重點哪裡該刪掉,心裡有數,便開始錄。
  • 評書藝術家單田芳下午病逝,享年84歲,曾自嘲:天生就是挨揍的腦袋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理肖建陸處獲悉,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11日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享年84歲。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單田芳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
  • 評書│單田芳大師 《風塵三俠》共80回合
    (見前蜀·杜光庭《虯髯客傳》)李靖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帶走幾代人的回憶
    北京日報記者從單老生前友人處獲知,單老大約半個月前病情加重,轉入ICU病房,不想未能戰勝病魔。說評書的人在那個時代是闖蕩江湖,走到哪兒說到哪兒,登不得大雅之堂。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考上了東北工學院。開學剛一個星期,卻生了場大病,再加上家庭遭遇變故,他不得不退學,1955年進鞍山曲藝團,開始說起了評書。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評書大師單田芳逝世,從此預知後事如何,再無下回分解...
    ▲單田芳長子手捧大師的遺像現身提到單田芳老師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不少80、90後都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聽他說的評書長大的上帝愛上了評書,他轉而拜李慶海為師,開始了另一種人生,從此人間少了個醫生,卻多了個評書大師!
  • 評書大師單田芳病逝享年84歲,多少人聽著他的評書長大!
    再無下回分解,大師精神永存!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理肖建陸處獲悉,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11日下午3點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逝,享年84歲。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
  • 緬懷單田芳,一代評書大師隕落!
    今天下午網易新聞一則「評書大師單田芳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的消息觸動了我。我雖然是個九零後但是每天晚上都要聽一段單老的評書。記得第一次聽到單老的評書那是我21歲那年。那時候的手機帶有收音機的功能我無意間調到了我們地方廣播評書電臺,正好在播單老師的《明英烈》這部書。一開始聽的單老沙啞的聲音覺得蠻特別的,試著聽下去覺得越來越有意思。之後我便從網上下載了《明英烈》全套來聽。
  • 回顧56載藝術人生,追憶評書大師單田芳!
    昏沉沉的午後, 蟲兒們的吱吱聲,風扇的呼呼聲,爺爺的半導體裡傳來單田芳的評書聲,大概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吧。可是2018年9月11日,帶給我們經典回憶的單田芳老先生,走了。他到另一個世界去講評書了。單田芳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去世 他的評書是幾代人的文化記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的名字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據統計,單田芳說了57年評書,有錄音記錄的就有100多部,曾在全國500多家電臺、電視臺播出。家中突生變故開始評書生涯1934年,單田芳出生在遼寧營口的一個曲藝世家,母親唱大鼓,父親是弦師,不過年幼的單田芳並沒有想過去說評書,反倒是喜歡工科,因為從大環境來看,那個時代的評書藝人顛沛流離,並不登大雅之堂。據媒體報導,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家中突生變故,於1955年進了鞍山曲藝團,開始了評書表演生涯。
  • 單田芳評書作品集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重返書壇。1995年,成立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 等評書。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還記得那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先生一路走好,願天堂也會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2018年9月11日,從小陪伴在我們耳邊的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去世,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單田芳先生總是用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為我們講述帝王將相,還有各種人生百態的故事。
  • 評書從此再無大師單田芳
    評書從此再無大師單田芳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不叫自己去。老天很守時的帶走了他,天堂需要一位評書藝術家,來為那個世界增添一份色彩,閒暇之餘打開手機和電視的時候,忽然看到一條醒目的消息:評書界泰鬥單田芳大師去世了。
  • 說書人,流落江湖上便是薄命人 | 紀念評書大師單田芳
    >2015年3月,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辭世,媒體在相關報導中普遍使用了「評書四大家」的說法,將他與三位後輩說書人田連元、單田芳、劉蘭芳相提並論。對於第一代看電視長大的遼寧城市居民,評書連播是少數能像日、美動畫片和香港電視劇一樣在童年文化記憶裡佔據中心位置的國產電視節目,而從更長的歷史時段來看,80年代的遼視評書屬於東北老工業基地輝煌的社會主義文化生產的尾聲。到80年代後期,評書演員在現代媒體上播講評書的動力已迥異於傳統社會主義時期。
  • 單田芳去世:明天聽誰說評書?
    評書藝術家單田芳 圖 | 視覺中國單田芳:每天睜開眼睛就是評書單田芳先生是評書界德高望重的藝術家之一,如果他的評書每天播一回的話,可以播到2036年。1954年到1964年期間,單先生在茶館裡說傳統評書,後來有指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不能統治舞臺,工農兵要佔領舞臺。於是,單先生就改說新書,先到書店裡看小說,然後回來就說,《烈火金剛》、《鐵道遊擊隊》、《野火春風鬥古城》都說過,這些說完了,又改說蘇聯小說,《一顆銅紐扣》、《紅色保險箱》,甚至連《福爾摩斯探案集》都說過。
  • 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去世!幾代人都是聽他評書長大的……
    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因病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
  • 評書│單田芳大師 《三俠五義》全本 共180回合
    單田芳評書三俠五義簡介:《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長篇俠義公案小說。所以從歷史上看,北宋的賢士大夫的人數相當多,儘管政見各有不同,但立朝多以清明正直著稱,在政治方面都力圖有所建樹,特別是他們都一致關心民生疾苦,其中的包拯則更是幾百年來民間盛傳的清官典型。《三俠五義》選擇了這一時代作為全書的背景,並以包拯的事跡為原型,反應了這一時期勞苦大眾人民對清明政治的追求。
  • 他是「藝術大師」,評書說了一輩子,滿口假牙活到84,生前有遺憾
    1956年是單田芳,在大年初一的時候,第一次登臺表演,到了1957年,已經成了小紅人了。單田芳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單慧莉主要生活在單田芳的故鄉遼寧鞍山,傳承了單派評書事業,兒子也從事評書事業相關工作,在北京單田芳傳媒公司任總經理。
  • 評書大師單田芳:為報恩娶大8歲姐姐,妻子去世後他決意不再娶
    他的評書改編的電視劇《白眉大俠》是上世紀90年代的熱播劇,而他本人的評書作品超過了一百部,對於90後之前的很多人而言,那句蒼勁而略帶沙啞的"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應該是童年時揮之不去的深刻記憶之一。 單老先生已於2018年去世,但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依舊在世間流傳。
  • 單田芳評書裡那些最生動的話兒
  • 50部單田芳評書 免費下載,打包下載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 等評書。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