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3點30分,著名評書大師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84歲。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的一個曲藝世家,是中國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2012年,在第七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典禮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
在廣播年代,單田芳是收音機中聽眾最喜歡的人,到了電視作為主要媒體流行的那些年,單田芳是熒幕上的寵兒,可以說上點年紀的中國人都在電視上看過單田芳先生的評書,也是從90年代開始,單田芳的事業開始如日中天,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雲》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了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代表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三俠劍》、《童林傳》、《隋唐演義》、《亂世梟雄》 、《水滸外傳》等評書。
從藝50多年,單田芳將畢生都奉獻給了評書事業,已表演錄製完成了111部,共1.5萬餘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開評書走向市場之先河。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說評書的人其實很多,但真正堅持下來,並能讓作品經久流傳的,大概也就只有單田芳和田連元兩位大師了。
要歸納單田芳的風格並不困難,首先是生動。在「說書」這個藝術表達上,單田芳不只是說,他有節奏、有強調,有動作、有表情,他能用自己的情緒給聽眾帶節奏,張弛有度,聽單田芳老師說書,確實是極大的享受。
其次是嗓音,單田芳的嗓音特別有辨識度,沙啞中又有獨特的韻味,總能收到很熱烈的反饋,這一點確實無人能及。
還有一點,單田芳不論面對什麼類型的作品,總能深入淺出,讓聽眾容易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封神演義》、《小五義》、《三俠五義》等神話、武俠作品,總能被他講的很接地氣,而在《三國演義》、《楚漢爭雄》等作品中,他又能將自己理解的歷史和人物關係,用很淺顯的道理講出來,在上世紀國民文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老百姓總能聽懂他的評書,可以說,單田芳在推動評書普及方面功勞卓著。
但是,在評書大師的背後,是充滿挫折的成長經歷,和並不幸福的家庭生活。
早年單田芳的父親單永魁和妻子離婚,丟下了單田芳和幾個妹妹一去不返,不久之後母親改嫁他人。加上父親入獄,單田芳站在了無所適從的人生路口,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在最脆弱的時候,單田芳遇到了年長他8歲的姑娘王全桂,後來成了他的結髮妻子。這個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過她的人,他能回饋的更多是感激。單田芳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我跟全桂不算情投意合,結婚也是湊合,我接受她是為了報恩。」
婚後兩個人日子過的很清苦,直到單田芳正式下海,將評書事業市場化,日子才逐漸好起來,遺憾的是,1992年,正當單田芳事業走上正軌,妻子卻因病去世了,這成了想要報恩的單田芳畢生的遺憾。
但是妻子的恩情沒忘,之後單田芳沒有再婚,就這樣一路孤獨的走了25年。對於被病痛折磨的單田芳來說,去世或許也是一種解脫,讓我們深切的緬懷他吧!單田芳代表了整個評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