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曼
小紅書/抖音/B站/知乎/圖蟲:曼哈頓印象
微博:@曼哈頓印象PHOTO
原圖獲取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第六十六期
微信公眾號:後期調色教程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曼,今天小曼給大家帶來一期ins大神alenpalander的電影質感掃街色調,我們先來看看他的案例圖:
下面小曼就來帶大家分析一下這種電影感色調的調色方法。
小曼通過分析alenpalander的多張照片,發現這種色調的場景大多都是街道、高樓等場景,
而且拍攝的環境大多都是陰雨天,因為只有陰天暗調的環境才適合這種暗調。
所以前期的思路1:拍攝場景大多為街道、高樓等。
前期思路2:拍攝環境為陰雨天。
除此之外,照片運用了大量的冷暖色調對比,暖色調以橙紅色為主,冷色調以灰藍色為主,這就要求我們照片的環境主題需要包含暖色的顏色和冷色的顏色,而且仔細的去觀察alenpalander的照片暖色調主體大多都是:暖色燈光、暖色建築。冷色主體大多都是:黑色地面和畫面黑色暗部。
所以前期思路3:畫面主體需要暖色主體,例如暖色燈光、暖色建築、暖色物體等等。畫面主體需要包含冷色的黑色部分,例如黑色地面、黑色建築、黑色物體等等。
黑白灰關係分析:
因為這種色調屬於暗調,所以需要畫面亮度不要太高,如果你的照片亮度高或者白色多的話,可以稍微降低曝光和白色,所以後期思路1:低曝光和低白色。
還有就是畫面的對比度較高,所以後期思路2:高對比度。
最後就是照片的黑色暗角都是非常明顯的,有意的壓低四周亮度,從而突出畫面中心,提高畫面層次感。所以後期思路3:有明顯的黑色暗角。
色彩角度分析:
從整體和局部色彩分析。整體上,整個畫面是偏冷調的,所以後期思路4:整個畫面偏冷色。
局部上,畫面的暖色大多都是以橙紅色為主,冷色以青藍色為主,色彩較為統一。
所以後期思路5:畫面顏色較統一,暖色以橙紅色為主,冷色以青藍色為主。
關於顏色上,顏色都是非常暗的且飽和度不是很高,所以後期思路6:顏色低飽和度、低明亮度。
最後就是畫面的暗部黑色顏色都是暗青藍色,所以後期思路7:暗部陰影偏暗青藍色。
後期思路總結:
思路1:低曝光和低白色。
思路2:高對比度。
思路3:有明顯的黑色暗角。
思路4:整個畫面偏冷色。
思路5:畫面顏色較統一,暖色以橙紅色為主,冷色以青藍色為主。
思路6:顏色低飽和度、低明亮度。
思路7:暗部陰影偏暗青藍色。
下面跟著小曼去實戰練習:
原圖:
打開Photoshop CC2018,選擇濾鏡—camera raw濾鏡進行處理,首先實現思路1:低曝光和低白色。
然後利用陰影和黑色工具將降完曝光後黑色細節顯示出來,方便我們後期調色。
提高陰影和黑色:
下一步實現思路2:高對比度。這裡小曼利用曲線工具去提升畫面對比度:
將白色曲線和三根紅綠藍曲線打一個S型:
這裡的白色曲線小曼有意的將高光點降低、黑色點提高,目的是降低白色和給畫面增加電影質感灰度。有意的將紅色曲線暗部壓低更多,目的是給畫面暗部增加青色。
調整後:
下面進行調色處理:
選擇HSL調整工具,思路5:畫面顏色較統一,暖色以橙紅色為主,冷色以青藍色為主。
色相調整:將暖色都往橙紅色靠攏,紅色往橙色方向,橙色往紅色方向,黃色往橙色方向,中性色綠色往黃色方向。
飽和度調整:
根據思路6:顏色低飽和度、低明亮度。所以需要降低暖色顏色飽和度,降低紅色、橙色、黃色飽和度。降低冷色淺綠色、藍色飽和度。
同時根據思路思路5:畫面顏色較統一。將無關的紫色、洋紅色去除,飽和度降低到-100。
明亮度調整:降低畫面暖色和冷色明亮度。
調整後:
這時畫面大部分顏色已經出來,接下來進行思路7:暗部陰影偏暗青藍色。
選擇分離色的工具:
陰影裡面加入青藍色。
然後實現思路3:有明顯的黑色暗角。
選擇效果工具—裁剪後暈影,增加數量增加黑色暗角。
然後可以給畫面稍微增加一點銳化、清晰度。
最後還需要整體看下畫面顏色,思路4:整個畫面偏冷色。
如果這時你的畫面還是暖色較多的話,可以稍微降色溫往藍色調整,小曼這裡照片調整後畫面是以冷色為主,不需要調整色溫。
最終效果:
喜歡本期教程的記得給小曼點個「在看」
十大課時,包含手機修圖調色系統知識點
直播線上課程
課時1:手機lightroom基本介紹
課時2:手機lightroom基本工具詳細介紹
課時3:手機lightroom調色工具講解
課時4:手機lightroom效果工具講解
課時5:手機lightroom其他功能講解
課時6:照片直方圖講解
課時7:調色工具分類
課時8:手機lightroom人像調色講解
課時9:手機lightroom風景調色講解
課時10:常用色調調色思路講解
1月30號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