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歷史片有青春範兒,《臺灣往事》的打開方式有點不一樣

2021-01-18 影視前哨

導讀:青春元素融入歷史正劇是創作理念的發展和藝術思維的演進,為之在敘事模式上尋找到了新的路徑,也讓展現出此類作品在求新求變上更多的可能性。

文 | 圈叔

抗日題材電視劇我們看過很多,但很鮮有作品將視角對準日據時代的臺灣,早前的電影《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電視劇《春梅》是為數不多的代表作。在這段歷史久違螢屏之後,正在浙江衛視熱播的《臺灣往事》再次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當時的臺灣地區。

推開臺灣「日據時期」的歷史大門

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隨即《馬關條約》籤訂,臺灣開啟了長達50年的日據時期,1937年,肆意妄為的日本政府決定在臺灣實行「皇民化運動」,從思想上來控制臺灣民眾。《臺灣往事》的背景便設定在這一時期的臺灣,全片以大跨度的時間以及新穎的切入視角,講述了當地青年意氣風發的往事,以及其投身民族抗戰,支援祖國解放的故事。

周紹禎、莊是耕、林清文是片中的三位主人公,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青春朝氣的他們被網友稱為抗戰版「小虎隊」。他們原本在新竹中學就讀,但在日本殖民者的打擊和迫害下離開校園,遠走臺北。他們在時代的錘鍊下思想不斷成長,在飽嘗日本殖民當局對底層人民的戕害後民族主義意識逐漸覺醒,卻在時代洪流的衝刷下邁向不同的道路。

周紹禎輾轉深入內地抗戰,後加入臺灣義勇隊,為民族抗戰竭盡全力;莊是耕考取帝國大學,卻被日軍強行徵召派往戰場;林清文地下辦學傳授國學,保留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火種。1945年日軍投降,三人才得以重聚家鄉,而之後又再生變故。林清文毅然選擇去往廈門尋找新思想新出路,周紹禎和莊是耕則投身島內新民主主義革命浪潮中。戰爭隨之而來,三兄弟被迫隔海分離……《臺灣往事》填補了國內臺灣歷史劇的空缺,其跌宕起伏的故事劇情,讓那一段相距甚遠的歷史變得無比清晰。

作為少數講述日據時期的歷史劇,《臺灣往事》追求呈現原汁原味的歷史場景,其主創人員奔走臺灣各地取景拍攝,其主要演員也幾乎都是臺灣演員。整部作品不僅講臺灣故事,更帶有著濃厚的臺灣風味,誠意滿滿且新意十足。

用青春書寫歷史題材的新敘事

《臺灣往事》是一部呈現臺灣日佔時期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這種類型的電視劇是當下中國電視文化生態中的重要一脈。但和此前同類型題材電視劇厚重、宏大、嚴肅的風格不同,《臺灣往事》呈現出一派清新而亮麗的特點,其青春化的敘事方式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

所謂青春化敘事,即以青春化的主題、畫面、人物、故事以及情懷,將歷史進程與時代青年的個體成長進行融合,呈現出年輕生命在特殊歷史階段的革命洪流中的別樣風採,並且在小人物生命軌跡的呈現之中鐫刻出時代印跡。

《臺灣往事》將宏大的歷史主題與當時青年的理想、信念進行勾連,該劇以三位青年的成長之路為主視角,讓這一更為年輕化的敘事角度引發當代青年的共鳴,給更多當下的兩岸青年以正面引導的現實意義。而在故事的設計上,其將友情、愛情、親情融入,細膩地展現出「愛人」、「愛家」、「愛國」的普世價值。配合全片精緻的畫面,一段段歷史深處的記憶被重新開啟,仿若純純溪流般緩緩湧動,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夠靜下心來,關照歷史,共鳴共振。青春元素的融入,讓其成為了一部品相更年輕、內容更豐盈的新形式歷史劇。

除了《臺灣往事》,早年亮相螢屏的《恰同學少年》《毛岸英》《風華正茂》《中國1921》也都是走的這種「青春路線」——時代偉人走下被歷史建構的「神壇」,化身為「青春偶像」。有了青春力量的加持,沉重而嚴肅的歷史所帶來的疏遠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此種類型的影視作品也便擁有了更高的貼近性和觀賞性。這是創作理念的發展和藝術思維的演進,為歷史劇在敘事模式上尋找到了新的路徑,也讓展現出此類作品在求新求變上更多的可能性。

不過,給歷史劇加上青春、偶像包袱固然讓歷史以更為輕盈之姿呈現在觀眾眼前,但倘若歪曲歷史事實,使得原有的精神氣質盡喪,這樣的作品也只會淪為娛樂大眾的低劣之作,當前螢屏神作層出不窮便是因此所致。歷史題材融入青春元素勢必是一條康莊大道,但只有握準尺度,對歷史抱以敬畏之心,才能化解當下偽劇、神劇霸屏,而如《臺灣往事》之流甚少的尷尬困境。

相關焦點

  • 《臺灣往事》:熱血青春獻祖國
    電視劇《臺灣往事》正在熱播,它受到了觀眾的喜愛,收視率也是一路領先,這部電視劇讓更多的人了解當時的臺灣,讓我們看到了一群青春少年,為把日本人趕出臺灣,趕出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劇中左小青分別飾演了兩個角色,一個陸敏英,她是女中豪傑,智勇雙全,為了新中國,把一生都投進革命隊伍裡,一個是阿梅,她是一個以家庭為主,堅強的母親。這次左小青任務很重,要把飾演的兩個角色演好,而兩個角色的年齡又相差很大。這次就給左小青不小的壓力。
  • 《臺灣往事》 以青春名義講述先行者的無所畏懼
    而好作品都有共通性:「表達真善美,傳播正能量,使人深思。」《臺灣往事》正是擔任了這樣的社會價值。從貫穿始終的愛國情懷到少年對守護家國的覺醒無一不讓觀眾動容。而其創新下的良心製作,也讓觀眾對國產正劇再拾信心。
  • 臺灣往事:這是一部關於青春的電視劇
    電視劇《臺灣往事》正式開播,雖然電視劇的背景設定是在抗戰時期,但它主要講的是三個年輕人,有著不同的命運,但卻有著相同目標的故事。簡單的說,這是一部關於青春的電視劇。時代改變青春周紹禎、莊是耕、林清文三兄弟,光看名字就能看出他們的命運。
  • 《革命往事》去浪漫化的革命往事
    昨晚終於補了萊昂內導演、莫裡康內編曲的往事三部曲中的《革命往事》。導演、編劇、攝影、作曲、演員全部無可挑剔。如果說《美國往事》、《偷自行車的人》已名垂影史,《革命往事》則是在其光耀下被低估的一部傑作。對革命產生疑問的愛爾蘭流亡者,不相信革命的江洋大盜,令人被迫捲入革命,又戲劇性地成為英雄。而革命的組織者卻成了出賣同志的可恥叛徒。
  • 高顏值鮮肉搭配熱血抗戰劇情,《臺灣往事》年代青春臺範兒賊正
    2熱血青春殊途未必不好同歸更顯珍貴林清文、周紹禎、莊是耕三人代表了《臺灣往事》中的熱血青年群像,他們身上有年輕人的朝氣,闖蕩世界的勇敢,護衛家國的忠誠,與亂世洪流纏繞的成長軌跡充滿了挑戰與磨礪,能夠攜手共計亦能夠在面對人生的岔路時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 過大年,包頭人一起來看青春愛國劇《臺灣往事》啦!
    該劇罕見地以臺灣青年為主要人物,從新穎的角度描繪了革命抗戰年代的感人篇章,觀眾將在劇中看到臺灣人民如何在曾經最黑暗艱辛的歲月守護中華文明之根系,在社會底層逐漸獲得民族意識的覺醒,以行動愛國、與大陸人民一同追尋救亡圖存的出路,最終共同為中華民族崛起奮鬥;也將看到兩岸人民血濃於水、同宗同源、緊密相依的親情和在不同年代,兩岸不同人群之間同舟共濟、心靈相通的不變情懷。
  • 臺灣女明星為啥看起來總有哪兒不一樣?
    一說臺灣女生,第一反應就是,為什麼她們那——麼痴迷於假睫毛?臺灣女生真的太愛假睫毛了,尤其是年輕的臺灣女生,無論是藝人也好還是路人也好,感覺「可愛的電眼」簡直是臺灣年輕女生窮盡青春追求的重點。相比內地和香港的女生,臺灣女生要更加青睞女性化的元素。如果要排個序,小編認為,香港都市範兒是最不女性化的;內地太大了,不能一概而論,但多數受歡迎的款式還是比較女性化一些的,這一點從我店做了這一年賣了兩萬件衣服的體會而言,有非常明顯的感覺。而臺灣女生的都市範兒,是最最女性化的。
  • 臺灣女生和我們打扮哪不同?臺灣女明星為啥看起來總有哪兒不一樣
    香港有「港女」,臺灣有「臺妹」。我們,三不五時被喚作「大陸妹」。說這三個詞共同的特點就是其使用者都沒懷著什麼好意。「臺妹」和「港女」一樣,在現在這個時代並不是指」臺灣妹妹「,而是臺灣同胞用來開涮某些土豔俗氣、大聲大氣又氣質不佳的臺灣女生的,和「港女」不能代表香港女生一樣,「臺妹」當然代表不了臺灣女生。
  • 《臺灣往事》反轉不斷 凌厲少年展現熱血青春
    《臺灣往事》劇情播出已過半,觀眾對於劇集的討論依然興趣高漲,無論是反轉不斷的高能劇情、還是全程在線的精湛演技都讓不少觀眾大呼「過足癮」。近年來,展現臺灣歷史的影視作品在大陸幾乎沒有,《臺灣往事》的出現填補了這一空白,而其精良的製作,匠心劇作的品質也讓觀眾有口皆碑。眾主演將奔赴前線保家衛國  至死不渝堅守愛情感動眾人在之前的劇情中,雖然青年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守護理想,但還未有堅定方向,更像是初入社會的迷茫期。
  • 《革命往事》胡安往事
    長時間不來客人或者沒有女客人的話我也會用手槍來滋螞蟻,這種方式沒有尿尿滋的徹底,但是比尿尿來的舒服。對於我的「客人」們,我不會傷害他們的性命,如果「客人們」不反抗的話。我的目的只是斂財,也並不害怕他們會報復,因為我也不知道明天我和我的兒子們會在哪裡。
  • 臺灣往事各人物關係梳理 臺灣往事講的是什麼故事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臺灣往事》即將開播,該劇由實力演員左小青、劉以豪等主演,那麼《臺灣往事》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劇中各個角色之間什麼關係?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臺灣往事》人物關係圖——周紹禎周家有鄉裡最大的碾米廠,家境殷實。作為周家的小兒子,周紹禎叛逆直率,性格衝動。
  • 左小青《臺灣往事》上演催淚大戰,巾幗風採迷死觀眾!
    《臺灣往事》正式在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首播。此劇一開播,就受到了觀眾的熱情追捧。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有了理想,就等於有了靈魂。《臺灣往事》與以往的抗日劇有很多地方的不同,劇中對歷史的真實的還原,和不誇張的敘事手法,演員之間的真實情感流露都讓人感到樸實,這讓《臺灣往事》成為當今同質化的「抗日神劇」中一股清流,也讓觀眾仿佛置身於那個革命的歲月。
  • 《革命往事》萊昂內不懂他
    革命,哪有不死人的?世上具備資格講這句話的,有他。他不是一個好兄長、好丈夫、好父親。儘管他解救了150名政治犯,和更多被囚禁的墨西哥人民,分發給他們武器,傳遞給他們意志,教授給他們革命知識。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什麼?
  • 《臺灣往事》熱血青春傳遞家國情懷
    江西衛視今晚19:30將播出由左小青、劉以豪、張書豪、侯彥西等主演的青春愛國劇《臺灣往事》,本劇將時間軸悄悄落在了1919年的臺灣江口,那段塵封的往事即將揭曉
  • 同宗同源兩岸情暖《臺灣往事》打造品質典範
    兩岸同根骨肉相親 「惠臺31條」試水佳作過去基於保護自有影視產業的發展大陸規定每部影視作品的幕前演員與幕後製作團隊,最多只能夠有五位境外人士演員,作為一部青春熱血的愛國大劇,《臺灣往事》旨在向年輕人傳遞歷史與使命、信仰與情懷、傳承與擔當,更被稱為「惠臺31條」試水佳作。根據該政策第十八條?,臺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
  • 《革命往事》去浪漫化的革 命往事
    昨晚終於補了萊昂內導演、莫裡康內編曲的往事三部曲中的《革 命往事》。導演、編劇、攝影、作曲、演員全部無可挑剔。如果說《美國往事》、《偷自行車的人》已名垂影史,《革 命往事》則是在其光耀下被低估的一部傑作。對革 命產生疑問的愛爾蘭流亡者,不相信革命的江洋大盜,令人被迫捲入革命,又戲劇性地成為英雄。而革命的組織者卻成了出賣同志的可恥叛徒。
  • 《臺灣往事》首曝海報 熱血青春傳遞家國情懷
    《臺灣往事》講述特殊年代事 新視角敘述有人情味的歷史    從《臺灣往事》首次曝光主題海報上不難看出,三位男主從兒時玩伴到成年後走向了不同道路,將主人公在大時代背景之下的命運起伏與變遷刻畫得淋漓盡致
  • 《革命往事》:「一把雷管」的行為藝術
    仿佛革命戛然而止,出現的片名又在解構著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革命:Duck You Sucker——是「起開、二球」,是「你丫爬下」,是「低下頭去」,甚至是「A Fistful of Dynamite」的「一把雷管」——不是崇高的革命行動,不是深刻的階級暴力,它以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讓革命變成了僅僅是「一把雷管」的暴力。在最後的暴力中,死亡是儀式還是命名「將軍」是儀式?
  • 《愛人同志》:以革命的名義為「青春偶像」正名
    主創以「青春偶像」的氣質處理革命題材,採用歷史背景讓位於人物情感的講述方式。現在的年輕人和革命時期的共產黨人一樣要經歷生活的變數、要在人生岔路口做出選擇,時不待我,我們總是還沒有做好準備就要衝上戰場。「這部劇不會讓年輕觀眾有距離感,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和劇中的主人公們是異質同構體,都正值青春,要經歷成長。」不僅在文本上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導演在拍攝手法上也志在讓觀眾最大程度地感受到真實性。為了給觀眾營造身臨其境之感,劇中採用了大量長鏡頭的拍攝方式。
  • 《臺灣往事》火熱開播,左小青一飾兩角遊刃有餘
    《臺灣往事》火熱開播,左小青分飾兩角也是話題不斷,可見廣大觀眾baby們對《臺灣往事》是萬眾的期待,畢竟現在高質量影片產量不高。《臺灣往事》以近代臺灣青年一代人的青春往事為背景,圍繞主人公林清文投身民族抗戰,支援祖國解放的事跡展開劇情,講述動蕩年代臺灣人民盪氣迴腸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