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往事》去浪漫化的革命往事
昨晚終於補了萊昂內導演、莫裡康內編曲的往事三部曲中的《革命往事》。導演、編劇、攝影、作曲、演員全部無可挑剔。如果說《美國往事》、《偷自行車的人》已名垂影史,《革命往事》則是在其光耀下被低估的一部傑作。對革命產生疑問的愛爾蘭流亡者,不相信革命的江洋大盜,令人被迫捲入革命,又戲劇性地成為英雄。而革命的組織者卻成了出賣同志的可恥叛徒。
-
《革命往事》Giù La Testa
他是革命的領路人,也是革命的先行者,先行者總是倒在半路,被引領者成為了迷茫糊塗的英雄將軍。被算計的,只顧著搶銀行,算計的,死在了自己的炸藥下。想通過混亂中的搶劫得到財寶,卻意外解救了150名革命人士,被時代浪潮推著向前;想去美國夢想致富,卻意外報仇得到了金銀珠寶,滯留在了原地。不由自主,身不由己,與心相背,皆成革命。
-
《革命往事》:「一把雷管」的行為藝術
仿佛革命戛然而止,出現的片名又在解構著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革命:Duck You Sucker——是「起開、二球」,是「你丫爬下」,是「低下頭去」,甚至是「A Fistful of Dynamite」的「一把雷管」——不是崇高的革命行動,不是深刻的階級暴力,它以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讓革命變成了僅僅是「一把雷管」的暴力。在最後的暴力中,死亡是儀式還是命名「將軍」是儀式?
-
《革命往事》萊昂內不懂他
革命,哪有不死人的?世上具備資格講這句話的,有他。他不是一個好兄長、好丈夫、好父親。儘管他解救了150名政治犯,和更多被囚禁的墨西哥人民,分發給他們武器,傳遞給他們意志,教授給他們革命知識。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什麼?
-
妙無言|經典電影《革命往事》,見者有福!
《革命往事》、《西部往事》、《美國往事》(見妙無言|經典電影《美國往事》)被稱為「美國三部曲」,是非常經典的電影,都是義大利導演瑟吉歐·萊昂的嘔血力作。《西部往事》表現19世紀末早期移民在美國的生活及其開發西部時的故事;《革命往事》以政治為背景,描寫政治在美國的作用及美國與鄰邦的關係。《美國往事》則是20-60年代美國大城市生活的縮影。
-
《革命往事》胡安往事
但是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去梅薩維德那個大城市裡的打銀行幹一票大的,從此我和我的兒子們就可以逍遙快活,不用像現在一樣收入極其不穩定,後來我確實打開了厚厚的鐵門,但裡面並不是錢。但是約翰讓我成為了整個墨西哥最牛逼的男人,代價是我的兒子們以及約翰的命。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選擇不遇到約翰,我當西部之王就很滿足了,甚至平淡一生也還可以。
-
《革命往事》是大師導演萊昂內與西部片分道揚鑣的界碑
影片《革命往事》「快趴下,傻瓜!」隨後一聲巨響,爆炸後的硝煙覆蓋了整個山脈。當這一切都褪去,鏡頭裡出現的是一個扁平的天際線。這便是塞爾喬·萊昂內導演的第六部電影《革命往事》。影片《革命往事》義大利大師與美國影帝的「對決」這部電影此後成為了壓斷萊昂內生命稻草的兩部電影之一(萊昂內在《美國往事》上映五年後去世),片中飾演男一號的羅德·斯泰格當時剛剛拿過影帝,意氣風發,人也顯得比以往更加傲慢
-
淺間山莊往事及隨想
因此往往在革命中,動作不斷地升級,烈度不斷地增加,以致「死人的事會經常發生的」,甚至達到暴烈和殘忍的程度。最後,這類的革命大都背離了革命的初衷,走向了革命的反面。標榜革命的雅各賓派,先是參與了這場人肉的盛宴,轉眼間即作為人肉與祭品,被標榜更革命的革命者消費和狂歡。不講人道的革命,忘記人性的革命,時有發生,到了二十世紀中,變本加厲,登峰造極,革命成為二十世紀最正義的標籤,二十世紀成為最革命的世紀。一旦被認定為革命的敵人,成為革命的對立面,便淪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也正是當年世界革命中,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方,也是最終被世人拋棄甚至是被革命者自我拋棄的原因。
-
革命歷史片有青春範兒,《臺灣往事》的打開方式有點不一樣
《臺灣往事》的背景便設定在這一時期的臺灣,全片以大跨度的時間以及新穎的切入視角,講述了當地青年意氣風發的往事,以及其投身民族抗戰,支援祖國解放的故事。周紹禎、莊是耕、林清文是片中的三位主人公,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青春朝氣的他們被網友稱為抗戰版「小虎隊」。他們原本在新竹中學就讀,但在日本殖民者的打擊和迫害下離開校園,遠走臺北。
-
《美國往事》主題音樂
義大利導演瑟吉歐·萊昂以美國近百年歷史為背景拍攝的三部著名電影:《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國往事》。被大家稱為往事三部曲。
-
【西方負典&木棉浪潮】《革命往事》:為烏託邦的敞開而批判
視頻內容包含《革命往事》電影片段和日本1960年代運動視頻資料。Shawn Chan評價:《革命往事》全片都是陰差陽錯的。領導革命的人背叛了;忠於革命的人死去了;不想革命的人卻成了大英雄。但這卻是一種顛倒的必然性——「約翰」表面文質彬彬,冷靜沉著,但是心裡充滿激情;「胡安」外表粗獷,內心卻很很重情感。
-
《人民總理周恩來》將播,唐國強、劉勁再度攜手,重現革命往事
《人民總理周恩來》將播,唐國強、劉勁再度攜手,重現革命往事 2016年,一部重大革命歷史劇《海棠依舊》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後來還獲得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優秀電視劇大獎,至今評分依舊高達8.8分,是國產革命歷史劇的良心之作。
-
往事不堪回首——看黃梅戲《徽州往事》
《徽州往事》以這樣的開頭,讓觀眾心中不忍。什麼叫好戲的開關?好戲的開關就是能抓住觀眾,抓住觀眾的要害就是主人公的命運讓觀眾揪心。《徽州往事》的開頭開的好,他讓觀眾要看下去,看看這個美麗的女人,命怎麼這麼苦?今後她怎麼活下去。編劇這樣寫,導演就把這個開頭的戲搞得足足的。汪府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音樂舞蹈歡快喜慶,舒香容光煥發,喜笑言開。
-
《革命往事》就爆炸經費我估計都夠拍一部電影了
片頭導演引用導師語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云云 算是為這場發生在墨西哥殖民時期的革命往事做了註腳但是站在理論角度 這真的是一場「革命」嗎?實其言之 這場「革命」本質只是一場暴動 形同同時期全球各地的革命浪潮一樣 like crabs 胡安一通牢騷反而點醒了真正的革命家肖恩(化名約翰) 他轉手扔掉了正在看的巴枯寧(革命理論家) 結合影片拍攝的時代背景(六十年代正是民潮運動風起雲湧之際)不難看出萊昂內對革命性質的思考,「革命」二字談何容易?
-
石樓有兩處革命遺蹟,它們見證了石樓的紅色往事
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99周年,這99年,有波瀾壯闊的革命畫面,有值得尋味的歷史細節,也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印跡和遺址。番禺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聚集地之一,「七一」建黨節,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些熟悉又陌生的革命遺蹟,追憶建黨偉業中那些紅色往事。在大嶺村小學門口左側,有一座烈士紀念亭。
-
華北浪革|重識這場浪漫革命
,而是一個獨立音樂人,華北浪革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支樂隊的名字,而事實並非如此。網絡上很多人連這件事都沒有弄清楚,就開始對華北浪革品頭論足,我以為這是很沒有禮貌的一種行為。那麼,今天我們就開始重新認識華北浪革,認識這場席捲華北平原的浪漫革命某搖滾營銷號罔顧事實的批評
-
電視劇《臺灣往事》片尾曲記憶中的往事誰唱的歌詞介紹
《記憶中的往事》是熱血年代大劇《臺灣往事》的片尾曲,由仁溪音樂製作出品,崔子格深情獻唱,演繹最真摯深情的鄉愁思念。曲調大氣溫婉,深蘊年代洗禮的感悟讓聽者動容,淺吟低唱出顛沛流離的歲月悲歌,淋漓詮釋了在時代洪流的衝刷下因內心的民族大愛而頑強抗爭的曲折劇情。
-
臺灣往事各人物關係梳理 臺灣往事講的是什麼故事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臺灣往事》即將開播,該劇由實力演員左小青、劉以豪等主演,那麼《臺灣往事》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劇中各個角色之間什麼關係?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臺灣往事》人物關係圖——林清文面容清秀俊朗,看上去溫厚平和,實則堅韌篤定,心思縝密。在長年的生活鬥爭中,他冷靜善斷的智慧漸漸外化,成為所有年輕人當中絕對的核心。
-
電影《紅色往事》公益放映在瑞金正式展開
11月12日,紅色革命教育題材電影《紅色往事》重走長徵路公益放映在江西瑞金正式展開,公益放映走進學校、養老福利院和紅色景區,讓老區人民重溫紅色故事,共舒愛國情懷,增強愛國熱情,豐富廣大學生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受到了老師、學生和老區人民的熱烈歡迎,為老區人民獻上一份豐盛的紅色文化大餐。
-
《革命往事》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談到革命,為什麼而革命尤其是在墨西哥這個地方,我們這沒有在這個背景下生活過的人是不理解的,估計跟西方人不理解我們是一樣的。在本片的故事裡,一個草莽在愛爾蘭革命軍的影響下被動的進入角色,政府軍為什麼要被推翻這裡面沒有交代,咱還得自己去百度一下背景才行,呵呵